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NCBD(餐宝典)发布了“2019中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酸菜鱼品牌排行榜TOP10”,太二、姚酸菜鱼、渝是乎、望蓉城、禄鼎记、鱼你在一起、有家酸菜鱼、渔语鱼、阿强家、九锅一堂等10个品牌上榜。
该榜单的“欢迎指数”指标,由消费者满意度、网民关注度、媒体关注度、网络情感以及行业专家综合评分加权得出。欢迎指数满分100分,排名第一的太二酸菜鱼得到81.7分,其余品牌欢迎指数均在70分以下,排名二到五位的分别是:姚酸菜鱼(61.3)、渝是乎(61.1)、望蓉城(60.7)和禄鼎记(59.9)。
< class="pgc-img">>备注:本榜单由NCBD制作并发布,消费者欢迎指数由消费者满意度、网民关注度、媒体关注度、网络情感以及行业专家综合评分完成。
1 太二一枝独秀,其余品牌表现相当
有消息称,九毛九集团将于下周登陆港股。自从今年8月底递交了招股书之后,九毛九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它旗下的各个品牌更是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包括太二酸菜鱼。
在本次“欢迎榜”上,太二酸菜鱼的欢迎指数为81.7分,领先第二名20.4分;而第二名的姚酸菜鱼,领先第10名的九锅一堂仅4.9分。整体而言,酸菜鱼市场除了太二能称得上“优秀”之外,其余品牌均表现一般。
太二酸菜鱼创立于2015年,目前已有近百家门店,全为直营。经过4年的发展,太二的营收已从2016年全年的0.68亿元,猛增到今年上半年的5.38亿元;其在整个九毛九集团内的营收占比,则从2016年的5.8%,增加到了今年上半年的43.5%。
< class="pgc-img">△图自网络
>事实上,单论门店数量,太二算不上突出(此次上榜的便有门店数过千家的品牌);单论消费者满意度,也屈居渝是乎之后。
不过,它能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而且以绝对优势占据本次“欢迎榜”榜首,跟它过硬的产品、运营和管理能力息息相关,而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各种看似很“二”的规矩。太二创始人管毅宏就曾表示:“你看似不合理,其实底层逻辑都是合理的。如果你做了一个不合理的东西,市场会体现出来的。”
2 酸菜鱼市场广阔,2021年将突破千亿规模
酸菜鱼,一道源自重庆的经典菜品,以其特有的调味和独特的烹饪技法而著称。酸菜鱼具有非常广泛的消费基础,不论是全国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还是重点城市的菜品销量,酸菜鱼都位居各菜品前列,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国民菜”。
太二酸菜鱼飞速发展的这几年,也是国内酸菜鱼市场规模激增的几年。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酸菜鱼门店数量为1.3万家,2018年则为3万家。
< class="pgc-img">>NCBD(餐宝典)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酸菜鱼市场规模为264.2亿元,今年将达到527.8亿元,预计到2021年突破1000亿元。
< class="pgc-img">>这样的市场规模,与火锅近万亿的市场规模诚然不能相比;不过,酸菜鱼与火锅能够相比的,是它们都易标准化,而且市场接受度都很高。而与火锅在一线城市红海一片的竞争态势相比,酸菜鱼在一线城市看上去依然还有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九毛九的招股书显示,在2019—2021年之间,太二酸菜鱼计划新开240家门店,其在各级别城市的开店计划分别是:一线95家、新一线86家、二线51家、三线及以下8家。换言之,未来太二扩张的重点仍然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在“欢迎榜”上排名次席的姚酸菜鱼,今年的目标是在全国开到50~60家店,建立以深圳、厦门、西安、上海四个城市为中心的华南、西北、华东三大区域,然后再辐射到三、四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需要深挖,三、四线城市有待开发,酸菜鱼的市场空间不可谓不大。
3 快餐化,将成酸菜鱼品牌开拓市场的利器
面对巨大的市场,怎样去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拓宽自己的地盘,是每个入局者都念兹在兹的事。
