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边的夜晚,一个清澈的女声如同丝带般在街头飘荡,年轻女孩阿桃正与阿夏在简陋的卡拉OK摊位前欢快地合唱。她的歌喉如同天籁,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倾听。
然而,这美妙的歌声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
< class="pgc-img">>在不远处,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正凝视着阿桃。他是当地有名的黑帮老大沙巴,眼神中既有父爱般的怜惜,又带着难以言说的欲望。
就在这一刻,阿桃被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情感旋涡。
阿夏、沙巴和阿桃的纯真、美丽、歌声和才华,引发了一场三角恋。他们的命运互相交织,共同谱写出一曲令人心酸的悲歌,在红河边上演。
阿桃的故事要从她的童年说起,她时常在噩梦中回溯那个令人窒息的日子。在那个时候,年幼的阿桃目睹了一场足以改变她一生的悲剧——她的父亲在一场可怕的爆炸中不幸丧生。
< class="pgc-img">>那天,原本平静的家园被巨大的爆炸声撕裂,烟尘弥漫。阿桃看着父亲痛苦挣扎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火光中,这一幕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她幼小的心灵中,成为了她挥之不去的梦魇。
从那天起,阿桃的性格和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她是那么的活泼开朗,而如今却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常常带着一丝迷茫。
她的行为变得异常,时而呆滞,时而天真得不合年龄周围的人都说她“傻”了,但只有阿桃自己知道,她的心里藏着多么深的伤痛。
< class="pgc-img">>失去父亲的阿桃,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无法填补的空洞。她渴望父爱,渴望能给她安全感的强壮臂膀。这份渴望如同埋在心底的种子,等待着有朝一日发芽。
阿桃的姑姑阿水看着外甥女变化,心疼却又无奈。她明白,阿桃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情感上的治愈。然而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又有谁能真正填补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心中的空缺呢?
这场悲剧不仅带走了阿桃的父亲,也夺走了她的童年,她的世界因此被分割成了有父亲的过去和失去父亲的现在与未来。
< class="pgc-img">>这道看不见的伤口,对阿桃日后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对爱的渴望被塑造,同时也让她在未来的情感中更加脆弱。
阿桃的故事从这个悲伤的起点开始,逐渐展现出来。她的纯真、无忧无虑、对父爱的渴望都是源于童年时的阴影。这个阴影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持续地影响着她的选择和命运。
为了给阿桃创造一个全新的开始,姑姑阿水带着她远赴中国。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阿水依靠经营一家小小的按摩房来维持生计。
< class="pgc-img">>身为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阿水擅长察言观色,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阿水带着阿桃一起生活,一方面是想照顾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另一方面也希望阿桃能逐渐学会独立生活。然而,阿桃天真单纯的性格与这个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她常常坐在按摩房的角落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却又不知所措。
< class="pgc-img">>阿水跟阿桃,她们姑侄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阿水为了生存而忙碌,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世故和圆滑;而阿桃则像一张白纸,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惑。
阿水看着阿桃,心中既心疼又无奈她明白,自己无法永远保护这个女孩,总有一天,阿桃要学会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在按摩房里,阿桃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对她友善,有些人则用异样的眼光看她。阿桃似乎并不理解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只是用她那纯真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 class="pgc-img">>尽管阿桃现在有了安身之所,但她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漂泊不定的。她渴望得到温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她,也渴望再次感受到那份失去已久的父爱。
在异乡的日子里,这份渴望如同潜伏的暗流,推动着阿桃走向一个未知的命运。
