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2023第一季,餐饮行业大复苏!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第 3475 期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餐饮业开始重振增长的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餐饮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1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3475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餐饮业开始重振增长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餐饮收入12136亿元,同比增长13.9%。

城市的烟火气回归了,正如每个人所期望的那样。


< class="pgc-img">

旅游经济+夜经济

提前引爆行业复苏


人间最美四月天,迎来小龙虾旺季。


< class="pgc-img">


胡大饭馆运营总监张胜滔表示,第一季度门店整体收入同比2022年增长118%,客流同比增长120%。随着政策调控和北京市、区提振消费举措,旅游客群占比30%,夜宵客群占比15%,平均每天接待4500人,一年小龙虾销量3000000斤。


24年沉淀,胡大饭馆早已经成为北京的地标餐饮之一。平日排队3个半小时起,节假日超过2000号,被称为“帝都排队神店”。一位朋友都说,“去总店吃,不管等几十桌还是几百桌,反正能吃上就值了,总算没白来。”这得益于胡大对“品牌力、产品力和服务力”的成功塑造。

< class="pgc-img">


胡大产品的口味和品质都是消费者亲自验证过的,这毋庸置疑。同时,胡大更注重细节和服务,比如,每天为排队等位的顾客提供免费的零食小吃和瓜子,夏天每天都要发几千块钱的冰棍等等。在胡大方面看来,伴随消费需求升级,顾客认知得到提升,除了追求好吃和高性价比,更要满足顾客的情绪价值。比如,胡大还增加了剥虾互动、生日互动、小龙虾刻字等环节。


< class="pgc-img">


而在武汉, 靓靓蒸虾的九层楼餐厅吸引各路网红和游客打卡。“它应该是今年重新装修后正式对外营业,去年我去过几次,现在人太多,真是太可怕了,随随便便都要等一个多小时,还是点外卖更方便。”一位热干面老板直言,现在比春节更好了,顾客消费力都在提升,人流量非常大,当地整体持续复苏中。他开玩笑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买房了,就买车和吃。


< class="pgc-img">


如果说“没有一只小龙虾可以活着走出北京和武汉”,那么“就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出南京城”。


作为突然新晋网红之地,晚上的南京秦淮河一条街上,早已是人满为患。“走路根本挪不动步子,去晚了都挤不进去”一位朋友说道。怪不得有南京市民说,周末早上去新街口吃个面,竟排了一个小时的队,这让他很是不解。“感觉南京突然火了,周末就像五一,工作日更像周末。”


在这条街上,林立着七八家最流行的竹筒奶茶店,到不足为怪。有一家名为朱氏鸭铺的门店生意真是“杀疯了”,不仅店里面拍着超级长的队伍,还有快递小哥不断往外运输包装好的快递。


< class="pgc-img">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地“夜间经济”持续升温。美团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平台上夜间(18时至次日6时)到店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66%。夜间经济的火热,逐渐成为带动消费的新增长点,离不开各地区政策的推动和支持。


来到成都,火锅是必选之地。


新锐餐饮私董会秘书长、知名美食媒体人杨航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成都餐饮业整体恢复比较快。其中,春节期间全国游客到成都旅游的盛况一直持续到3月中旬,最近随着成都糖酒会开幕,整个势头又开始回升了。


< class="pgc-img">


“从现在消费情况来看,率先恢复的是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大的连锁餐饮,尤其是走性价比路线的,比如像是陶德砂锅、烤匠、吼堂等品牌恢复非常快。主要是他们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既有好产品和服务,又感受到超高性价比,而且还是高流量品牌;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到许多餐企今年开始拓展多品牌,尤其是火锅类、小吃类等去孵化新品牌,像是社区酒吧呀、新茶饮呀等等。”


上海、黑龙江、江西等地纷纷出台有关夜间经济的政策,给予更高的消费信心。而且,十一部门联合发文提出“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和载体”,推动地方夜间特色美食产品更新迭代和出新。


在火爆的夜经济中,烧烤品类无疑是重头戏,老板们早已行动起来。尤其是淄博烧烤火了后,似乎全国各地的烧烤都在跃跃欲试。烧烤老板坦言,“全国烧烤赛道的竞争是更激烈咯。”


郑州李军力烧烤创始人李总也表示,“随着天气回温,郑州整体还不错,比想象中的要好。像咱家在周五、六、日都要排队,个别门店日常也排队。”内参君了解到,李军力烧烤还新推出了“烧烤酒场”新模式门店,真真的是“烧烤就酒,越喝越有”,为2023烧烤季做好准备。