太二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酸菜鱼第一品牌,离不开它的诸多“规矩”,比如:超过4个人不接待;提醒顾客认真吃鱼、莫玩手机;店内主菜提供一种酸菜鱼,并且口味和辣度固定;店内只供应不多于23种的其他菜品(海底捞的为60~80种);等等。
< class="pgc-img">△图自水印
>这些看似很“二”的规矩,一方面向外界传达了其“少即是多”的独特品牌调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了企业自身的定位——定位于非社交的纯吃饭场景,这样一来,翻台率的提高便是题中应有之义。
“纯吃饭场景”,正是快餐化的滥觞。酸菜鱼快餐化、轻餐化,一改传统酸菜鱼出餐慢、价格高、刺多、分量大易浪费等痛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美团点评数据显示,2018年,北上广深酸菜鱼门店人均消费在45元以下的门店占比为36.6%。而在新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及以下城市,这个占比超过了50%。其中,四、五线城市更是分别高达83%和87.2%。
本次上榜品牌中,渝是乎、鱼你在一起等品牌便是酸菜鱼快餐化、轻餐化的代表,如前文所述,渝是乎在酸菜鱼品牌满意度排行榜上位列第一。
< class="pgc-img">>4 结语
和其他的餐饮品类一样,酸菜鱼的消费也在升级,各知名品牌在满足这一需求的过程中各显神通。比如,姚酸菜鱼坚持门店高颜值,有家酸菜鱼门店则主打江南风韵;禄鼎记首倡“油,我们只用一次”,九锅一堂卖的则是“能喝汤的酸菜鱼”。
< class="pgc-img">△姚酸菜鱼门店(图自网络)
>在各种各样的升级中,有一项是根本,那就是食材的安全健康也要升级。在本次上榜的各品牌中,有一个门店上千家的品牌,我们之前在线下测评中发现其门店的配菜不新鲜,而且去过几次都是这样(延伸阅读:鱼你在一起2年开2000家酸菜鱼店,门店出品却遭吐槽),这显然是无法留住消费者的。
酸菜鱼是个优质赛道,现在依然大热。
源:红餐网
作者:周沫
很多餐饮同行都有同一个感受,2019年的餐饮很难。外有经济行情不景气,内有竞争激烈,再加上各种物价、肉价等的全线上涨,可谓难上加难。
于是,进入下半年,保守扩张,放缓步伐,成了众多餐饮品牌的共识。不过,这也不妨碍“马太效应”在餐饮行业持续发酵,有人紧急刹车,也有人持续稳步前行。
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9年10月底比年初新增了350万家餐厅,但截止2019年11月15日,已经有300万家餐厅在这一年倒闭,并且已关闭餐厅的平均寿命从去年的508天变成今年的420天,餐饮行业整体竞争可以说是越来越激烈。
对于近几年大热的酸菜鱼市场更是如此。
据《2018酸菜鱼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酸菜鱼门店数量达到了3万家,在全国各级别城市的增长率超过了100%,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美团点评
为此,有行业人士直言,酸菜鱼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了供大于求的境地。
然而,在众多品牌都按下刹车键时,广州的酸菜鱼品牌——江渔儿酸菜鱼却选择反其道而行,在2020年到来之前踩下最后的一脚油,加速跑马圈地。
据其官方公众号上的消息显示,12月份,江渔儿在9座城市同时开出24家新店,以平均1.25天开一家新店的速度攻城略地。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前,江渔儿登上了“2019年酸菜鱼十大品牌榜”,12月初,江渔儿再次获得“2019年度中国杰出餐饮品牌”的称号。延伸阅读:《速看!首届“中国餐饮红鹰奖”四大奖项完整版正式公布》
< class="pgc-img">>半年内连续两次荣膺奖项,在江渔儿联合创始人萧大大看来,这与酸菜鱼品类本身自带的红利优势不无关系。
但是,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梳理后发现,在酸菜鱼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群雄逐鹿的背景之下,江渔儿之所以能在别人紧急刹车之时选择加速拓店,酸菜鱼品类的风口只是外因,这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些品牌自身独到的运营思维和逻辑思考。
No.1
找准缺口,另辟蹊径,走一条别人不曾走的路
在12月4日举办的中国餐饮品牌力峰会上,胡桃里音乐酒馆董事长覃文平说过这样一段话:“餐饮是巨大市场,每一个创业者能够在巨大市场当中分多大一杯羹,一定要看看自己有什么潜质,你品牌的DNA特长是什么?你与众不同是什么?”延伸阅读:《破解4万亿时代餐饮品牌进化困局,这场千人峰会给你答案》
萧大大与其想法不谋而合。
多年的餐饮品牌策划经验告诉他,任何一个品牌的连锁扩张都必须有章可循,一旦品牌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就很容易陷入“三无”( 无亮点、无特色、无记忆点)的泥沼中。
