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头像,下载app并订阅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南国都市报 男子曾某买了一辆小轿车,加盟儋州某汽车自驾租赁公司赚取收益,谁知租赁公司未严格按照租车规定将车租给王某使用,最终导致汽车被骗走至今未追回。近日,海南二中院维持儋州法院一审判决,租赁公司赔偿曾某车辆损失费和出租收益损失费共13万元。
2014年8月6日,曾某买了一辆轿车。9月10日,曾某与租赁公司签订《车辆加盟合同书》,加盟公司经营,期限1年,公司按自驾车当月实际出租营业额的20%收取管理费,剩余80%为加盟车辆当月纯利。
签订合同当日,小轿车交付该公司出租经营。案发前,租赁公司每月均向曾某支付收益款。2015年5月7日,租赁公司将车租给王某。7天后,租赁公司员工报案称,车被骗走,该车至今未追回。
儋州法院认为,双方同意按保险公司条款计算涉案小轿车案发前实际价值作为车辆实际损失数额,确认为119386元。双方还确认,车辆加盟收益月均4000元,从案发至合同期满共4个月,出租收益损失共16000元。该院一审判决,租赁公司赔偿曾某13万元。
宣判后,租赁公司上诉称,1998年发布的《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私家车不得用于租赁,双方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属无效合同,其自身无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海南二中院经审理认为,该暂行规定已于2007年11月14日被废止,双方的加盟合同书合法有效,故驳回上诉。(记者 王忠新 通讯员 罗凤灵 叶玉华)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品牌酒店成了众多消费者的中意之选。近日,扬州消费者娟娟(化名)在小红书发帖吐槽被“金季”“全季”酒店名字整懵了,办理入住时“傻傻分不清”。
3月21日,扬州金季酒店前台客服回应游上游新闻记者称:“我们酒店不是(全季)连锁,但房费要便宜些。”记者在调查发现,多个酒店名高度雷同并非个案,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品牌方有何回应?对此,上游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1 游客懵了:
楼上“金”季楼下“全”季
3月21日,娟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我在晚上八九点钟到了扬州旅游,通过手机地图app找到瘦西湖附近的酒店,在办理入住时,酒店前台反复在和我确认酒店名称,我还特地看了一遍,发现来到的是‘金’季酒店的前台,当场懵了。”
楼上楼下“金季”“全季”。/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娟娟展示的图片看到,楼层索引显示,两家酒店均在同一栋楼里:金季酒店(公寓)大堂在6楼,全季大堂在5楼。“入住后,我发现房卡,洗漱用品的logo设计,跟‘全’季酒店一模一样,我更懵了,但周五晚标间房价180元,相比来说划算,还便宜几百元。”
娟娟将自己的遭遇发到网上后,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感叹“平台上乍一眼一看,把金季看成全季”“这家住宿便宜而且装修一样,当时我也懵了”,也有人分析“可能是运营方拿出部分房间搞双品牌运营”,还有网友调侃说:“我去全季前台开房,客服看我订单,然后微笑跟我说上六楼,到了六楼前台我才晓得自己订了金季酒店。”
3月21日,全季酒店(扬州文昌阁瘦西湖路店)前台客服回应记者问询时表示:“你说的金季酒店不在这个楼层。”对于两家酒店名仅一字之差的情况,该前台客服不知情,“确实有不少顾客走错楼层。”金季酒店(扬州文昌阁瘦西湖店)前台客服则表示:“我们不是(全季)连锁,房费要便宜一些。”
2 金季酒店客服:
不是全季连锁但房费便宜
在人们出游的背后,对酒店住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记者留意到在娟娟的帖子下面,不少网友曝光出游时拍下的酒店名高度雷同的照片,有的是酒店名称几乎相同或读音相近,有的是LOGO图案容易混淆:“汉庭之酒店”“又庭酒店” “维也钠酒店”“桠朵酒店”“威斯丁酒店”“浦江之星”“宜沁思酒店”……有网友吐槽,在外旅游时看到酒店名称、LOGO被跟风模仿成为一种常态,“我定喆啡酒店,没注意就定了个喆咖酒店,关键是房间里面装修都是一样的。”
这些酒店取名为何会与知名品牌雷同呢?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多家酒店问询,上述金季酒店的前台客服对两家酒店名称雷同,自己不知情。不过她承认,自己家酒店比对方,“标间客房费是要便宜些”。
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桠朵酒店前台客服告诉记者:“我们不是(亚朵)的连锁酒店,我们取的名字就是取的这个(桠朵)名字,房费要优惠一些,比如豪华大床房我们今天也就140多元/晚。”
海南一酒店取名“桠朵酒店”。/网络截图
在万宁市滨海路石梅湾有一家名叫威斯丁的酒店,客服在电话那头告诉记者:“在万豪公众号上查不到的话,顾客可以通过这个电话预定房间,房费肯定要便宜一些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酒店名称雷同的出现?“因为品牌酒店名气够大,能够引流顾客,优惠房价锁定顾客。”上海一酒店行业服务供应商总经理雷波告诉记者:“有些名字雷同的酒店可能曾经是品牌方的连锁加盟商,合作到期后就摘牌,但经营基础已经搭建好了,索性改了个‘擦边’名字自己运营,这些店名十分具有误导性和迷惑性,甚至还可能被人误当成正版。另外一些酒店老板有可能就是为了蹭品牌酒店流量,只贪图当下的便利,而忽视在服务下功夫,有可能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消费者在订房时要擦亮眼睛多看一下酒店名称。”
3 被“雷同”咋办?
