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举行的
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
上海宣布:6月29日起
符合条件的街镇有序放开餐饮堂食
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赖晓宜介绍,近期,市民非常关心餐饮业恢复堂食的问题。综合金山、奉贤、崇明三区试点经验和有关部门、专家意见,结合目前本市疫情防控形势实际,经市防控办研究决定,本市自6月29日起,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有序放开餐饮堂食。恢复餐饮堂食的具体区域,由各区政府综合评估疫情防控形势后确定。
辖区是指什么范围?
上海发布回应
↓
市商务委指导行业协会发布《本市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对餐饮企业开展堂食重点明确六个方面要求:
一是实行堂食服务备案管理。餐饮企业向区防控办报备,经相关监管部门检查评估后,可恢复堂食。
二是实施堂食限流管理。根据餐厅面积,扩大餐桌间距,控制就餐人数,实行隔位、错位入座。
三是落实消杀管理。在恢复堂食前,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的预防性消毒,日常经营中,每桌顾客就餐完毕离开后要及时对桌椅及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四是抓好入场管理。在经营场所入口设置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顾客应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测量体温无异常(
也有人注意到相关指引中提到
“鼓励实行餐饮桌长制”
这是什么意思?
桌长要做点啥?
其实,“桌长”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此前,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上海就曾探索实行“桌长制”
↓↓
2021年,在上海市商务委的指导下,丰收日、宝燕、大富贵、和记等餐饮企业开展了桌长制的试点。
谁担任桌长?
和记小菜区域总经理曾在采访中称:“顾客在预订酒席的同时,我们会同时让预订者担任桌长。”
桌长要做点啥?
当时,桌长需在餐前决定是否要点小份餐。
吃饭时,要提醒同伴使用公筷公勺。
用餐后,打包的任务也会交给桌长完成。
而在当下,有网友认为
▽
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外,桌长最好还能
提醒同行者扫场所码,掌握就餐时间等
开放堂食后
也还是要有防疫意识
开放堂食除了市民高兴
沪上餐饮人也已摩拳擦掌
做好了准备
↓↓
支撑数月,终于等来好消息
“有序放开餐饮堂食的消息一出来,我立刻转发到门店管理群了,大家都很兴奋,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和记小菜区域总经理杨海说,历经数月的苦苦支撑,恢复堂食的好消息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和记小菜在上海有14家门店,目前13家在做外卖业务,还有一家尚未恢复营业。但对于我们来说,外卖无法支撑运营。”他告诉记者,疫情前14家门店的每月堂食收入约为3000万,外卖则为600万左右,疫情后堂食暂停,外卖则只有不到500万元,相当于收入减少了八九成。“但放开堂食的消息一出来,我们的士气又重新高涨了。”
开在合生汇四楼的逸馥荟,是一家主打苏浙菜的新店,今年1月刚刚开业。负责人钱孙妃记得很清楚,因为菜品精致、装修雅致,新店开业不久就获得市场认可,周末高峰时段需要等位,但进入3月后,除了“三八妇女节”那天,位子就没坐满过。
“我们的经营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包括1个大厅、1个宴会厅和13个包房,不管是装修还是房租,前期投入很大。”她说,由于定位中高端正餐,使得门店收入的98%来自堂食,举步维艰之际听到好消息,真的很激动。“希望越早越好,我们能够打开大门,重新迎接新老顾客的到来。”
疫情期间,老盛昌作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单位,从保障防疫一线人员餐食,到打通社区团购,始终在经营中。但对于餐饮业来说,只有线上订餐,没有堂食,难以应对经营压力。看到逐步恢复堂食的好消息,除了在朋友圈里兴奋地一键转发,上海老盛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CEO施建峰还很快做出了工作安排,通知门店做好准备。“具体可开放的区域还要等待相关部门的书面通知,但我们会提前准备,争取尽快开放堂食。”
奉贤区某店实施隔桌就餐。
立即行动,为恢复堂食做好准备
面对即将恢复堂食的曙光,大家也纷纷行动起来。
“首先是要做好员工培训,以‘上海市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情防控指引’为准绳,做好各项防疫政策培训。其次,各家门店也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小组,以店长为组长,把各项防疫职责落实到人。”杨海告诉记者,这两天门店将对所有堂食区域进行卫生大扫除,做到彻底消杀,厨房区域也增加了更多高温杀菌设备,确保人、物、场的安全。
“对于恢复堂食,我们既开心也担心,所以防疫工作还是放在第一位的。”他说,考虑到现阶段的堂食有所限流,和记小菜还将调整菜单,将原来的250多道菜品缩减到150道左右,保证食材新鲜,更方便品控。
钱孙妃则告诉记者,已经有不少老客户打来电话,问她什么时候能堂食了。“我们也在等合生汇的通知,但其实从6月1日开始,我和员工天天在店里打扫卫生,消毒餐具,核酸检测滚动做,同时按照行业协会的指引调整大厅内的餐桌间距,始终做好第二天就能正常营业的准备,希望尽快用自己的菜品和服务赢回顾客。”
施建峰则把门店工作的安排细化到了6月29日前的每一天。27日、28日做两次门店深度清洁及消毒工作;调整28日晚间物流配送订单,确保29日堂食餐品充足;28日前准备好充足的防疫物料,包括口罩、消毒片、面屏、免洗洗手液、额温枪、防护服和场所码等;重新排定门店排班表,保证人员运力,恢复正常营业时间。