阿水知道,自己无法给阿桃无限的保护。她看着阿桃一天天地成长,既为她的纯真感到欣慰,又为她的未来感到担忧。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危险的世界里,阿桃这样的女孩该如何自处?这个问题,成为了阿水心中最大的牵挂。
< class="pgc-img">>阿桃在一个普通的夜晚邂逅了阿夏,这一场相遇却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动。
阿夏是一位生活在边远地区的瑶族男子,以经营一家简陋的卡拉OK摊维持生计。他性格善良、乐观,总是面带憨厚的笑容。阿夏第一次见到阿桃的时候,就被这个女孩纯真的眼神吸引住了。
然而,真正让阿桃心动的是阿夏额头上的痣,它和她记忆中父亲额上的那颗痣极为相似。刹那间,阿桃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她误以为阿夏就是她失而复得的父亲,那个在爆炸中离她而去的至亲。
< class="pgc-img">>自从那天起,阿桃经常光顾阿夏的卡拉OK摊,用那清澈动人的嗓音唱着美妙的歌谣。她似乎把所有的思念都灌注在歌声中,让阿夏深受感动。
阿夏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单纯的女孩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音乐天赋。
他们开始合作在街头卡拉OK演唱,阿桃的歌声犹如天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路人驻足聆听。阿桃的存在不仅为阿夏的生意带来了转机,也给这个偏僻的角落注入了一丝生机。
< class="pgc-img">>在朝夕相处中,阿夏对阿桃产生了复杂的感情。他被她的纯真所打动,被她的才华所倾倒。然而,每当他想要更进一步时,又因为年龄和身份的差异而犹豫不决。
阿夏内心挣扎着,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情感。
阿桃全身心地沉浸在找到“父亲”的快乐中。她全心全意地依靠阿夏,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被误认的“父亲”身上。她天真的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失而复得的亲情,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 class="pgc-img">>然而,这份误会却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给阿桃带来了暂时的慰藉,却也使她和阿夏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复杂。阿夏不忍戳破阿桃的幻想,却又无法完全扮演父亲的角色。
这种矛盾的处境,让两人的关系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阿桃,在她以为找到了避风港的时候,又一次对她开了个玩笑。当她沉浸在与"父亲"重逢的喜悦中时,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 class="pgc-img">>阿桃和阿夏的关系,将被卷入一个更加复杂的情感漩涡中。
在阿桃与阿夏的关系逐渐亲密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当地著名黑帮老大沙巴,闯入了他们的生活。
沙巴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在黑道上,他以冷酷无情著称,手段狠辣,令人闻风丧胆。然而,当他第一次看到阿桃时,他的内心竟然泛起了久违的柔软之情。
< class="pgc-img">>阿桃纯真的眼神,天真的笑容,使沙巴想起了自己失去的女儿。他开始暗中关注阿桃,渐渐地,他把阿桃当做自己的干女儿,对她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沙巴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阿桃的生活中,为她买漂亮的衣服,带她去高档的餐厅,试图用物质来填补她内心的空虚。
沙巴对阿桃的感情随着时间发展,开始发生变化,他既想保护她,又想占有她,这种心理上的矛盾让他感到困惑,每当他看见阿桃和阿夏在一起,他心中就会升起嫉妒的火焰。
< class="pgc-img">>沙巴知道他不应该对阿桃产生这种感情,但他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他尝试说服自己,这只是一种父女之情,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份隐秘的欲望总会悄悄浮现在他的心中。
他的内心被撕裂成两半,一半想要保护阿桃的纯真,另一半却想要占有她。
沙巴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的行为变得难以捉摸。他对阿桃的关心已经变得过于强势,甚至开始干涉她和阿夏的来往。沙巴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试图将阿桃控制在自己的保护圈内。
< class="pgc-img">>然而,沙巴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正在把阿桃推向危险的境地。阿桃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陷入了一个复杂的漩涡。一边是被误认的"父亲"阿夏,一边是虚伪的"干爹"沙巴。
而她,就像一只迷路的小鹿,在这片危险的森林中踽踽独行。
