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日讯(通讯员 蒋静)3月30日,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街镇敏村景区里的桃花进入盛花期,朵朵桃花,灼灼开放,深红与浅红里,点燃了整个春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
在冷水滩敏村一千五百多米长的桃花江边,满树红、粉色的桃花竞相开放、吐露芬芳,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引得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敏村村主任介绍说,从3月中旬开始,景区里一万株桃花就陆续开放了,这些天他们接待了不少游客,眼下游客多以省内周边为主,乡村旅游热给这里的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商机。下一步村里将继续发展观光旅游业,逐步完善餐饮、娱乐等设施的建设。
[责编:周吉锋]
/晓君
油茶,是群居的小乔木,一般天然生长在红土壤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冈上,一蓬一蓬地,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矮,两三米高。站在山冈上,远远望过去,如一个个绿球,滚落在红土地上,又似一波波的绿浪,在红地毯上游弋。我湘南的老家,就卧在一片油茶树的海洋里。在成长的岁月里,不管日头怎么曝晒,不管雨水如何稀少,它们好像一直是那么没出息的老样子,逆来顺受,长不高,长不大,憨憨的,呆呆的。树枝像蒲扇一样向四周伸展,树干坚韧柔滑,用手摸一摸,会感觉有一层细细的粉末,像触摸到如膏的柔脂,很是舒服。树叶呈椭圆,如桃形,有些许细小的锯齿,锁边,一不小心会划伤无辜摘它的手。叶质厚实肉肥,四季绿油油的,反射着日头的白光。灵泛的白光,像是叶子上面长出了无数双眼睛,放肆地眨啊眨,揣摩着季节轮回,风云变幻。
岁末初冬,迎着冬日暖阳,在不经意的日子里,蓦然发现,咦!油茶树枝头蹦出了些花苞。这些花苞,开始是圆圆的绿色,后来变成了白花花的,如纯洁晶莹的片片雪,如小朵小朵的白玫瑰,懒洋洋地站在枝头,不悲不喜,不娇不宠。不知哪天夜里或哪个早晨的什么时辰,那零星的小白花开始泛滥,浸漫了山坡,爬遍了山野,在绿海的衬托下,迎着寒风,争先恐后,威风凛凛,傲视山野,大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气势。花苞,一球球;花儿,一朵朵;花瓣,一团团;花蕊,一簇簇。你挨着我,我依着你,相生相伴,互不礼让。片片花瓣镶在花的四周,围成白色的花边,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花蕊。一根根花蕊亭亭玉立在花中间,一丝丝金黄点缀其上,惊艳绝伦,超然脱俗。哪也怪,山歌唱的,“油茶打花白胎胎,米酒一碗慢慢筛。”
春风从很远的地方吹来,花枝惊颤,凌波起舞,此起,彼伏,此起,彼伏。你有你的优美,我有我的色彩,它有它的姿态——你方唱罢,我登场,它候场,好似一出山野的实景秀场,活色生香,栩栩如生。在风中,细心的人们会闻到淡淡的清香,穿枝过叶,砸向鼻梁,袭入肺腑,沁人心田,心痒痒的,魂不守舍的。有蜜蜂张开透明的翅膀,嗡嗡嘤嘤,闻香而来,在油茶树上寻寻觅觅,不知疲倦地选中一簇又一簇花蕊,趴上去,弯起丰肥的屁股,伸出细细的吸管,似乎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来。村上的奶仔们女仔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年一次的免费补糖。放学后,我们一头钻进树林,丢下书包,从树下扯根草管,插在花蕊的中间,嘴唇紧咪使劲地吸吮,清亮或粘黄的油茶花蜜顺着草管嗦进嘴里,清香的甜味一下子打开了贪婪的味蕾,令人神清气爽。当草管吸吮发出“嗦嗦”的声音时,提示花蜜已经没有了,需要转移到下一簇花蕊。我们伏在油茶树怀里的样子,像幼时捧着母亲肥大的乳房,饥渴地埋头嗦吮,不时“嗯嗯”推动一下,换口气。