珠奶茶。是饮料,是周董的广告,是银幕上各种狗血剧情的桥梁,是有关青春的故事,是爱情。
一杯奶茶调制完毕,珍珠在杯底碰撞,好像人的生活纷乱,又好像人的生命,随即碰撞,无迹可寻。那是一个杯中的宇宙,隔着混白的奶茶看到的只是珍珠的一点点,夜晚抬头看天空的感觉就是这样,在重度光污染的城市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颗星星便欣喜若狂,却不知道在草原上看到的星星将是层层叠叠的。它就在那里,只是你看不见。
早年我曾经去上海混过一阵,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一早混在人群中拥挤着去上班,那硕大的城市就是一杯奶茶,我们这些上班族就是被人终日摇晃着的珍珠。有意思的是,那时候没有时间早餐,珍珠奶茶就成了很好的替代选择,它的热量足以让你撑过昏睡的早晨,尤其是珍珠,咀嚼之后的饱腹感太重要了。
但我喝过的最难喝的一杯珍珠奶茶就是在上海。地铁站边上的小店卖得奶茶本就不能对它报以太大的希望,但失望依然扑面而来,奶茶粉、脱水珍珠和未开的水,这简直就是杯末日奶茶。那滋味就像勉强的爱情,有其形而无味,看上去是在嚼着,糟糕的体验也只有自己知道。也就是这样一个早晨和一杯珍珠奶茶的组合,让我那一段没有爱情的小生活显得更落魄了一些。
如果再倒退几年,珍珠奶茶或者更浪漫一些。那是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尤其是大学,校门后面的珍珠奶茶店是穷学生穷讲究的最好去处,几块钱就可以在看上去还不错的店里坐上一个下午。这倒让我想起更早年间的印尼华侨学生,在他们那个年代,那些学生也是生活无着,却改不了喝咖啡的习惯,于是一杯咖啡一个下午就成了常态。要得就是那种感觉。
好东西似乎都来自东南亚,我是说吃的。
珍珠奶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诞生于台湾。这其实是一件多么顺利成章的事,他们有奶茶,他们也有珍珠,需要等待的仅仅是一次融合的几乎。那个本名叫粉圆的珍珠,是台湾小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刨冰、豆花哪里不能放一点珍珠增加口感呢。而制作原料木薯,本就是亚洲热带地区的产物。然后它迅速地红遍亚洲,改变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喝一点东西,总是约会的最好借口,我们没有咖啡文化,我们的茶文化又太老,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饮品来润滑少年少女们青涩的关系。对于珍珠的细嚼慢咽减慢了奶茶被消耗的时间,当然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口感确实不错,但喝东西肯定是个借口,于是奶茶就成了约会的绝佳搭配。现在想起来有点遗憾,去台湾的时候居然就没有去找一杯真宗的珍珠奶茶来喝,以至于到现在对珍珠奶茶的所有印象都还是“大陆版”的。来巴黎之后,我去台湾人开的小食店里喝过珍珠奶茶,算勉强弥补了这个遗憾。
其实并不太有大陆的消费者知道珍奶(珍珠奶茶的简称)的另一个名字“波霸奶茶”。据说这是台南市海安路一家叫“草蜢”的小贩,从艳星叶子楣那里得来的灵感,将加了大颗珍珠的珍珠奶茶改称波霸奶茶,日后在南台湾就真的有了波霸指大粉圆、珍珠指小粉圆的说法。关键是这香艳的名字,居然也被老外们接受了,“BOBA”或“Bubble”这的叫法专指珍珠奶茶。台湾新移民们最先在加州各地开起奶茶店,用的就是“BOBA Tea House”、“BOBA Planet”、“BOBA World”等等名字,老外们来消费,也就自然而然地给服务生要一杯拿铁,然后加点BOBA。我有个加拿大朋友,玩音乐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台湾学中文的关系,给自己的个人音乐网站起名就叫Green Bubble Tea,然后唱一堆自己写的中文歌,“台客”地不得了。
波霸在大陆之不流行,想来是因为它至于奶茶之前太不雅。不过香港人和台湾人对这个词又特别来兴致,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在语言上都已经进化到了乳沟不叫乳沟,而叫做“事业线”的程度,举着杯奶茶,称其为波霸,是不是又特别能提神一点呢?
“自动封口机”是对珍珠奶茶产业的另一种改变,能迅速地封盖带走,便意味着连锁外带饮料店业务的可行。我其实并不喜欢那种立等可取的奶茶店,小店面当然降低了珍珠奶茶的成本,却没了坐一坐的乐趣,或者是现在坐的地方太多,又或者是珍珠奶茶这东西实在太廉价,不值得拿着它来坐一坐?
