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从什么时候起,
奶茶已经成为年轻人“续命水”。
“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如果不行,那就两杯!”
不过,活在奶茶星球的你,
真的pick对了奶茶吗?
近日,两位花季少女忧心忡忡地走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向皮肤科副主任卜璋于寻求帮助。
经过仔细问诊发现,原来,这两位小姑娘一直是奶茶的重度爱好者,几乎每天都要点一杯奶茶,约了闺蜜出门逛街,一路上也免不了喝杯奶茶。没过多久,她们发现自己脸上的“痘痘”又开始彰显存在感了。
卜璋于介绍,大家俗称的“青春痘”在医学上称为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说到痤疮,就不得不提到雄激素,虽然雄激素被认为是男性激素,但其实男性和女性体内都有。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若油脂不能及时排出堵塞毛孔,则使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破坏表皮细胞而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引发痘痘。”
那么,导致这两位花季女孩“痘痘”加重的奶茶,其致“痘”魔力究竟在哪呢?
卜璋于解释到,奶茶中的奶、糖、咖啡碱“功不可没”。
奶:
奶是否健康,我们要先知道它是“真奶”还是“假奶”。真奶即为牛奶,尽管牛奶富含有重要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但大量饮用牛奶对一些易长痘的人来说反而会加重病情,牛奶中的部分蛋白质成分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等都能导致雄激素升高,促进皮脂分泌从而引发痘痘。
假奶即为奶精,也被称为植脂末,是由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氢催化而成的氢化植物油。由于植脂末在外观和口感上很接近,并且入口更加顺滑,更重要的是植脂末比牛奶便宜得多,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所以很多奶茶店都会选择它来代替牛奶。
然而,未能完全氢化的氢化植物油会变成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劣性、有损健康的脂肪,会增加心肌梗死、中风的风险,还会促进皮脂生成与角质化,从而引起毛孔堵塞,导致痤疮的发生和加重。此外,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进入身体后需要5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代谢,容易在腹部堆积,造成肥胖。
糖:
为了遮掉茶的苦涩味,很多商家都会在奶茶里要添加大量的糖。而许多女孩子点奶茶时会选择“三分甜”或干脆“无糖”,其实无异于自欺欺人。实际上,商家所谓的“无糖”,只是在制作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分而已,打着无糖的旗号,实则含糖量仍然可能严重超标。
有人检测,一个标准杯、正常甜度的某品牌奶茶,含糖量高达超过14块的4.6克方糖!这样高的糖分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伤害。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糖类的摄入会促使体内血糖上升,并促进肝脏分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不仅可以促进毛囊皮脂腺开口的过度角化,还会影响体内雄激素(二氢睾酮)的活性,因而刺激皮脂腺分泌,导致“痘痘”加重。
咖啡碱:
有人觉得喝完奶茶很精神,对上班党来说,是防困利器,原因就在于奶茶里面的咖啡碱浓度很高。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以市面上51种奶茶作为样本,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的达828mg/L;其中4件样品的每杯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9mg/L,相当于4杯咖啡或8罐红牛!
过多摄入咖啡碱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而熬夜除了打乱生理时钟,更会造成身体内分泌失调,这也是脸上容易长“痘痘”的诱因,同时还会引起皮肤暗沉和毛孔粗大。
杭州网资料图 图文无关
所以喝奶茶会引发“痘痘”吗?卜璋于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有一点可以确认,对于原来容易长痘的年轻人,奶茶喝多了就更加容易加重病情。
卜璋于建议,容易长痘的年轻人还是少喝奶茶为妙,另外在整体膳食上也要注意少吃甜食,尤其是要控制精制糖的摄入,面包、蛋糕、饼干、奶茶、蜜饯等易引起高血糖反应的食品最好不要吃,日常主食可以适量搭配粗粮、杂豆等升糖指数较低的事物,比重最好能占到一半。此外,痤疮发作严重期间,建议尽量少喝或者不喝牛奶(酸奶相对好一些),可以改喝豆浆。
对于病情较明显的患者,卜璋于提醒,一定要到专业的医院皮肤科就诊,不要自行挤痘,避免留下痘印痘坑,特别是鼻子和口周的“危险三角区”,乱挤还可能会引起颅内感染的严重并发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杭州网
到“上海最著名文化一条街”
在大多数上海人的脑海中
第一个浮现的就是
“福州路”
日前,有自媒体发布
《泪目!陪伴上海人155年的福州路,要拆了!》一文
称“福州路如今已繁华不再,拆迁在即”
上海小囡要买书或者文具
福州路就是第一选择啊
上海书城跑一次
一定可以买到你想要的文化用品
现在竟然要拆了?