随着北京、上海、昆明等地明确将有序放开设摊、允许商业外摆。可以看到,从早市、夜市,到后备箱集市、特色风情街区等,一些外摆点甚至成了网红时尚打卡地,人气十足。同时,也吸引着更多年轻人外出摆摊,为夜市和夜间经济注入青春活力。


在武汉某一夜市上,为了吸引流量,许多小摊位都在做着直播。“烟火气回来了,3月以来,这里游客一直很多,我们都是营业到凌晨之后。”一家湖北菜馆老板说道。


< class="pgc-img">


为了促进夜经济发展,传播簋街地标美食文化,胡大与簋街各商户联动共创“簋街不夜节”;据了解,胡大户外露台将在五一假期开放,为顾客打造个性化用餐场景。


数据显示,2023年清明节假期(4月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0亿元。


如今,距离五一假期还有半个月时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餐饮企业,大家已经蓄势待发,迫不及待等黄金周的到来!而今年五一小长假,或再次让餐饮老板们赚上一桶金。



< class="pgc-img">

33家融资,10起上市动态

餐饮全业态迸发活力


202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餐饮主体从2022年12月的103.3万家增长到目前的107万家,增幅达3.7%,收入为480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1-2月,四川餐饮收入实现60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成都市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5%,增速显著改善。


美团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2%提高到19%,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5001-10000家店”,同比增长45%。


2022年,饮品的连锁化率位列前三,饮品店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至44%。


在餐饮企业的资本征程中,融资、上市......今年已经展示出强大的气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前,餐饮业已有30多起融资事件,集中在咖啡、茶饮和小吃品类;上市动态也不下10件。


< class="pgc-img">


3月份,咖啡赛道就有近10起融资,迎来小高潮。而咖啡品类代表当属瑞幸,2022财年总净收入132.93亿元,同比增长66.9%,收入规模首次破百亿,全年整体营业利润首次扭亏为盈。


反观上市,在烘焙赛道热度坠落之时,新疆烘焙品牌香颂却逆势在纳斯达克上市,31家连锁店收入过亿元,实实在在的潜力股;达美乐中国连亏三年,三次提交申请招股书后,成为2023年第一家在港上市的餐饮企业;而遍布全国各地,拥有近万家门店的锅圈食汇暗暗提交招股书。


餐饮大盘数据的变化,既有来自政策扶持推动给予的信心,有疫情过后来自消费者们疯狂报复性消费,还有便是餐饮企业自身经过磨练后展示的强大实力所在,以及资本再次助力。



< class="pgc-img">

持续拓店、布局出海,彰显品牌硬实力


餐饮复苏,除了餐厅排队等位,更直观的还在于品牌持续拓店和出海战略。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底,库迪咖啡全国门店达1300多家,平均每月开260家。库迪咖啡去年8月成立,10月在厦门开出全国首店,喊出“三年开万店”的口号,半年多时间狂飙千家店,拓张速度堪比洪水之势。


< class="pgc-img">


呷哺呷哺也公布最新开店进展,2023年年初至4月4日,呷哺集团新开门店58家,平均每1.6天新开一家餐厅。其中,呷哺呷哺餐厅47家,湊湊火锅10家以及1家趁烧。在加速海外布局中,呷哺集团新成立了“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呷哺呷哺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首店均已开业。


茶饮行业里,柠季曾于一个月时间里,在华南市场布局200家门店;沪上阿姨则制定了2023年新增3000家门店,签约门店超万家的目标。


2023年,大部分餐饮品牌都在积极布局和拓店,而在开店计划上,无论最终目标能否实现,其实都体现了餐饮企业今年准备放开脚步,大干一场的决心,以及行业强势复苏的节奏。

刘旺

回顾2023年餐饮行业,人们仍然会想到节假日餐厅门前排起的长龙,也会想到各个商家利用多个平台促销“激战”。

在餐饮行业,每个独立的个体,境遇都有所不同。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行业整体是日渐复苏的。2023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47485亿元,同比上升19.4%,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收入。

在这背后,餐饮企业纷纷做了很多尝试,在店里拓宽SKU(库存量单位),加入奶茶、冰淇淋等产品;创新用餐场景,摆摊、露台;有的品牌培训员工在店里跳起网红舞蹈,去线上引流年轻消费者;更有的品牌选择去海外拓展市场。

而透过跳动的数据可以看到,整个餐饮行业依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有人离场、有人仍在前行。2024年,餐饮企业或许面临着更多的发展可能。

