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五一,很多人好奇重庆餐饮到底有什么样的成绩?
先来看看重庆文旅数据。
据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纳入统计的全市过夜游客接待量为16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1.3%;纳入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84.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7.2%。全市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1%,重庆文旅热度居全国前列。
数据的增长的背后,也是重庆餐饮市场的火爆。
OTA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期间全市餐饮业消费额同比增长11.1%。”
这种数据来自于节假日游客出行的需求拉动。事实上,在“五一”节假日前的一季度,重庆餐饮也表现的比较亮眼。
< class="pgc-img">>一季度重庆餐饮,着实能打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一季度餐饮收入540.98亿元,增长15.4%。对比2023年一季度的462.76亿元,收入增量高达72.22亿元,着实亮眼。
具体到市场层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
< class="pgc-img">>小吃快餐、火锅、川菜依旧是重庆餐饮界的“顶流”。
火锅类目中,有品牌在模式上创新,像歪胖子重庆老火锅,采用自助、半自助结合的模式,门店打出“荤菜最贵19.8”“人均4个菜,消费不过百”,卷出了新样本。
有的在渠道上创新,比如张祟会社区火锅,以社区概念为主打,还打造了炒料师傅的IP,做火锅炒料技术培训,除了门店营收,还让技术、知识付费变现,开辟新的营收渠道。
< class="pgc-img">>有的在定位上创新,秋嬢嬢火锅,以巷子里的火锅为宣传点,扎根重庆,传承老手艺,门店选址在夹缝之中很有特色,目前已成为重庆新兴人气品牌。
除此之外,今年受到年轻人热捧的3.5分苍蝇小馆也呈现出增长之势,其中多为江湖菜和重庆小面类目。
< class="pgc-img">>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全国江湖菜相关的门店数已超过3.6万家。其中64.7%的门店集中在西南地区,以川渝地区为主。
< class="pgc-img">>重庆小面则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迎来发展机遇。大渡口区成立重庆市小面产业园生产中心,推动小面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企业不断在业务模式上创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缩短销售周期,通过电商平台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重庆江湖菜与重庆小面受到渠道、政策、消费者行为转变等综合因素影响,呈现出高速发展之势。
整体来看,2024年重庆餐饮市场整体成绩不俗。
< class="pgc-img">>重庆餐饮产业去向何处
重庆餐饮产业在西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速度,影响着周围产业辐射带的发展速度。未来2年,重庆餐饮产业会如何发展?
方向性的问题,看政策。
作为中国火锅之都,重庆在推动火锅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上的动作从未停止。重庆市政府先前提出要将重庆打造成中国火锅食材产业高地、全球火锅食材集散地。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 重庆发布
>而后印发《重庆市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重要内容就包括到2027年,全市火锅产业力争实现产值5000亿元,建成全球火锅食材生产集散中心、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中心、全国火锅美食文化创新交流中心,并计划到2023年,创建“世界火锅之都,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
2023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重庆市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其十条政策,为餐饮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未来。