“我们已经忙起来了!”巴奴毛肚火锅环球港门店经理徐自卿则表示,目前门店暂未接到商场恢复堂食的通知,不过门店已经为恢复堂食做好了相关准备,除了人员以及食材供应准备外,门店将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环境消杀、物品清洁消毒等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确保恢复堂食后到店顾客安心就餐。
石路沿街商铺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摄
餐饮商铺邻近居民区,油烟扰民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守护好烟火气又能同时解决油烟味,成为解决油烟扰民问题的关键。2024年5月16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上海市第七批群众信访举报件中,就有市民反映上海市静安区灵石路(共和新路至万荣路段)上有油烟扰民的问题。
5月26日中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灵石路,看到举报件反映的餐饮单位,均位于新梅共和城小区商住综合楼底层沿街商铺。据静安区生态环境局四级主办陈宪介绍,涉及的餐饮单位已全部整改到位。记者看到,相关餐饮单位已将用于炒、炸、煎的厨具进行清理,并把菜单调整为以蒸、煮为主的轻餐饮,同时店铺内也安装了油水分离器,用于排水时处理油污。
相关店铺已对菜单进行调整
5月16日,收到信访举报件后,大宁路街道当天会同区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城管执法等部门立即到现场开展检查。经核实,从事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的单位有5家,其中有4家单位于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后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静安区生态环境局依法对等4家餐饮单位在商住综合楼内与居民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的违法行为,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其立即停止经营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同时,对于另1家营业执照注册成立日期在2015年的餐饮单位,静安区生态环境局也已会同街道督促店铺调整业态,停止经营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
花园餐馆菜单
对于靠近灵石路共和新路路口的花园餐馆,记者看到后厨仍在经营产生油烟的服务项目,当记者询问其是否也需要整改时,陈宪表示,该店铺一方面是在2016年之前开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烟道设置符合相关要求,在建筑物内置烟道直接通到楼顶,所以合规。
静安区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属地街道对整改情况开展巡查跟进。同时,强化对灵石路沿街商铺的监管,督促餐饮单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合规开展经营。
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介绍,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活服务保障,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有序恢复餐饮业复市,满足群众日常生活服务需求,根据《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总体方案》(沪肺炎防控办[2022]612号)、《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复工复产的实施方案》(沪肺炎防控办[2022]654号),在市商务委指导下制定本疫情防控指引。
一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餐饮企业负责人是本企业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各经营单位必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
2.做好单位人员和场所的出入管理、核酸检测和环境消杀等防控工作。
3.督促员工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符合要求的还需完成加强接种。
4.落实员工信息采集、健康监测、防疫培训、应急演练等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异常人员的及时发现、信息报告和配合处置,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5.企业要做好抗原检测试剂、口罩、消毒用品、测温仪、防护服饰、面屏等各类防疫物资的14天储备,以保证企业经营与疫情防控同步顺利进行。
二
强化经营场所人员进入管控
1.经营场所入口必须设置“场所码”或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
2.顾客要科学佩戴口罩、主动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须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且测量体温无异常(<37.3℃)方可进店。
3.对电子信息登记有困难的老弱人群应提供登记帮助,确保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踪。
