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么努力干餐饮 ,为什么生意却越来越差?
餐厅生意由好变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产品 、服务、管理等环节出现纰漏,或竞争对手增多、放大招等,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错了问题,发错了力,或是半死不活地苦撑。
很多餐厅就遇到这样的难题,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传统中小餐饮创业者的几个痛点。
< class="pgc-img">>比如有有加鱼火锅店,起初吧生意火爆的很,但是火爆周期短,看着自己的餐厅生意越来越冷清,而周边的大排档生意越来月火爆,一些餐饮老板首先想到的“罪魁祸首”是季节,“现在天气热了,大家都不怎么吃火锅,喜欢吃烧烤、烤鱼什么的。”于是就推陈出新,推出烤鱼新品,希望能扳回一局,“我们口味比他们都好,价格又比较合适划算。”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依然没什么人来吃。
< class="pgc-img">>一筹莫展,想搞个促销活动找点人气,但又担心活动结束后恢复冷清。
一家餐厅“交通很方便”, 选址 上没问题;装修虽不如高档餐厅,但也不差;口味比其他人好,价格也实惠。可为什么火爆周期如此短,不过3个月呢?
通过“剥丝抽茧”,从各餐饮人遭遇里,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传统中小餐饮 创业者 的几个痛点。
01.不了解品类 市场 周期
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类都有明显的增长周期,正所谓3年一个坎,从增长到波峰,再洗牌沉淀到波谷,然后迎来新的增长期。在消费风口下开店,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不是因为好吃,也不是因为管理服务周到,而是消费市场变大了。
< class="pgc-img">>02.没有核心竞争力
传统小餐饮一般做口味和价格,当同区域出现同品类竞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将会被淘汰。
如此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你要明白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比如一家鱼火锅呢,抓的是好吃实惠,真有餐厅能做到么?且不说这个是不是核心竞争力,就拿开餐厅来说,大家只看捕捉率和营业额,好吃和回头率没用。因为顾客一般都是好的说,不好的懒得说,或是直接不来了,如果觉得好吃自然会再来。
很多餐厅老板都认为自己东西好吃,但实际上呢,他家的东西并不如他说的那么好吃。自认为好吃,其实是很多业内餐饮老板常见的想法。
03.经营理念落后
为什么有些餐厅营业额有时3000元,有时1000元?这是必须要弄清楚的地方,否则不管做产品,做营销,做定位,都不会很精准。对顾客消费习惯的不了解,就会导致这样的问题。
首先,营业额有延续性 。比如今天做的促销,一般要三四天后或者一星期后才会有营业额反应,然后回归,呈现出来就是营业额波动,这是一种可能;
第二,商圈的问题。 是商业商圈还是综合商圈?商铺附近有什么活动?是否有其他特殊性的因素?这些都会影响某天的营业额;
< class="pgc-img">>第三,一天的营业额不代表什么。 分析营业额一般讲盈亏平衡点和日均营业额,只有在这两点基础上,才会进一步分析特殊性,比如月最高峰和日最高峰是什么时间段,有什么周期等等。
要是营业额上上下下的频率非常高,那可能是经营策略的问题,比如产品定位,价格定位,营销定位等;如果只是几天,有可能是商圈问题,具体原因要实地考察才知道。
比如上面我们说的鱼火锅点,作为一家以鱼为主的家常菜餐厅,却要要把烧烤、烤鱼店作为竞争对手,还去跟人家学做烤鱼?要知道这两个品类在不同赛道,也没有可比性。
因为每个餐饮细分品类都有自己的淡旺季,在全年营业额相对稳定(把营业下降的“罪魁祸首”认定为季节,真是冤枉),而烤串和烤鱼几个月赚一年的钱,夏季是营业高峰期,被它们分走部分客源也属正常。
< class="pgc-img">>04.生意下滑时没有优化应对
市场发生变化,生意下滑,优化应对策略是重中之重。这时候,如果以为只要死撑就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或是用一些烂招,比如为了降低成本,把人辞退了自己干,为了吸引顾客降低产品价格,那么结果只会越干越差,甚至把老本搭进去……