品牌方回应:将保护品牌产权
雷波向记者坦言,故意去雷同品牌酒店的名字,显示出“大树下好乘凉”的目的。“‘有些国际头部酒店品牌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对于上升期或扩张期的酒店品牌来说,则会积极维护品牌价值。”
网友晒出多个酒店名称高度雷同的情况。/网络截图
那么,品牌酒店方对“名称雷同”现象有何反应呢?华住会集团公关部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我们已经注意到市场上出现了假冒旗下品牌的酒店。这些酒店经营方已经违反关于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等相关法律法规。华住会将依法依规保护我们的品牌产权。”
此外,上海亚朵商业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万豪旅享家客服均回答,会在3个工作日内就此事进行反馈,但截至3月23日发稿,记者没有得到回复。
重庆西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砚池分析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为搭便车蹭商誉,这些酒店“名称雷同”的行为违反基本的诚实信用原则,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根据《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标识,足以使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明确禁止了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商品(服务)的名称、包装、装潢等造成公众混淆的行为。建议品牌酒店加强商标管理和市场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提高对品牌真伪的识别能力,减少受骗的情况。”?
?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来源: 上游新闻
冠仁(右)和农户在地头交流。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许欣 文/图
因为长年奔走在田间地头,蔡冠仁的皮肤被炙热的阳光晒得油黑发亮。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农人。
这位种养大户早就在城里买了房,但始终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家儋州市海头镇红洋村委会,这里有一块相当有名气的海头红洋江种植养殖科技扶贫示范基地,这里有他一手组建的儋州红洋江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专业合作社。
和热带高效农业有不解之缘
“这里的每一块土地上都留下了我的脚印。”儋州市海头镇致富带头人蔡冠仁说,每天不到基地走一走,感觉生活总像缺了点什么。徜徉在上千亩的田地上,他自豪地讲述着开垦每一块土地的故事。
今年44岁的蔡冠仁是土生土长的红洋村人。他和农业有着不解之缘。20多年前,他中专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出售农资产品。后来,又花了三年时间学习农业管理。他在香蕉园里当过工人,打杂、浇水……积累了丰富的香蕉种植经验后,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承包了红洋村40亩的农场,每亩地投入9000元种起了香蕉。经过6年的发展,蔡冠仁及其团队的香蕉种植面积发展到680亩,其中他自己承包的面积有466亩。
“我们基地生产的香蕉,用流水线技术包装上市,质优样美,口感极好,今年最便宜卖到每斤1.95元,贵的时候卖到每斤2.92元,花了一个多月,基地的香蕉全部出售一空。”他自豪地说,因为自家香蕉品质好,每年3到5月,都会有全国各地的代理商直接到地头收购香蕉。
蔡冠仁对这片土地有深厚感情。
贫困户可以来就业也可当股东
在海头红洋江种植养殖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有大片香蕉林,有的香蕉刚刚采摘完毕,有的土地正在开垦,准备种植香蕉和菠萝。
在一块非常醒目的“海南省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的牌子上,有这样的承诺:贫困户直接入股50亩以上。
对于扶贫,蔡冠仁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让贫困户有参与感。”他提出了就业+股东的扶贫模式,在红洋江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专业合作社工作的村民可以承包土地种植香蕉当股东,也可以来干农活,工资另计。“之前他们只能打零工补贴家用,一天辛苦打散工只赚100多元。现在合作社工作的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达10万元甚至是15万元。”
对未来发展有清晰规划
蔡冠仁对未来发展有清晰规划,他计划申请利用地里的闲置土地,种植芒果、辣椒等,计划五年内在红洋村委会附近组织农户建个“百果园”,再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厂,并通过线上网络平台销往世界各地。他还专门到泰国考察了香蕉加工产业,相信自己能带领更多村民走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
他一直认为,他的家乡海头,这块临近海边的土地温差平稳,非常适合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我们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蔡冠仁说,现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只有一条:缺水。
这一带天旱少雨,农业用水一直紧缺,而香蕉种植业需要足够的水来灌溉。同时红洋村的供电设施较为薄弱,为了保障农场的经济不受损失,其扶贫对点单位共青团海南省委和儋州市水务局、三防办等相关单位一次次伸出援手,多次帮他们解决用水、用电方面的燃眉之急。但随着更多农户的加盟,有更多的土地需要开垦和改良,随之而来的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需全面跟进。
蔡冠仁说,最近一个月来,他致力于实施一项引水工程,该项目利用物理原理,从高处引水到低处,现已投资数十万元,在坡地上铺设了3公里的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