沙巴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阿桃和阿夏之间脆弱的平衡,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层阴郁的色彩。他的存在,就像一把悬在阿桃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 class="pgc-img">>阿桃将被推向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个游戏如此危险,需要她做出纯真与世故之间、依赖与独立之间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决定她未来的人生轨迹。
红河静静地流淌,见证着岸边那纷繁复杂的感情纠葛。阿桃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阿桃对阿夏的感情十分复杂,其中既有对父亲的依恋,也有对情人的渴望。每当她注视阿夏的眼睛,总能看到父亲的影子,让她倍感亲切。
< class="pgc-img">>然而,她又无法抗拒阿夏的温柔,这让她感到困惑和不安。
然而,沙巴给她的是一种危险的安全感。他强大的背景能为她提供保护,但这种保护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阿桃能感受到沙巴眼神中的炽热,那不仅仅是父爱,还有更深层的欲望。
这使她既恐惧又迷惑。
< class="pgc-img">>阿桃在这场三角恋中备受感情和生存的困扰,她明白无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所失去。选择阿夏可能会陷入困苦生活;而选沙巴则会可能失去自我。
阿桃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创伤,思考着自己对父爱的渴望是否让自己陷入了一个错误的循环。她开始意识到,真正的成长或许意味着要学会独立,而不是永远依赖他人。
经过深思熟虑,阿桃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决定离开这两个男人,独自踏上新的旅程。这个选择使她失去了依靠,但也让她有机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成长。
< class="pgc-img">>红河依然静静地流淌,但站在河边的阿桃已经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女孩了。她的眼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仿佛已经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阿桃明白,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那终究是属于她自己的路。
这个决定让阿桃从一个被动的角色变成了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她的故事也从一曲悲伤的恋歌变成了一首关于成长和自我救赎的赞歌。
水
我们听Angel Bat Dawid,只觉得好听,没有其它问题。可对欧美人来说没有那么容易。她在德国的爵士音乐节演出,唱到正酣处鼓动观众跟她一起喊“The Black family is the strongest institution in the world”(黑人家族是全世界最有力的单位)。观众迟疑着不肯跳进圈套,任凭她反复恳求、呼喊、哽咽、叹气,好像可以用不同的语气、韵律和节奏把句子永远进行下去。男和声压低的声音像机器一样无情推进,现场陷入僵局。对抗的情绪滋生。德国现场的观众以白人为主,他们自诩开放文明,早就把关于种族见地的种种阴暗面抛进历史的尘埃。可台上的黑人女爵士歌手、单簧管手、键盘手、作曲者Angel Bat Dawid偏不罢休。她的几乎每首歌都在探讨黑人处境,在浓烈、狂乱和温柔、静谧中拉回拉锯,难以平息。现在她竟然提出让异国观众像游行者喊口号的过分要求,哪怕是在音乐节而不是街头,也让人感到被冒犯。
Angel Bat Dawid
在黑人问题上,芝加哥爵士音乐人Angel Bat Dawid就是这样激烈。接受《卫报》采访的时候,她挑选的成长故事全是关于歧视和伤害,是这种肤色的人在新大陆上的普遍遭遇。美元让她不满。她在电话里告诉英国记者,纸币上严肃的乔治·华盛顿和亚布拉罕·林肯对她来说不是对祖国有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而是蓄奴者。因为掏钱的时候必须看见这些面孔,Angel倍感压抑。
连我们都能透过文字被Angel强烈的愤怒吓得不敢吱声。但还好她是音乐家,不是作家。音乐家一向有言辞激烈,态度强硬(甚至三观不正)的特权。他们的言论人们往往听过算数,用一句“音乐家嘛”一笔带过。最好宽容地对待音乐家的思想,享受音乐本身就好了。
必要时,观众可以割断思想和音符之间的联系,但音乐家本人或许并不甘心放弃思考的权利。Angel Bat Dawid是那种对黑人境遇特别在意,用尽全力以音乐为反抗武器的斗士。好在她的音乐够好,才没有被看作“斗士”。她的思想不为她的音乐加分。人们依然仅仅把她视作一位潜力无穷的出色新人。
2019年Angel Bat Dawid出版首张专辑《The Oracle》,立即被慧眼识珠的媒体们捧上当年各张年度专辑榜,首批100张黑胶唱片瞬间售罄加印。作为新人,尤其还是非常小众的自由爵士新人,这是异常的好运。刚才说到的尴尬德国现场,来自她的最新现场专辑《LIVE》,演出者为Angel Bat Dawid和她的Tha Brothahood乐队。
在大学主修古典音乐和成为全职音乐人之间的七年,Angel在高级时装店打工,收入不菲。她很擅长为不同的女性寻找最适合的服装,也清楚知道自己的样貌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她不像当代美国黑人,像她的非洲祖先,口鼻开阔,身上无一处不丰满。照片里定格下来的Angel就像暂时被禁锢在乌木雕塑里的非洲女神。不合西方审美胃口的原始女神。
贝多芬的单簧管协奏曲递给她人生第一份音乐礼物。音乐进阶的路越往上走,她越发现同路人的种族趋于单一。交作曲作业时,她写得不错,大学教授毫不掩饰惊讶。“因为我是黑人吗?”“对啊。”她告诉别人自己是音乐人时,别人总以为她是歌手。黑人女音乐人除了唱歌还能做什么?经验在这个领域没有给人什么想象空间。除了单簧管和钢琴,Angel Bat Dawid还会作曲。混迹芝加哥先锋音乐场景后,她又磨练出担任爵士乐队首领的非凡能力。
