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菜:有“一个人的火锅”之称,将各种食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加入调料拌匀。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辣度和食材。
2. 串串香:把食材串在竹签上,顾客自己挑选后放入锅中煮,按签子的数量计费。其口味和火锅相似,但通常人均消费相对较低。
3. 钵钵鸡:属于冷锅串串,有麻辣和藤椒等多种口味,将煮熟的串串浸泡在特制的汤汁中,食用方便。
4. 麻辣烫:选好食材后煮熟,加入调料,通常价格较为亲民。
都清油火锅、重庆牛油火锅、开在居民楼、小巷子、机场边的四川火锅小神店,我吃的着实不少,没有想到在上海吃到了一家比它们都高出一筹的火锅,原因很简单,这是做川菜宴席的南兴园开出的副牌,出身正统家底厚,属于降维打击,就开在淮海中路的别墅、川菜馆子的隔壁。
< class="pgc-img">>今醉火锅只有六张桌子,光是许多南兴园的老客人就订满了,平时要提前好久才能订上,我趁着节后刚刚开市人还不多,捡了个漏。
< class="pgc-img">>吃四川火锅,绝不鸳鸯,必须选全红的牛油锅底,这里底料给得足,烧开了散发澎湃的香气,不刺不呛,温和醇厚,一个敞亮的开局。
< class="pgc-img">>店里建议客人油碟和干碟都要,前者是纯纯的麻油,令涮烫出来的菜迅速降温,后者是自己调的花生芝麻碎,辣椒面特香,裹层粉上个底味,撇了沫再打一勺原汤,闻着味儿我已经按捺不住了。
< class="pgc-img">>成都空运的牦牛肚,一整个儿上来,师傅现场手撕,扔进锅里、七上八下,胃壁收缩、小刺凸起,肉眼可见的新鲜,吃起来不但有内脏的爽弹,还带着肉感,又厚又有嚼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黄喉,这里另辟蹊径,不是切片,而是切丝,烫出一个个漂亮的小卷,细细的心管吃起来更加脆口。
< class="pgc-img">>店里的鹅肠来自潮汕,当地盛产狮头鹅,鹅肠自然好,自带漂亮的肉粉色,稍微烫一下就好,又宽又厚,又润又滑,广东人怕也是要羡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还有新鲜的鹅血,一并从潮汕运来,带自然凝结的小气孔,多涮几分钟,不一味追求嫩,比常见的鸭血更有韧性也更有质感。
< class="pgc-img">>猪腰见多了大刀腰片,这里仰赖厨房做川菜的好刀工,切了个凤尾腰花——不久前在成都永乐饭店吃肝腰合炒,我还在研究麦穗和凤尾花刀,今天终于领略了凤尾的风采,刀口更深、切得纤细,打着旋、好标致。
< class="pgc-img">>涮腰花的绝招也学到了,原来不是烫熟的,而是焖熟的!腰花一入锅就迅速关火,用余温把腰花捂热,十几秒就捞出来,口感嫩如膏,配着细巧的凤尾,绝了!
< class="pgc-img">>火锅涮鳝鱼,一定要连血一起下锅,果然这儿的鳝鱼活杀还带血,服务员夹起来的时候拉出了黏滑的血丝,看着就欢喜。
< class="pgc-img">>开背的鳝鱼只取最宽的一段,吃起来细嫩有爽感,肉卷起来还夹带着锅里的底料,香而不辣,过瘾极了。
< class="pgc-img">>眼前明明一片火红,但其实一点儿都不辣,更多的是香,香料的清香、青椒的花香和一股莫名的甜香层层叠叠,“是因为干碟里加了糖吗?”“是锅底加了醪糟!”服务员一语点破,此时她又来加汤,不是清水,而用清鸡汤,到底是考究啊。
< class="pgc-img">>菜单上还有一道海南红脚虾,我第一次见,好奇点来试,摆了个可爱的心形,虾头特别大,肉身特壮实,真是拿全国各地的好食材为我所用。
< class="pgc-img">>店里的素菜我也喜欢,胆水豆腐嫩嫩的,满是豆香,竹笋则来自天目山,翠绿欲滴。
< class="pgc-img">>最后下一盘卤肥肠,软软糯糯的,我们脱口而出四川话:好耙!
< class="pgc-img">>店里的卤味都是自己做的,多点两盘来下酒,卤猪头用了传统的香卤,衬得土猪的肉更香。
< class="pgc-img">>兔头则是辣卤,麻辣味丝丝渗入头骨、脸颊和脑髓,我们逐一拆开细细啃。
< class="pgc-img">>小酥肉厨房手工鲜做现炸,酥壳带浓浓胡椒味儿,咬开来肉汁还爆浆,绝佳下酒小菜。
< class="pgc-img">>吃火锅不适合配葡萄酒,我特地带了瓶马爹利干邑,难得店里还拿得出原配的冰桶,干邑冰饮幻化出圆润甜美的香草奶油和巧克力味儿,萦绕纷繁香料和炽热红油,迷人一整晚。
< class="pgc-img">>吃喝到深夜,客人都走了,留下满屋子的香……想到在四川吃火锅,当地人都打包锅底回家,我们舍不得这一锅也想打包,服务员面露难色,只得把桌子上剩的菜都扔进锅里烫熟了打包带走,到家一看,她怕漏油,还仔细包了厚厚的保鲜膜,我打算下次去吃要勇敢地要求打包锅底!