< class="pgc-img">>所以,在品牌成立之前,江渔儿团队便在选址和产品战略上做好了精准的定位:
01 降维出击,主选二三线商圈开店
自2015年酸菜鱼品类爆发,创业者蜂拥而至,大刀阔斧的开店布店,北上广深市场的酸菜鱼门店在全国市场更是遥遥领先,且大多集中在城市的核心商圈,竞争非常大。相比之下,酸菜鱼品类在低线商圈以及低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
2016年品牌成立时,江渔儿创始团队就看中了这一市场缺口。
< class="pgc-img">>△江渔儿东圃汇彩路店(江渔儿首家门店)
虽然江渔儿在广州成立,但从第一家门店开始,在门店的选址上,江渔儿刻意避开一线商圈,反而选择了社区和二三线商圈进行拓店。在他们看来,社区和二三线商圈有3大优势:
1 缺口大,机会更多;
2 竞争压力小,可以避开与大牌的正面冲击;
3 这类门店租金更低,门店的经营压力也相对较小,可以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利于新店扩张。
通过降维出击的定位策略,江渔儿迅速打开了酸菜鱼品类市场的一条差异化赛道,并抢占了庞大的社区消费人群。
< class="pgc-img">>直到现在,江渔儿依然遵循着这样的选址逻辑,在12月新开的24家门店里,有将近80%的门店分布在珠海、佛山、东莞、中山、茂名、陆丰、湖北等二、三、四线城市,即使有少量门店布局在广深两地,也大多分布在社区及低线商圈。
目前,江渔儿有80%以上的门店分布在社区和商住两用的商圈,会员达到了80万人。
02 把酸菜鱼当引流产品,定位酸菜鱼爆品店
每一个餐饮品牌,都有属于自己品牌的特色和亮点,让消费者知道并记住。但单品店有一个通病,由于产品相对单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复购率和餐厅的整体毛利。
为此,从创立之初,江渔儿的定位就不是单纯的酸菜鱼单品店,而是把酸菜鱼当做爆品来引流,并根据自创的T型产品战略(包含核心产品、补位产品和毛利产品),通过加入补位产品去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提高复购率,而毛利产品则主要用来提高门店总体毛利。
< class="pgc-img">>△江渔儿老重庆毛血旺
譬如,酸菜鱼是核心产品,辣椒炒肉、毛血旺等是补位产品,麻辣牛肉、鸭脑壳、玉米粑粑、剁椒蒸鱼头等开胃小凉菜和营养蒸菜则是毛利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在江渔儿的部分门店还推出了烤串类产品。
在萧大大看来,加入烤串品类,首先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烤串和酸菜鱼的调性相似,两者搭配起来不会冲突;其次烤串属于边际产品,它不会影响消费者点主菜的数量,却可以成为增加销售额和毛利的一道不错的产品。
据透露,每年江渔儿门店卖出的酸菜鱼就高达455万条,毛血旺的销售量,也仅次于酸菜鱼,而近期上线的烤串也大获消费者的喜爱。
No.2
3年3次迭代,持续不断的进化能力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想要留住消费者,品牌的持续迭代能力也很重要。据了解,自2016年开出首家门店至今,江渔儿已经经历了3次迭代。12月20日开业的佛山顺联广场,江渔儿的3.0版本店型也会正式对外亮相。
< class="pgc-img">>△江渔儿3.0店
“一个餐厅,除了提供好吃的食物之外,能留住客人的更是一种用餐体验。”在萧大大看来,餐厅的形象是一种整体的表达,每一处细节都是加分项 。
为此,江渔儿3.0版门店做了以下的升级:
1 打造明档:通过对菜品、烹饪现场的展示打造信任感,拉近后厨与客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客人对菜品更有食欲,进而增加餐厅的收益;
2 设置食材展示区:把中粮油、五常大米等原生态食材进行展示,去把餐饮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进行最大化,让消费者更放心,更安心;
3 释放品牌文化:在门口的大橱窗位置,把与江渔儿名字贴切的,捧着酸菜鱼的可爱娃娃头形象展示出来,让消费者更直观感受江渔儿的品牌内涵和文化价值。
< class="pgc-img">>△餐厅明档
除了门店整体形象的升级外,在产品和团队的迭代和构建上,江渔儿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迭代逻辑。
比如核心产品酸菜鱼。考虑到鱼的差异化不大,他们选择从酸菜、汤底等更基础的东西进行升级,从食物的口感、味道本身去做调整:像酸菜必须腌够100天,这样的口感最酸辣爽脆;香料则选自食材的原产地,辣椒和花椒等来自重庆、四川大娄山,这种食材的味够香、够醇厚……据了解,在这3年里,江渔儿产品团队对酸菜鱼这一道菜品就升级了不下5次。