日头落进西边大岭的窝里,村庄上升起白色的烟旗,有心急的母亲高亢尖利地唤儿的声音飘过来,这场补糖活动才会怏怏而散。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雨水夹杂着阳光,轮番上场。此时,油茶花先从花瓣边黄起,再延伸到整瓣、整朵,渐至枯萎,而后凋落,“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天夜里,油茶的花蕊根部冒出一个个小青头,顶开枯萎的黄色花瓣,在枝头探头探脑,不像茶耳,也不似茶泡,摸上去,硬硬实实。后来,日子神奇地吹了无数口气,小青头慢慢膨胀,成为乒乓球样子的果实,大小不一,青中泛褐。贪吃的小伙伴咬一口,坚韧硬实,还涩涩泇泇,啪啪啪,吐得吐不赢。这些圆滚滚的果实,就是茶籽。
秋风凉,霜降到。这时的茶籽成熟得刚刚好,经过“十月怀胎”,籽粒鼓胀饱满,一肚子都是油,榨起来出油多。嘘—嘘—,随着村支书一声哨响,全村上下,男女老少,摸起能装东西的工具,一窝蜂往村后茶山飞去。茶籽采摘回来,从尼龙袋、箩筐、背篓里跳出来,一个个滚在晒谷坪上,再用竹挂子摊开,等着秋风吹,等着日头晒。若天气晴好,不出一个星期,一个个圆滚滚的茶籽裂开了花,袒露出肚子里面黑色的饱满籽粒。再晒两天,籽粒和茶壳会完全分开,壳是壳,籽是籽。茶壳如一枚枚褐色的怒放花朵,扫拢来,堆成堆,装进箩筐里,放到火塘边,平时用来煮菜、煮饭,火旺旺的,饭菜香喷喷。冬至时,茶壳还是烘腊肉、香肠最好的燃料。点燃茶壳,沤成一堆,不能有明火,似燃非燃的,尽量生成浓浓的火烟。一股股白色的浓烟升腾起来,熏烤着挂在火塘上方的腊肉、香肠,时间一长,茶油的香气吸附在肉上,慢慢渗透进肉里。通过茶壳烘烤的腊肉、香肠,不管是蒸煮,还是炒,吃起来特别香甜,有一股茶油的味道。而籽粒如一个个初生的婴儿,扫在一起,哗啦哗啦窊进尼龙袋,扎好口子,提一提,沉甸甸地,哈着腰,两手一袋一袋地搬起来,堆放到堂屋里,保持绝对干燥。
这样,从油茶到茶籽,再到茶油,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榨油了。
农历十月,小雪节气。“嘿-呦”、“轰咚”,“嘿-呦”、“轰咚”,当沉闷熟悉的榨油声萦绕在村庄上空,如一个无形而有声的喇叭在通知村民,开榨啦!开榨啦!可以把茶籽运来榨油了。村民们相互提醒,相互传送着这个当前最重要的消息。于是,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你帮我,我帮他,都忙开了,或肩挑,或手扛,或用板车拖,把一袋袋油茶籽陆陆续续运到油榨房。各家不忘作好各自的特殊标记,有的系根草标,有的打个绳结,有的捡起地上的灰炭写个字,有的挂着烂布条——反正,什么奇葩办法都想得出。
油榨房在村尾,是一座高大宽敞的青瓦房,不知是因为年代久远,还是烟熏火燎,抑或油气浸染,内外一副乌黑透亮、饱经沧桑的架势。村里平时利用空地堆物放料,大门“铁将军”把守,入冬以后就开始收拾清理,迎接一年一度的热闹喧哗。炒籽灶、油捶、榨床、蒸饼锅等榨油家什,像忠厚的佣人,各就各位,有序排列,等待吩咐。炒籽灶上面的稻草、蜘蛛网用地里种植的铁扫把清扫干净,再用抹布打湿,抹掉灰尘。油捶搬出来,拿到村前井里,用老丝瓜筋使劲地上下擦拭几遍,找个挂钩挂起来,晾干备用。榨床长年累月在茶油的浸泡下,油光发亮,扫把一扫,井水一冲,就可派上用场。挑来清澈的井水盛满蒸饼的大锅,点燃灶塘里的柴火将锅里的水烧开,既可以消毒,又可以把大锅洗刷得干干净净。这时,村里早挑选好精干的劳力,最有经验的“老手”,七个人一班,连班倒,这些都是技术活,马虎不得。有蒸饼师傅,有扶油捶的油头,有炒籽的,有烧火的,有转磨破籽的——村里人都以能被选上,感到脸上有光,说明自己在村上是顶呱呱的。
一开榨,油榨房就闹热了。