这自然是一个多变而高效的时代,连珍珠奶茶这样的东西,都应该在路上边走边喝,狼吞虎咽地咀嚼珍珠,甚至于不要珍珠。业者当然也有很多招数,粉圆在加入奶茶之前,是一定要在糖浆里浸泡一下的,否则那么甜的奶茶,你怎么能吃出珍珠的甜味?打底的茶当然也可以换,用绿茶的就可以叫做奶绿。连珍珠这个东西,都不一定是木薯粉或者地瓜粉做的。或者用龙珠:在粉圆里包进一颗完整的红豆,有“外软心脆”的口感;或者椰果、咖啡冻、布丁、仙草、爱玉、韶身、芦荟??每一种都是不一样的口看,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人,和不一样的喝法。
不过珍珠奶茶这种东西,一定会被别的什么新鲜玩意所替代,毕竟它太甜,又加了许多料,热量又那么高,在这个凡事追求健康的时代,总是显得有点落伍。粉圆当然会继续它的存在,只不过不再担负珍珠的责任罢了;奶茶自然也会存在,只不过回到它原本干净纯洁的味道罢了。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能够一生一世不改变的,或者说很少有,珍珠奶茶总有一天会默默消失于人们的视线里,换一种身份继续存在,只有这段关系会被人怀念,直至遗忘。这少男少女的爱情润滑剂,又多么地像他们的爱情本身啊。
>于珍珠奶茶的4个冷知识!热力雪奶茶话你知
1、为什么珍珠奶茶也叫波霸奶茶?
你是否曾经好奇,珍珠奶茶为什麽也叫「波霸奶茶」呢?
「波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 1980 年末的香港演艺圈,当时知名女星叶子媚因突出的上围,曾被人以「波霸」形容。随着媒体报导,「波霸」一词传到台湾,而当时在台南一家名叫「草蜢」的小贩便获得灵感,将珍珠奶茶改称「波霸奶茶」,一直沿用至今。日後在南台湾日渐产生波霸指大粉圆、珍珠指小粉圆的说法。
2、珍珠奶茶起源
其起源有一说是春水堂商品部茶总监林秀慧于1985年尚为一般店员时,尝试将粉圆加入奶茶中,成为朋友间的特调私房茶,起初是与熟客分享,后来因为颇受好评,便于1987年正式推出为店内商品。 而圆润具光泽的黑粉圆滚动于奶茶中酷似一粒粒的黑色珍珠,故以“珍珠奶茶”定名。
3、即使是无糖的珍珠奶茶热量也高
以一杯600ML的珍珠奶茶为例,无糖的珍珠奶茶热量约290大卡,正常糖的珍珠奶茶热量为约400大卡、奶盖珍珠奶茶热量约570大卡。从热量看来,就算是喝下一杯无糖的珍珠奶茶,那也相当于吃下3碗米饭,要是奶盖珍珠奶茶,那就差不多5碗米饭了。
4、珍珠奶茶的珍珠隔夜如何保存
方法一:
先把它拿出来,放进清水里洗几次,把表面的粘液洗掉,以免粘在一起,然后把珍珠沥干水分,储藏在冷却的保鲜盒里。密封可放置4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没有密封,最多可放2天,但容易串味。
方法二:
把珍珠放进保鲜箱里,倒上适量蜂蜜或糖浆,再把它们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这样可以保存1-2天而不会影响口味,味道也更好。
<>日主题
词汇提升—珍珠奶茶,各种饮料, 水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在中国收割了一大片粉丝,
现在外国人也渐渐爱上了这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饮料。
出去逛街—来一杯
心情不好—来一杯
减肥辛苦了奖励自己—来一杯
那大家猜一猜“珍珠奶茶”英语怎么说呢?
有很多种说法
1、“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奶茶”的英语是"milk tea",
再看看“珍珠奶茶”
- pearl milk tea: 珍珠奶茶, 波霸奶茶
- bubble (milk) tea: 珍珠奶茶,波霸奶茶
在维基百科中珍珠奶茶这样定义的:
< class="pgc-img">>所以,“珍珠奶茶”有好几种名字:
单指波霸奶茶可以直接说:
- boba tea: 波霸奶茶
它们有区别吗?其实“波霸奶茶”就是大颗粒的“珍珠奶茶”,如果要大杯的珍珠奶茶,奶茶里一般放的是波霸,比较有嚼劲。
2、不同类型的饮料
< class="pgc-img">>- drinks:饮料
还有个比drinks更formal的词:
- beverages: 饮料
去喝一杯人们会说:
- go for a drink
而不习惯说:
go for a beverage
一般在超市饮料区或餐厅菜单上会看到这个词。
不同的饮料类型:
- soft drinks:软饮料, 不含酒精的饮料
soft drink也称:
- soda: 苏打水饮料
- soda drinks: 苏打饮料
- pop: 汽水
- fizzy drinks: 带气泡的饮料
fizzy意思是“带气泡的”“嘶嘶作响的”, 比如,coca cola,sprite都属于fizzy drinks。
- smoothie: 果昔, 奶昔
- fruit juice: 水果汁
- coke: 可口可乐
a short and popular term for coca cola
3、关于water
< class="pgc-img">>- tap water: 水龙头里的水, 但是在美国,日本还有一些欧洲国家tap water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 still water: 静水, 不带气泡的水
- sparkling water: 带气泡的水
一般去到餐厅点饮料,服务员会问你:
- Sparking or still? 带气泡的还是不带气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