应对营业额下降就有一些餐厅找错问题,发错理,比如下面说的:
1.被同质化竞争分去部分客户,被市场新兴业态又分去部分客户,总客户量却没增加。在整体生意下滑时,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例如改进产品、优化运营、重新请师傅等等,而是“熬”,把希望寄托在未知的将来。
2.当由于开业时间短,生意落差感强烈时,发现营业额走下坡路,立即积极调整应对,比如新增烤,比如发力美团团购,但没有针对餐厅特征……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涉及到下一点:餐饮老板的大局观。
< class="pgc-img">>05.餐饮大局观较薄弱
一些餐饮老板通常在餐饮大局观上比较弱,甚至比较自我。除了产品和所谓的技术以外,其他的如市场、营销、产品结构、人员定位、选址商圈等等几乎都是空白。加上如今餐饮市场严重饱和,开三个月或半年生意下滑,甚至死掉,也属于正常现象。
< class="pgc-img">>曾经的好业绩,很容易让餐饮老板心态松懈,在日后运营中心存侥幸。因为成功过,要突破自己并不容易。
餐厅生意下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错了问题,发错了力,或是半死不活地苦撑。居安思危,路才走得长。
传统餐饮店如果想要解决以上痛点,餐道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餐道主要为餐饮企业提供餐饮外卖管理系统、配送系统、数据中台、BI数据分析、系统托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服务于国内外连锁品牌超过160个,包括麦当劳、哈根达斯、汉堡王、真功夫等众多知名连锁餐饮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B-端餐饮外卖管理Saas平台,在各方面都能帮助企业成为真正的餐饮独角兽。
懂得走出来学习,你会发现又是一片赚钱的天!
关注我,每天分享经典商业模式案例!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私信我。我将为你解答。
点击了解更多加我
>到周末,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逛商场,其中不乏坐着婴儿车的低龄宝宝。大人有的逛,孩子有的玩,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这时候,到哪儿吃、吃什么就成了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想让3岁以下的宝宝在外吃到营养可口的菜品并不容易。商场里提供现成儿童餐的餐厅偏少不说,很多搭配好的儿童餐,也只是单价较低的“小份菜”,不适合牙齿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
吐槽:低龄宝宝外出难吃可口饭
周六中午,在宜家家居四元桥店3层餐厅,不少亲子家庭都会选择点上一份儿童餐。每份24.99元的儿童餐,包含一份意大利肉酱面、4个肉丸、1盒苹果汁和1个玩具。不过,记者看到,除了意面被换成卡通形状的通心粉,这份儿童餐基本只是成人菜品的小份版。
< class="pgc-img">>宜家餐厅儿童餐,肉酱与肉丸均与成人菜品一致,只是份量变少
“儿童餐里的肉酱和肉丸跟成人的一样吗?”“一样。”面对记者的询问,餐厅工作人员明确答复。
市民田女士抱怨,儿童餐的意面虽然是更适合宝宝的形状,但煮得不够软,大人吃着都觉得偏硬,酱料的口味对于两岁的宝宝来说也偏重,“你看这个肉丸子炸得都有点发黑了,表面特别硬,孩子也是不愿意吃。”田女士说,最后在邻桌宝妈的推荐下点了一个土豆泥,又吃了一些成人餐里的西蓝花,这把孩子这顿勉强“对付”过去。
“在外面玩,一到饭点儿就发愁。”田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都讲究科学育儿,自己平时也比较注重饮食的搭配,即使在外就餐,也希望尽量能有口味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实际看,满意的儿童餐真是凤毛麟角”,田女士拿出手机里的笔记向记者细数自己踩过的“雷”:“这个小猪包,儿童餐里经常有,有的内陷儿真是特别甜;这个面,肉酱颜色这么重,一看就没少放酱油;这个又是薯饼又是薯条,全是油炸食品……”
