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儿的这件淡蓝色内衣我就嫌弃得不行,浑身的不舒服,总觉得衣服上到处是垃圾和细菌。因为那件内衣她去北京旅游的时候落在宾馆了,是宾馆后来邮寄过来的。我总想把它扔掉,可女儿不让,说她喜欢那件衣服,蛮贵的。
在我眼里,除了金银首饰,其它的物品一旦曾经落在宾馆,并由宾馆邮寄过来,我一律不放心。
我曾经在某个旅游景点附近的宾馆做过一段时间的客房部服务员,亲自经历了顾客拉下东西的奇葩事儿。
有一天我打扫客房的时候发现了一件男士衬衫,淡淡的蓝色,但是太破了,有的地方发白还有磨破的洞。肯定是顾客不要的,于是我大手一挥给扔进了垃圾桶。
结果下午老板用对讲机呼我,说哪个哪个房间顾客有没有落下了一件衬衣?我一听就明白是我扔掉的那件衣服,并告诉老板我扔了。老板大惊失色的数落起我:“你干嘛要扔掉呀,你不知道顾客的所有东西要上交吗?你知不知道顾客的那件衣服多少钱吗?1600!1600呀!人家顾客电话打过来了,要我们邮过去呢,去!赶紧把衣服找回来!”
我还在嘟嘟囔囔地辩解着:“可是那件衣服真的很破呀,谁知道那么破的衣服还有人穿?”
老板说:“那种衣服是专门做旧的,别废话了,赶紧去找。”
1600元!吓得我赶紧跑向大垃圾箱。每个客房部门口都有小垃圾桶,有专门的清洁工毎天把所有小垃圾桶的垃圾都集中到大垃圾箱,有专门的垃圾车来换走大垃圾箱。
大老远就看到大垃圾箱的垃圾还在!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垃圾没有运走!
烈日炎炎,阵阵恶臭。但我顾不了那么多,在垃圾箱里一个劲儿的扒拉着,扒拉着。大约扒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扒出了那件衣服:太脏了!已经是五颜六色了。
老板娘把它洗洗刷刷之后,给顾客邮走了。 我相信,衣服的主人如果亲眼看见心爱的衣服经历了这么多,肯定会恶心不已。
还有一位女士走的时候落下了一瓶护肤霜,很小的瓶子,看着像宾馆那种普通的一次性牙膏那么大,雪白雪白的塑料瓶。我拿起来一看,里面的护肤霜就剩1/3,瓶身满是日文。我想着这么小的瓶子,护肤霜也剩这么一点点,人家肯定不要了,于是随手一扔,又进了垃圾桶。
没想到顾客又打电话要护肤霜,说那是日本货,那一小瓶600元。
我又从垃圾箱里扒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找出来,在水龙头上冲了又冲洗了又洗,终于恢复原貌了。老板娘又把它邮走了。
刚过了一周,我又干了一件这样的蠢事。因为有先前的教训,所以我拿着一个幼儿的小被子要去前台上交,刚出门儿,碰见老板娘过来了,我随便问了一下:“李姐,你看看这小被子,这么破,几个大洞,棉花都露出来了,顾客应该不要了吧?”我一边说一边展开正反两面给她看。
老板娘随便扫了一眼,霸气地挥挥手:“扔了扔了!谁还用这么破的小被子。”
我放心大胆地把小被子又扔进了垃圾桶。
天黑了,顾客的电话又来了,说那是小孩子的抱被,没有抱被,小孩子一个劲地哭闹,无法入睡!
我的天呐!幸亏老板娘放了话!
但是我又免不了去扒垃圾箱,天黑漆漆的,我打着手电筒,扒了好长时间了,差不多把大垃圾箱的垃圾扒完了。
终于拽出了小被子,但是惨不忍睹啊:油,垃圾,尤其是棉花吸收了很多的红油!
要知道我们宾馆的餐饮部,客房部,超市,小公园所有的垃圾都在这里。
我把被子拿给老板娘,老板娘一看,这个被子肯定不能用,人家那么小的娃娃,还是抱被!算了吧。
可是,第二天据老板娘说,顾客非要要她娃的小被子,老板赔一条新的也不行,说小孩子就认那条小被子。老板怎么说也不行,最后只好把小被子洗了洗又邮走了。
我也实在想不通,我也能理解小孩子没有抱被的痛苦,但我更害怕小孩子脆弱的抵抗力及洗不掉但看不见的病菌。
很自然的我又被老板狠狠的批了一顿,也难怪,不到一个月,竟被我扔了三件宝贵的物品。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随便扔东西了,哪怕是一双掉了底的破球鞋我要拿去上交。
听了我的故事,你们还想要你们落在宾馆的衣服吗?
