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作为一款集内容分享、社交互动和电商购物于一体的平台,深受用户喜爱。特别是对于本地生活类的商家来说,小红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特色、吸引消费者的绝佳机会。那么,如何在小红书上实现“到店”引流呢?
今天这篇文章也是爬爬客小编在百家号创作的第109篇作品,希望给广大的网友有所启发。
一、优质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在小红书上,用户首先被吸引的是内容。因此,商家需要通过发布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关注。这些内容可以是关于店铺的介绍、产品的特色、服务的体验等,关键是要真实、有趣、有价值。
< class="pgc-img">>例如:本地生活服务类,保洁、月嫂、搬家这样的行业在小红书上的搜索量的词是比较多的,且很多的长尾词都是用户的直觉诉求,那我们这类的行业商家在小红书上内容展示上,不用太过于复杂,画面感主要就是可以突出:前后的反差感、过程的解压感、工作中的专业感去吸引用户驻足观看。把自己最拿手的优势通过画面呈现出来,配上原创的文案创作。
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年轻的女性,她们对生活品质有着较高的追求。因此,商家需要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用户,了解她们的需求和喜好,然后针对这些需求和喜好进行内容创作。例如,一家专门做美甲美睫店铺,可以针对喜欢追求时尚、注重个人形象的女性用户,发布关于美甲美睫的款式、搭配建议等内容。
三、利用小红书的社交功能
小红书不仅是一个内容分享平台,也是一个社交平台。商家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用户的黏性。例如,商家可以在用户评论下进行回复,解答用户的疑问,表达对用户的感谢;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抽奖、优惠活动等,鼓励用户参与。
四、合作推广
商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商家、KOL(关键意见领袖)等进行合作推广,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例如,一家咖啡店可以与附近的书店进行合作,推出“买书送咖啡”的活动;也可以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KOL到店体验,通过他们的分享,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五、优化店铺信息
在小红书上,店铺的信息是用户了解商家的重要途径。因此,商家需要优化自己的店铺信息,包括店铺的名称、介绍、地址、联系方式等,让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到这些信息。同时,商家还可以通过设置店铺的主题、标签等,提高店铺的搜索排名,增加被用户发现的机会。
六、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商家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因为无论商家的营销策略有多好,如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过关,用户也不会愿意到店。因此,商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让用户能够从中获得满意的体验。
< class="pgc-img">>在小红书上做的线下服务的行业很是很多的:餐饮服务、医疗美业、汽车服务、装修服务、母婴宠物、美妆时尚等行业。小红书只是商家实现“到店”引流的一个工具,真正的关键在于商家自身的实力。只有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足够优秀,才能真正吸引用户到店。因此,商家在运营小红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在小红书的运营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的流量和转化,更要分析自己的用户在小红书上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小红书的运营之道,实现“到店”引流的目标,推动本地生活类商家的发展。
流量”不是核心,“会买单的流量”才是核心
本文为现象级矩阵操盘手、同城抖音培训头部博主董十一在“第三届中国餐饮品牌节”上的演讲实录,红餐编辑部整编发布
各位餐饮同仁们大家好,我是董十一!我分享的主题是《用矩阵流量引爆成交》。
大家都说,“餐饮小白不要碰餐饮”。我是一个餐饮小白,也开了餐饮店。我的第一家牛排店开在杭州滨江。我认为,所有开店的餐饮商家都缺客户,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渠道去获取客户。
很多人认为,餐饮人应该去做短视频,去做抖音、快手、视频号和小红书等,我会先分享这些平台的流量机制,然后是实操和落地部分。
我今天讲得内容包括“有效、模板、堆量、AI和软件”五个方面。
< class="pgc-img">>先做流量再做成交是误区,餐饮人要从成交出发做流量
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的体量大概是900亿,2023年的目标是1400亿,大约7月已完成,今年本地生活预估可做到2000亿;2024年的目标是5000亿左右。这5000亿的体量需要抖音、代运营服务商、代理商以及实体商家一起完成。
那么,作为实体店,如何通过短视频带来更多流量?