< class="pgc-img">收尾:青椒肉丝配蛋炒饭
>锅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食之一,被誉为"中国美食之王"。其独特的吃法、丰富的底料和各式加料,让人吃过之后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在中国,成都、重庆、昆明这三座城市的火锅最为出名,各有特色,令人品尝过后难以取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三座城市的火锅文化,看看哪一锅最地道!
< class="pgc-img">>成都火锅:百年传统的璀璨明珠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因产自这里的麻辣火锅而成为"火锅之都"。成都人对火锅的热爱,可以从行人街小吃摊到高档餐馆随处可见。作为祖师爷级传统,成都火锅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 class="pgc-img">>成都火锅最大特色在于"红、香、麻、辣"四字,即番茄红、香辣味浓。用料独具一格,底料必备红油、花生米、香菜和麻椒,汤锅通常加入豆瓣酱、郫县豆瓣等配料,让汤底味美麻辣、鲜香可口。在调料上也很讲究,必须品尝老干妈、象牙白芝麻和花生碎等特色调料,才是正统。
成都火锅最著名代表有"七十二行老妈兔头"和"醉佳酿"等老字号,还有新派火锅店"马路边边"、"德庄"等。这些店内老苍蓝大理石桌面、酱碗、凉菜,满满都是老成都的味道。品尝时要先将牛肉卷入椒盐、香油等佐料腌一腌,然后下锅涮煮。吃一口,啧啧有味,满嘴留香。美味的火锅再配上成都本地出产的冰粉、糖油路、豆花等地道小吃,保准让你吃到欲罢不能!
< class="pgc-img">>重庆火锅:刚猛霸道的铁锅战士
如果成都火锅最显著特色是"麻",那么重庆火锅就非"辣"莫属了。在商业模式上,重庆人也将火锅推向全国,形成网点遍布、连锁经营的火锅产业。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小城县乡,都能吃到正宗重庆火锅。重庆人对火锅的热爱,简直是发自肺腑、打心底!
< class="pgc-img">>在锅底方面,重庆火锅汤底通常以红汤为主,配料丰富多彩。经典重庆火锅配料有香菜、花椒、辣椒、蒜苗、葱花等,再加入牛油、鸡油、麻油或猪油,让整锅热气腾腾、麻辣鲜香。作为重庆本地人,也会在家里熬制特色卤汤,家家有传统秘方,香浓无比。
重庆火锅除了要追求"麻辣鲜香"的传统味道,也不乏一些新潮、具有创意的火锅款式。比如"五香辣锅、苍茶辣锅、老妈辣锅"等,在基础汤底上再加入特色香料腌制。重庆人喜欢先将肉片卷起涮一涮,然后直接吃下。吃的时候,还要把各种蔬菜、豆制品等陆续下锅,最后拌一拌、沾上自己喜欢的蘸料,一口一个味蕾辛辣欲裂!
< class="pgc-img">>昆明火锅:豪放开朗的滇味佳肴
昆明火锅融合了云南当地少数民族饮食习惯,既有番族火锅的突出特点,又吸收了汉族火锅的优点,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各地火锅的精髓。其最大特色是清淡、酸辣、爽口。
< class="pgc-img">>在昆明,火锅店随处可见,种类繁多。最出名的要数"红运钵钵鸡"了,汤底分红汤和白汤,色香味俱佳。除了钵钵鸡,明宫羊血锅、南陀鲜铜火锅、薫麻麻火锅也都是不错的推荐。无论哪一种,都淋漓尽致展现了云南火锅爽口开胃的特点。
< class="pgc-img">>昆明火锅的鲜酸汤底多以青椒、芝麻酱、花生酱等为主要调料制成。番族喜欢将新鲜青菜叶、鱼片、豆制品和特色菌菇下锅涮,最后浇上酸菜汤调味。而汉人则比较偏爱放入肉类如牛肉、羊肉等。大家一边涮一边吃,把鲜香滚烫的锅底汤汁舀入鸭钵内一起吃。因为昆明的气候较凉爽,当地人对火锅情有独钟,无论身在何处,品尝昆明火锅都让人感到温暖惬意。
< class="pgc-img">>综上所述,成都火锅麻辣鲜香,重庆火锅油而不腻、麻辣惹火,昆明火锅清鲜爽口,在煮锅工艺和口味方面各具特色。无论你是火锅爱好者,还是美食家,来一场地道的火锅饕餮都会让你吃出新的乐趣。不妨跟着小编一起,走进这三座城市的火锅天堂,大快朵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