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 针对部分网络供餐食品安全经营者环境脏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出击,采取“35255”工作法,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8400余人(次),摸底排查外卖餐饮单位9970家,全部纳入智慧监管并建立电子档案,建档率100%,整改2249家,停业(下线)300家,提升示范407家,立案43起,抽检食品155批次,提升整治无堂食外卖集中区域9个。
“‘35255’措施指的是制定三个一批目标,明确五个统一要求,实施二级专班调度,落实五项整治措施,五步骤同步推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制定三个一批目标:即整改一批脏乱差,取缔一批高风险,打造一批示范店。”该局指导督促经营者合理设置场所,配置垃圾存放及三防设施,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地面整洁;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隐患的,引导停业或联合取缔,严防事故发生;对经营相对规范的,纳入食品安全“十业百企千店”示范创建和放心消费创建范围,打造经营示范标杆,形成引领效应。
市市场监管局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33条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检查要点,并从五方面进行统一,即统一建档管理、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证照公示、统一明厨亮灶、统一管理制度。
在加强治理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工作专班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从规范食品安全操作、强化技术检测支撑等11方面细化网络供餐整治工作任务责任,实施专题调度。同时,各县(市、区)全部成立工作专班,推进整治工作。目前,全市召开专题调度会5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3个。
结合外卖行业现状,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告诫自查、网格排查、技术支撑、执法震慑、宣传引导开展线下检查整治,形成多维度共治格局。发布《太原市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提醒告诫书》,动员各经营者开展自查整改。对“网红店”“销冠店”及集中区域经营者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400余批次抽检安排,排查质量安全问题。
针对网络供餐企业特别是无堂食外卖经营者多、小、乱现状,市市场监管局以“边摸底、边检查、边整改、边提升、边引导”五步骤一体推进,督促整改脏乱差问题,对整改效果明显的纳入示范店范围,对无法整改的引导变更地址、经营业态或经营模式。
通过近一个月的整治,全市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有了大幅改善,涌现出一批示范街(区)。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大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持续保持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卫生脏乱差及食品制作不规范等现象,净化外卖市场秩序,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干净、健康的外卖食品。(张 勇)
(责编:褚嘉琳)
日,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苹果园街道所《坚持“数字化”“社会化”双轮驱动 推进餐饮业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选编的14篇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典型案例,是北京市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 class="pgc-img">>刘元华是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苹果园街道所的所长,也是这套系统的运维管理者。他告诉小石:“苹果园街道所聚焦餐饮业食品安全治理,在智慧监管领域深耕近3年,攻克了“数据”、“模型”、“应用”等若干难点,建成了一套数字驱动的智慧监管系统,这套系统最核心的产品是一款名为‘万企引力’的应用软件,解决了基层监管的实际困难,大幅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取得了示范性成果。”
掌握情况 夯实数据底座
来到苹果园所,小石发现,该所后台数据库归集了大量餐饮单位的数据信息,每家单位的数据信息超过100项,既包括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信息,也包括企业通过系统填报的从业人员、进货渠道、设备设施、店内布局等信息,还包括消费者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和行政处罚的信息。
< class="pgc-img">>▲系统将多元数据信息统一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
这些数据都能保持动态更新,同时,系统还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全量的结构化和标签化处理,从区位、规模、经营品类、经营模式、行为特征等20余个维度对餐饮单位进行分类和画像,各单位特征标识一目了然。“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画像,执法人员对辖区餐饮单位的总体情况可以做到了如指掌,工作靶向性显著增强。”刘元华说。
关注异常 数字驱动监管
为了更直观、清晰地了解该款APP的功能特性,2024年8月5日,小石跟随王凯等市场监管人员来到位于苹果园的一家肯德基进行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告诉小石:“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是因为APP的警示名单里显示这家企业的健康指数积分比较低,积分详情里详细地显示了该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因素,以及该企业关联的行政处罚和投诉举报等方面的信用状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据介绍,该指数是通过一套动态量化的评价模型测算得到的,该模型考虑了主体责任、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消费安全、城市建设5个维度共计22项风险指标,和遵纪守法、履约践诺、资质荣誉、社会责任4个维度共计16项信用指标。
< class="pgc-img">>其中,风险指标主要考虑容易造成潜在隐患的因素,包括含有冷荤间、采用预付费模式等,实行加权扣分制;信用评价主要考虑已经形成失信结果的因素,包括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失信被执行人等,实行扣分加分并行制度和整改修复的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各单位维护和修复信用。
高效处置 效果同步优化