销量提升

实际上,在2023年的几个关键节点,餐饮业都展现出了强势复苏的面貌。

第一个节点是2023年春节,彼时疫情影响减弱,节日、聚会点燃了餐饮业新的消费热潮。以海底捞为例,《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2023年1月26日正月初五迎财神吉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超越了元旦的阶段性客流高峰。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介绍,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2022年同期增长6.8%。

如果说2023年春节打响了餐饮业复苏的“第一枪”,“五一”假期则是行业集体迈向销售高峰的时刻。

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中,全国餐饮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92%,部分餐厅重现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的景象。而假期前,全国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205%。据武汉餐饮业协会调研数据,“五一”假期,武汉仅小龙虾就“撮”了超300吨。

随后的“十一”假期,延续了餐饮行业的“假期状态”,但与“五一”不同的是,家宴、婚宴、聚餐等成为了行业增长的关键词,团圆家宴、亲朋聚餐、婚庆喜宴等成为餐饮消费新热点。

目前尽管离2024年春节还有一段时间,但记者在北京、河北部分地区的多家餐厅了解到,已经出现了年夜饭的预订,并且已有饭店年夜饭满位。

这也让从业人士对2023年餐饮行业的收官充满了信心。有餐厅经营者告诉记者,元旦假期前,三天假期的座位基本上已预订出去。因此,2023年12月的业绩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

而将视线放到整个行业上,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47485亿元。而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供应链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总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大关,赶超2019年水平,创10年来新高。

行业“内卷”加剧

行业的强势复苏,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入场。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餐饮累计新增注册量为350.1万家,较上年同期多了37.4万家。但同时,2023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达到了47.19万家。

“一增一减”之间,显示出了餐饮行业的竞争压力。从资本层面看,2023年上半年,餐饮业融资出现了明显的降温,餐饮相关领域披露的融资事件共98起,与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余起。在融资金额方面,2023年上半年披露融资总额仅有54.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3.0%。

在这背后是消费需求的变化。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首先,消费者对于卫生安全更加注重,尤其对于餐厅的环境、食品的安全,包括原材料和成品等;其次,无接触配送、外卖等需求提升;对于绿色食品以及餐厅品质有了更多追求;最后,健康已成为主流,消费者对于健康餐饮越来越重视,食材安全,产品的新鲜、营养、健康尤其重要。

在新的需求之下,行业又开始了引流“内卷”。这首先体现在价格上,2023年9月,快餐连锁品牌西少爷在其公众号发文称再降价。此外,南城香推出了“3元早餐”活动;客单价在30~40元的和府捞面推出了“10元吃面”活动;海底捞推出品牌“嗨捞”,人均消费60~80元。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首先,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已变成竞争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比如说最近很多餐饮企业做团购,价格都打得很低。其次,也是顾客的需求,顾客总是在不断追求更具性价比的餐饮消费。最后,有些企业降价的背后是有能力支撑低价的,比如通过规模化、效率的优化和提升支撑降价。”

不过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认为:“企业在降价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平衡盈利问题,在降价后,利润率没有那么高了,非常考验企业在运营管理、供应链、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硬实力。”

价格战之外,对客流的争夺也是企业竞争的“重头戏”,线上直播是不少企业的选择,尤其受到火锅品牌的青睐。有媒体统计称,有一家火锅新品牌老板坚持每2天至少1条的频次在平台直播,个人号已经积累了4万粉丝,门店账号积累了2万粉丝,专场直播支付GMV(交易总额)超过330万元。

还有品牌创新了“直播+食材原产地溯源”的新模式,吸引了高达289.5万人次观看,通过引发用户情感共鸣,为商家创新销售方法探索出了新模式。

海底捞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2023年3月17~19日,海底捞在抖音平台开启3·20生日嘉年华官方直播,邀请何广智及其他脱口秀演员分享与品牌的故事。活动期间,官方直播间曝光1.4亿,成为首个正餐官方直播破亿品牌。

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海底捞更是在门店内让员工跳起了网红舞蹈“科目三”,数个相关话题陆续登上微博等平台热搜,抖音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

另一个品类西式快餐则侧重于规模上的竞争。记者注意到,目前肯德基已突破了万店规模;此前,麦当劳也曾公开表示,计划2023年在中国市场开业900家新餐厅;截至2023年1月5日,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已达到20118家;同期,“主营中国汉堡”的塔斯汀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2600家。