“榨里不熄火,路上不断人”。几天几夜不间断,不能冷榨,冷了榨,出油率就低,常常是歇人不歇榨,一鼓作气,一次榨完。一烘,二碾,三蒸,四踩,五榨,看似简单的操作流程,组成了一条成熟的技术流水线。烘,烧火、看火、把握火候很重要。火大了,茶籽容易焦,容易老,油提前出来,来不及收集;火小了,油榨不出来,还不香,不易保存,容易变质。碾,即用石碾像磨豆腐、磨米一样,把茶籽碾碎。拉动这个石碾的,是头老水牛,村上最强壮有力的那头。蒸,是最关键的环节,与茶油质量和出油率息息相关。蒸的时间长了,水分大,油不好吃,煮菜时泡沫多;蒸的时间短,出油少,榨不干净,甚至不出油。老师傅拿捏得很到位,一般蒸到用手按一按感觉有点硬,就可以了。踩,或叫“踩油饼”,是油炸房里的“舞蹈”,包括踩饼和包饼两个程序。踩饼人脱掉鞋子,光着脚,先在一只铁箍里垫上薄薄的一层稻草,再在上面倒入刚刚出锅的茶籽粉,四周用稻草围起,在热气腾腾中,踩饼人跳上去,快速跳,使劲踩,不紧不松,不散不洒,迅速成型,便于油榨即可。踩饼时放稻草的多少,是有讲究的。稻草多了,会吃油,草少了,又包不住,容易散饼,不多不少,合适就好。榨,先是“上榨”,将先前用稻草包好的茶饼码起来,放上榨床,压紧压实,“夹码紧胚”。每次“上榨”茶饼数量的多少,根据榨床的大小来定。然后是“紧榨”,用杂木的一头削尖做成“榨尖”,通过木锤小心地锤击,将一根根“榨尖”扎进榨床,使所有的茶饼受力均匀、全面,尽量榨出又多又好的茶油来。最后就是“开榨”,随着一声声粗犷的“嘿呦”,大锤小锤,石锤铁锤木锤齐上阵,各种锤击打榨床发出沉闷的“轰咚”、“轰咚”声,似乎从遥远的天外传来,又似乎从地壳深处发出,悠长而隽永。整个村庄俨如一个大大的摇篮在锤击声里摇晃着,空气中散发出茶油的淡淡清香,收获的喜悦在蔓延,在弥漫,在飘荡。不用多久,那一滴一滴的茶油,源源不断地从茶饼里冒起来,从榨床边流出来,淌下来,汇成一条金灿灿的油线,降落在下面的油缸里。金黄色的油越积越多,这个油缸仿佛是一面落在地上的太阳,蓬荜生辉。
茶油,在老家是极为金贵的东西。
在我记忆里,家里盛茶油的大缸几十年来一直隐藏在父母房间的木床下面,上面有个厚重的大盖子,盖子两边还加压着两块青砖,里面浸泡着烘干的腊肉片。这个盖子,我偷偷试过,在六岁之前掀起都很吃力。房门经常是锁着的,钥匙在父亲的皮带上、母亲的插口里。偶有客人到来,家里没有钱买猪肉,父母会互相打起配合,说来不及出街,煮两个荷包蛋,吃点腊肉之类的话,让客人听上去感到舒服,觉得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尽管家里有十来亩的油茶林,家里煮菜很少用茶油,零星的几次也是过年过节用来煮鱼等腥味食物。茶油,父母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像家里的稻谷一样。家里四姊妹,我是老大。在我读书时,弟妹都小,吃得少,家里余粮多。每到开学前一个星期,父母会每人挑选一担最好的稻谷,早早地来到南门口的打米厂,将米打出来再挑到十字街的集市上,尽量赶在别人没来之前卖个好价钱,既解决我的学费,又让家里打得起煤油酱油、买得起火柴肥皂等生活日用品。慢慢地,弟妹一个个大了,吃得多,用的多,花销也大,余粮也少了。个个读书要学费,单凭卖米解决不了问题。茶油,成了父母稻谷之外的“救命稻草”,可以说弟妹们读的是“茶油书”。后来,家里四姊妹都长大了,在外面有了满意的工作,成家立业,吃穿不愁,不再需要年迈的父母操心劳神。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用可乐或雪碧的塑料瓶,帮我们每人盛上一瓶满满的茶油,说个个一样,不重男不轻女,还叮嘱我们工作不要太辛苦,要吃好些,注意身体——此时此刻,我的心底总是泛起无尽的酸楚,眼含着泪水转向天空,不忍对视母亲那日渐暗淡的眼睛。是啊!无论年纪多大,无论走得多远,我们永远是父母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油茶,是家乡最美的一道风景线;而茶油,则是家乡最诱人的味道。如今想来,我好久没有回老家了,父母安好吗?
(作者系永州人,现在桂林工作)
< class="pgc-img">动仪式现场
>2024年7月26日,“寻山探海-菌俏生活 菇的(Good)云南”抖音三农创作者交流活动暨党建引网络主播领助农增收行动,在昆明卧龙古渔村全面启动。本次大会由云南省商务厅指导,抖音、巨量引擎主办。
中共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傅影琦,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浩一山,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许思思,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领导以及云南16州市、各县区商务部门代表出席活动。浩一山为大会致辞。
