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山西新闻9月26日电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9月26日,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委、县政府召开“迎两节、优环境、强服务”誓师大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把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旅游服务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实现旅游服务进一步提升、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推进全县文旅市场进一步繁荣、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乡宁县委书记杨建军,乡宁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永芳及乡宁县四大班子成员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李永芳致辞时说,近年来,乡宁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生命工程、出路工程,大力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在提升煤炭产业的同时,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北方紫砂之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县强民富,让乡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好的日子。
旅游产业是社会公认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一业兴百业兴,一景美万家富。如今,乡宁县云丘山走向了世界,“山乡宁静、康养福地”品牌叫响全国。今年以来,乡宁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市场参与、群众得利,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赛事活动,仅1月至8月就吸引游客近120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消费1.41亿元。
李永芳表示,中秋、国庆两节将至,乡宁文旅好戏连台、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把营商环境做精做优,把乡宁文旅做大做强,把消费市场做活做旺,促进乡宁更好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受益,其时已至、其势正成。他希望乡宁县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主体谨记:微笑是最美的风景、口碑是最大的财富、服务是最好的治理、热情高效是最亮的招商名片。
“我们要把‘政府围着企业转’的理念发挥到最大,把‘店小二’的意识贯穿招商引资全过程,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高效的节奏,用心用情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家来乡宁投资兴业保驾护航。”李永芳说。
乡宁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卢冬提出,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的理念,靠前服务、履职尽责,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游客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各市场主体要牢固树立诚信的理念,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坚持公平竞争,做到笑脸迎客,不“欺客”不“宰客”,营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广大志愿者要用心用情、坚守岗位,展示良好形象,讲好乡宁故事,营造有温情、有温度的人文环境;全县上下要切实统一思想,热情服务投资商企、优化事项审批流程、加快项目落地建设,为乡宁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增添动能。
在全体宣誓环节中,乡宁县政府职能部门、市场主体、青年志愿者分别为迎两节作出承诺,致力于将优质服务落到实处,共同打造的民风淳朴、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杨建军代表乡宁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干部群众提出倡议:亲商爱商,让客商投资更安心;竭诚服务,让游客旅游更舒心;诚信经营,让客人消费更放心;积极推介,让乡宁印象更走心。
最后,乡宁县政府职能部门及各行业代表共同签署承诺书,为备战两节、冲刺两节提供有力保障。(完)
日推送
山西省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三举办现场招聘会,欢迎参会。
山西优简科技有限公司
一、 企业介绍
优简太原(网站YJ1010.COM、公众号、APP)隶属于山西优简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太原广大市民提供综合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门户网站,拥有房产、家居、汽车、婚庆、人才、教育、餐饮、旅游、健康等十几个特色服务版块。
优简太原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的传输优势,全力推进互动营销、品牌推介、商务策划等活动的商业化开展,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及时便捷、准确可靠的资讯服务。
我们竭诚为广大市民创建包括吃、喝、玩、乐、创业、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全能型高品位平台。在这个充满人性化关怀和温暖的平台上,您的关切,您的所思所想,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回答、最好的指引。以广大市民的关切为关切,以太原人民的所想为所想,正是优简太原网站努力前行的目标和方向。
优简太原网站的“优简”二字,来源于《梁书.武帝纪下》中“思利兆民,惟日不足,气象环回,每弘优简”。要立志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以精准而简化的工作流程,把这个服务太原市民的平台建设好。
用于建立专业的服务体系,培训、服务、管理和精准信息化,为社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简化的工作流程, 进行互联网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为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互联网服务。
在招职位(1)
新媒体运营 立即投递简历
3K-4.5K/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三年|大专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情
最难
新
招
考
·太原市人民医院 公开招聘聘用制工作人员公告[2021-1-20]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 现场指挥部部分部门负责人招聘公告[2021-1-20]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招聘公告[2021-1-20]
社
保
资讯
讯
·市场参加太原市灵活就业医疗保险的代理人员缴费通知
·太原市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养老保险网上缴费开始
山西省人力资源市场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信息发布热线:0351—8288008
目前2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中国杂粮之都”山西忻州的一线观察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题:杂粮不“小” 产业“不赖”——来自“中国杂粮之都”山西忻州的一线观察
新华网 李函林
稻菽飘香,现代农业有序推进;粮仓充盈,农业加工尽显效益……山西省忻州市,地处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的黄土高原,如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杂粮之都”?
