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2》前些日子完结了,最后一集总让我忍不住泪目,那些夜里用美食慰藉心灵的人,都有一颗人生不如意的心,或是孤独、或是工作不顺、或是失意、或者离别……只有美食串起人生,让我们的胃和心灵重新获得温暖和满足,明天才可继续前进。
看完《人生一串》的收尾,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也来一串。正好,小碗煮义附近的商场开了一家打出“轻烧烤”概念的烧烤店,很好奇“什么是轻烧烤”,是商家卖概念,还是真的新派烧烤,于是,在某个加班后的雨夜,就去了这家店。
一个人吃烧烤……还真有些尴尬。
装修很简约,墙上贴着一些很有个性的标语,例如“常常款待下现在的自己,让以后的自己回想起来,心中充满感激”、“生命因为敢于俯视而更精彩”、“没有想死的恐惧,何来巅峰的喜悦成就”等等,很鸡汤的短句,很符合年轻的口味。
< class="pgc-img">>这家店比较贴心的是,可以在扫码下单时,选择口味,例如辣度、熟程度、是否加葱加麻等等。
《人生一串》里曾经出现过的玉米串,这里很形象的叫为“粒粒皆辛苦”16元/扎,大概是11串,每串11粒,份量是真的很少。
所谓的“轻烧烤”意思是不重油不重酱,以清爽吃原味为主的烧烤。
玉米烤得不是很好,有些玉米粒没有熟透,味道的确比较淡,甜甜的,带一点辣和孜然味,份量一点点,太文雅了,没有撸串的那种霸气。
< class="pgc-img">>比较适合年轻女性的口味,很小清新,份量也不多,不用担心吃多变胖。
< class="pgc-img">>串起来应该的确挺麻烦的,小串有小串的优点,品品酒,一两个小串,还是不错。
< class="pgc-img">>每一次去吃烧烤,最爱点就是台湾香肠(6元),在和家人旅行的记忆里,总少不了一串热狗肠,2元一根,其实味道不怎么样,却吃得很开心、很满足。
这个烤肠的肉感很扎实,肉多粉少,品质还不错,微微甜,外皮焦焦的,还不错的说。
< class="pgc-img">>这里的烤串很搞笑的是,上菜后拿起来吃,没一个烫嘴的,刚烤好却像放了好一会,很奇怪。
< class="pgc-img">>吃烤串怎么能少得了羊肉串呢?记得以前公司楼下有个帅哥每晚都在哪里卖烤串,羊肉串生意最好,我每天下班都要去那吃上几串,才心满意足的回家吃晚餐。
熟了才知道,帅哥白天卖红酒,晚上烤串,跟妻子分居中,有时自己还一边烤串一边带娃,为了赚钱也是很辛苦。
可惜,一年后,他就不卖了,和朋友开店做生意去了,总觉得有些遗憾。
< class="pgc-img">>无羊不欢 20元/扎 6个小串,四瘦一肥。
个人觉得最好的还是,一肥一瘦间隔串,这个起来有些干涩,汁水不是很多,羊肉不骚,羊肉味亦不浓。
< class="pgc-img">>很普通的小串,烧烤师傅似乎很年轻哈。
< class="pgc-img">>最后埋单总共42元。你说我吃饱了吗?
< class="pgc-img">>下班觅食是一件即痛苦又让人期待的事情,不知道在哪个转角会遇见什么样的美食,是惊喜,还是失望,每一次找到一家不错的店,就会特别的开心,想着下次带谁谁一起来吃。独食有独食的快乐,和三五好友吃饭又不一样的体验和愉快,每一种感受都不想放弃。
据说喜欢美食的人,都是简单的人,这样的人都比较容易幸福哦。同样,也更容易普普通通的过一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春节,全国多地疫情开始反弹,各地纷纷倡导“就地过年”。随着各地餐厅取消线下年夜饭预订,半成品年夜饭、年夜饭小份套餐或将成为今年过年大热门,有商家甚至拟推出“年夜饭豪华单人套餐”。
“单身经济”的兴起给餐饮行业带来了红利和商机,《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显示,2019年美团点评平台“一人食”的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32%,搜索人数增加了137%。
“一人食”的消费群体正在被“看见”。在烤肉品类火热的当下,一些烤肉品牌也开始试水“一人食”。这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实需求?
总第 2606 期
李艳 | 文
社交属性品类试水“一人食”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一人食”相关的餐饮企业不断增加,目前共有653家企业注册成立。2016年的年注册量突破50家,此后几年不断增长。2020年是过去五年中注册量最多的一年,共注册了112家企业,同比增长了43.6%。
从品类上看,2020年5月,美团点评热搜排名前五的榜单中,烤肉超过了火锅和烧烤,位居第一。除了疫情下,烤肉满足了人们大口吃肉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一人一套餐具,相互之间交叉较少的用餐体验,正是当下疫情特殊环境下消费者所需要的。
去年12月18日,韩式烤肉品牌权金城推出“一人烤”门店,北京首店位于西单食宝街一层。门店采用全新的品牌形象、装修风格及用餐场景,品牌定位为“不合群的烤肉店”。
将发展目光瞄准“一人食”业务,是权金城发展新业态以加速品牌年轻化的一种尝试。目前看来,这种对传统烤肉业态的颠覆模型,既增加了高频消费属性,也填补了低客单、轻快餐场景下品质烤肉的空白。
同年,在杭州也开了一家“一人食”日式烤肉店,位于中山中路的KAGARI YAKI烧肉速食研究所。这家烤肉店被称为杭州首家平价单人烧肉,人均80+,每天供应30+款烧物,且明确规定不接受三人及以上的用餐。
除了“一人食”烤肉,还有“一人食”烤鱼,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都开始尝试挖掘这一市场。
但是,具有强社交属性的品类入局“一人食”,是新概念串联老模式,还是真可以发展壮大?
