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火锅,大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可能是海底捞、呷哺呷哺或者是巴奴等等,但想当年,中国火锅的第一品牌非小肥羊莫属,它是中国第一家上市餐饮企业,巅峰时期年营收直逼50亿,但辉煌只持续了短短三年,2011年被百胜收购后,小肥羊迎来了至暗时刻,市值暴跌,港股摘牌,至今在火锅市场也难觅踪迹。
在变化莫测的餐饮领域里,没有人会知道,今天成功的餐饮品牌,明天又为何会陨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小肥羊起起落落的一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佬说品牌公众号
>1999年,张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一款不蘸小料的火锅,觉得好吃又省事,他从中察觉到了商机,便买下底料配方,结合内蒙火锅原有的特色,反复调试,最终制成了独一无二的口味,第一家小肥羊火锅也随之诞生。
小肥羊开创了不蘸小料的吃法,打开了那些不爱吃芝麻酱又受不了羊肉腥膻味的美食爱好者的大门,因此一经推出就火遍全国。
在爆棚的人气之下,小肥羊在包头火速新开的两家分店均大获成功,于是小肥羊继续扩张,从包头到北京,再到上海、深圳,一路扩张,到2005年,小肥羊门店已达700多家。同年,小肥羊以43.3亿元的营业额名列第二,仅次于百胜餐饮集团。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巅峰之时,小肥羊之前忽视的问题也开始以一种最具杀伤力的方式出现了。
因为扩张的速度太快,小肥羊的特许经营模式还不够成熟,加盟店缺乏统一的标准、原则和理念,呈现出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加盟商为了更高的利润采购廉价肉以次充好。小肥羊声誉严重受损。
祸不单行。在这个时期,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小肥羊的山寨品。根据历史数据显示,国内曾经有100多家企业盗用过小肥羊的称号。
这些负面严重影响了小肥羊的品牌声誉,小肥羊的口碑大打折扣,而且产品采购和配送也跟不上加盟店的发展速度,无法及时为加盟店提供支持,于是小肥羊不得不在2005年停止了加盟业务开始整顿。
2007年5月起,小肥羊公司推出“不惟数量重质量”的口号,制定了新的加盟政策,并适度拓展国际市场,加速了直营店的发展,规范和限制了加盟店的发展速度。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时期,小肥羊的总裁是卢文兵,他给小肥羊来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这期间,小肥羊关闭了将近400家不合格门店,在财务管理上也按照上市的标准筹备。
2006年,卢文兵还为小肥羊引来了英国私募基金3i和普凯投资基金,二者以共同投资者身份对小肥羊出资2500万美元,小肥羊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引进海外私募基金的餐饮企业。
2008年,小肥羊成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华火锅第一股,一时风光无限。上市的这个行为让许多中国民营企业家见识到了管理的力量,也让小肥羊被当时大力拓宽中国市场的百胜集团盯上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9年,小肥羊卖掉了在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的子公司,至此除了香港澳门地区,不再拥有一家海外的直营店。
2009年6月,英国3i私募基金3i把名下持有的小肥羊股权卖给了中国百胜餐饮集团,自己套现退出。
2011年,小肥羊和百胜集团发布了联合公告,百胜集团以46亿港元价格收购小肥羊,小肥羊私有化退市,同年11月,商务部批准了百胜收购小肥羊的申请。至此,小肥羊被百胜纳入麾下,成为了肯德基、必胜客的同门兄弟。
百胜集团接手后,给小肥羊进行重新定位,将它与肯德基、必胜客进行捆绑开店,小肥羊被改造成了高档火锅,人均消费由原来的60元一下提高到了90元。这让消费者很难接受,激进改革的直接结果就是小肥羊丢失了一大批忠实用户,直至最后门店骤减,业绩下滑。
百盛也许有成熟的管理体系,但西式餐饮企业对中餐的理解并不够深刻。中餐在面对不同的城市、区域,菜品季节、口味时都有不同的策略,所以许多本土品牌在被收购后优势都会减弱。不仅如此,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层沟通磨合也出现了问题。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大佬说品牌公众号
>当时有媒体报道,伴随小肥羊一起成长的小肥羊华东、华北、华南三大区域的总经理因为经营理念上的分歧,在2013年六月份被辞退。
