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
我的xx号 “(此处打码)” 关注者 伊万是一名互联网营销创业者,最近在与一家港式茶餐厅合作进行推广活动,期望通过引入社群营销的思维来对餐厅进行推广活动,提高客流量和营业额。
这篇文章是他的定期复盘系列之一,一碗梁粉没有做任何删减或者修改,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
创业是一种修行,引入社群营销思维改造传统茶餐厅也是,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谁也不能保证改造是否会成功,成功的经验固然耀眼,失败的经验却更加难得,如果能给到你哪怕一点点启发或促动,对伊万和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文/伊万
——缘起
网上结交了一个朋友,一碗梁粉。不是凉,是国家栋梁的梁哦,不要搞错哦!
开始了坚决和毅然地与凉粉哥合作、实际上他是前辈,指导我猛一扎地投入到了社群运营的再创业当中。
没什么可后悔的,不做,就什么都成梦幻泡影。做了,只有无怨无悔的心。
一、改造工程 DAY 1
在家里看了梁粉哥的几篇引流的文章,基本上记住了建立社群的四种门槛。便到了家楼下的香港兴茶餐厅,进入主题跟老板娘商谈起社群化的改造工程。
先列提纲如下:
1、沟通
2、了解需求
3、执行力
4、所谓的成功
5、结合香港兴茶餐厅进行装修装饰的一定改造
6、痛苦的教训——最重要,不要再走弯路
7、坚定社群运营势是必走的路,没有人可以躲避
8、很多群不盈利,因为他们不言利
9、多项引流同时行动
10、做,未必不成功;不做,就一定要被淘汰
1、沟通
因为笔者从小对口才、语言、演讲等话题和技能十分有兴趣,而且做过英语教师,做过保险,虽然不甚成功,但仍觉得从前的工作经验,对笔者影响甚巨。
难点:茶餐厅老板娘60后,对现时流行的社群运营的基本上不了解。所以必须十分耐心,跟她解释一些有关餐厅定位、运营社群化的目的以及盈利扩大化的可能性分析。基本 上因为笔者与老板娘相识数年,常到她的茶餐厅用餐,并且出于她本身对于茶餐厅营业额提升的急切需求,我们才能谈到一起,她的信任是很重要的。基于这点,笔者有信心,去说服她,按照社群化运营的模式和思路,对茶餐厅进行彻底的改造。
所以,创业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找到一个合适的甲方,长久的信任真正的很重要,沟通就容易多了。
2、了解需求
需求是多样化的:a、提高营业额,b、社群化改造,c、餐厅的各方面改造
这时候需要聆听老板娘的需求,她的茶餐厅现在地理位置尚算可以,她自言定位在中档,但周围的居民消费力不高,整体营业额并未如她所愿,我想应该更进一步地对她的营业额进行量化,业绩进行KPI化。
另外,茶餐厅附近有两三所中小学,学生们消费力同样有限,针对他们推出了12~13元的成本价的学生餐。但是,据笔者了解,学生们的偏向更喜欢到就在旁边的沙县小吃用中餐。
社群化改造的需求,老板娘基本上没有了解过,基本上这个工程就是从0到1的改造,十分的艰难。需要跟她社群化就是把所有的食客聚集到一个或数个群里,社群名初定为“香港兴茶餐厅美食速递群”或“香港兴茶餐厅吃货大家乐群”,一个好的名字,会让客户有较高的认同感。
此外,了解到老板娘并不是十分善言,也并非太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员工素质一般。她的茶餐厅二楼大多数时间都是空置,希望能有人过来打麻将之类的。以下会根据笔者的思考谈到对二楼等地方的一些改造思路。
3、执行力
老板娘比较被动,笔者的行动也较为让他不能理解。一个用互联网思维的人,怎样说服一个并未站在风口上的思想滞后者呢?