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9月7日,山西临汾人卢先生举办聚会,邀请400多名亲友到酒店吃饭。饭后,近百名亲友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症状,引发关注。
据大象新闻报道,酒店餐饮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毒者是早上在主人家吃饭的人。
一位参加聚会的客人表示,他一家四口人在酒店用餐后全部出现腹泻和发烧症状。她的宝宝只有7周大,出现呕吐、腹泻和发烧症状,刚刚出院。我妈妈60岁了,药也丢了。他从来没有在卢先生家里吃过饭,他也无意责怪卢先生。
店主卢先生19日表示,中毒名单上有100人,但其中只有20人吃过自家烤的蛋糕。 “习惯早上烤煎饼,但有些中毒者并没有在我家吃。酒店无视事实,胡言乱语,逃避责任。”
卢先生现在感到心碎,压力很大。他希望中毒亲友的医疗费用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之前报道过
据大象新闻报道,9月7日,卢先生一家在山西临汾曲沃县举行婚宴。 400余名亲友应邀到酒店共进晚餐。午饭后,一些人开始发烧、腹泻、呕吐。最终,近百位亲友都各有不同。因食物中毒,最小的4岁,最大的70、80岁。有些人因症状较轻而不得不住院并服药。
卢先生满脸愧疚,痛哭流涕,表示自己现在压力很大,事发当天就已经报警。
9月18日,酒店餐饮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保留了餐厅内的食物样品,并在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送检。该餐厅目前已关闭。
工作人员表示,这不是酒店的问题,酒店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 “中毒者都是主人家的好朋友,早上也在主人家吃饭。”
记者随后致电曲沃县市场监管所。该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引起了市各机构的关注。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场监管局共同调查溯源。具体情况将予以明确。调查结果为主要结果。
9月19日,山西曲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2023年9月7日中午,470余人在曲沃宾馆参加聚会。 9月8日下午至9月12日,曲沃县人民医院连续收治61名腹泻患者(其中住院患者9例、门诊患者52例),全部有参加曲沃酒店聚会的经历。
截至9月17日,所有患者均已康复。目前我们正在共同追查源头,调查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来源:综合九派新闻视频、大象新闻、山西曲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来源有错误或者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您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邮箱:jpbl@jp.jiupainews.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国网财经7月13日讯(记者 贾玉静)日前,中式面食连锁品牌和府捞面因“从出餐口回丢死老鼠”一事引发舆论关注。7月9日,上海一消费者在和府捞面精品广场店用餐时,发现座位下面有一只死老鼠,餐厅员工见状后,便使用一次性手套捡拾老鼠尸体、反装在手套内,并从出餐口丢进后厨。随着视频曝光,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7月10日,和府捞面所属公司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就上述事件在官微发文致歉,称已对涉事门店采取闭店整改,评估合格后方可营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一查到底,避免事件再次发生。和府捞面解释道,根据消杀公司报告,商场周围正在装修,鼠源不排除消防通道、店铺周边等多种可能性。“但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是我们不变的原则。公司将严格规范管理制度,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整个中国食品行业都饱受食品安全考验,由于和府捞面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品牌效益跟规模效应,因而品牌受关注度较高。“如果品牌运营模式没有问题、质量内控体系也没有问题,那么关键问题就是员工在执行内控体系的标准和实操,这需要责任心来决定。”
事实上,成立于2012年的和府捞面发展至今已被视为面届“黑马”。据窄门餐眼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这家人均消费约47.31元的面食品牌已在全国开出341家门店,更有消息称,和府捞面2021年内门店总数量将达450家。
快速扩张的背后离不开资本支持。天眼查显示,2015年至2021年间,和府捞面已完成6轮融资,就在“老鼠事件”事发前一天,公司刚刚正式对外披露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CMC资本领投,新股东众为资本、老股东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已创今年以来国内连锁面馆行业的最高融资纪录。
然而资本是把双刃剑,和府捞面快速扩张的同时,多家门店亦频因违法被罚。以上海分公司为例,2014年至2019年,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因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食品案件等原因五次被市场监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累计罚没金额超18万元;2018年12月,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都市路分公司因“经营者在格式条款中排除消费者解释格式条款的权利”被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00元;2020年1月,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周家嘴路分公司又因“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未按照要求建立餐厨废弃油脂记录台帐”被上海市虹口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罚款3000元;2020年2月,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吴江路分公司再度因“管理责任人未按照要求设置收集容器”被上海市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罚款1000元。
由此可见,和府捞面虽备受资本青睐,但品控意识仍有待提高。下一步和府捞面将如何兑现食安承诺,中国网财经记者将持续关注。
本文源自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