让很多家长不满意的还有儿童餐里蔬菜的缺乏。“基本上没见过有绿叶菜的,能给你准备几个水煮西蓝花、胡萝卜就算不错了。”“85后”妈妈李欣说,除了冬天,她出门时基本都会自带一些焯过水的小青菜配着吃,“否则吃一顿回来她就上火”。
在合生汇商场,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女士也表示,考虑到餐厅的儿童餐种类太单一,一般都会在家做饭给孩子带着。
走访:商场20家餐厅仅8家有儿童餐
周末,位于太阳宫的凯德MALL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大门口有旋转木马,商场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游艺设备。
孩子这么多,儿童餐的供应情况怎么样?记者走访了商场中的20家非快餐类的餐厅,只有8家有搭配好的儿童餐,其余的最多仅有赠送菜品、折扣价等针对儿童的就餐优惠。例如,几家自助餐餐厅均推出了1.2至1.4米儿童享受儿童价、1米以下儿童免费就餐的优惠政策,但店内基本没有为低龄宝宝“定制”的菜品,而是以披萨、炸鸡等为主,所以也很少有推着婴儿车的亲子家庭在其中用餐。
记者多方询问发现,在提供儿童餐的餐厅中,家长心里知名度较高的是西贝莜面村,商家也在店门口的显著位置打出“专业儿童餐”的广告招揽亲子家庭。根据菜单,这里的儿童餐共有7种,主菜分为牛肋排、牛排肉串、彩蔬海虾饼等,价格从29元到69元不等。“主要是选择比较多,也有一个营养上的搭配,看着挺花哨的,但口味见仁见智,我觉得也就一般。”一位带着孩子刚结束用餐的年轻母亲向记者反馈。
在另外一家人气很旺的商场合生汇,记者集中走访了位于四、五、六三层的共17家餐厅,有10家提供儿童餐,与凯德MALL相比比例稍高。
其中,一家泰国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泰国菜风味较重,不适合孩子吃,因此餐厅上架了“咖喱时蔬炸猪排”的单人儿童套餐,口味相对较清淡。
然而,做此种考虑的餐厅并不多。记者统计发现,在上述两家商场内,14家口味较重的餐厅中只有5家提供儿童餐,偏辣口的餐厅如湘菜馆、川菜馆等多数不供应儿童餐。
口味:调味重营养少更像“小份菜”
餐厅供应的儿童餐品质参差不齐。在定价不高的前提下,不少儿童餐都只是“小份菜”,缺乏针对儿童营养的菜品设计。
在凤凰汇购物中心3层的一家日式炸猪排店,记者看到,店内的儿童套餐有两种选择,主菜分别是乌冬面和炸物。后者包括炸猪排、炸蟹肉可乐饼等,1小份用沙拉酱拌的土豆泥,1小份米饭和一杯果汁。除果汁外,与成人菜品基本一致,只是减少了分量。而菜单上的儿童薯条其实就是小份薯条。“全是高热量的食物,生的菜丝孩子也吃不了。”消费者陈女士说到。
在连锁餐厅米村拌饭,儿童烤牛肉拌饭与普通的烤牛肉拌饭相比,也只是减少了辣酱和配菜。记者在菜单上看到,普通版本有西葫芦、香菇、胡萝卜等六种配菜,到了儿童版本,仅剩玉米和海苔两种配菜,不仅是“小份版”,而且是“低配版”。“15块钱一份确实不贵,但我觉得加点钱家长也希望儿童餐多点蔬菜。”在大众点评APP,有消费者在该商家页面下评价。
即使是在儿童餐选择较为丰富的西贝莜面村,对菜品颇有微词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咸。“有个番茄面条,我吃都觉得咸,孩子怎么吃啊。”“真没人吐槽那个虾饼齁咸吗?”类似的评论十分常见。
事实上,调味重是不少儿童餐的通病。消费者孙女士就反映,曾在石景山万达广场的西堤餐厅给孩子点了一份儿童牛排餐,“牛排咸、老,孩子一口没吃”。对此,合生汇西堤餐厅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因销量不好,目前该套餐已经下架,“确实有很多人跟我们反馈说牛排不适合孩子的牙口,口味也比较重。”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小份菜”版的儿童餐正被一些胃口小的成年人所喜爱。上周二中午,记者就在宜家餐厅看到一位年轻女士独自享用儿童餐。“点一份就能同时吃到意面和肉圆,还有饮料,正合适。”在胜博殿、米村拌饭等餐厅的评价页面,以及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网友推荐女生点儿童套餐,“口味和成人的一样,省钱又不浪费食物”。
< class="pgc-img">>很多儿童餐以主食和油炸食品为主,缺少蔬菜(某餐厅新浪微博宣传图)
追问:儿童餐标准仍缺乏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少餐厅的儿童餐销量较好,甚至时常售罄,可见市场有一定需求。但是,为何多数餐厅不愿意在儿童餐上“下功夫”呢?
