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的百年老字号店铺有哪些?经评选,这6家风味突出,快来看看
如果一个人爱吃美食,它一定会到处接触美食,时不时地去一些明星店铺尝尝鲜,又或者到一些百年老字号店铺感受下百年风味的质感。
就拿山西举例,其实相对于省内的个别城市而言,颇具人气的网红美食打卡地肯定不在少数,但如果放眼到省内,真正能叫得上名字的店铺估计少之又少。
< class="pgc-img">>而对于今天分享的这六家餐厅来说,它们可是山西省最具招牌意义的百年老字号,这里无论是美食款式还是口感风味,都是有着远超普通网红店铺的质感,喜欢的朋友赶快来看一看吧。
< class="pgc-img">>【六味斋】
六味斋创立于乾隆三年,相对于这个品牌的美味来说,大多数人对于它最深的印象就是各类零食小吃,酱肉,豆制品等等美味,其实相对于这家百年老字号来说,以前的它可是当地最具盛名的饭馆。
而且这里的美食大多都是宫廷的御膳风味,不仅相当的贵气,而且口味多样,后来经过多代延续经营,最终成就了百年老字号的风味品牌。
< class="pgc-img">>【老香村】
老香村虽然只是创立于民国16年,但在美食质感上却是传承了以前的宫廷风味。
这家店铺最先的老板是双合成的伙计,他在那里学到了不少手艺,但因为当时时局动荡,自己被迫背井离乡,但因为不想让手艺没落,所以就和几个伙伴一起开了一家老香村。
一开始这家店铺也是以饭馆的形式出名,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老板发现的商家,果断把饭店改成了经营各种农副食品的店铺,基本上从肉类,糕点,甜品,零食样样皆有,全盛期的食品种类甚至高达了1200多种。
< class="pgc-img">>【双合成】
双合成创立于1838年,一开始店铺经营的食品就是以月饼为主,后来增加一些西点,到店品尝之人还能有一些茶水小菜供应,品尝的形式基本上和广东的早茶类似。
作为百年老字号,相信很多人对于太过古风的饭馆并不是太喜欢,所以当时的老板为了更好地融入时代,特意把双合城的店铺全部翻新为现代风格,店内不仅有各种糕点小吃,而且当地著名的菜式也是做的颇为正宗。
< class="pgc-img">>【清和元饭店】
清和元饭店主打“头脑”、“帽盒”、“稍梅”、“涮羊肉”4类美食,虽然它不像其他饭店在菜式方面有着很多的选择,但凭借的上述四类美食,依旧打出了老字号风味的地方特色。
相对于这个饭店来说,它每个店铺的日销量相当不俗,而且价廉物美,风味上也是非常的独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 class="pgc-img">>【太谷炳记】
太谷炳记创立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山西首批“三晋老字号”店铺。
这个店铺基本上都是以糕点为主,品尝的形式和早茶类似,风味特色上传承宫廷,而且这个店铺的大厨是御厨,他做的糕点深受慈禧太后的喜欢,后来因为想让风味慢慢延续下去,所以就创立了此店,为世人保留了最具风味的宫廷美食风味。
< class="pgc-img">>【福同惠】
山西运城是关公故里,这里的福同惠店铺创立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这家店铺主要生产名款糕点,全盛时期的糕点种类达到八个类别,538种,如果加上现代工艺,现在该店铺的零食配备已然达到了三千多种;它可是“山西八大名点”之一,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了这个品牌的美食,可以买些尝一尝,绝对会让你喜爱有加。
< class="pgc-img">>介绍了这么多山西的百年老字号,你是不是对于这边的美味也颇感兴趣呢?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不要忘记给我点赞,关注,评论哦。
着公交去吃那些大连的老字号和非遗美食,最后两样90%的大连人都没吃过。
< class="pgc-img">>第一站去天津街
天津街是大连比较著名,历史比较悠久的一条综合商业街,虽然现在没落了,很多老字号也随之小时,但已久有少数的老字号,依旧活跃在这条历经风雨的老街周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糯米香