买教辅、逛小店、喝奶茶
网友们感叹“童年没了...”
别担心
假的!
这是不实消息
11月18日
上海市网信办
巡查发现此虚假信息
第一时间责令其删除不实文章
发布致歉声明
自行暂停更新30天
11月18日,上海市网信办巡查发现微信公众号“探店魔都”发布《泪目!陪伴上海人155年的福州路,要拆了!》一文,称“福州路如今已繁华不再,拆迁在即”,散布传播虚假不实信息,混淆视听,严重干扰网络信息传播秩序。
上海市网信办第一时间要求公号删除不实文章并紧急约谈公号运营负责人。公号运营者在约谈中承认,上述虚假信息来自网络平台,并未现场求证或向权威部门核实。该营销号粉丝数超过20万,发布上述文章的主要目的为吸粉涨粉、赚取流量,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上海市网信办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互联网法律法规,责令其发布致歉声明,自行暂停更新30天。
上海市网信办正告自媒体运营者,任何网上行为都须严格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不要心存侥幸、知法犯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必将受到严惩。针对网络空间各类乱象,上海市网信办将持续深入推进网络生态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欢迎广大网民据实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微信公众号“探店魔都”
已于18日公开致歉
并已自行删除不实文章
不可否认的是
这条上海最知名的文化街
近10年来的确显出了颓势
但是!
现在一些店家通过自主调整业态
吸引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
而且小观前不久刚报道过
福州路出现了排队的情况好不好!
你如果被谣言所影响
说明你低估福州路了!
你有多久没逛福州路了?
让我们再来重走一遍吧
▼▼▼
福州路,东起中山东一路
西至西藏中路,约1600米长
从20世纪初起,福州路就有 “文化第一街”之称,最多时福州路一带有大小书店300余家,中华、大东、世界、传薪、开明、商务等大型书局书店都先后开设,还有周虎臣、周兆昌、曹素功、胡开文等笔墨庄纷纷迁入。20世纪30年代,到福州路上的书店“淘宝”,到沿街茶楼喝下午茶,是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福州路老地图(来源:《老上海百业指南》)
福州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仍具有很高的文化影响力。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业时,一时风光无限:营业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大手笔的七层零售空间,开张初期要花三元钱买进场票,读者仍争先恐后探店尝鲜。很多上海80后、90后当时在开学前都必来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买教辅补习书。
1999年,上海书城,孩子们在开学前来买教辅书。金定根摄,图片来自解放日报
其实啊
在网购兴起的时代
福州路文化气息犹存
各类专业书店
文化用品商店