但也有人说,百胜收购小肥羊后,小肥羊的创始团队开始频频套现,所以原创团队基本散伙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新进的管理层对中餐的理解不及原有团队深刻,整合效果不如人意。
根据百胜集团的财报显示,小肥羊为百胜集团2012年全年中国区的营收贡献3%的增长率,但同时拖累餐馆利润率下降0.4个百分点,运营利润下降一个百分点。
2013年,小肥羊的新增门店数量下滑,伴随着老门店相继停业闭店,销售业绩也不理想。百胜并没有成为小肥羊走向国际的跳板,反而小肥羊却成为了百胜全球战略的重要布局。
中国内地成为百胜集团业务增长最迅速、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而小肥羊品牌自身积累的市场竞争力却在更大的火锅洪流中被冲淡。小肥羊从大火到被收购后的业绩下滑,成为了当时业界最经典的反面案例。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16年6月,小肥羊邀请了《舌尖上的中国2》的导演及其团队为自己打造了一部名为《寻味之旅》的广告宣传片,完成了一次刷屏级传播,这在当时的餐饮界营销算得上是巅峰之作了。
但是出众的广告并没有给小肥羊带来意料之中的销量,因为纪录片与品牌的关联度不高,消费者虽然喜欢这个广告,但对其中的品牌并无印象。
2019年,小肥羊将自己的消费群体重新定位为年轻人,从门店视觉到营销方式上均进行了年轻化的改变。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效仿凑凑搭配茶饮产品进行售卖,茶饮不仅能吸引年轻的消费者,毛利又比较高,最重要的是可以弥补火锅店空闲时间的成本损耗。不过这也是很多火锅品牌都在进行的常规操作,并不具备什么特殊的优势。
2021年,百胜中国包含小肥羊、黄记煌、东方既白在内的业务收入仅为4.74亿美元,餐厅经营利润为负20.8%,经营亏损2900万美元。十几年过去了,百胜对于如何做好中餐还是没找到方法。
小肥羊从红火到衰败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也许是战略失误,也许是外资入局,总而言之,小肥羊的惨痛教训,给了业内足够的警示。喜欢就关注我们吧!一起探索更多品牌故事!
本文为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
本期大佬说品牌就结束啦!
在品牌的路上大佬说品牌一直都在!
我们下次再见啦!
—END—
为一个内蒙人,对于小肥羊的情感可以说是十分复杂。在大约十年前可谓是红极一时,路边随处可见。可是现在,却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肥羊的创始人张刚1999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开了第一家店,独特的汤底涮羊肉味道极为鲜美。小肥羊在发展初期通过不断开店发展壮大。2000年进军上海,2002年进军成都。同时小肥羊火锅开始构建直营和加盟体系,采取“以加盟为主,重点直营”的发展政策,并陆续建立了配套的物流配送中心、羊肉品加工基地和调味品基地。2004年小肥羊特许经营鼎盛,遍布全国,打响了知名度。
后来投行出身的卢文兵来到小肥羊,担任”上市副总裁”。之后的4年,经验丰富的卢文兵引领小肥羊一路凯旋,年收入超过50亿,向全世界扩张。2006年,小肥羊开始和国际知名投资公司私募基金3i集团和普凯投资合作,3i集团和普凯投资除了一次性注入2千500万美元投资以外,还介绍引进了整体系统操作的理念,并推荐了资深的管理团队。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正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初次招股2亿4千50万股,募集资金港币7亿7千9百70万元。成为“中华火锅第一股”。2009年,全球餐厅网络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集团收购20%股份,成为小肥羊第二大股东。
然而,盲目的扩张与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小肥羊的业绩持续下滑,被百胜收购后进行的改革也无济于事,最终从交易所退市。当然,餐饮企业味道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人把海底捞和小肥羊进行各种管理经营上的比较。但其实最大的区别是口味,小肥羊的优势在于涮羊肉,但他的汤底在其他涮菜方面就平平无奇。羊肉最看重品质,带点膻味就不行,而且许多地方对羊肉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而海底捞就是,不管涮什么,味道都不错,再加上宣传与服务,自然能够实现长久的扩张。
左传——庄公十一年》中有一句话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译为: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王朝兴替,其亡也由帝王。任何一个王朝衰败和灭亡的轨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同样,商业也是如此。