这就需要社群运营者,在茶餐厅里,叫做社群运营助理,角色比较尴尬,其他的员工第一天并未了解你的角色,老板娘也未宣布对你的任命,普通的员工们只是基于熟客的身份,对你保持着不信任和怀疑。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要逼着笔者亲力亲为,督促老板娘对顾客进行优惠推广的诱导,并且必须有勇气去承担起有可能对自己经济造成损失,譬如说,在美团进行现场点评,花了很多时间,笔者就需要像公关(不要想歪)一样,首先拍胸口说包在我身上,告诉老板娘,引流就像做保险,陌生拜访100个人,有一个人成交就算是成功的了。
是的,社群运营是苦活,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跟老板娘打包票,你需要胆量。跟客人推杯换盏,察言观色,讨客人欢心,必须练就一身的武功,花上半小时,因为Wifi或者4G网络的不畅通,要有勇气和智慧,面对这个本来成就别人,也意味着成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如果失败,那就来过。天底下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做,就有希望。
4、所谓的成功
第一天所谓的成绩,在我看来,有90%是失败的。
由于对网上大众点评和美团点评的使用不了解,花了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浪费了客人的时间,后来发现竟然在不容易点击进入的美团的外卖点评里添加了四个点评,其他在店外叫外卖的基本上没有评语,还在店里被客人抱怨送外卖慢,看到心里有点添堵。
本以为这些平台,十分管用,如果客人没有,还劝他们在用饭的过程中下载大众点评,客人能够忍住不发作,算是阿弥陀佛。
来了三拨客人。
第一拨,两个美女。由于对美团使用的不熟悉,花了两个美女很多时间,好在笔者口甜舌滑,逗得他们笑,否则,场面很难看。我表示谦虚一下,这些沟通技能都是经过不断地看书练习可以掌握的。如果不是干过销售,和对各种客人心理的仔细揣摩,就基本上是一个餐厅经理一样的,是很难应付这种所谓的厚脸皮的hard sell的。然后加了两美女微信。算是积累了两个粉丝,但是客户体验肯定是不好的,稍后咨询梁粉哥,需要进一步采取更加高效的转化措施。稍后再述。
第二个,一个香港客人,老板摸样,带一眼镜,斯斯文文。
当时就拍胸口跟老板娘说,我来让他用点评App吧,然后跟老板娘说,不行的话,你送的饮料算在我账上,于是送他一瓶啤酒。还时不时公关一下,跟他碰碰杯。
我想此时香港老板的内心有没有一万只羊驼奔腾过呢,内心觉得厚着脸皮干下去吧。
要赚钱,只能这样,销售的能力很重要。
但是后来,香港老板还是没能加微信,花了半小时,也算是功败垂成。
第三拨,一对香港情侣。
算是表现了极大的忍耐力。要很仔细谨慎的跟他说:我们免费送一杯饮料,只要您在美团上点五星赞就OK了,只需要一两分钟。
结果客人很有耐心的点赞了,第一次用,但也未能加到微信,就是此位客人说,不望你们有什么美食速递,大优惠什么的,只要叫外卖的时候快点到就行了。
然后晚上回家看了美团外卖客人点评,差评提出各种问题,虽然不多,但是看起来很扎眼。想来美团多人用,而且基本上是点个星,现在越来越多人就用美团外卖。但是同时从老板娘那里了解到,实际上外买量占到总营业额的少数,约莫估计有10%吧,其他大多都是上门的。
是否应该放弃美团下单,大众点评是否要客人下载,应该是考虑到费时费力,不讨好,然后打扰客人,而且加微信只有50%成功率,打算放弃。
失败,试错,爱迪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马云的失败比成功更多,只是他愿意坚持而已,成功的方向是邓爷爷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他的智慧足以点亮我们前进中的路,让我们看到希望和光明。不要让嘲笑者、负能量心灵垃圾影响你,世上千百条路,总有成功的时候,努力,加油!