几乎所有文化类的用品
你都可以在这条马路上找到
还散落着剧场、书店、艺术馆
……
学生时代最爱逛的街
这里有书&文具
上海书城
福州路465号
上海书城是上海市最大的综合性书店
被称为“世纪之交”的礼物
当年开业的时候
人气不亚于现在的网红店
上海书城,摄于1999年
2020年夏天
这里依然排队
今年的上海书展
市民在上海书城
排队预约书展门票
古籍书店
福州路401号
古籍书店在1956年开业,是上海最早的经销古籍类、古典艺术类图书的专业书店。一楼主要是文学、社科、诗词、宗教等种类的书籍。三楼经常售卖特价书,定期去淘一淘,收获想必不少~
外文书店
福州路390号
福州路有一座亮眼的红房子,它的前身是世界书局。开店初期,巴金等文学家是书店的常客,几乎每周都来买书。齐全的外文原版图书、教辅书、甚至和国外几乎同步的原版杂志……可以一站式get~
三年前,外文书店重新装修四楼,将日本知名手办品牌“animate”从一个小柜台扩大为一家门店。
如今的外文书店
已是全国动漫迷的“朝圣地”
去年,外文书店又引入了受国内年轻人喜欢的国潮原创手办品牌“潮玩星球”,门店设在“animate”旁边,一下就火了,不少年轻人几乎周周来逛。
据说,两家店上新品的时候,年轻消费者会在外文书店开门前就在福州路上排队,店内还经常有拖着行李箱而来的外地动漫迷。
外文书店一楼的百新文具馆
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现在还是手账er的最爱
很多80后、90后对百新的记忆可能是:这是一家文具店。其实并非如此。1912年,徐鹤龄在福州路创立“百新书店”,早期主要从事贩卖和出租旧书。
今年7月,108岁百新书局重回福州路
重开后的百新书局既延续了老百新的传统,也有着自己的创新。
上海文化商厦的文具也不错
这里有文房四宝
上海笔墨博物馆
福州路429号
上海笔墨博物馆展示了明清至今各个时代的墨模、墨品,以及近代海派书画大师们的用笔。
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庄
福州路290号
周虎臣创导了海派毛笔,曹素功也是“海派徽墨”的唯一代表和遗存,两项非遗工艺,上海人的骄傲~
美术生也懂福州路的好
还有色号齐全的
油画、蜡笔、彩铅、颜料等
家有幼儿园娃的宝妈们应该也懂福州路
此处可以一站式采购手工材料
最近“文具一斤7.8元”的网红文具店
也吸引了超多客流
今年8月初
这家店正式歇业
开始尝试线上经营模式
福州路也是吃货的天堂
老上海素有“吃在四马路”的说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人到福州路开设了许多宵夜馆,如杏花楼、燕庆楼等,以“快餐式”的经营方式和低廉价格招揽四方食客;原来设在广东路的不少徽帮、苏帮、扬帮餐馆也迁到福州路。直到现在,福州路上也不乏王宝和、老盛兴、杏花楼等一众老字号和新式网红小吃~
老半斋
福州路600号
春天的刀鱼汁面、夏天的糟货、秋天的鲜肉月饼,老半斋承包了很多老上海人的餐桌。
王宝和酒家
福州路603号
200多岁的王宝和酒家,以清水大河蟹和绍兴黄酒名噪中外。
老正兴
福州路556号
“正宗上海菜,首推老正兴”。创始于1862年的老正兴,不仅资历老,还是米其林一星、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正式营业前,大堂旁边的卖品部就已早早聚集了一批买糟货、点心的阿姨爷叔。
杏花楼
福州路343号
从青团到月饼,这位“上海点心界祖师爷”总能轻易掀起排队热潮~店里限量供应的熟食也是秒空的节奏,想买一定要趁早!