< class="pgc-img">>抖音三农相关负责人、党员主播带头人、全国三农头部达人以及云南各地抖音三农创作者代表等,通过交流分享、合作体验、联合共创、创意集市等多种方式,深入交流寻山探海、精致田园方向内容的创作与扶持,助力创作者提升内容质量,共同推动三农领域内容创作与产业发展的达到新高度,服务更广阔的乡村人群,实现更多的产业赋能。同时,通过系列活动,让全国人认识云南、喜欢云南、推介云南以及云南地道好物,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托举优秀网络主播投身乡村振兴
昆明盛夏,瓜果飘香,菌满山野,清凉自在,是明杨升庵笔下“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真实写意。
此时,盛况空前的第8届南博会进入到第四天,展馆数量、参展面积、参展企业创历史新高,有国内26个省(区市)参展,还吸引着境外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参展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近一半是境外企业,涵盖了南亚、东南亚所有国家。作为茶叶、鲜切花、中药材、核桃、咖啡、坚果、烟草、橡胶等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的云南,正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席卷整个南博会。
距南博会主会场约15公里的卧龙古渔村,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迎来空前盛事。现场一场场关乎寻山探海、云南三农发展的头脑风暴,一条条关于“菌俏生活·菇的(Good)云南”的短视频,正从各地进发,以链级传播方式“霸屏”拥有6亿日活用户的抖音平台。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云南是享誉国内外的“植物王国”“微生物王国”“世界花园”,亦是全国最重要的“绿色食品”主产地之一,云南蔬菜销往全国150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切花产量世界人均2枝以上,斗南鲜切花交易市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坚果和咖啡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9%和98%。三七、灯盏花、滇重楼等中药材占全国供应量的90%以上。在云南,乡村常住人口高达2200万,仅茶农人数超过600万,咖农人数超过60万。如何推进三农工作全面振兴乡村,是云南省的重要议题。
< class="pgc-img">云南茶山一角
>无疑,农村电商成为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当下的云南正全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充分发挥电商连接线上线下、衔接供需两端、助力城乡融合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7月26日,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六部门联合启动的党建引领网络主播助农增收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治引领、统筹协调、聚集资源、搭建平台、服务保障等方面作用,把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持续增收摆在突出位置,让一批批有品行、有情怀、有担当,爱农村、爱农民、爱家乡,平台评价好、市场口碑好、带货销量好“三有三爱三好”的优秀网络主播、一个个党员助农直播间,投身农村、扎根农村,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赵朝鹏(曲靖老村长),这位有着18年党龄的网红主播,自2021年5月回乡成为带货主播起,重新发现乡村之美并深深爱上乡村生活。