“一人食”烤肉是噱头还是需求?
随着国内“单身经济”的崛起,年轻人对个人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追求,消费形态也随之不断演变。极高的坪效和翻台率,也让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入局这一领域。
但目前来看,“一人食”反响较大的案例多在于零售端,如海底捞的自热锅、小龙坎的火锅菜等,堂食里,呷哺呷哺是最早做一人一锅的,算是较早的一人食代表。
尽管北京的权金城和杭州的KAGARI YAKI烧肉速食研究所都尝试推出了“一人食”烤肉店,但是对于强社交属性的品类来说,“一人食”的用餐场景或许并不完全契合这个品类的大众消费逻辑。
内参君通过观察发现,在北京权金城一人烤店内用餐的消费者中,结伴用餐的频率较高,虽然店内一人一个烤炉,但座位挨得很近,极其方便与邻座交流;在杭州的KAGARI YAKI烧肉速食研究所,店内用餐环境与权金城如出一辙,而且还设置了“双人位”,店内用餐环或许有悖于真正的“一人食”。
有消费者表示:“感觉一人食烤肉更像是一个噱头,虽然是单独的烤炉,但并不妨碍与邻座交谈,店里依然是闹哄哄的,对比之下,真正一个人去吃饭的就显得更孤独,也就不会再去了。”
一家做石锅烤肉的老板表示:“先不说‘一人食’是不是伪需求,就餐厅来说,其实很多餐厅不一定都是指着菜品赚钱,酒水也会占很大的比例,‘一人食’的话,那酒水部分基本就不赚钱了。我觉得‘一人食’有存在的必要,但没必要单独开一家店。”
据了解,最具有“一人食”传统的是日本,日本人普遍认为“美食能够拯救灵魂”,所以更加专注食物本身,希望安静地享受一顿美食。而对于喜群居热闹的中国人来说,真正的“一人食”或许还不能完全接受。
“一人食”模式应用或很难多品类复制
在国外,独食文化很兴盛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单人就餐甚至会被看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一家餐馆来说,有单身食客愿意到店就餐,是该餐馆能收到的“最佳好评”。
而在国内,一个人去餐馆吃饭的尴尬,更多的是因为单人去人员聚集的餐厅就餐,与所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在疫情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发生改变,首要关注的是饮食卫生健康。“一人食”烤肉能够率先试水,是因为贴合当下用餐需求和消费者心理,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疫情也推动了“一人食”的发展。
但是,在模式应用上是否真能行得通?
就拿烤肉来说,烤肉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在日本其实有很多单人份烧肉套餐,但都是专人烤好之后直接给客人上桌的,反观国内的模式或许只学了一半。
前文提到的权金城和杭州的烧肉速食研究所,虽然都推出“一人食”的概念,但是在用餐环境上并没有真正凸显“一人食”。另外,在用餐体验上,客人也很难自己烤出好的味道,因此影响体验。
石锅烤肉的老板表示,烤肉是没办法快餐化的,一人食可以,但是不能全自助无服务。“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帮客人烤肉,但如果客人自己烤的话,就必须得安排专人勤换篦子和看着火候。而且,炭火烤肉的话,对客人的技术要求就会更高些。”
“一人食”烤肉本意上是自主用餐,但实际体验上并不是很好,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一定的烤肉技术,自己烤肉往往会影响口感。而对餐厅来说,也增加了一定的人工成本。除了烤肉品类,烤鱼也是如此,在体验上并不能实现完全自主化。
由此可见,“一人食”模式在一些品类上是很难复制的。虽然“一人食”是一种大趋势已是行业共识,但如何在品类上更好地应用这种模式,还需要餐饮人不断地摸索和尝试。
济导报记者 戚晨 见习记者 高梦迪
2022年的餐饮业元气依旧在恢复中,而闭店休整事件时常上演。在济南,曾经的“烧烤牛王”牛阵也遇到困境。近日,有网友反映,济南牛阵烧烤的多家门店突然关门歇业。
适者生存,消费者需求在变化,餐饮品牌也必须升级,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疫情加剧餐饮行业洗牌之后,牛阵作为曾经济南烧烤届的“牛王”,为何凉凉了?行业洗牌后,山东餐饮品牌如何进行品牌升级?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闭店已多时
11月22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黑虎泉西路的牛阵。该店已经处于关闭状态,招牌式的复古门楼大门还在,透过玻璃门看去,里面只剩些没搬走的桌椅家具。
< class="pgc-img">>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周围的商户,大家纷纷表示,牛阵停止营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以前晚上门口等着叫号的顾客络绎不绝,现在却十分冷清。一位市民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不知道牛阵为什么关了,在济南开了好多年,说关突然就关了,还是有点可惜的。”