国营老字号,总店在火车站靠近天津街入口的长江路边上,有70多年历了,很多服务员在这里一干就是一辈子,喝上一碗红豆粥吃上几个炸元宵,是很多老大连人吃早餐的标配。
地址:总店:长江路198号,近火车站。
分店:机车医院旁福佳新天地北门对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四云楼
四大名鸡(四云楼、七里香、奉食居【原锦一顺】、万乐福)之首,这个牌子从创始到现在有100多年了,距离糯米香不是很远,就在二两店包子附近,每天八点半第一炉,排队的都是周边的老街坊。
地址:总店:吉庆街39号,近天津街。
分店:山东路双合美食城旁。
第二站,兴工街线路沿线
除了比较有名的糯米香西安路开了分店,还有民勇地下的七里香,罗斯福后身的辽B小串,中央大道侧面的老姬焖子,再就是位于兴工街和老沙河口火车站之间的苏扬饭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苏扬饭店
搬迁过很多次,有60多年历史,现在已经传到是三代了,苏扬大烤是店里的明星菜品,一只被模仿从来未被超越,有大家熟悉的生大烤、腐乳大烤,还有芙蓉虾仁、清汤狮子头等等独具特色的菜品。
地址:中长东五街65号。
第三站,旅顺水师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刘胖家大糖鼓火勺
大糖鼓火勺,有150多年历史了,是大连的非遗美食,在旅顺水师营有两家比较出名,都保留了最原始的工艺,其中一家就是开在破瓦房里的刘胖家大糖鼓火勺,这种作坊基本是以夫妻档为主,传到现在已经是第7代了,因为各种原因,这种夫妻档的小作坊,很难再延续到一下带,所以再有个十年二十年,这种非遗美食很可能就会消失。
地址:旅顺营顺路金色阳光幼稚园斜对面平房。
第四站,金州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刘师傅烩勺面
金州可谓是历史悠久,传统的早餐就是这个有170多年历史的非遗美食烩勺面配上叉肉,相信有很多大连人都没吃过。
地址:金州古城丁区20-14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别说,只要有了这个nfc手机明珠卡,就算你手机没电没信号,也可以坐着公交吃遍大连每一个角落。
美景、有生活、有故事、有烟火气,一场说走就走的乡村之旅,会让人们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一种畅快感。福建连江县的奇达村,是一个集齐了“山、海、岛、渔村”等元素的千年古村落,被游客们誉为“海上威尼斯”。
30000亩“海上牧场”成就网红小渔村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东北部的安凯乡奇达村身处海湾之间,北面傍山,三面环海。旗冠顶是全村的制高点,视野开阔。从这里向下望去,山海之间村庄里的建筑,密集却又错落有致。围绕着奇达村,成片的渔排如珍珠般散落在碧蓝的海面上。
奇达村是个千年古村,相传隋唐时期这里便有人居住,现在有人口5300多人,是安凯乡的第一大村。
目前,渔业仍然是奇达村的支柱产业,有超过一半的村民从事海上捕捞、养殖等工作。因为美景,这里变为了游客们的宠儿。
这里一家渔排餐厅旺季一天能接待100多桌客人,月营业额在100万元左右。周末的时候这里只接受预订。
2017年,杨世茂来奇达村做客,看中了旗冠顶绝佳的景色,尽管那时候奇达村还未经过改造,只有一条未经修缮的老路可供通行,更没有游客的身影。但杨世茂还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投资了200多万元,开办了这家渔排餐厅。
杨世茂餐馆的火爆,不仅靠他30年老厨师精湛的厨艺,更是得益于奇达村各种新鲜的海产品。这里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海域面积超过30000亩,适合养殖鲍鱼、海带等海产品,连成片的渔排俨然是一座“海上牧场”。
早年在上海经商的吴恭燕2018年被乡亲们推选为村支部书记,这几年他带大伙修了路,在“美丽乡村”的倡导下整治了村容村貌,但由于村集体收入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奇达村的旅游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缺乏相应的旅游服务,这让吴恭燕很担心会不会砸了奇达村旅游这块“招牌”。