< class="pgc-img">>△自制老坛酸菜
No.3
打有准备的仗,让品牌扩张有更坚实的后盾
前不久,东莞餐饮品牌仟福粥点广州首家门店开业大获成功,很多人私信萧大大,夸奖其团队的策划、设计很棒。
< class="pgc-img">>“品牌讲究内外兼修,前提是你得修炼好内功,‘套路’才可以随便耍! ”萧大大很清楚,“在当下的餐饮时代,真正能让生意好的,都是运营能力强大的体现。”
对于江渔儿而言,同样如此。
江渔儿是广州首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首秀)和广州邦诚品牌策划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邦诚)共同孵化的品牌。
在江渔儿之前,首秀团队对于餐饮项目的运营和操盘都相当熟练,而邦诚团队也服务了业内数百家餐饮企业。
两家公司合作后,邦诚专门对外,做品牌策划和营销推广; 首秀专门对内,负责运营和落地。
所以,除了一开始的竞争定位外,在江渔儿只有一家门店时,他们就开始了供应链的布局。如今,江渔儿已经在广州番禺建立起了一个集供应链、物流配送、中央工厂、产品研发中心、商学院、品牌合作部和品牌策划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以此夯实品牌的根基和内功,筑建起品牌的城墙和护城河。
< class="pgc-img">>两家公司的强强联合,为江渔儿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如今再加上专业人士的加持,让江渔儿品牌的运营和扩张如虎添翼,快速且平稳地在全国扩张 ,目前已经开出了上百家门店。据了解,江渔儿门店的存活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结 语
正如萧大大所说的:“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归到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问题,海底捞利用师徒制的方式开店,本质上是管理能力的溢出。 ”
而江渔儿,其实也一直遵循着“用100分的能力做80分的事情 ”的理念来经营品牌,正是因为有着精准的定位、持续的迭代创新能力以及不断增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让品牌走得如此平稳。
餐饮业正加速进入大洗牌阶段,《2019年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也指出,如今餐饮行业发展迅猛,品牌力逐渐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品牌力将对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江渔儿将走向何方,能走多远,都与酸菜鱼品类的红利无关,而是与品牌的综合实力密不可分。
源: 红餐网
作者: 周沫
酸菜鱼异军突起,大概是在2015年前后。与很多在同一时期崛起,市场已经日趋饱和甚至沉寂的单品相比,酸菜鱼市场至今仍在持续释放红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连续4年累计增长超100%
酸菜鱼市场持续升温
不少数据表明,酸菜鱼市场红利仍在释放,依然是一条值得深挖的掘金赛道。
连续4年累积增长率超100%
据《2019酸菜鱼市场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酸菜鱼门店数仅有1.3万家;进入2017年之后,酸菜鱼阵营的各大品牌迎来飞速发展,实现了大幅度扩张布局,店面规模较2016年增速明显,直到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酸菜鱼数量已近3万家;直到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酸菜鱼门店总数达到了3.5万家,累积增长超过100%。
< class="pgc-img">>复合增长率暴增
招股说明书以及天风证券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则数据则显示,2015年酸菜鱼的市场规模仅有52亿,到2019年已达到了174亿,如今正以每年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在不断增长。
< class="pgc-img">>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酸菜鱼品类的市场规模只增不减。在市场红利的持续释放之下,酸菜鱼品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入局者也日益增加。