“儿童餐看起来不难,但对餐厅而言是需要占用比较多精力的。”韩女士是一家儿童餐厅的负责人。在她看来,做儿童餐,尤其是针对低龄宝宝的儿童餐,首先是要在家长要求和儿童口味之间取得平衡,这就对菜品设计提出较高要求。“调味料有限制,烹饪方式要简单,厨师做成人菜品时的技能基本都用不上,需要专门去研究,而不只是简单在菜单上增加一项儿童餐。”
另外,韩女士提到,由于儿童餐普遍价格较低,对餐厅而言缺乏盈利能力,投入产出比不高,俗称“不赚钱”。“有的家长会觉得,餐厅你给我煮个粥、烫个青菜、整个蛋羹就好了,但怎么定价是个难题。低了实在不值当,高了家长又会抱怨,很容易费力不讨好。”
根据记者调查,目前儿童餐的价格多数在单份40元以下,极少数能卖出高价的餐厅通常都辅以新奇酷炫的游乐设施,卖的并不是口味。例如主打“轨道送餐”概念的失重餐厅,点好的餐食会坐着小汽车从双螺旋轨道中旋转而下,直接运输到桌前,孩子们基本都是边玩边吃。从价格看,店内的儿童肉酱意面48元、儿童牛排65元、儿童套餐68元,基本与同类餐厅正常份量的菜品持平。在星漠餐厅,还有大面积的攀爬、滑梯、海洋球池等游乐设施,单独收取一百多元的门票。
食品产业分析师也提到,儿童餐在餐饮行业中是“刚需”,但当前中餐市场的儿童餐普遍存在两大痛点:一是儿童餐的营养缺乏专业指导与设计;二是儿童用餐氛围和体验有待提升。
截至目前,针对餐饮企业的儿童餐标准仍然缺乏,更罕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餐厅。家长们希望,能找到真正符合孩子们口味的营养餐。
贴士:低龄宝宝怎么吃?
如果真带孩子外出就餐,应该注意什么?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建议,家长在重视孩子口味的同时,仍然应该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尽量不要选择过于油腻重口味的食物,而是要适当地摄入蔬菜、粗粮,减少甜食,并饮用足够的白水或汤粥。“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言,还要考虑食材的形态和材质是否适合,比如过于坚硬或者小颗粒的食物,可能会增加孩子呛咳的风险。”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雪柠 实习生 张楚扬
编辑 王雯淼
流程编辑 马晓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579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王盼
“无处安放的熊孩子”
正酝酿巨大的市场机遇
前阵子,餐厅“拒童”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起因是:12岁以下的孩子太吵,不适合开放式大厅的设计。
事实上,每个餐厅的定位不同,针对的客群也有所区别,这在餐饮行业并不难理解。但,由此热搜牵出另一个餐饮话题——带“熊孩子”下馆子,真的没地方吃吗?
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根据第八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餐饮市场规模已恢复至4.7万亿,业内普遍以10%的儿童餐饮渗透率来测算,儿童餐饮消费市场规模近4700亿元。
★《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儿童食品市场规模为3623.27亿元,并有望于2025年突破5000亿元。
★美团团购数据显示:今年1-4月,美团团购平台“儿童餐”订单量同比2023年增长144.78%,2022年儿童餐订单量同比增长300%。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2022年外卖平台上的儿童餐商家同比增长近25%,菜品增量近35%。值得关注的是,主打“热辣重口”的川渝菜系也兼顾家庭用餐需求,推出更适合宝宝口味的儿童套餐,其中“湘菜”为代表,以近13倍的年复增长“一骑绝尘”。
……
此外,内参君关注到,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类推出儿童餐,比如旺顺阁鱼头泡饼推出三款儿童套餐,以鱼、虾、牛排为主菜;江边城外烤鱼也在去年特意“升级改进”了儿童餐;眉州东坡在外卖平台也推出了三款儿童套餐,并“随机赠送小熊猫盲袋”……此外,还有比格比萨、汤城小厨、花家怡园等,均上线了儿童专属套餐。
◎图源:网络
>事实上,一些餐厅即便没有针对儿童做出餐品设计,也在氛围、服务、部分菜品方面做相应的照顾,比如“免费编小辫儿的小放牛”就是典型案例。去商场逛一逛就会发现:不一定家家有儿童餐,但几乎店店都有儿童。
不可否认,被普遍认为“不便于管理、利润低、影响就餐体验、食安要求高”的儿童餐,已经逐渐专业化和普遍化。