至今,他持续为云南16州市百余个县(市区)的农特产品做直播带货,让多款农村土特产成爆品。仅抖音电商平台,曲靖老村长带货口碑4.9,跟买人数超过103.3万+,已售件数605万+。除此之外,他还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以自己的方式扶农助农,创建乡村直播基地,开展农村电商免费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6800人,让更多青年回归家乡。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的曲靖老村长
>平台助推、多维发力的三农盛事
卧龙古渔村,滇池东岸这个占地400余亩的古村落,自明代起就是军屯民屯的重要聚落,扼守着南入昆明城的重要隘口。彼时,人们日出而作,农耕、打渔、纺织.......日落而息,如此传统的农渔耕文化固守了600余载。
2024年的卧龙古渔村,村民早已“上岸”,只留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一幅幅绝美田园风光,诉说着曾经的悠悠往事。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7月26日的卧龙古渔村,首次迎来全国各地30余位抖音三农头部达人,以及云南16州市的42位三农头部达人,他们和众多的三农创作者一起为云南三农发展聚合力、扩声量。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农业新时代,农人的农具不再只是锄头、镰刀,短视频和直播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23年,抖音平台累计有10.2亿三农视频发布,总播放量超过2.4万亿,获赞总量530亿次;共有1.76亿抖音用户记录三农;全年累计发布2778.3万个农技视频,总播放量1206.2亿次;抖音电商共助销农特产47.3亿单,平均每天有1300万个装有农特产的包裹销往全国各地。
以大表哥vlog、远山的阿妹、孔星星、燕麦行游、湘西冬宝、乡村小刚、曲靖老村长等等为代表的网红主播、头部达人,借助抖音电商以自己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大表哥vlog,这位来自江西的农三代,进驻抖音仅3年多时间,一直用接地气的方式记录着农村生活,成为坐拥2365.3万粉丝的“三农一哥”。此次参会的大表哥,其实是第一次到访昆明,他着实为昆明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天气所吸引。大表哥皮肤黝黑、胳膊粗壮,看得出他常年在田间地头忙碌。他说,包塘养鱼、养甲、种稻、种蜜桔才是他的主业,直播不过是副业而已。
< class="pgc-img">左一为大表哥,左二为远山的阿妹
>来自湖南永州的瑶家妹子远山的阿妹,自2020年进驻抖音平台,一直通过短视频记录和直播当地的瑶医、瑶药、瑶浴,凭借“千年瑶药就是流量密码”,她的团队在全国铺开了1300+的瑶浴加盟店。当然,背后还有当地6个瑶族乡1000多农民参与的瑶浴非遗加工坊做支撑。远山的阿妹,这位来自瑶医世家的瑶家妹子,如今已是香谷瑶浴品牌创始人、瑶浴非遗传承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乡村振兴就是让大山里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燕麦行游里的燕子系首次到访昆明,这个瘦瘦小小、从农村来又回到农村去的重庆妹子,其迸发的能量相当惊人。自2023年8月开启抖音电商带货,她联手小张书记将村里的产业越做越大,通过抖音电商,他们一起帮助涪陵区蔺市镇五四村5个村子的土鸡、土鸡蛋、大米进行销售,鸡蛋销售总量超过200多万枚、大米上千吨。如今的燕子,在农村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亦真诚希望更多人能回到乡村去,“农村是个大舞台,前景广阔”。