三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
1.员工实施每天核酸检测,循此往复。企业自有寄递人员和从事冷链岗位人员按照相关核酸检测要求执行。
2.加强员工跟踪管理,对有疫情发生地区生活史、旅行史以及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等情况的人员,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
3.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记录员工体温状况、核酸检测情况,如发现有发热、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的人员等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症状,应停止工作并及时上报单位或所在地区防控部门,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按规定进行隔离。
4. 所有在岗员工必须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四
限制聚集就餐
1.实行堂食服务备案管理。餐饮企业可向区防控办备案,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检查评估后,恢复餐饮堂食。
2.控制就餐人流。扩大餐桌间距,大中型餐厅(经营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大堂按70%比例设置餐位,餐桌之间必须保持一米以上间距。方(长)型餐桌实行隔位、错位入座,标准圆桌实行隔位入座。小型餐饮餐厅(经营面积150平方米以下)按最大承载量的50%比例控制就餐人数,方(长)型餐桌实行隔位、错位入座,标准圆桌实行隔位入座。
3.采用非接触式点餐、结账。在取餐区、结账区、店内外候餐区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优先采用非接触式点餐、结账。
4.提倡预约、分时、错位就餐。提倡就餐预约制,合理安排消费者到店时间。推行分时就餐、错位就餐等方式,确保顾客就餐安全。尤其是团餐企业,可以采取分批次就餐、分装成盒饭送餐到岗位等方法。
5.倡导餐饮新风尚。按照《上海市公筷公勺和分餐制服务规范》提供堂食餐饮服务,鼓励实行餐饮桌长制,就餐时间一般掌握在1.5个小时左右,就餐人员在就餐前后戴好口罩。
五
严格开展场所和设施消毒
1.企业经营场所在恢复经营前,应分片、区开展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对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应消尽消。
2.每日对生产与销售服务场所定时进行开窗通风和环境消毒,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 (如外卖通道与工作台、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公共垃圾桶、卫生间等)每日清洁消毒三次并做好记录。每桌顾客就餐完毕离开后要及时对桌椅及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3.采购物品做到专人接收货,对货物表面使用常量喷雾器喷洒进行消毒再入库。要严格进货查验、登记溯源制度的执行。
4.有运输车辆的,应使用消毒湿布巾或常量喷雾器,每日两次对车辆进行消毒。
六
加强外卖安全管理
1.外卖外送员取餐时要查验快递骑手的有效核酸检测报告。使用的保温箱、物流车及周转用具每天清洁消毒。
2.线下外卖要严格执行顾客扫码、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等防疫要求。
七
做好应急处置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发生疫情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1.发现相关人员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异常,“健康码”红黄码时,第一时间报告属地防控办,并给异常人员佩戴KN95/N95口罩,将其就地安排至临时隔离观察区。
2.对于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异常的,企业应配合属地防控办按照有关流程将相关人员转运至指定医院隔离排查或在临时隔离观察区落实复采复检;对于“健康码”红黄码的,企业应协同属地防控办等做好后续处置。
3.经营场所内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异常人员等时,区防控办、企业等相关单位按照有关规范共同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等风险人员排查、区域管控、核酸筛查、环境消毒等应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控制扩散和外溢。
八
加强动态监管
各区要结合恢复堂食,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快推动餐饮业数字化治理,将餐饮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平台、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监测平台和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分级管理平台接入各区城运中心,实现“一网统管”。
以上指引,后续将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动态调整。
资料: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
来源: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