企查查数据显示,即便是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酸菜鱼品牌的注册量也高达3259个,是2019年酸菜鱼品牌注册数量的73%。
市场风起云涌,红餐网(ID:hongcan18)观察发现,不止新品牌,各大酸菜鱼品牌也在铆足劲加速市场布局,抢占品类头部市场份额,有的酸菜鱼品牌在疫情的逆境之下加速扩张,年开上百门店,也有的品牌把触角伸得更长,脚步开始迈向大陆境外的港澳台市场。
基于上述市场现状,有观点认为,酸菜鱼品类的下半场,机遇和考验并存。一方面,随着酸菜鱼红利的持续释放,酸菜鱼市场还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头部品牌的加速发力以及新品牌的蜂拥进场,2021年酸菜鱼品类的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提供
“只有那些有实力的酸菜鱼品牌能冲出来,挤进第一梯队,享受品类头牌的红利优势。”
< class="pgc-img">>4年开200多家门店
这个酸菜鱼品牌突围而出
本月初,获得2020年度中国餐饮最具投资价值品牌的酸菜鱼品牌“江渔儿”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30个最具投资价值品牌中,江渔儿是唯一一个登上榜单的酸菜鱼品牌,而今年8月揭开的“2020中国酸菜鱼十大品牌”榜单中,江渔儿酸菜鱼同样榜上有名。
< class="pgc-img">>据了解,2016年12月江渔儿开出首家门店时,全国酸菜鱼市场已经非常火热,尤其是在其品牌创建地广州,彼时已经崛起了一批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网红酸菜鱼品牌。
不过,江渔儿酸菜鱼还是另辟蹊径,凭借着定位、选址、IP的差异化三板斧最终得以突围而出。
得益于这三板斧,江渔儿在第一家门店开业时就引爆了广州东圃盈彩美居社区。据透露,那家只有一百多平米的门店,月均营业额能做到高达60万以上,首店在开业不到半年就把投入成本收了回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提供
之后几年,江渔儿在市场布局上更是一路狂奔,开疆拓土。目前江渔儿足迹已经遍布了广州、佛山、深圳、珠海、东莞、清远、江门、福建、广西、天津、江苏、海南、北京、澳门等地30多个城市,总门店数突破了250+家,成为酸菜鱼市场里为数不多的拥有上百家门店规模的酸菜鱼正餐品牌。
为此,业内出现了这样的声音,“2021年,像江渔儿这样低调的‘黑马’,或许是最具潜力冲出重围的品牌之一。”
< class="pgc-img">>构建品牌护城河,2021年加速狂奔
创业最幸福的事就是踩在红利风口之上,也许有人说江渔儿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运气。
但在红餐网看来,其4年以来一路披荆斩棘,门店遍布全国30多座城市,并且获得众多业内殊荣,这当然不仅仅是运气,更离不开一个餐饮企业对于市场的洞察力,以及持续的深耕与打磨。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提供
在酸菜鱼的大赛道上,江渔儿并非是起步最早,扩张最快的品牌,但了解这个品牌之后,你会发现它是一家难得的能够沉下心打磨产品,夯实后端实力的餐饮企业。
1、夯实供应链体系,为连锁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12月初举行的首届中国餐饮品牌节上,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孙红霞就强调了供应链在餐企连锁化经营时期的重要性。
“开一家餐厅,刚做出爆品时,赚钱是轻松的,但当餐企达到中等规模,进入成长验证期的后期之后,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速成长鼎盛期,成为大型规模的餐企,关键就在于餐企的供应链建设能力。”
而江渔儿创始团队在品牌成立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江渔儿只开出第一家门店的时候,他们便着手了后端供应链的布局。
如今,江渔儿已经在广州番禺建立起了一个集供应链、物流配送、中央工厂、产品研发中心、商学院、品牌合作部和品牌策划运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总面积达到了10000㎡。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提供
通过供应链、物流配送两大体系,总部可以直接与全国的优质原料合作商进行对接,增强对食材质量的把控,确保门店出品稳定;5大部门也各司其职,比如产品研发团队专注于产品迭代及新品研发;中央厨房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商学院主要针对员工及合伙人的培训……
在供应链领域的超前布局,无疑为江渔儿的连锁发展打下了基础。即便在疫情期间,江渔儿也能逆势上扬,2020年新开门店70家。