< class="pgc-img">左一为大表哥,左二为远山的阿妹,左四为燕麦行游的燕子
>作为云南三农的头部达人,粉丝量626万+的云南小花,一直在三农领域上持续发力。仅在云南土特产带货一项上,云南小花的跟买人数超过61.1万+,已售件数107万+。只不过,在服务三农领域的垂直度和延展性方面,云南小花与全国头部三农达人相比,尚有可发掘的空间和距离。
还好,这个机会来了。于7月26日举行的“‘菌俏生活 菇的(Good)云南’抖音三农创作者交流活动”,通过政府助推、平台助力,以圆桌论坛、主题分享等创作者训练营方式以及头部达人采菌探访打卡创作等多种方式,拉齐他们和全国达人的距离,共同为云南三农助力。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2024年,抖音平台将继续给予三农领域流量扶持,扶持一批云南“星”农人和电商带货达人,让云南农人成为坚实的乡村守护者,在抖音三农电商赛道大放异彩,助力云南乡村产业提振。
< class="pgc-img">>畅通云品乐购新赛道 助力乡村振兴
7月26日的活动现场,首次迎来云南好物创意集市,聚齐了云南16个州市近百品牌的高原特色产品:大理的来思尔乳业,德宏的傣旺食品、迪思坚果,红河的乍甸乳业、沙甸穆雪真味、云上梯田、云南高原葡萄酒等,昆明的有机蔬菜、小粒咖啡、鲜花、生鲜水果等,临沧的滇秘味坚果,丽江的品七彩米线,普洱的江府丰韵高原农特产品、国庆酒厂白酒、森木庄茶叶、西盟佤家特产等,曲靖的老浦家火腿、金菜花菜籽油、大红屯粮食、凤凰谷高原农特产品等等,迪庆州的高原农特产品......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来思尔抖音电商渠道负责人钱文,一直致力于来思尔乳业在抖音电商的销售。他说,抖音电商云品乐购是非常不错的电商专区,来思尔平均每月在抖音电商云品乐购销售额近200万元,其中,半数源于抖音达人的直播带货。基于云品乐购上升势头“凶猛”、流量倾斜力度大,来思尔为此已搭建了2个直播间,组建了有着8个主播的团队,且每天坚持直播。钱文坦言,此次进入云南好物创意集市,就是为着展示来思尔品牌、结识更多头部达人而来。
线上,企业通过抖音电商“云品乐购”专区直达全国消费者手机端;线下,通过集市、实体店,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云品乐购系去年10月底云南省商务厅联合抖音电商共同推出的云品专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积极宣传推广云茶、云花、云咖、云果、云食等产业带,联合打造云茶、云花、云咖、云果、云食等产地名片,共同扶持产业带成长,借助抖音电商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促进地道云南好物消费,积极为云南培育电商市场主体和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
>7月26日的系列活动,其实也是多方协作助推云南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践行。
云南七月,菌子飘香。云南有着“野生菌王国”的美誉,野生食用菌种类约900种,野生食用菌资源占世界的 43%,占中国的 91%,无论物种数量还是质量均为世界之最。如今,食用味道鲜美的云南野生菌已然成为国内的消费新时尚,来自全国各地的头部三农达人亦借此机会“尝鲜”云南野生菌。
7月27日,全国三农头部达人将和云南头部三农达人一起共同出发,奔赴野生菌生长的地方,寻菌、采菌、探菌、品菌,并创作出流量满满的“菌俏生活·菇的(Good)云南”的短视频,借助流量密码,讲述云南三农故事,将乡村振兴的好声音传遍大江南北。
本次活动由安徽今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专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