首张专辑《The Oracle》是单人作业,Angel用iPhone录下每一轨器乐和人声,连棚都没进。她识谱,乐队里有些乐手不识。分轨是录给不识谱的乐手听,音乐制作是从YouTube上现学现用。水到渠成的时候,素材变成了了不起的首专。到《LIVE》时,她已能够独挡一面,带领一队人马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习古典音乐出身的音乐家转爵士并不容易,但如果开窍,很快一通百通。Angel很晚才接触到爵士,尽管芝加哥有历史悠久,活力十足的爵士底蕴。碰到以爵士为媒介建立社群的Participatory Music Coalition之前,Angel对爵士乐陌生并且抗拒。她以为爵士“是男人的专利,太过明亮,没有投下一丝阴影,成了一种怪吓人的体育运动”。萨克斯手大卫·博伊金(David Boykin)是一个星期日自由爵士即兴活动的组织者。他邀请Angel参加,告诉她“只管放开去玩”。音乐和舞蹈作为心灵解放的功能再次见效,Angel的耳朵、手指、歌喉一旦体会到这种乐趣,就不愿意回到精品店继续领全职薪水。
芝加哥著名的音乐组织AACM(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reative Musicians)的大本营在城南,离她家仅几步之遥。以黑帮和贫穷为招牌的地区藏着活跃的音乐机体,Angel想都没想就投入了这个集体。
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立的AACM、Angel与她的Tha Brothahood,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费城的自由爵士传奇Sun Ra和他的The Arkestra乐队。Sun Ra是最早一批使用键盘和效果器的爵士音乐家,20世纪最高产的作曲家之一,在爵士舞台上融入视觉和戏剧艺术的先驱。以上是对他的大路货简介。在社区和音乐同行眼里,Sun Ra的吸引力来自他天生的领袖魅力(据说先后有数百位音乐人待过他的乐队)、神秘主义的倾向(他相信外星人存在和超自然力量)、对社群的凝聚力以及带领在场所有人进入超验状态的能力。
Angel也爱Sun Ra。她相信音乐是短暂的快乐沉浸,更加相信音乐能改变现状,为黑人社群创造物理空间。秘诀是不断地重复。只要不断地变换方式重复音符,就产生某种魔力,改变什么。
Angel Bat Dawid专辑《LIVE》
Angel最拿手的是吟诗般地念咒语,或念咒语般地吟诗。“What Shall I Tell My Children Who Are Black ”出自玛格丽特·柏洛兹(Margaret Burroughs)同名诗歌的首句。诗写于1963年,内容却永不过时。Angel讨厌这首歌,就像玛格丽特憎恶它一样。她们憎恶它传递的现实,但仍然慷慨地赋予丑陋现实最美的音乐和语言。Angel把这句诗舒展成一曲温柔的摇篮曲,单簧管与键盘像琐碎的回忆一样漂浮其中。《The Wicked Shall Not Prevail》的三重即兴人声和手鼓绵密的节奏合作无间,像一场专业级别的花式长绳表演,令人目眩神迷。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Angel Bat Dawid会像Sun Ra一样持续高产,最终创造属于她和伙伴们的空间。当“Live”(现场)和“Live”(生活)合并,她或许就不会感到如此压抑不平。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熟读金庸小说的朋友对这句话应该不会陌生,这句诗里包含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著作。在金庸小说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惩奸除恶、快意恩仇的侠客世界。其中《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大侠们之所以能够自由出没于江湖,无不是有盖世武功傍身。相信每个读过金庸小说的男生小时候都会对这些大侠以及他们的武功非常的钦慕,想要学得一招半式,好仗剑天涯、快意恩仇。小时候,我们不会觉得这些武功是虚构的,认为其在历史上以及现实中是存在的。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不禁会怀疑,难道金庸小说中的这些武功都是虚构的吗?
金庸的14部小说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武功,有正派的,也有反派的;有绝世的,也有三脚猫式的。我们不妨选取其中的几种做一个详细的分析,看看这些武功到底有什么来头。
- 一、《降龙十八掌》
相信大家对《降龙十八掌》绝不会陌生,在金庸小说中,出镜率极高(萧峰、郭靖皆以此扬名立万),甚至有天下第一神功之称。(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曾言:“降龙十八掌不愧为天下第一神功”)说了这么多,这《降龙十八掌》究竟是什么来头?
其原名为“降龙廿八掌”,经由萧峰与其义弟虚竹将之与擒龙功两种绝世武功合二为一,使得该神功威力大增,故而易名为“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共有招式十八式,其名字多出自《易经》,分别为:亢龙有悔、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鸿渐于陆、潜龙勿用、利涉大川、震惊百里、或跃在渊、双龙取水、神龙摆尾、突如其来,时乘六龙、密云不雨、损则有孚、龙战于野、履霜冰至、羝羊触藩、笑言哑哑。就拿前三招来说,皆出自《乾卦》。乾卦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当然了,《降龙十八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金老爷子根据《周易》所虚构出来的十八招武功。不过,光听听这名字,就可以想见老爷子的国学功底之深!