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孕育出了由重庆火锅、重庆小面、重庆酸辣粉、重庆烤鱼、三峡柑橘、涪陵榨菜、丰都麻辣鸡、潼南柠檬等一个个区域公用知名品牌组成的重庆“土特产”阵列。“黄金十条政策”里也明确指出对塑造一批“知名”“老字号”“原字号”等品牌的大力扶持。打造“爆品”“爆款”“爆点”,力争7大重点产业各培育2—3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爆品”。
< class="pgc-img">>出台“十条政策”就是为了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重点企业,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打造更多享誉全国甚至全球的巴渝美食工业化产品及品牌,激活市域食品产业创新活力,带动产业发展。
伴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落地与国家推动预制菜发展的重大机遇,重庆餐饮市场发展已呈现加速发展,不断拓宽餐饮融合边界、推动餐饮数字化发展、拥抱资本,提高供应链效率成为企业制胜市场的新法宝。
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都有机会抓住红利,与市场共舞。向高质量发展靠齐,把握消费趋势,才是新时代餐饮背景下的破局之道。
基于此重大红利期,3月7日-9日,海名·2024重庆餐饮供应链及食材博览会在重庆召开的意义非凡,为各餐饮企业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餐饮业长线向好的趋势下,2024海名餐博会创新模式,品牌展览(线下展览、海名云展)+行业论坛+产业大会+品牌盛典+采购选品节+新品品鉴会+产业链考察+资源对接+新媒体矩阵,打造中国餐饮供应链系列品牌大展,餐饮供应链“会展+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发挥了会展的“链与接”的作用,让餐饮人感受到了行业蓬勃的经济活力。
2025年,开春来重庆,开启沸腾之旅,把握餐饮增长制胜法宝。
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夜间时段已经成为国内居民消费的最主要时段,一直以来,夜经济都是重庆的城市名片。春节的临近,目前重庆的夜经济呈现哪些变化?又有什么特点?来看总台记者的蹲点观察。
餐饮市场烟火气升腾 夜经济加速恢复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融合年俗、年味的重庆火锅年欢节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热辣开启,现场上百桌的火锅团圆宴烟火气升腾不息、飘香四溢,映衬着街上流光溢彩的迎春灯饰,浓浓的火锅味和年味融合在一起,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市民 余先生:火锅节热闹,氛围好,味道好,新年大吉,红红火火,一家人吃火锅。
火锅节现场的热闹不仅让消费者们品味美食、感受到久违的聚餐喜悦,而且这种烟火气的回归,也让餐饮行业的商家们看到了希望。
重庆某火锅品牌负责人 刘梅:商家有了这种盼头,有了干劲,再加上有市民观望,还来吃。今天都排队,这种感觉好嘛,我们有一句话叫,赚不赚钱,摊子要扯圆。这种感觉就是一种精气神的感觉。
据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元旦节以来,通过对重庆各个区县餐饮市场以及重点餐饮企业的调研摸底,元旦后第一个周末的回暖趋势已超出各方预期。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副处长 张毓益:这一周来看,还是有一点点超出我们的预期,这也和我们重庆人喜欢热闹,喜欢大家出来聚会这种性格有关系。这一点也是让我们看到了迅速走出前段时间的经营困境非常好的一个利好信号。
虽然以火锅为代表的餐饮市场普遍在回暖,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比起开敞热闹的街市门店,由于大家对疫情的谨慎,身处在各大商场内的餐饮店面,则稍显冷清。
重庆某餐饮品牌联合创始人 李冲:比如说我们这个店,我们在疫情前,最好的时候我们月均营业额达到130万元—150万元,目前的话可能恢复到70%左右。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副处长 张毓益:我们判断也是需要一个短期的过程,先是市面上街面上的恢复,再进入商场这种密闭空间里面的恢复,是这样一个逐步的推进顺序。我们还是对商场的餐饮的恢复还是有信心。
为了全面复苏餐饮消费,重庆市商务委也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各大商场,针对各种业态的餐饮企业推出助企纾困系列措施,举办特色活动,帮助餐饮企业抓住假日经济的时间窗口,尽快复苏。
重庆某购物中心运营负责人万雅怡:结合政府给的一些大力支持,我们商场也和商家一起做联动,推出一些周年庆,包括像天街庙会这样的活动,我们真真实实给到商家一些补贴的政策,包括也会发放一些消费券,在这样的时机,能够让整个消费的恢复速度有一个快速的进步。
夜间旅游人气回归 点亮城市夜经济
除了餐饮业,夜间旅游也是重庆夜经济的重要业态。重庆依托独特的城市山水资源,以洪崖洞为代表的夜景观光游成了重要目的地。目前这些夜间旅游场景的客流恢复情况如何?消费力表现又如何?接着来看总台记者的走访观察。