眼下,吴恭燕正在整顿停车场,规范景点,尽力补足短板。他希望奇达村这个“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渔村,能够细水长流,把乡村旅游的饭碗端牢端稳。
与奇达村的火热不同,相隔十几公里外的黄岐镇古石村显得格外宁静。2019年,古石村摘掉了戴了多年的贫困村的帽子,年人均收入迈进了15000元的台阶,但由于村里多数是留守老人,缺乏劳动力,产业发展困难。
所幸的是,村里留有80余栋两三百年的石头古厝,印刻着渔民的历史,村党支部书记陈锋想借天然的景色与悠久的石厝打造属于古石村的旅游产业。
就地取材,以石造屋,这些古厝代表着渔民们特有的智慧。2015年,通过村民搬迁,古石村修缮了不少明清时代的古石厝。一些年代较近的石屋正被打造成民宿吸引游客,崖壁旁的空地也被清理出来打造帐篷露营地。
沿着栈道向远望去,对岸的马祖列岛近在眼前,这里白天有海景,夜晚有星光,古石村希望这里能成为一个理想中的休闲目的地。
小渔村迎来“大桥时代”,村民吃上旅游饭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我国的海岸线长度有3.2万公里,岛屿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景色秀美之地。浙江舟山的岱山县,彼时的蓬莱乡地,所辖六百多座岛礁星罗棋布,山海之间峰栾叠嶂。岱山名字的由来即为“海中泰山”之意。
东沙古镇作为舟山群岛最著名的渔港之一,曾经是清末民初东部沿海的商埠聚集的繁华之地。悠悠古巷中,明清老宅和留有旧商号印记的店铺比比皆是。
如今,沉寂多年的古镇重新热闹了起来,附近偏僻的小渔村也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双合村的这家酒店,已经开办了将近20年。凡是来这家酒店用餐,食客们不用点菜,菜色都是用当季最时令的海鲜烹制而成的。
2017年,老板娘夏燕又看中了民宿生意,在酒家的基础上改建了几间民房,建成了民宿。
每逢节假日,夏燕的民宿就会迎来满堂的客人。这里院落干净、风景宜人,花草与石屋融为一体,随处都能听到悦耳的风铃声,台阶上的茶栈古朴又具有艺术气息,让人没想到的是,很多材料取自于当地废弃的渔船。
夏燕的女儿王梦婷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打拼,而是帮夏燕打理起了民宿,还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文创店。
通过改变人居环境,双合村有了全新的面貌,近些年更是潜心发展旅游业,不大的村庄内已经开了6家成规模的精品民宿,经营者大多是本地村民。
离村庄不远处的舟岱大桥正在加紧施工,竣工后,一条连接舟山本岛和岱山岛的交通干线将会为这里的旅游业再添一把火,双合村民们心中的“大桥时代”也即将到来。
2019年,岱西镇成立了旅游公司,为双合村打造了一整套旅游业态。村里不仅开了咖啡店、餐厅,还进驻了摄影工作室,就连足浴店这里也有,让游人享受吃、住、休闲的全套服务。
岱西镇的旅游公司由镇政府和各村共同出资成立,为的就是统一布局,针对旅游产业加强扶持和引导,帮村民端稳旅游这个金饭碗。从最初的政府扶持引导,到现在村民尝到甜头后自愿自发,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一天天步上正轨。
【半小时观察:乡村旅游不应求“量”,还要讲“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描绘中国乡村的新画卷成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沉寂多年的海岛、古村落,正抓住乡村旅游的契机,在一点点实现蜕变。更让人可喜的是,当地在谋划新发展路径时,那份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的踏实劲儿。我们希望,未来一个个乡村的旅游业,能够实现从扩大“量”到讲求“质”的飞越,演绎出乡村最美的风景线。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张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