此外,西式快餐还在菜单创新上迎合本土消费者,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一直在做本土化的改良,肯德基还曾聘请10多位国内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负责改良、开发适合中国人需求的快餐产品。

食品饮料专家于润洁分析认为:“快餐类品牌重视产品的上新,中国美食繁多,为汉堡口味的丰富和创新提供了素材,而洋品牌的本土化更贴近中国人的口味,或有益于增加消费频次和提升拉新的效果。”

寻求新增长点

面临着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也有不少企业选择探寻新的增长点。

以火锅赛道为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会增长到6689亿元,但增速将从2019年的10%降为2025年的4.3%。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火锅行业高速扩容,行业已没有了地域、季节限制,但同质化也越来越高。

因此,整个行业都在探索新的增长点。小龙坎相关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未来,火锅品牌将持续探索更多‘火锅+’的形式,例如较受消费者欢迎的‘餐+饮’形式,在火锅店内开设奶茶档、酒类档,都是在探索餐饮线下消费的更多可能。”

此外,还有贤合庄、卤校长的卤味铺,季季红、冒椒火辣的炸货铺,刘一手的流口水小面店中店等,分别引入了饮品、卤味、炸物、重庆小面等跨品类产品,丰富火锅的SKU。同时通过跨品类相互引流,提高坪效和人效。

记者注意到,行业头部品牌也在不断尝试。近日,海底捞在青岛开出了全国首家海鲜工坊。该门店与常规门店相比,既售卖蛤蜊、青口贝、八爪鱼等较为平价的海鲜,也售卖波士顿龙虾、老虎斑鱼、帝王蟹等较为高档的食材。

实际上,不论如何探索,追求的仍然是以丰富的产品形态来吸引消费者,因此业内有声音认为,未来餐饮行业的竞争,仍要在“吃”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更为丰富的体验。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未来餐饮行业可能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消费者对于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将增加,企业需要关注并满足这一需求;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餐饮行业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如自助点餐、无人配送等;再次,外卖、互联网订餐等新兴业态将继续发展壮大;最后,消费者对于用餐环境、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提高,餐饮企业需要注重提升就餐体验和服务水平。总体来说,餐饮行业将朝着更加健康、智能、便捷的方向发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3770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 class="pgc-img">

最“特殊”的一年!

开闭店创新高,大盘首破5万亿!


2023年,相信对很多餐饮老板来说,都是“最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中,新增餐饮企业达到318万家,300余万的餐饮新生军加入,为餐饮业注入新血液,带来新希望。


但这一年中,也有接近136万的注销餐饮企业,这同时意味着,有100多万的餐饮同盟军“离开”了战场。


一面是强势复苏带来的火热入局者,一面又是务实消费带来的艰难求存者,开店与闭店数据,双双创了新高。


隔壁的奶茶店还没认清店名,转天就变成了其他烘焙店……叫苦连天、哀声怨道,是2023年很多餐饮老板想要传递的声音。


< class="pgc-img">


但仍然坚持在牌桌上的餐饮同仁们,尽管“灰暗”尚未完全弥散,作为这最特殊的一年,喜人的捷报已经传来:全年餐饮收入迈入5万亿元大关!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2023年中国餐饮业整体增速明显,餐饮全年收入达到52890亿元,增长20.4%,增速领跑其他类型。



< class="pgc-img">

最“外联”——

跨界联名的“真香定律”


最常见的联名营销,竟在2023年一触即爆,持续升温,其中以新式茶饮最为显眼。


在“万物皆可联名”的大趋势中,不完全统计,主流餐饮品牌去年就有超200起的营销事件。


比如“封神”案例之一的瑞幸和贵州茅台推出的“酱香拿铁”,首日爆卖542万杯,收获超1亿的销售额;喜茶和奢侈品牌FENDI跨界推出联名产品“喜悦黄”,上线3天售出超150万杯,刷屏年轻人的朋友圈;蜜雪冰城联名中国邮政推出邮局主题店,#蜜雪冰城上岸#、#蜜雪冰城入编#等话题登上热搜并引发热议。


< class="pgc-img">


联名案例比比皆是,他们能够获得市场、行业和消费者高度关注,不仅是品牌影响力所在,还在于成功的跨界合作完美打开人们的猎奇感,顺势带动联名产品的爆卖,门店营销业绩的增长,品牌口碑的拉高。