晚上八点,重庆洪崖洞景区已经亮起了灯光,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群错落有致,在暖黄色灯火的点缀下,仿佛天上宫阙。在嘉陵江水和跨江大桥的映衬下,整个洪崖洞景区在夜色中绽放出迷人的景致,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河北游客 范女士:慕名而来,巴适得很。
广东游客 马女士:现在才阳康没多久,没想到大家那么快就会出来,本来以为我们还算是人少的时候出来的,就恢复挺好的。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元旦节以来,前往洪崖洞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能明显感觉到外地游客的比例越来越高。客流恢复的速度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重庆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孟瑶:本来按照我们的预估,可能会在今年的二到三月份,游客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回升。元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的客流分别已经达到了6.4万和6.2万,已经回到了2019年的客流的同期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17%。
洪崖洞不仅有独特的外景颜值,而且在吊脚楼群内部有11层“立体”的商业步行街。按照小吃、休闲、礼品等业态,每一层都有许多店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游客数量比较多,但是一些店铺里面的顾客相对比较少,生意还不是特别红火。
重庆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孟瑶:客流虽然回来了,但是消费力的提升可能还是需要一段持续的时间,作为洪崖洞来讲,疫情三年,旅游业确实也是受了比较大的冲击。
除了像洪崖洞这样比较传统的夜间旅游场所之外,重庆近年来充分发挥山水立体城市的资源优势,打造了游船、高空等两江四岸夜游消费场景。记者观察到,不论是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江上游轮,还是登上朝天门、解放碑等地的超高层建筑俯瞰夜色,这些夜经济消费业态都有复苏表现。
天津游客 王先生:很现代,非常好玩,这一眼下去,重庆半个城市都能看到,这个确实不错。
重庆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工作人员谢婧:元旦之后,我们这边的客流也明显回暖,同比疫情之前客流明显回暖到7成左右。
为全面恢复夜经济,重庆市商务委等部门近期先后举办2022“成渝双城消费节”、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2023年重庆市迎春宴席展暨渝中暖新美食节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走上街头。目前,洪崖洞、大九街、磁器口等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地均已全力恢复正常营业,接待游客的数量也大幅回升,有望在今年春节继续迎来下一波小高峰。
(总台记者 王凯 邓丽娟 夏斯伟 陈瀚乔 沙涛 杨洋 谭浪 程程)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夜间时段已经成为国内居民消费的最主要时段,一直以来,夜经济都是重庆的城市名片。春节的临近,目前重庆的夜经济呈现哪些变化?又有什么特点?来看总台记者的蹲点观察。
餐饮市场烟火气升腾 夜经济加速恢复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融合年俗、年味的重庆火锅年欢节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热辣开启,现场上百桌的火锅团圆宴烟火气升腾不息、飘香四溢,映衬着街上流光溢彩的迎春灯饰,浓浓的火锅味和年味融合在一起,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市民 余先生:火锅节热闹,氛围好,味道好,新年大吉,红红火火,一家人吃火锅。
火锅节现场的热闹不仅让消费者们品味美食、感受到久违的聚餐喜悦,而且这种烟火气的回归,也让餐饮行业的商家们看到了希望。
重庆某火锅品牌负责人刘梅:商家有了这种盼头,有了干劲,再加上有市民观望,还来吃。今天都排队,这种感觉好嘛,我们有一句话叫,赚不赚钱,摊子要扯圆。这种感觉就是一种精气神的感觉。
据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元旦节以来,通过对重庆各个区县餐饮市场以及重点餐饮企业的调研摸底,元旦后第一个周末的回暖趋势已超出各方预期。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副处长张毓益:这一周来看,还是有一点点超出我们的预期,这也和我们重庆人喜欢热闹,喜欢大家出来聚会这种性格有关系。这一点也是让我们看到了迅速走出前段时间的经营困境非常好的一个利好信号。