记者近日在山西忻州杂粮主产区蹲点调研发现,“小杂粮”已变身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这些来自大山深处成绩单的背后,“变优”“变绿”的传统农业正被赋予新的内涵。
“杂粮高地”编织新梦想
红面鱼鱼、莜面窝窝、荞面饸烙、豆面抿面、莜面栲栳栳……从古至今,杂粮在忻州人的饭桌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传承千年。
“杂粮对于忻州人而言,不仅是一种饮食,更是千百年来农业生产文化发展的结果。”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娟道出了杂粮与这片土地的深厚关系。
以丘陵为主的地貌和高海拔的气候使忻州成为种植杂粮的天然王国。 新华网发 宫爱文 摄
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忻州,无霜期短且干旱少雨,盛产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谷、糜、黍、荞、豆等杂粮。
如何将资源禀赋变为发展动能,忻州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新路——把杂粮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走绿色生态路,打特色优质牌。
翻看忻州的“三农”成绩单,成功创建“忻州杂粮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并先后荣获“中国杂粮之都”“中华红芸豆之乡”“中国藜麦之乡”“中国亚麻油籽之乡”“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中国甘甜红薯之乡”“中国高原莜麦之乡”等“一都六乡”的称号。
截至2019年底,以一薯(马铃薯)、三麦(燕麦、荞麦、藜麦)、四米(小米、黄米、糜米、甜糯玉米)、五豆(红芸豆、大豆、豌豆、蚕豆、绿豆)为主的20余个作物种类的忻州杂粮种植面积达369万亩,总产68万吨以上,面积和产量均为山西省第一,年销售收入34.8亿元,吸收带动种植户55万余户。
数据背后看质量。传统农业被赋予新内涵,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农民不再“种什么、吃什么,剩什么、卖什么”,转而因地制宜引入被营养学家称为“粮食之母”和“太空食品”的“洋庄稼”藜麦、红芸豆等农作物。
“最近我们的2000亩种植基地被评为有机旱作耕地,有机藜麦的市场价格是普通藜麦的两倍。”忻州市繁峙县藜麦种植大户刘计贵说,“单价提高了,种植高品质农作物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丰收农民收割忙。新华网发 宫清华 摄
农业的高质量转型将无数种植户送上了发展快车道。作为当地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刘计贵介绍,通过土地流转、返聘务工、加工代销等带动方式,先后为210户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120户。“种地有奔头,致富有信心,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杂粮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忻州市委市政府将杂粮作为脱贫产业纳入财政补贴的助推。刘计贵算了一笔账,“每亩有机旱作耕地政府补贴150元,2000亩共补贴30万元,这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系列强有力的强农惠农政策举措落地生根,特色杂粮产业拔节成长。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山村活了,农民参与富民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区块链溯源”强保障
在“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内,一帧帧“科技感”饱满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千里沃野的蓬勃生机。“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全程记录着当地杂粮“产、购、储、加、销”的全过程。
“通过全维度、透明化追踪记录杂粮作物生长收获过程,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可溯源,让杂粮有了‘身份证’。”徐娟介绍说。
区块链溯源系统在田间实时监测。(受访者供图)
“过去,以人工为主的传统杂粮生产方式费工费时,加之销售单一,产量和效益均无法保证。”徐娟坦言。“如今,溯源系统可实时监测日照量、温度、风量、土壤墒情等21个指标,提示农民何时该播种、灌溉、收割。”
目前忻州建成6块、共计1.12万亩有机旱作区块链溯源基地。作为首批入选的区块链溯源示范基地之一,拥有多年杂粮运营经验的刘计贵坚信,区块链溯源将为杂粮产业带来跨越式发展机会,“全程透明化、公开化,让优质产品自己开口说话。”
“自今年加入溯源平台后,五寨县真空玉米的售价从每箱45元涨到了58元。”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志强说,“消费者吃着放心,购买意愿强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为助力打通科技与农业发展之间“最后一公里”,今年初,集杂粮大数据中心、区块链溯源管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三大IT系统的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成立。