在大众点评平台,经济导报记者在搜索时看到,目前仅剩牛阵经十西路店显示状态“暂停营业”,其余店铺已查询不到。在外卖点菜平台,记者发现市区内5家门店均显示“已歇业关闭”。早在今年9月下旬,在短视频平台,就有疑似该品牌员工发布视频称,已有4个月没发工资了。另据搜索显示,目前仅有长清区的两家牛阵烧烤还在营业状态。经济导报记者致电过去,对方表示自家的品牌确实是牛阵,但与市区直营店铺不同,长清区的两家店铺都是加盟店。当问到是否知道市区各店为何关门时,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也不是很了解”。
< class="pgc-img">>据了解,网红餐饮店跌落神坛成为近两年餐饮业行业频发现象。火锅连锁巨头海底捞继2021年11月宣布关闭300多家门店之后,近期旗下有半数快餐品牌也被爆相继歇业关闭。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 与牛阵这种连锁店类似,橙子便利、便利蜂等连锁便利店最近关停了不少门店。
长期从事零售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陈先生表示,“目前消费者普遍捂紧‘钱袋子’。餐饮行业这些跨区域的连锁门店大多存在靠资本运营的模式,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导致连锁反应,门店关停是必然。”
高租金、高消费模式“不再香”
济南被称为“串都”,烧烤撸串也成为夜经济的典型文化。但是随着冬季的到来,烧烤撸串的热度也随之下降。“冬季是烧烤淡季,从今年中秋开始,客流量就明显下降。”做过5年烧烤餐饮店的老板崔智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当年烧烤摊的生意确实极为红火,但是受到消费环境和整体餐饮品牌更新等影响,餐饮经营状态下滑之快让自己猝不及防。曾经一段时间,他们只能减少每日的备货量,仍无法抵挡困难的大环境。
< class="pgc-img">>对于餐饮商家来说,更大的压力还在于房租等硬性成本,无论经营与否都要正常交租,尤其在遇到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时,商家的资金压力会陡增。“牛阵的店铺多开在闹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且店面都在几千平方米,仅房租一项每年就要近百万。”陈先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疫情以来,纯做堂食或专做外卖的餐饮企业已经在减少,更多餐饮门店采用的是“双主场”模式,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这已经是餐饮业对抗不确定性最务实的路径。
与此同时,我国餐饮业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据了解,我国餐饮行业中以正餐居多,占比42.39%,西餐休闲餐饮占比19.86%,火锅占比12.06%,团餐占比11.35%,快餐占比7.96%,而烧烤并非主流选择。
11月21日晚,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的老胖烧烤,发现该烧烤店内上架了水果沙拉、蓝莓山药等西餐风味的菜品,店内的顾客表示,这种新菜品的推出不仅能让人眼前一亮,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来体验。
“如今高租金、高消费的模式已经不是餐饮行业最佳的选择,一方面是店铺选址,为了迎合年轻群体,很多餐饮品牌第一选择落户在商业综合体,如济南万象城、恒隆广场等;另一方面,品牌菜品更倾向于高颜值、健康、轻快餐,价格也要迎合大众消费,而传统餐饮品牌势必面临迭代和升级。”山东儒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轶表示,要留住更多的顾客,就要考虑菜品的多元化,尤其是餐饮品牌进入瓶颈期,更要通过迭代和创新来重新激活消费活力。
连锁发展需深耕本土
在济南同样有一家烧烤店,因为口碑和味道受到一位博主推荐,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悄然火了。
11月12日,拥有200余万微博粉丝的互联网科技博主张洲,在其微博发布了一篇博文,赞叹烧烤店不仅“串比其他店大两倍,还坚持1元钱1串的价格”,这就是位于济南市少年路的烧烤店——“我家老尹烧烤”。该店因为用料实在、性价比高、口感极好,受到了网友们的点赞。很多消费者纷纷表示,想来该店品尝一番。流量引发的连锁反应显现出来——当日晚上不到8点,店内的烤串全部售罄。
纵观零售行业的连锁店,济南统一银座和“我家老尹烧烤”一样,通过创新连锁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 class="pgc-img">>“我们不难发现,身边深耕于本土的连锁店运营状况比较好,比如说济南的益康超市、统一银座等,他们都聚焦于当地,出售的商品很有针对性,并且本地都建设有相应的物流中心,当地采购就近配送的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11月22日,济南市流通业供应商协会会长韩刚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座超市在学习国内先进的超市经营理念,不停地装修门店,装修的风格和商品趋于年轻化,同时其连锁选址、选品、供应链合作等都已经非常成熟、接地气。”韩刚认为,与零售连锁店相比,餐饮连锁店更需要保持合理的现金流,不要盲目的扩张,需要根据本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喜好以及口味去布局,这样才能让冬天早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