而一次爆火的联名跨界营销,关键要抓住流量,而流量传播在于消费者,他们的主动传播、他们的认同感会助力品牌营销事件产生长尾效应。


但是冷静下来看,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出圈,频繁的联名营销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或者达不到预期,只是单纯的让品牌活跃在市场中而已。就像是瑞幸的酱香拿铁取得极大的影响力,但在今年1月初双方再次联名,推出龙年第一杯新品“龙年酱香巧克力”,讨论度和热度显然并没激起如“酱香拿铁”一般的水花。



< class="pgc-img">

最“中式”——

只要你想,全品类皆可新中式


谁也没想到,“新中式”竟也成了2023年餐饮业的年度关键词。


这一年中,行业内接连出现了:新中式烘焙、新中式茶饮、新中式茶馆、新中式馒头、新中式汉堡、新中式寿司、新中式炸鸡、新中式糖水铺……


< class="pgc-img">


年末已至,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上述的新中式品类中,有玩家跑出规模化,门店稳稳冲击1万家,但也有玩家回炉再造,险些彻底消亡。


除了年初就已被资本抛下的“新中式烘焙”外,今年业内讨论度较高的品类主要围绕在新中式茶馆、新中式汉堡与新中式炸鸡身上。


新中式茶馆,从被吐槽“谁干谁赔”,到头部抢着做,摇身一变活成了“香饽饽”。喜茶在广州万菱汇开出了“喜茶茶坊”;奈雪首家新中式茶馆品牌“奈雪茶院”在深圳海雅缤纷城开业;霸王茶姬在上海推出了“TEA BAR模型”;茶颜悦色旗下的“小神闲”茶馆已经连锁了十余家……


新中式汉堡,在年初塔斯汀的强势崛起,与贾国龙中国堡的入局后,关注度持续攀升。从年末来看,在麦肯以及华莱士的多重夹击下,塔斯汀杀出重围,带着中国汉堡继续规模发展;而贾国龙中国堡在一线城市低调换模型,将开启下沉探索之路。


新中式炸鸡,虽被吐槽是“新瓶装旧酒”,但3个月狂奔6000家的速度,依然让外界看到了这个品类的巨大想象空间。其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临榆炸鸡腿,从9月末的1800家门店,到2024年初,已经突破2200家。


而至于新中式馒头、新中式寿司等,更多只是昙花一现,妖风散去,归于平静。



< class="pgc-img">

最“潮流”——

餐饮出海爆发“元年”


2023年初时,内参曾在文章中写下:先预定一个今年餐饮业的关键词,出海。


年末至,出海,果然成了一大关键词。甚至业内直呼:2023年是中国连锁餐饮品牌出海元年。


这一年中,从中餐、快餐、小吃到咖啡、茶饮、火锅,几乎各个品类中都有头部开启了海外市场的竞争之路,而出海也成为了不少餐饮品牌在2023年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


1月,呷哺呷哺在新加坡开出海外首店,宣布成立海外事业部,专攻海外市场;3月,瑞幸宣布开启海外市场,将新加坡作为海外首店第一战;8月,喜茶宣布登陆英国伦敦,开出首家海外加盟店,同月中,库迪咖啡落地韩国……


< class="pgc-img">


无数餐饮品牌海外掘金,去消费高地、增长蓝海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但中餐出海,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供应链、团队、市场政策、文化差异……诸多难题仍在解决的过程中。


2024年元旦,西贝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在新年贺词中写道,将全面启动海外业务。对于接下来的2024年,可以预见的是:中餐出海之路,仍会火热,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 class="pgc-img">

最“曲折”——

餐饮企业IPO动荡之路


2023年,餐饮品牌在IPO道路上,可谓是热闹非凡且震撼动荡。


先后有老娘舅、老乡鸡等连锁快餐品牌冲刺A股,乡村基递表港交所,第三次冲刺港股IPO。


遗憾的是,中式快餐品牌IPO过程并不顺利。老乡鸡、老娘舅分别于去年8月和11月撤回上市申请。而去年成功登上资本舞台的,只有达美乐中国和香颂国际,上市企业屈指可数。


在新茶饮赛道,沪上阿姨被传出准备赴港IPO,霸王茶姬被曝出正在探讨赴美IPO,并与美国银行和花旗合作,对此,沪上阿姨官方称“不予置评”,霸王茶姬官方回应“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IPO计划”。2023年9月,甜啦啦对外透露其上市计划,称将在2024年制定港股上市计划,2025年实现港股上市。


