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纽约向来是世界美食天堂,各国各式餐厅在此争奇斗艳,都想证明自己对挑剔食客的吸引力。在这其中,有一家早餐店不仅经营了30多年还生意兴隆,更有众多媒体名人背书,《纽约时报》甚至给餐厅创始人送上“纽约早餐女王”的美称——这就是Sarabeth’s。
能被一向苛刻的《纽约时报》如此评价,足以证明Sarabeth’s餐厅是纽约客的骄傲。Sarabeth’s的店内不仅每天都坐满了土生土长的纽约百姓,连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等明星大咖都爱光顾,美剧《欲望都市》中的时尚中产们也钟爱于此。开到日本、中国台湾、迪拜的分店更是人气爆棚,想吃一口就得排队!
Sarabeth’s不仅获得各路人马的一致认可,还是一个拥有4亿资本的早餐帝国,包括了全球十多家早餐店、多家咖啡馆、面包房和1500平米的果酱工厂。这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早餐店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1
一瓶果酱吃遍天
Sarabeth’s如今虽然以早餐而闻名,但餐厅创始人莎拉贝思·莱文的事业起点却只是一瓶橘子酱。这瓶混合了橘子和杏子的果酱用的是莎拉贝思家祖传的独家配方,30多年前一经推出便广受纽约客的欢迎。
创始人莎拉贝思·莱文和她的招牌果酱
1981年,莎拉贝思遇到了现任丈夫比尔——一家新咖啡馆的承包商。为了丰富新咖啡馆的菜单,她向比尔推销了自己的独家橘子酱并大获成功。Sarabeth’s牌橘子酱不仅成为咖啡馆的明星产品,更逐渐变成了纽约人趋之若鹜的食品。
直至今日,橘子酱依旧是Sarabeth’s这个品牌的拳头产品,每年销量超过100万瓶。从1985年开始的20多年里,Sarabeth’s牌果酱拿奖拿到手软,共斩获各类奖项15个,在大众与专业人士中间均获得了不俗的评价。
除了招牌果酱,餐厅的早点也令人垂涎欲滴。尽管莎拉贝思表示:“我喜欢菜单上所有的菜品,不喜欢就不会放上来了!”但水波蛋松饼与法式吐司还是被广大顾客认定为最有代表性的两道早点,经久不衰。
Sarabeth's的人气早餐:法式吐司&水波蛋松饼
2
唤起纽约人的饮食记忆
Sarabeth’s的纽约门店均设在上东区、中央公园等名流聚集区域,给人以优雅时尚的高档印象。店内装潢也采用白色、原木等雅致的淡色,再加上精美的餐具,让前来享受美味的顾客感到仿佛身处上流社会。
尽管现在受到众多名人追捧,自己也被冠以“纽约早餐女王”的头衔,但从一开始的培养用户,到现在持续服务目标顾客,莎拉贝思始终都在服务那些喜爱传统早餐的普通大众。她希望人们能在饥肠辘辘时走进Sarabeth’s,享受一顿传统舒适的餐点。
然而在Sarabeth’s开始营业的1981年,纽约甚至没有人在做早餐店的生意。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纽约人都是匆匆咬一口三明治当做早餐,甚至贪图省事直接吃早午餐合并的brunch。是莎拉贝思开辟了这块新的市场,第一个把英式松饼、华夫饼、法包等传统早点组织成一桌精致像样的早餐。
为什么纽约客说到早餐就会想到Sarabeth’s?因为Sarabeth’s唤醒了他们对经典早餐的记忆。当一个品牌成为了一个品类的象征,也就意味着这个品牌已经达成了深入人心的目标。
3
什么时候创业都不晚
今年已经74岁的莎拉贝思年轻时过得并不如意。32岁时,她离婚成为了有两个年幼女儿的单身妈妈。在开始她的早餐店事业之前,她做过家庭清洁工、服务员、牙医助理、保险推销员。尽管薪酬糊口,但没有一份工作能让她获得成就感。
她向母亲哭诉,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不像另外四个兄弟姐妹那样事业有成。然而母亲却对她说:“你当然有价值,只是你还没有发现。你需要等待它的出现。”
事情在莎拉贝思38岁的时候才发生了转机。自制果酱的突然爆红完全超出莎拉贝思的预料。她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创意竟潜藏了如此大的商机。莎拉贝思后来回忆到:“我这份事业完全不在计划之中。只不过既然机会已经来了,那我就要抓住它。”
于是莎拉贝思与丈夫在1981年开了一家小小的烘焙店,专门出售自制橘子酱与面包。经过两年的耕耘与积累,第一家Sarabeth’s早餐店在纽约上东区开张。
Sarabeth's最早的一家面包房
4
有热情才能坚持
三十多年来,莎拉贝思与丈夫一直都在共同经营Sarabeth’s这个品牌。莎拉贝思作为主厨负责开发菜单,丈夫比尔则主管餐厅的经营。两人分工协作取得了绝妙的平衡,也为他们的事业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尽管年过七十,莎拉贝思却从未动过退休的念头。或许她是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启发——她的母亲在Sarabeth's餐厅工作了25年,直到86岁。莎拉贝思坚持每天5:30起床,浏览博客和推特,来一杯咖啡,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她喜欢不断尝试新的菜式,直接接听顾客的投诉电话,总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餐厅第一线。“食物的本质就是爱和给予。当你准备好一切,看到人们对着食物两眼发光,你会觉得非常美妙。”
经营餐厅对莎拉贝思来说不仅是谋生的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她对餐饮烹饪的热爱。正是这份热情,让莎拉贝思永远充满了新奇的创意,为人们奉上永远吃不腻的经典早餐。“餐饮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除非你对它有十足的热爱,否则难以成功。”