据透露,2021年江渔儿仍会加速扩张,签约目标为115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渔儿提供
2、借助独创的“T型产品结构”,提高复购率和竞争优势
前文也有提及,江渔儿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品类品牌。在江渔儿,除了招牌酸菜鱼之后,消费者还能吃到很多其它不同的菜品。
所以在产品结构的打造上,江渔儿一直遵循着独创的“T型产品战略”,通过“核心产品+补位产品+毛利产品”的巧妙设计和合理搭配,给消费者带来持续的新鲜感,以提高复购率,让营收更大化。
核心产品酸菜鱼可以直接锁定目标客群的消费需求,补位产品如牛蛙、酱骨架、毛血旺等时下热门的大菜为主则用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提高复购,而高毛利产品凉菜和小吃单品等,用以提高门店的总体利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是,基于T型产品战略的前提,江渔儿在产品的设计组合上也始终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去做深耕和打磨。
比如江渔儿的核心产品老坛酸菜鱼,在份量的选择上就有4种之多。既有适合闺蜜或者情侣分享的1-2人小份制,也有三五好友结伴同行的中份和大份酸菜鱼,还有适合大家族或者部门聚餐,可供6-8人分享的“土豪份”。
补位产品、毛利产品的迭代同样遵循了这样的逻辑,比如近期推出鲜椒紫苏牛蛙单品是年轻人更喜欢的,2斤大骨头则更适合家庭群体或者聚会聚餐时共同分享。
所以,无论是哪种消费人群,哪种消费场景,江渔儿都能凭借一份酸菜鱼解决所有需求。
3、轻资本运作,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门店抗风险能力
一场疫情,让不少餐饮人意识到,轻资本运作的餐饮店明显活得更好。而江渔儿之所以能做到在疫情之下无一门店关停,也与品牌自身的轻资产运作有关。
在开出首店时,江渔儿一直秉承着“在管理上做减法”的准则,前厅去部长、去经理化,店长和服务员可以身兼多职;后厨只需要一个厨师,后厨人员只需要按照流程,进行标准化操作即可。一家100多平米的门店,只需要14-16个员工即可,人工成本较为合理。
而在门店的总投入成本上,江渔儿也一直在不同版本的迭代上去做综合考虑。比如今年6月推出的3.0版本门店,则从硬装和软装上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和改变,比如摒弃了以往厚重的和风装修风格,把吊灯换成射灯,把空间隔断打通……
< class="pgc-img">>△3.0版本门店,图片来源:江渔儿提供
据了解,这样的店型,不但更年轻时尚,而且投入成本也更低,光装修成本就下降了25%~30%。
4、严格管控、极致扶持,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直营店17家,合伙门店238家,江渔儿的直营门店和合伙门店比例虽然悬殊,但4年来,门店存活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疫情之下,更是做到了无一关停。
这一切,都离不开江渔儿对合作伙伴的严格管控和贴心帮扶。
据了解,在开店之前的选址阶段,总部就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介入,从投资成本、人流量等维度对门店进行综合评估,只有符合合理的成本支出才能把店铺地址定下来。
此外,在开业之前,餐厅的投资者,核心管理层店长、厨师长等都必须到广州总部进行培训,并且去到门店进行为期15-20天的实操演练,只有在培训完成并且过关后,才能新店才能正常开门营业。
疫情之下,总部的贴心帮扶更是给了一百余位合作伙伴打了一枚强心针。
2月中旬,江渔儿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在综合考量各地合作伙伴的需求后,最终制定出13条措施和6大政策,总计投入了1100万扶持资金,帮助合作伙伴渡过难关。
< class="pgc-img">>据了解,在复工之后不久,江渔儿不少合作店,营业额就恢复到了疫情前的120%,甚至更高。
疫情之后,江渔儿在合作伙伴的帮扶上也有了新的思考,比如专门推出一些线上课程,对各门店的经营情况进行线上监督,在出现问题时争取在第一时间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指导。
结 语
酸菜鱼的品类红利仍在持续释放,未来虽然还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也只有那些真正拥有极强综合实力的品牌,才能享受酸菜鱼品类头部红利。
从目前来看,江渔儿酸菜鱼有破局的机会和可能性,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