去年年底至今,餐饮行业IPO浪潮再起。


2023年12月,茶百道港股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2024年开年,古茗、蜜雪冰城同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小菜园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该品牌目前在全国开出500余家直营店,并分别于2023年3月、2023年12月完成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和5亿元股权融资,投资方是加华资本。


< class="pgc-img">


另外,近期也存在一些关于餐饮品牌IPO的传闻。


前不久,和府捞面、遇见小面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据此前公开报道,遇见小面正与银行进行商讨,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不过据南都湾财社向遇见小面联合创始人苏旭翔求证,得到的回应是“没有,谣传而已”。


餐饮上市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是一条漫漫长路。



< class="pgc-img">

最“清醒”——

餐饮集体拥抱新加盟时代


“加盟”,也是2023年中吸引行业焦点的一大关键词。


过去一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头部品牌、连锁餐企选择开放或重启加盟机制,“加盟”二字正在逐渐与“韭菜”解除捆绑,走上全新的加盟时代。


4月,乐乐茶宣布进入加盟时代,主推小店模型;


5月,瑞幸宣布开启带店加盟模式;


7月,桂桂茶、海伦司、奈雪的茶进入加盟阵营;


9月,Tims天好咖啡启动合伙人项目;


11月,陈香贵开放合伙人申请;


12月,和府捞面开放合伙人计划,乐凯撒推出特许经营模式…


早一步开放加盟的喜茶,则在2023年迎来高速增长,在其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截至2023年底,喜茶门店数已突破3200家,其中事业合伙门店超2300家,门店规模同比增长280%。


这足以看出喜茶这一年中的加盟实践是成功的,当然这来自于喜茶抓住了环境契机,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和改变,并通过自身实力和加盟商伙伴的互相成就。


今年年初,瑞幸咖啡新增“定向点位加盟模式”,旨在针对具体开店场景的点位:如工作、学习、休闲、医疗交通枢纽、景区等场景的合作方式。这样加盟政策的细致调整,意味着加盟商变得越来越专业和理性,未来,优质加盟商和头部品牌正在双向奔赴。


无论是开放、重启加盟,还是完善加盟政策,一方面是餐企在竞争内卷下,亟待扩规模和增强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意味着品牌之间将“渠道”竞争更激烈。



< class="pgc-img">

最“惊喜”——

“淄博热”完“尔滨潮”,旅游餐饮焕新春


回顾2023年的餐饮行业,不能错过现象级年度大事件,还有淄博烧烤和哈尔滨餐饮了。


2023年3月底,淄博烧烤犹如一颗惊雷,突然出圈。势头之猛、速度之快,让全国人民都为之惊叹。淄博火车站的旅客数量创下的新纪录;非节假日旺季,日接待游客数量达10万人次;淄博本土的烧烤老板全面“崩溃”,烤不完、端不完、收不完……


可以说,去年一年,淄博凭借一己之力把烧烤赛道带上了顶峰。不仅淄博本土的烧烤店数量大增,北京、上海、天津,甚至连另一烧烤大省东北,都被淄博烧烤“入侵”。


根据彼时数据显示,2023年中旬淄博烧烤相关品牌的单月新增注册量就已经达到300家。而整个上半年,烧烤品类更是成为“销冠”,新增数量达到7万家,同比增长35.4%。


但进入冬天,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下降,从顶流“跌下神坛”,而接棒而来的哈尔滨,则顺势抢过宝座。


正如上半年万人进博赶烤的盛况,全国各地人民又一次冲向了东北的哈尔滨。一时间,哈尔滨本土的餐饮企业同比客流增长129.4%,铁锅炖、杀猪菜、马迭尔冰棍更是被“小土豆”抢空。


15天的时间里,哈尔滨新登记经营范围中含有“餐饮”的市场主体增加666户,同比增长120.53%。


旅游经济带动餐饮热潮,成为了今年最让餐饮人们感到“惊喜”的事情。2024年,下一个超级IP城市会在哪?下一个因此而爆火的品类又会是什么?让我们静等年后。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小结


2023年度,除了上述几大关键现象外,其实还有一些“关键词”值得餐饮人注意,比如头部餐企的“副牌”战略、“价格战”、“超级性价比”、“情绪价值”、“万店目标”等等。


说了这么多“最”,但一线餐饮人们感触最深的,也许还是“最惨”、“最没生意”、“最缺钱”的一年。最近全国多地出现暴雪恶劣天气,关于是否会影响商家食材储备,一位餐饮老板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大家不缺货,就缺钱。”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希望所有餐饮人,2024都能迎来“最红火”的一年!


既要向“钱”看,更要向前看。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