除了老字号F4
福州路上还有很多
人气小吃不容错过
人气网红港式茶餐厅东发道
静安面包房
文化和艺术总是密不可分
天蟾逸夫舞台
福州路701号
“不进天蟾不成名”!有“远东第一大剧场”美誉的天蟾逸夫舞台,是当时检验人气的顶级戏院,吸引了无数京剧名伶。初入上海的梅兰芳也是凭借在天蟾开嗓后一炮而红。2018年逸夫舞台迎来大修。
春美术馆
福州路655号
黄浦区图书馆2楼的春美术馆总是一不小心就会被错过,这里经常举办展览等活动,微信扫码就可以进入免费参观。
福州路靠近外滩万国建筑群的一段
还是瑰丽老建筑大赏
原五洲大楼
福州路221号
福州大楼
福州路170号
国拍大楼
福州路108号
花旗总会旧址
福州路209号
从各色书店到美食老字号
从声名煊赫的剧院
到瑰丽的万国建筑
福州路,清幽雅致
保留着老上海风情
值得一逛再逛~
你的“福州路记忆”又是什么?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东方网、澎湃新闻、新民晚报、MeetShanghai、021视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观新闻
月2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南京昨日新增病例均在隔离人群中发现
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介绍新增本土病例情况。2021年8月1日0-24时,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均在集中隔离点或者居家隔离人群中发现),没有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8月1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15例(其中81例为轻型,127例为普通型,7例为重型)。在这215例感染者中,江宁184例、溧水12例,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各4例、秦淮区3例、高淳区2例,玄武区、栖霞区各1例。经疫情防控专家组评估,南京市今日无新增疫情中高风险区。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出的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甄别管理。新增确诊病例的相关情况会继续通过“南京发布”“健康南京”等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布。
南京215例本土病例病情平稳
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介绍,截至目前,215例确诊病例均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目前南京215例本土病例病情平稳,昨日8例轻型转普通型。
南京儿童病例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聚集性发病
针对14岁以下病例,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专门设立了儿童病区,在国家和省专家组指导下,由南京市儿童医院医疗队32名医护人员整体负责。
收治过程中考虑到患儿的生活、成长、心理需要,医疗队纳入了成人团队来共同管理,实现以家庭为单位整体收治,并按家庭分配病房。经过治疗,目前病区患儿总体病情稳定,尚未发生重症病例,但仍需密切观察。
由于儿童的自身防护意识不强,本次儿童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聚集性发病,希望家长做好自身和孩子的防护。怀疑自己与已知阳性患者有接触史和密接史的家长要主动、及时和社区联系。
南京解释并非所有门诊停诊
8月1日晚《关于在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暂停部分诊疗工作的通告(第9号)》(以下简称《通告》)发布后,不少网友误以为南京地区所有门诊停诊,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解释:
1、暂停部分诊所和专科,主要是针对暴露风险高的专科,如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等,以及客观上感控难度大的小诊所。暂定这部分诊疗工作,是综合评估感染风险和实际诊疗需求做出的决定。
2、南京地区各医院除了通告里特别指明的科室外,其他科室正常门诊,比如鼓楼医院门诊,除了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等门诊诊疗科目暂停,其他科室门诊正常开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正常接诊。
3、疫情防控期间,建议能选择择期诊疗的患者,尽量暂缓去医疗机构就诊。可以通过各家医院开设的互联网医院在网上咨询、复诊、开药等。一定要去医院的话,务必预约挂号,分时就诊,尽量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遵守医院有关防护规定。
南京284家养老机构人员三轮核酸均为阴性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介绍,7月20日晚,全市养老机构连夜启动封闭管理,并通过公告、电话、微(短)信等多种方式,通知到老年人及其家属,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来访咨询、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工作人员居住在院内,只岀不进。暂停亲属给老年人送餐。快递、外卖、送药人员不得进入,在机构外设置物资交接区,安排专人接收家人提供的老年人生活必需品或者订购物品。全市养老机构也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帮助在院老年人和家属来开展亲情互动。组织上门为机构老年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目前已按市级统一部署全面完成3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工作人员每周接受1次核酸检测。
养老机构普遍早晚两次为入住老年人、工作人员测温,每半天为老年人的居室通风30分钟以上,帮助老年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针对老年人吃饭问题,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已暂停集体用餐,送餐到老年人居室,少数没有条件的,也施行进行分时段就餐、保持1.5米用餐距离。各养老机构还积极帮助老年人进行心理调节,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娱服务,舒缓老年人情绪。
南京124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暂停堂食就餐
