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意味着全国大部地区热冷交替季节的来临,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秋意熟透,你那里冷吗?
寒露三候
鸿雁来宾:寒露之日,“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菊有黄华: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寒露习俗,传统风雅
登高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是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这个节气往往与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这个重要习俗——邀约亲朋,登高望远。
赏菊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斗蛐蛐儿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吃花糕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寒露养生四部曲
衣
俗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脚部,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记住,“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可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
此外,秋季腹泻多发,还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
寒露时节养生保健,“防燥”至关重要。对付“燥气”,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要想完全抵御“燥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
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有条件的,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住
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在这“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是至关重要。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
寒露时节,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晨练要注意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选择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秋风肃杀,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引起忧郁、伤感的心绪。用什么方法可以化解悲秋呢?登高就是不错的方法。秋游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不仅陶冶情操,还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俗话云:“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一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人们常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中医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小编觉得梅州这几天明显感觉秋风阵阵,气温降低了不少,大家要注意身体哦。10月的"秋老虎"很凶猛,要如何打倒它?
当然是靠广东驰名中外的"老火靓汤",小编精心准备了十五款靓汤,这个干燥秋季来滋润梅州小伙伴们。
川雪梨贝猪肺汤--润肺化痰止咳
材料:猪肺半个、川贝母15个、雪梨2个、盐适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稠,咯痰不易,咽干口渴。可用于上呼吸感染、支气管炎等属肺燥者
玉竹沙参炖乳鸽--秋日最佳炖汤
材料:乳鸽500g、玉竹50g、沙参50g、红枣几颗、姜和盐适量
功效:沙参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玉竹则养阴润燥,止渴生津的作用。鸽肉的营养价值高,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
茶树菇炖排骨--男/女士首选
材料:茶树菇、排骨、胡萝卜、姜、盐适量
功效:有滋阴壮阳、美容强身之功效,还能抗癌、防衰老
板栗炖乌鸡汤--养生首选
材料:乌鸡一只、板栗、米酒、料酒、盐、姜适量
功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皮肤粗糙等均有不错的食疗功效
太子参无花果瘦肉汤--健胃理肠益气养血
材料:太子参20克、无花果50克、蜜枣2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功效:能健胃,理肠,益气润肺,对干咳无痰喉咙痕痒、大声说话便会咳嗽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
莲藕煲鸭汤--秋季去燥一流
材料:老鸭半只、莲藕两节、红枣、姜葱、盐适量
功效: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
甘蔗木瓜猪蹄汤--补水又养颜
材料:猪蹄、甘蔗、木瓜、马蹄、枸杞、姜和盐适量
功效:消除疲劳、生津润燥、润肠通便、健脾消食、抗疫杀虫
南北杏雪梨汤--清心润秋燥
材料:猪肉100g、雪梨一个、南北杏25g、蜜枣、盐、姜片
功效:甘甜清润,能养肺益肝,滋润肌肤,祛痰止咳,并男女老少皆宜
冬瓜海带排骨汤--秋季润燥减肥两兼顾
材料:冬瓜400g,猪排骨400g,海带30g,葱、姜、食盐各适量
功效:口味鲜,汤清宜人,性凉而味甘。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沙参玉竹薏仁猪脚筋汤--对抗皮肤干燥
材料:玉竹25克、沙参25克、薏仁10克、猪脚筋250克、排骨250克、生姜3片
功效:健脾补肺,清热利湿、补脚力健筋骨,对皮肤粗糙,秋日干燥可常饮用
山药排骨汤--健脾润肺
材料:猪排骨500g、山药25g、胡萝卜、枸杞、姜盐适量
功效: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
莲子猪肚汤--秋季去燥必不可少
材料:猪肚1个、莲子50g、白果50g、适量盐、适量枸杞
功效:具有养心安神、补中益气、益脾胃、助消化、益肾固精、止泄泻、止渴消积、易于消化的作用
栗子莲子猪腰汤--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
材料:莲子30克、栗子60克、猪腰1对,猪骨300克、生姜3片
功效:栗子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养胃健脾,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有传统老药师认为,孕妇饮莲心莲须煲唐肉汤,胎儿出生后会皮肤较白,脾气较好
银杏炖老鸭--润秋燥一宝
材料:老鸭半只、银杏50g、陈皮、姜、料酒、盐适量
功效:中医认为秋日宜多饮用白果煲的汤水,因其有敛肺气,定咳喘的作用,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使人肌肤红润、精神焕发。
莲藕排骨汤--养颜润燥
材料:猪肋排500g、莲藕500g、花生、姜片4片、盐适量
功效:本汤可清热消痰、补血养颜,凡贫血、心慌失眠者皆可食用。另外还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强健胃粘膜、预防贫血、改善肠胃、止血的功效
看完这么详细的煲汤攻略,赶紧动起手来吧,为你秋季养生建起第一条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