虽然以火锅为代表的餐饮市场普遍在回暖,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比起开敞热闹的街市门店,由于大家对疫情的谨慎,身处在各大商场内的餐饮店面,则稍显冷清。
重庆某餐饮品牌联合创始人李冲:比如说我们这个店,我们在疫情前,最好的时候我们月均营业额达到130万元—150万元,目前的话可能恢复到70%左右。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服务业发展处副处长张毓益:我们判断也是需要一个短期的过程,先是市面上街面上的恢复,再进入商场这种密闭空间里面的恢复,是这样一个逐步的推进顺序。我们还是对商场的餐饮的恢复还是有信心。
为了全面复苏餐饮消费,重庆市商务委也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各大商场,针对各种业态的餐饮企业推出助企纾困系列措施,举办特色活动,帮助餐饮企业抓住假日经济的时间窗口,尽快复苏。
重庆某购物中心运营负责人万雅怡:结合政府给的一些大力支持,我们商场也和商家一起做联动,推出一些周年庆,包括像天街庙会这样的活动,我们真真实实给到商家一些补贴的政策,包括也会发放一些消费券,在这样的时机,能够让整个消费的恢复速度有一个快速的进步。
夜间旅游人气回归 点亮城市夜经济
除了餐饮业,夜间旅游也是重庆夜经济的重要业态。重庆依托独特的城市山水资源,以洪崖洞为代表的夜景观光游成了重要目的地。目前这些夜间旅游场景的客流恢复情况如何?消费力表现又如何?接着来看总台记者的走访观察。
晚上八点,重庆洪崖洞景区已经亮起了灯光,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群错落有致,在暖黄色灯火的点缀下,仿佛天上宫阙。在嘉陵江水和跨江大桥的映衬下,整个洪崖洞景区在夜色中绽放出迷人的景致,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河北游客范女士:慕名而来,巴适得很。
广东游客马女士:现在才阳康没多久,没想到大家那么快就会出来,本来以为我们还算是人少的时候出来的,就恢复挺好的。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元旦节以来,前往洪崖洞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而且能明显感觉到外地游客的比例越来越高。客流恢复的速度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重庆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孟瑶:本来按照我们的预估,可能会在今年的二到三月份,游客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回升。元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的客流分别已经达到了6.4万和6.2万,已经回到了2019年的客流的同期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17%。
洪崖洞不仅有独特的外景颜值,而且在吊脚楼群内部有11层“立体”的商业步行街。按照小吃、休闲、礼品等业态,每一层都有许多店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游客数量比较多,但是一些店铺里面的顾客相对比较少,生意还不是特别红火。
重庆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孟瑶:客流虽然回来了,但是消费力的提升可能还是需要一段持续的时间,作为洪崖洞来讲,疫情三年,旅游业确实也是受了比较大的冲击。
除了像洪崖洞这样比较传统的夜间旅游场所之外,重庆近年来充分发挥山水立体城市的资源优势,打造了游船、高空等两江四岸夜游消费场景。记者观察到,不论是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江上游轮,还是登上朝天门、解放碑等地的超高层建筑俯瞰夜色,这些夜经济消费业态都有复苏表现。
天津游客王先生:很现代,非常好玩,这一眼下去,重庆半个城市都能看到,这个确实不错。
重庆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工作人员谢婧:元旦之后,我们这边的客流也明显回暖,同比疫情之前客流明显回暖到7成左右。
为全面恢复夜经济,重庆市商务委等部门近期先后举办2022“成渝双城消费节”、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2023年重庆市迎春宴席展暨渝中暖新美食节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走上街头。目前,洪崖洞、大九街、磁器口等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地均已全力恢复正常营业,接待游客的数量也大幅回升,有望在今年春节继续迎来下一波小高峰。
(总台记者 王凯 邓丽娟 夏斯伟 陈瀚乔 沙涛 杨洋 谭浪 程程)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