5、结合香港兴茶餐厅进行装修装饰的一定改造
香港兴茶餐厅,美其名曰,就是香港独特的中西文化结合,源自香港的港式茶餐厅。
根据老板娘的需求和笔者的思考,笔记建议如果考虑到经常到麦当劳看书、上网的感觉很温馨的感性感受和反思过后的理性思考,觉得餐厅的装饰或小规模装修应该更“潮”一点。
关于思路,香港兴,那就在墙上挂一些香港标志性建筑物的挂画,像铜锣湾、尖沙咀、旺角等等。再来一段类似软文的香港兴茶餐厅的历史沿革的图文,让食客们对茶餐厅不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且形成品牌意思。
同时结合笔者的Coreldraw和Photoshop的使用,用一些可爱、新奇、很cute的字体,让顾客有新鲜的感觉。但是这一切必须有统一的主题,鉴于茶餐厅刚装修完几个月,考虑应该不能有大动作。
关于二楼经常空置的情况,主打的是让客人上来打麻将,还未问老板娘使用率,应该是非常之低。于是,就香港兴形成一个主题概念,就在二楼设置名为“小香港主题展览馆”或可否叫“小香港主题博物馆”,放一些古玩城或网上淘的类似电车、缆车、香港风情的小型古物、或者是小型的杜莎蜡像馆,正在思考中,需要跟梁粉老师商榷,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
大家一起玩转社群,未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社群群主,我们一起起舞吧!
待续......
><>式茶餐厅的起源是什么呢?还有港式茶餐厅在装修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一个充满个性与魅力的港式茶餐厅是如何装修设计的呢?针对这些问题,装一网小编进行了整理归纳哦,一起来看看吧。
港式茶餐厅的由来
港式茶餐厅起源于香港,现在已经在大陆走俏。港式茶餐厅有着与西式快餐厅一般的经营形式,以大众消费群体为目标客户,可以说港式茶餐厅走的是平民化和亲民化的路线,由于其方便快捷的服务,以及多样的食肆种类与合理的价格而广受欢迎,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意欲加盟茶餐厅的人都在努力寻找港式茶餐厅设计的解决之道,与所有的餐厅设计一样,茶餐厅设计意在凸显茶餐厅文化。
港式茶餐厅设计要点
一、餐厅的选址和面对的消费群体
港式茶餐厅不等于茶馆,这里不仅能提供休闲娱乐,更主要的是快捷便利的用餐环境和可口的平民饭菜,他与一般的快餐厅比较相似,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普通的蓝领阶层和一般平民大众,所以在选址时要尽量选择在办公区域、商场聚焦区、居民区和行人来往比较多的地区。港式茶餐厅给人以舒适散漫的感觉,人们在忙里偷闲或工作之余,可以比较轻松的在港式茶餐厅内休闲、餐饮,也可以约三五知己举杯酌饮。
二、设计要简洁明亮低调
由于港式茶餐厅面对的消费群体是普通大众一族,所以在设计时可以与现在越来越奢华富丽的装修思路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必要追求高档次的装修。通常情况下,港式茶餐厅的装修必要简洁明亮,给人以自然舒适之感,在靠近街道的一面,可以装上透明的玻璃,既可以让街道上的行人看到餐厅里的用餐者和餐厅内环境,还可以让餐厅里面的人关注一下来往的行人,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餐厅内的光线一定要明亮,能引起行人的关注和用餐者的食欲,可以多选用一些暖色调的灯光和明亮的装饰材料。
三、要体现港式风情和地域特点
港式茶餐厅起源于香港,他的突出特点就是以特色文化吸引大众,具有香港浓郁的地方风情,所以在港式茶餐厅的设计之时一定要按照粤港地区的生活特点,突出港式餐饮文化和地域风情的效果呈现。在环境的设定上体现港式餐厅的氛围和气息,还要在食品的经营范围上重点以港粤地区的炒饭、面品、点心为主,让人们在品味香港特色美食的情况下,还能够领略和感受到港式的餐饮风情。
下面一起来看一个47平米的茶餐厅装修案例:
在这个面积仅有47平米的光是茶餐厅中,即采用常用于中国餐馆的材料,搭配西方餐厅中的元素-天然的马赛克搭配精制大理石。瓷砖仅使用某些特定的颜色,卡座,镜子,瓷砖墙和地板的使用都赋予了这个港式茶餐厅魅力和个性。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KASA位于香港中环,是威灵顿街最近新添的午餐高峰期的一个新去处。业主的理念非常简洁:“健康,外带,无国界融合料理”。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我们对KASA的设计理念始于对深深扎根于香港文化的含义的探索。