南京市124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暂停堂食就餐、集体性活动,但一些高龄独居、孤寡、留守等困难老年人有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已为这些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3)万人次。
特别是疫情期间就医问题,全市237家养老机构有医院、护理院、护理站等不同形式的内设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当部分在院老年人就医需求,对部分确需外出就医的老年人,由老年人家属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陪同送医,就医结束后,就医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员在区级机构隔离点进行14天隔离观察,核酸检测正常后即可返院。
南京疫情防控整改不到位商家将被停业
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富宁宏:南京市商务局从7月23日起,组织36名机关干部下沉到一线,联合市场监管局组成9个督查组,开展疫情防控督查20多次,发现问题58个。对“入口处验码把关不严”“场内有人佩戴口罩不规范”等问题,当场指出,要求立即整改。
同时,我们以“入门三件套”(验码、测温、戴口罩),“措施三必看”(消杀、巡检、一米线)为主题,定制了防疫要求宣传海报,组织300余人次,张贴40余万张,向商铺进行防疫工作的宣传。区、街道通过网格化,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发挥“铁脚板”精神,督促经营户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7月20日以来,全市共开展检查1432次,重点检查商户“测温、 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商户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监督客户戴好口罩,保持合理的距离。对反复出现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商户进行约谈。比如7月31日,建邺区商务局与该区社会面管控组,就针对反复出现防疫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某商户进行约谈,要求商户履行防疫主体责任,自查整改。对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商户,进行停业整顿处理,直至问题整改达标。
小商铺疫情防控问题可拨打12345反映
市商务局副局长富宁宏:城市中的小商铺,包含了小超市、小卖部、熟食店、药店、休闲食品店、咖啡吧、奶茶店、洗染店等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业态多元,这些商铺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这些小商铺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各类小商铺超过50万家。
许多这些小商铺是家庭店夫妻店,有的只有一人在经营,平时管理不是太规范,一些防疫监管要求难以真正执行落实到位,而且这些商铺动态变化频繁,不断开店、关店、换店中,经营负责人不断易主。所以,小商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难点。我们也欢迎市民朋友和我们一起监督,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12345政务热线进行反映,我们有驻点工作人员会及时处理。
南京回应商家借疫情之机乱涨价:坚决打击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明春:对于一些小商铺、小商家借疫情之机乱涨价的行为,我们坚持从严监管坚决打击,从7月21日开展专项检查以来,我们共出动执法人员2866人次,检查药店、超市、商铺等市场主体4340家次。目前,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件,查处口罩过期、口罩产品说明书不符合标准案件5件,同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0件。
特别是7月28日以来,我们对全市零售药店禁售“四类药品,也就是我们讲的退烧药、止咳药、抗生素药、抗病毒药”的执行情况开展检查督查。我们出动检查人员4770人次,检查药店2142家,网上检查药店572家,目前责令整改69家;其中,对17家多次违规责令停业整顿。请市民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拨打12315举报热线,我们将一如既往,第一时间快速处置调查。
南京进口冷链食品无溯源健康码不得销售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黄明春:我们把近期市民关注的三个安全问题作一个通报。第一是怎么保障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进口冷链食品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去年南京在全省最早建立了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我们做到“五个不得销售”的管理要求,也就是说: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不得销售、没有消毒证明,没有核酸检测证明溯源健康码,以及没有集中监管仓的出仓证明,我们都不允许上市销售,我们把住了市场的准入关。
7月23日之后,我们对冷链生产进口的企业、无消毒证明、无“江苏冷链”溯源健康码、无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的,我们都不允许上市销售,把住市场准入关。7月21日以来,全市共排查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3031家次,发现问题429个,已全部落实整改。同时,我们也开展对从业人员、进口冷链货物和重点环境进行核酸检测,共提取35830个,所有的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南京90个隔离点采取外卖送餐
目前,南京共有隔离点196个,隔离点中有104家自行供餐,90隔离点是外卖配送,2个隔离点由附近街道食堂进行配送。我们要求这些配送点要落实主体责任,抓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材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食材操作规范,以及食品的留样和餐具消毒等环节,加大监管检查力度。目前,未发生一起隔离点集中配送餐饮安全事故。
来源: 江苏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