一方面是头部餐饮品牌的带动,让儿童餐品有了品质和卖相的双重升级;另一方面,则是家庭消费群体中对孩子用餐的重点关注,同时对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好多家长更重视健康、有机;此外,越来越多的餐厅,从“赠送”变成“专业菜单”,从经营层面做出改变,解决了儿童餐“随便做做”、“没有利润”的痛点,甚至,让不少餐厅看到了打破内卷的新思路。
这一风口的渐行渐近,从日本儿童餐食市场的成长轨迹也可见一斑:20世纪90年代,日本家庭规模分散小型化,同时,女性从家庭走向职场,劳动参与率稳步提升。这背后是烹饪时间的降低,以及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儿童餐食及外卖的快速发展。同一时期,日清、三井宝宝、札幌一番等品牌纷纷推出效率与健康兼具的儿童餐食产品,并进入快速发展期。
如此看来,儿童餐这条赛道,大有可为。
让小朋友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西贝如何理解“专业儿童餐”?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儿童餐食,只是成年人餐桌消费的“附庸”。不少餐厅认为,煮一点面条或粥、蒸一碗鸡蛋羹,让宝宝“不饿肚子”,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并没有考虑过在这条赛道上深耕。而事实上,儿童餐并不等同于“糊弄餐”,对儿童餐这个品类,也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
一位宝妈坦言:部分餐厅推出的免费宝宝餐,实际上菜品非常“简陋”。仅仅只限于“你需要可以有”,但不会主动提供,更谈不上营养搭配;还有一些很便宜的餐食,体验感并不好。“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是完全可以接受收费制的,毕竟外出吃饭,宝宝是我们选择餐厅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收费,但希望尽量做得用心一些。”
另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真的把儿童餐做好,甚至要以此盈利赚钱,需要投入非常多精力、资金去研发菜品,还需要做针对性的营销吸引客流。但,这对于大部分餐厅来说挺难的,“这毕竟算一个小众细分赛道。”
直到2017 年,西贝提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号召;是第一家把儿童餐提为“战略级”工作的头部连锁餐企。2022年6月,沉淀了5年之后,西贝又正式发布“专业儿童餐”,以儿童餐为突破口,强化家庭友好餐厅定位。
西贝在儿童餐上的“专业进阶”,另一面,也在盈利方面收获颇丰:西贝莜面村儿童客流年均服务近 500 万人次、“甜蜜蜜香烤鸡翅套餐”至今卖出超 170 万份、5 年来累计服务家庭超一亿人次;甚至在疫情之下,西贝专业儿童餐业务也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2019年到2022年,儿童餐营收增长415%。
其实,小朋友不可能一个人来吃饭,无形中,也会带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客群,增加门店的客流。西贝做过统计:一个儿童餐的背后,带动的是少则1人,多至3、5人的家庭消费,随着“专业儿童餐”的深耕,成人就餐率也在上涨。
那么,西贝是如何理解“专业儿童餐”的?负责人坦言,“从小朋友的角度去考虑真实需求”。其实,小朋友也是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并匹配一些专属服务,让他们真正有“主角感”。比如孩子有专属菜单,宝宝可以像个“小大人”一样自己认真选择餐品;再比如菜单设计成绘本的样子,小朋友可以涂鸦,也增加了不少趣味感。
此外,针对餐品和体验,西贝总结出“几个专业”。
◎儿童餐有独立的售卖档口 供图:品牌方
>1、烹饪专业。轻烹饪,轻调味。
2、食材专业。结合西贝自有的食材供应优势,自建5万亩的有机莜麦基地、奶食基地等。
3、营养搭配专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倩坦言,儿童餐要做到食物品种丰富,合理搭配,如主食不仅仅提供大米,也可以搭配红小豆、玉米粒、小米等;蔬菜可以是多种食材混合,如胡萝卜、藕片炒菠菜等。儿童餐的饮品,建议选择牛奶、酸奶或水,少用含糖饮料。
西贝的专业儿童餐,肉肉、菜菜、水果,营养科学搭配,有粗有细。很多产品是专为儿童研发的,比如“4种彩蔬海虾饼”。西贝发现许多家长有这样的烦恼:宝贝挑食,不爱吃蔬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西贝大厨研发了 4 种彩蔬海虾饼。将芹菜、胡萝卜、毛豆仁、甜玉米4种蔬菜,加到孩子爱吃的虾饼里。大只的南美白虾,一部分切段,一部分压泥,保证虾肉含量在60%以 上。4种蔬菜含量在15%以上,保留每种蔬菜的颜色和形状。