“通过杂粮出口平台,农民得到专业种植指导、产业政策指引;企业实时了解市场动向、价格行情;政府精准掌握涉农数据,有效进行宏观调控;出口平台快捷把控杂粮全产业链各环节。”骆志强介绍。
除此之外,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当地政府在品质优选和栽培技术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小杂粮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小杂粮的科学化种植。
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杂粮种植。新华网发 赵春晓 摄
“目前,忻州的农业生产区基本保持原生态环境,实行以有机旱作为主的耕作方式,轮作休耕,减肥减药,适宜种植高品质农产品。”忻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科长陈伟说。
一项项“藏粮于地”的措施落户田间,土壤基础更牢靠。据山西农业大学环境监测中心土壤监测结果显示,忻州布点采集与检测的土样达标率99.1%。
从传统的“汗滴禾下土”到如今的“大数据溯源”,杂粮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的脚步铿锵有力,这背后是忻州不断将藏粮于“技”纳入粮食生产的建设成果。
“飘洋过海”天地宽
在忻州人看来,小小的杂粮却是大大的文章,杂粮产业是很“不赖”的产业。(“不赖”是忻州话“很好”的意思)
一粒粒小杂粮的背后,蕴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吃得绿色健康,成为近年来消费者的显著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用杂粮100g到250g,约占全天主食量的1/3到1/2为宜。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说,杂粮中富含多种保健成分和膳食纤维,适量摄入能促进消化功能,减少多种慢性病发生。
在山西省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文化展示中心的各类小杂粮。(资料图片)
尽管忻州杂粮品质优异闻名遐迩,但产品转化率较低,一度停留在原粮或粗加工产品销售阶段,杂粮品牌“小而杂”“散而弱”。“好原料卖不出好价格,好原料造不出好产品”成为忻州杂粮产业之痛。
解决杂粮易食和可口问题将是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精深加工是带动杂粮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忻州市副市长裴峰说,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必须加强科技支撑,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忻州杂粮的品牌叠加效应。
“小杂粮具有康养功能,消费市场还未完全释放出来。此次疫情激活了全民健康意识,有信心未来会摆到更多人的餐桌上。”忻州市静乐县衡达涌金负责人高海俊说,疫情防控将推动小杂粮成为中国人的“健康粮仓”。
莜面饼干、谷物棒、冲调粉……一系列创新加工品的形态和类别大大丰富,杂粮产业链得以延伸,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优质产品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底气。在端牢“中国饭碗”的同时,忻州市政府积极开辟国际市场以“绿”换“金”,出口市场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盟国家等。
在山西省忻州市中国杂粮之都文化展示中心的各类小杂粮。(受访者供图)
“以备受国际市场青睐的红芸豆为例,每年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今年前三季度出口1500吨,国内原粮收购价从9000元/吨上涨至1.2万元/吨,外销价格更是每吨提高了200美元。”骆志强说。
在骆志强看来,特色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长态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与忻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农产品出口保驾护航分不开。
“根据规划到2025年建成以忻州市为核心的6大小杂粮出口基地,经过认证的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培育100家以上小杂粮出口企业。”骆志强说。
“面向十四五,忻州杂粮总产值目标是150亿元。”徐娟说,通过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与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农业价值链延伸提供广阔空间,放大忻州杂粮的金字招牌。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杂粮产业寄托了忻州人的梦想。随着忻州杂粮产迈开了高质量发展步伐,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金色的希望,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激荡在晋北大地上,为发展杂粮产业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策划:刘洪 刘云伶 杨昱
编辑:张欣烁 梁甜甜 曹滢 武斌
+1
责任编辑: 王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