助推中国餐饮 提升行业幸福
关键词:早餐、纽约、果酱、松饼、幸福餐饮人、汉源餐饮
来都来了请留下您的脚印↓您的支持就是幸福君的动力
>< class="pgc-img">>纽约客》(The New Yorker),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以非虚构作品为主,包括对政治、国际事务、大众文化和艺术、科技以及商业的报道和评论,另外也会刊发一些文学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诗歌,以及幽默小品和漫画作品。
创刊于1925的《The New Yorker(纽约客)》已经走过了90多年,历经纸媒、电子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更迭,是杂志界的常青树。
《The New Yorker(纽约客)》虽然四分之一的内容是纽约当地文化,并设有专栏“城中话题”(The Talk of the Town),但高质量的深度报道使得读者遍布全球各地。
首先,必须承认《纽约客》是本文青刊物,专栏囊括小说、诗歌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等。同时,对于时事与国内、国际政治的深度报道显示了其追求极致的野心,高质量的报道常常让它受到普利策奖的垂青。
< class="pgc-img">>适用人群
雅思/考研/四六级/托福考生
主要特点
相比于《经济学人》与《Times》的精英学术,《The New Yorker(纽约客)》更适合年轻人一窥当代美式文艺与腔调,在有阳光的周末午后,可以放下没完没了的论文实验,感受一把纽约大都会的日常,体验先锋文化的同时提升英文阅读水平。
推荐理由
1.《纽约客》的文章也经常出现在考研英语、雅思托福考试的阅读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2.《纽约客》扩展自身雅思词汇量真是在合适不过了
2012-2021年《纽约客》合集
内容包含:
高清PDF格式+MOBI格式
83篇《纽约客》精读笔记
感觉布朗克斯像是
正装打扮但穿着休闲鞋的混搭潮人!
它拥有凸显了自我风格的文化场:
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布朗克斯艺术团...
还有“城市岛"和佩兰湾公园所散发出的慵懒气质
Sports Fans
新洋基球场
Yankee Stadium
新洋基球场,位于纽约的最北端,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职棒大联盟“纽约洋基队”(New York Yankees)的驻扎地。纽约足球俱乐部(NYCFC)也常在这里奉上精彩的足球比赛。体育迷在纽约的最爱,非布朗克斯莫属!
<艺术的洪荒之力>
Art's Mystic Energy
1
布朗克斯博物馆
The Bronx Museum of the Arts
布朗克斯博物馆的特色是当代艺术,从布朗克斯当地文化到全球多元文化,都在此一一展现。年的博物馆还是免费的!
小贴士:博物馆离“新洋基球场”很近,走路也就10来分钟。了解纯正的布朗克斯文化后,就能去感受纽约客对棒球和足球的热爱。
2
布朗克斯艺术团
Bronx Council on the Arts
如想了解更多布朗克斯的当地文化,推荐去布朗克斯艺术团感受一番。它极具布朗克斯的特色风格,也体现了这个区的丰富文化!布朗克斯区当地的纽约客们都超喜欢。
3
大广场街区域
Grand Concourse
除了博物馆/艺术中心爱好者外,说起美国这个饶舌文化与音乐的发扬地,就不能不提Hiphop的起源地——布朗克斯。而布朗克斯区南部的大广场街区域,则是美国饶舌文化的根据地之一。有兴趣的话,不妨来参加“Hiphop之旅”,一起Hipa!
4
范科特兰特大宅博物馆
Van Cortlandt House Museum
位于范科特兰公园内,是美国殖民时期的豪宅建筑。
5
巴托-佩尔大厦博物馆
Bartow-Pell Mansion Museum
其悠久历史可追溯回17世纪!大厦建于1842,1916年时由著名设计师德拉诺打造成美丽的梯台式花园。
<逃离喧嚣,融入自然>
Natural World
1
自由岛
City Island
当你满眼都是纽约的繁华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时,不妨到海滨小村“城市岛”走走,吹海风、看海景、吃海鲜...... 静静享受一份悠然。
2
佩兰湾公园
Pelham Bay Park
城市岛的旁边就是佩兰湾公园,绿林氧吧+天蓝海滨的诱惑!
< class="pgc-img">>3
纽约植物园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4
兰花展
Orchid Show
5
科特兰特公园
Van Cortlandt Park
科特兰特公园特别适合情侣们安静地散步聊天,或者家长带小朋友,可以划皮艇、看小动物......
6
布朗克斯动物园
Bronx Zoo
Stay Hungry
1
亚瑟大道
Arthur Avenue
来到有着“小意大利”之称的亚瑟大道,当然要吃纯正的意大利披萨和意大利干酪,补充旅行消耗掉的热量啊!
2
Woodlawn区域
如果要给Woodlawn区域它取个名字,应该叫它”爱尔兰在纽约“吧!因为这是爱尔兰人的“地盘”。所以,想尝试纯正爱尔兰美食的话,别错过这里。
也因为这里的爱尔兰气氛,所以如果赶上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期间来纽约,建议你来融入woodlawn这个“绿色海洋”。
从曼哈顿坐地铁到布朗克斯大概20来分钟,很方便。
Hope to See You Soon in the Bronx!
(待续:下篇史泰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