- 二、杨家枪法
杨家枪法出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为杨家将后人杨铁心所传。这一枪法算不上是绝世武功,但因为是杨家将的缘故,因此有忠义之好名声,自然也就深得人们的敬重。那么,杨家枪果真是出自杨家将吗?
你还别说,这杨家枪在历史上果真存在。不过和杨家将干系不大,相传为南宋红祆军首领李全之妻杨妙真所创。根据《宋史·李全传》记载:“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到了明代,名声依旧,在《武编》、《纪效新书》、《阵记》等著名兵书里均有记载,皆认为“杨家枪”为当时最上乘枪法。
这杨家枪在金庸小说中看着排不上号,其实在历史上却是大有威名。可见,历史和小说还是存在一定张力的。
- 三、玉女素心剑法
该武功出自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为古墓派创始人林朝英所创。此剑法原须男子使全真剑法,女子使玉女剑法,二人双剑合壁才可。但小龙女从周伯通处学得双手互搏之后,亦可一人使用,只是威力小了一些。其招式包括:浪迹天涯、花前月下、清饮小酌、小园艺菊、彩笔画眉、举案齐眉、皓腕玉镯、冷月窥人、扫雪烹茶、松下对弈、池边调鹤、西窗夜话、柳荫联句、竹帘临池、锦笔生花。
这些名字听着非常悦耳,大有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缠绵之感,但可惜是虚构的!
至于这古墓派嘛,即居住在所谓的活死人墓,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史称王重阳于“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这活死人墓确实真有其事,是当年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前修道之所,至今依然存在,位于西安市西南处的户县重阳宫。
- 四、一指禅
一指禅,即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省称,出自《倚天屠龙记》。
其实这个“一指禅”不仅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还有个佛学故事呢。这个故事说的是禅宗史上有一个叫俱胝禅师的人,由于禅宗不立文字,主张机锋、顿悟的缘故,每次有人问俱胝禅师问题,他都伸出一根手指来接引门人。这一行为被一个小和尚看在了眼里,觉得非常的好奇。一天,俱胝禅师出门去了,留下这个小和尚看寺,有人来问道,小和尚伸出一根手指,来人顿悟,立刻下跪对之礼拜。
小和尚感到非常高兴,等到俱胝禅师回来后,便将这件事告诉了他。师父便要小和尚按之前的样子演示一番,正当小和尚伸出一根手指时,俱胝禅师手起刀落,将小和尚的手指砍了下来。小和尚痛苦一声,而后顿悟。
当然这是佛学故事,至于说武功嘛,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一指禅”是我国福建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被称为南少林的镇寺之宝。历经数百年的改进,成为武术界的上乘功法。抗战时期,寺庙被毁,单传人阙阿水老师流落民间。六七十年代,经由阙阿水又在上海传出。八十年代后由王瑞亭老师发扬光大,而后便成为我国十大功法之一。
- 五、六合拳
六合拳出自金庸小说《连城诀》,书中写到:“这吕通是北五省中黑道上极厉害的人物,一手六合刀六合拳,黄河南北可是大大的有名。”在小说中,六合拳看起来威力不小。实际上,六合拳在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
据说六合拳创于元末明初,为少林寺烧火僧许那罗和尚根据日常僧人格斗的招式所创。其特点是结构严紧、进退有节、攻防兼备、形态逼真、实战性强,故而颇受武僧喜欢。所谓“六合”,有三说,一指六个方位,即东、西、南、北、上、下;二指人体的六个部位,即手、足、肘、膝、肩、胯;三是指拳法演练所要求的内外三合。
- 六、鹤形拳
鹤形拳,出自金庸小说《碧血剑》,“这是鹤形拳中的怪招,双掌便如仙鹤两翼扑击,双脚伸缩,忽长忽短,就如白鹤相斗一般。他将烟管缩在右手袖中,手掌翻飞,甚是灵动。”
鹤形拳是传统汉族武术象形拳中的一种。在传统文化中,鹤代表了长寿及脱俗。鹤有极高的警觉性,但并不妄动,故鹤形拳崇尚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甚至有“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的口诀。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不胜枚举,但是篇幅有限,只能选取其中的六种加以简要介绍。一般来说,这些大侠所使用的绝世武功名字非常霸气、招式迷人,但往往是虚构的,故而存在美而不真的情况。而反观这些邪门歪道,名不见经传的小帮派,他们所使用的武功名字不太好听。武功招式不太美观、实战水平也一般,但这往往就是史实,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这便是所谓的真而不美。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故而金庸在其侠客美学中,以美为上,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真,这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毕竟我们不光需要真的世界,还需要美的世界,有时候美比真更重要!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宋史·李全传》《周易》《金庸小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