茶餐厅,传统市场和霓虹灯璀璨街景的构想立刻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茶餐厅是香港人用本地美食满足他们胃口的餐厅,这些场所塑造了香港的本土建筑。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由于业主希望给顾客传递新鲜这一特质,我们选用了香港传统市场中常用的灯具样式-吊灯,表达我们对传统市场中吊灯的敬意。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传统市场在香港文化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它还是新鲜的代名词——每天都会摆卖当日渔获及新摘的果蔬。这些灯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灯具来促使人们回忆起熟悉的画面。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霓虹灯充斥着香港的街景,这些扭曲的发光的玻璃管已经成为了香港DNA的一部分。受这些街道的启发,我们在厨房上方设计了一个用中文写着的“健康饮食”的标识。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设计的过程迫使我们去思考茶餐厅的根本是什么。卡座,镜子,瓷砖墙和地板是赋予这些场所魅力和个性的常见元素。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我们从典型的茶餐厅瓷砖入手,茶餐厅中的瓷砖仅使用某些特定的颜色。因此,餐厅的色调就由瓷砖衍生出来-绿色和粉色,这两种颜色进一步加深了新鲜和年轻的概念。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由于Lim和Lu都是在东方出生和成长,在西方国家接受教育和工作,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两种文化的平衡至关重要,且这种平衡经常会在我们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我们希望将KASA的融合式美食的概念融入到室内设计中,并使设计成为菜单的化身。通过对比鲜明的材料和设计项目的运用,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即采用常用于中国餐馆的材料,搭配西方餐厅中的元素-天然的马赛克搭配精制大理石。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KASA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匆忙的午餐人群,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食物。为支援这一概念,我们安装可完全折叠的折叠门将门头最大化,这样一来,餐厅变成了街道的延伸。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47平米茶餐厅装修设计实景图
一进门,顾客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建筑立面,人们可通过此立面的窗户从上面窥探室内-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界线。
看过这个竟然连设计都齁甜齁甜的47㎡港式茶餐厅和了解过港式茶餐厅设计要点之后,你对于港式茶餐厅装修设计了解了多少呢?想要开茶餐厅的你有准备怎么设计呢?
如果您已经筹备开始装修了,那就来装一网注册招标信息吧,免费推荐3家装修公司上门量房、做预算、出方案,全程免费哦!
您还在犹豫什么呢?
立即预约上门量房吧!
10秒获得装修报价,请复制下面链接!
http://bj.zhuangyi.com/m/zb/bj.html?utm_source=jrttpcliuping
手机用户还可直接点击下面图片【10秒在线获取装修报价】!
><>目名称:悦·粤港小厨文化茶餐厅
风格定位:港式现代+北欧
西式东做,心味之悦;
精巧多样,悦己悦人。
悦——同“粤”音,更是舒畅、愉悦之意。
粤港小厨——点题出茶餐厅的精巧、便捷、多样……
在繁忙都市,人们对于食物,似乎很容易获得,快捷、方便、美味。
但是真正把味与心相融,让愉悦融入食味,给吃更多内涵,成为美好的瞬间感动。
吃的同时,兼具对周围环境的享受,相辅相成,便是我们希望为所有人打造的……
规划与形貌
店铺全景
进门吧台背景墙
店内样貌
在力求原汁原味的港式茶餐文化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给烟火之味更多温暖美妙的空间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