< class="pgc-img">>检查中,执法人员先是结合系统查询到的风险隐患,现场对经营单位进行了重点提示,并对重点风险点位进行了细致深入地检查。针对实地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则在APP里通过勾勾选选和拍照的方式记录了问题类型和相应的证据。随后被检查单位立即收到一条整改任务,要求按时规定时限反馈整改照片。针对未按规定完成整改的,执法人员后续则会启动执法程序进行督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执法人员将不合格信息录入系统
此外,执法人员王凯还告诉小石,苹果园市场监管所结合日常工作需要,还依托该系统开发了自查任务模式,系统支持任务发起、对象圈定、临期催办和数据汇总四个环节闭的环管理。发起任务时可以灵活配置待办任务表单,可以根据特征标签筛选确定办理对象。任务办理过程中,系统自动进行临期催办提醒。任务办理完成后,执法人员可以根据自定义表单格式一键提取全量数据,监管效率全方位提升。
服务发展 惠企成效显著
“这个APP挺好用的,里面有好多免费的学习材料可以下载,还可以在线咨询和预约指导,非常方便,我们会一直用下的。”企业负责人魏连才告诉记者。
< class="pgc-img">>刘元华向小石介绍,此款APP推出以来,企业获得了多项实惠。首先是预防风险的能力更强了,系统会提前预警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临期,过去因为疏忽导致的证照过期问题不会再出现了。
其次是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方便了,智慧监管系统里有法规随手查、风险早预防、视频随身看、问题随时讲、资料免费下五个知识库,有些内容还是市场所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制作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class="pgc-img">>第三是办事更加便捷了。系统里的预约指导和问题咨询两个模块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企业通过系统即可邀约监管人员上门指导,或者获取有关问题的官方答复。“市场所交办的一些任务现在直接通过系统反馈就可以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经常拿着表格跑市场所了。节省了很多时间。”企业负责人魏连才说。
主体多元 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在深入推进餐饮业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改革的基础上,过去一年,苹果园市场监管所已经在区市场局和苹果园街道的领导下续写了改革新篇。智慧监管的对象已经从餐饮业推向了市场领域全行业,正在逐步覆盖所有市场主体。
< class="pgc-img">>▲金苹果幼儿园智慧后厨实时监测预警大屏
智慧监管的内容已经从食品安全治理延伸到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个大局,把服务高质量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智慧监管的方式已经在“数字化”驱动的基础上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装备了多个摄像头和传感器的首家智慧后厨示范单位已经启动运行。
< class="pgc-img">>▲后厨工作人员通过人脸、体温、手外伤三合一检测设备进行晨检
智慧监管的社会共治力量已经大幅延展,苹果园街道和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形成高效协同,楼宇工作站和楼宇管理单位已经逐步融入到市场秩序治理中来。 刘元华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实施“品质先锋”工程的部署要求,笃行不殆,奋楫争先,打造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石景山样板。
报讯 针对部分网络供餐食品安全经营者环境脏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出击,采取“35255”工作法,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8400余人(次),摸底排查外卖餐饮单位9970家,全部纳入智慧监管并建立电子档案,建档率100%,整改2249家,停业(下线)300家,提升示范407家,立案43起,抽检食品155批次,提升整治无堂食外卖集中区域9个。
“‘35255’措施指的是制定三个一批目标,明确五个统一要求,实施二级专班调度,落实五项整治措施,五步骤同步推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制定三个一批目标:即整改一批脏乱差,取缔一批高风险,打造一批示范店。”该局指导督促经营者合理设置场所,配置垃圾存放及三防设施,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地面整洁;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隐患的,引导停业或联合取缔,严防事故发生;对经营相对规范的,纳入食品安全“十业百企千店”示范创建和放心消费创建范围,打造经营示范标杆,形成引领效应。
市市场监管局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33条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检查要点,并从五方面进行统一,即统一建档管理、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证照公示、统一明厨亮灶、统一管理制度。
在加强治理的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工作专班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从规范食品安全操作、强化技术检测支撑等11方面细化网络供餐整治工作任务责任,实施专题调度。同时,各县(市、区)全部成立工作专班,推进整治工作。目前,全市召开专题调度会5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23个。
结合外卖行业现状,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告诫自查、网格排查、技术支撑、执法震慑、宣传引导开展线下检查整治,形成多维度共治格局。发布《太原市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提醒告诫书》,动员各经营者开展自查整改。对“网红店”“销冠店”及集中区域经营者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400余批次抽检安排,排查质量安全问题。
针对网络供餐企业特别是无堂食外卖经营者多、小、乱现状,市市场监管局以“边摸底、边检查、边整改、边提升、边引导”五步骤一体推进,督促整改脏乱差问题,对整改效果明显的纳入示范店范围,对无法整改的引导变更地址、经营业态或经营模式。
通过近一个月的整治,全市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有了大幅改善,涌现出了一批示范街(区)。下一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大网络供餐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持续保持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卫生脏乱差及食品制作不规范等现象,净化外卖市场秩序,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干净、健康的外卖食品。(张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