◎宝宝餐的食安要求更为严格 鸡翅是现烤的,所有的肉都是生胚配送到店,确保新鲜 供图:品牌方
>4、菜单专业。首创“儿童识字菜单”,用孩子喜欢的绘本形式设计菜单,菜品与食材一一对应,配上拼音、英文、插画和汉字。孩子每点一道菜,还能认识1-4种食材。
5、服务专业。具体包括:10分钟优先上齐儿童套餐,FDA认证儿童专属食品级硅胶餐具,一客一用宝宝围兜,母婴级安全配方消毒宝宝椅,西贝原创儿童识字菜单,可涂鸦儿童餐垫纸,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提供菜品指导。
大手笔、重投入
用“有机”升级儿童餐
在食材方面,西贝专业儿童餐向有机化持续升级。
目前,西贝专业儿童餐中已经使用的有机食材原料包括有机莜麦粉和有机奶源。除此之外,已经实现部分食材的有机升级,比如有机胡萝卜、有机西兰花、有机玉米等。
“我们分别在中国莜麦之乡武川县及其周边建立了5万亩的有机莜麦基地,技术设备上,使用世界一流的瑞士布勒设备,28道工序来打磨干净、细腻的莜麦粉。做出这个投入,我们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现在顾客能吃到的西贝莜面,都是有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武川有机莜麦基地 供图:品牌方
>此外,西贝还在元清两朝皇室奶食供应地“正蓝旗”建立了自己的奶食基地,购置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把当地传统工艺制作方法和现代化的工业有效结合,真正实现生产标准化、数据化、精细化,通过全程冷链运输配送到西贝餐饮全国各大分仓,最大限度的保留牛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不仅仅是食材,零售层面,西贝也在不断探索,比如门店和线上商城,今年上新了“有机纯牛奶产品”,该纯牛奶源自北纬47°黑土地,与飞鹤有机奶粉属于同款奶源,一盒200ml的容量,也充分照顾到宝宝的饮食需求。
西贝甚至与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深度合作,联合调研《儿童在外就餐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
◎今年5月,西贝凭借4款专业儿童餐零售产品 斩获业内备受认可的综合型奖项“iSEE全球奖”5项大奖
>攻胃更“攻心”
和小朋友真正“玩在一起”
除了餐食以外,儿童餐的客群还有一个特殊性:好动爱玩。
这和成年人消费有本质的区别。
某种程度来说,做好儿童餐,既要服务好家长,又要服务好孩子。家长的“考核维度”在于菜品是否营养美味,环境是否安全舒心;而孩子的“考核维度”,则在于“这家餐厅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在打造儿童餐的五年时间里,西贝在门店连续举办了10万余场亲子活动,共有80余万组家庭共同参与。
◎供图:品牌方
>在这些活动中,小朋友们戴上西贝厨师帽,穿上西贝小围裙,跟着西贝莜面小姐姐跳起可爱的莜面搓搓舞;在爸爸妈妈的注视下,他们大胆地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小才艺;此外,孩子们也能在亲子活动中与家长一起体验传统手工,制作各式面点,如有机莜面鱼鱼,获得西贝颁发的“小小美食家”证书……
4月底,西贝专业儿童餐和全网累计播放超50亿的优酷少儿IP“缇娜托尼”达成联名合作。这是西贝IP合作的首秀,也为儿童餐行业开辟了创新思路。通过卡通贴纸、公仔、涂鸦纸等周边产品,西贝和各位“小顾客”迅速建立了紧密联系,趁热打铁,也在深圳设立22家主题店,让联名的氛围拉满。
最终,4月28日至5月3日期间,参与8场商圈活动的家庭385组,深圳22家主题门店赠送公仔 1050个、赠送贴纸8w+张,全国门店儿童餐销量超过47万份,门店儿童客流将近20万。
◎供图:品牌方
>今年6月1日至8月底,西贝举办第二届“暑假儿童美食节”。不仅做了食材方面的有机升级;更是推出了首个完全由 AI 创作的 IP 形象“西贝爱心小厨”;还和到店的宝贝玩游戏、做手工,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就餐之余能有一段美好回忆。
小结
自建供应链、“砸”人、做联名、跑调研、搞零售……西贝用五年的时间,见证了专业儿童餐的进阶;同时,也让这个原本小众的品类被更多顾客看到和认可,让更多的宝宝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绿色、天然、有机、趣味。在专业儿童餐这个事业上,西贝之前,几乎没有餐饮企业重金投入、潜心研究;而在西贝之后,未来,还有很多个“五年战略”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