上文说到,小肥羊,火锅界曾经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宫廷秘方+锡盟羔羊+不蘸小料的独特吃法,让它红极一时。仿照麦当劳、肯德基的连锁加盟制度,让它以三天一新店的速度,开遍了全国各地。
可在上市以后,创始人团队却急流勇退,把股权一步步出让给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国际连锁快餐巨头百胜集团。
外国管理层的水土不服也好,竞争策略的失误也罢,如今的小肥羊早已是风光不再。
< class="pgc-img">>连锁加盟,野蛮扩张;着手改革,全国第二;
2000年,也就是成立的第二年,小肥羊开始在上海、北京、深圳试水直营和连锁加盟店体系。最高峰的时候,3天就能开一家新店。才刚刚到2001年年底,小肥羊就已经遍地开花,拥有了445家加盟店,集团销售额达到15亿元。
小肥羊虽然开店的速度跟闪电似的,可在管理制度上却远远不达标。张钢也从快速扩张的狂喜中冷静了下来,开始琢磨着要收一收,不能让盲目扩张毁了小肥羊。
2004年,张钢拿出5%的股权,把蒙牛负责投资上市的副总裁卢文兵给挖了过来。
卢文兵,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是蒙牛香港上市的策划者、推动者,2002年成为蒙牛主管投融资和上市的副总裁。2004年,卢文兵调任小肥羊任常务副总裁,2007年4月,卢文兵正式担任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公司总裁。
卢文兵来了后,经过一番仔细考察,提出了六个“化”的发展方向。哪六个“化”呢?服务标准化、连锁规范化、产品精细化、沟通信息化、战略国际化、管理系统化。
一个卢文兵,给小肥羊带来了质的改变。2004年,小肥羊以43.3亿元的营业额,名列全国餐饮企业百强榜的第二名。同一年,公司入围“中国五百强企业”,成了当年唯一一家上榜的纯餐饮企业。
< class="pgc-img">>规模跃进,必然失控;资本入局,两派分化;
问题累积,最终集中爆发,致使加盟店在品牌、菜品、品质、财务等众多层面失控,消费者终端体验变差。
为向更高层次发展,2006年7月,小肥羊引入3i和PraxCapital两家私募基金2500万美元的注资,为餐饮业吸引国际资本开了先河,上市成为小肥羊当时新的战略目标。
2008年6月,卢文兵成功带领小肥羊登陆香港主板,成为首个在境外上市的品牌餐饮企业,被业界誉为“中国火锅第一股”。
当年3i在完成对小肥羊的投资以后,项目负责人王岱宗,肯德基香港公司的总裁杨耀强,还有汉堡王的前副总占据了小肥羊的3个董事会席位。一年后,王岱宗和杨耀强正式接任小肥羊的CFO和COO,也就是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
就这样,小肥羊内部出现了两支管理力量。一支是以卢文兵为首的内蒙籍旧高管,一支则是以王岱宗、杨耀强为代表的国际化新高管。
两派高管水火不容。一边想引入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一边说国外经验在中国水土不服。这边骂整天建这个系统那个系统,浪费资金、开店不力,那边骂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只关注短期利益。双方越闹越凶,怨气连天,逼得人在海外的张钢不得不二选一。
张钢选择了兄弟。2009年,杨耀强出走。2010年,王岱宗离职。
与此同时,小肥羊在大陆的增长也陷入了停滞,国际化经营遭受巨大挫折。
< class="pgc-img">>中国百胜梦,小肥羊入资本狼口。
张钢心里一直有个中国百胜梦,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把小肥羊打造成像肯德基,必胜客那样火遍全球的标准化餐饮品牌,于是还找到了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百盛集团,希望百盛能帮助小肥羊做大做强。
2009年6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3i把名下持有的小肥羊股权卖给了百胜餐饮集团,自己套现退出。打那以后,百胜成为小肥羊的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大约14%。
张刚本以为百盛入驻小肥羊后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没想到百盛进来后却毫无作为,原来不熟悉中国火锅业务的百盛,只想着控股小肥羊完成百胜布局中国餐饮的另一块拼图。
随后百盛不断增持小肥羊股份,并在2011年5月3日斥资近46亿港元直接收购小肥羊。
此时,小肥羊竟然完全进入了美国百胜的狼口,小肥羊开始完全参照肯德基、必胜客的标准化快餐流程,最终导致中西融合失败,昔日中华火锅第一股逐步淡出消费者的视野。
小肥羊还会卷土重来么?请听下回分解。
(假舟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