我本身在做抖音培训,既开实体店,也投资实体店。很多人问我“抖音究竟怎么做?”“为什么我的短视频和直播间没有流量?”“是不是要开通蓝V?”“要怎样做矩阵账号?”等等。
我不会把短视频平台看得太复杂。对于餐饮实体商家来说,平台无非是获客渠道。想要获客,只能靠内容。什么是内容?就是短视频或直播。
很多人说做短视频做抖音,就是怎么拍、怎么剪、怎么做流量,让更多人看到你。
但对于实体商家来说,要把握核心三要素:区域、人群和产品。
举个例子,你在小县城开了一家餐饮店卖麻椒鸡,那么对你来说,有用的流量是门店附近5公里、10公里内想要吃麻椒鸡的人。所以,实体店做抖音的正确姿势,不是先做流量后做成交,是从成交出发做流量。
在短视频领域,很多人会教怎么做爆款、上热门、破亿播放。但我认为,爆款视频不适合餐饮商家。严格来说,爆款不适合所有实体商家。因为深耕实体做产品、做供应链、做门店的人,很难快速切换到互联网思维,去研究平台的算法和文案等。或许学半年、一年,都很难把表达文案能力锻炼出来。
大部分餐饮商家觉得应该做短视频,但真正做的人比较少,这就是所谓的红利。当一件事情一定要做,但做的人少,就具备了先发优势,做得早就是做得好。
我前面提到从成交出发做流量,首先要理解短视频平台的核心算法逻辑。一些有几百万粉丝、上亿播放量的大号在成交上做得非常糟糕,为什么?因为流量属于平台。
< class="pgc-img">>如果平台上有10万人看了你的视频或直播,但你没有办法转化利用,那这10万人就相当于没有;如果你有100万粉丝,但没办法让粉丝在关注你的同时付出行动,这100万粉丝也相当于没有。
因此,流量出现时,只需要做一件事情,把流量利用掉。
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让粉丝互动;二是成交。抖音有所谓的“流量池”。如果你发出去一条视频、做一场直播有100个人看到,其中很多人互动点赞评论分享,抖音就会默认你的流量利用得很好,从而推送更多流量。
作为实体餐饮商家,做流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交,即用做内容的方式让客户下单。
餐饮实体店做短视频的核心逻辑有两个:一是留下同城客户;二是转化同城客户。即通过短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找到门店附近的精准客户,并且让他下单。
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说,实体店不要追求爆款视频。一是因为很难做,二是因为从流量出发做流量得到的只是流量,只有从成交出发做流量,得到的才有可能是成交。
< class="pgc-img">>值得注意的是,做短视频流量大、粉丝多时你会得到正反馈,但错误的正反馈并不会有帮助。短视频能带来客户到店,这才是核心。然而,99%的实体商家都是先做流量再做成交,这就是为什么,拿到结果的人永远是少数人,因为方向错了,怎么都不可能跑对。
矩阵第一步:有效。即让流量到店。有效流量是在门店附近想要消费的流量。怎样才能让平台推送门店附近想要买单的人呢?“标签”很重要。平台的算法机制是“识别匹配”和“推荐”。一条短视频发出去,系统是你的第一个观众。它先识别内容,然后决定推送给谁。
对于实体商家来说最重要的标签有两个,一是“地方”,即你在哪里;二是“产品”,即你卖什么?如果短视频平台识别到了你在哪里、卖什么。那么它推送的人或主动刷到短视频的人,大概率就是门店附近想要买单的人。这种短视频流量很低,但是精准。
即便一条视频只有1000个播放量,但其中200、300个播放量是门店附近想要消费的顾客,这条视频就算成功。接着要将流量快速转化,要让看到视频的人产生想要发私信、团单、外卖或者到店的想法。
要让内容找到同城精准客户,就需要在视频一开始就打上“地方+产品”的标签。
一条20秒的短视频,可以分成4个段落,1-3秒、4-8秒、9-15秒、16-20秒,第一个段落打标签,地方+行业。
所以,流量不是核心,会买单的流量才是核心。一条视频能带来10个客户,已经很不错了。在此基础上,再优化文案、拍摄、剪辑以及口播,效果会更显著。
当这套方法能够带来顾客时,很多人才会觉得短视频是有效的、有结果的,才会接着投入。大家都看到了短视频的趋势,但是真正把短视频当做重要赛道的实体商家非常少,这就是所谓的红利。
模板让短视频更简单
矩阵第二步:模板。我之前提到,在短视频中要先打标签后打广告。有人会问,每一条短视频都这么发吗?是的,原则上每条短视频都这么发,因为这是你的模板,模板可以让我们做短视频变得更简单。
无论是抖音,还是其他短视频平台,本身就存在着概率问题。很多餐饮商家希望创作出一条带来客户的短视频,但如果每两个星期才拍一条视频,这种概率会很低。对抗不确定性、冲破概率的方法就是数量,但纯粹的堆量没有作用。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花钱投放没有用?”因为投放的本质是素材。什么是素材?如果你的这条短视频没有办法留下和转化你的客户,那么投再多钱都没有用。如果投钱就能赚钱的话,那叫“捡钱”。
短视频最难跨越的鸿沟就是具备成交逻辑。你每发出去100条短视频,有20条到30条能够带来客户就很棒了。
< class="pgc-img">>前面提到,实体商家很难形成非常强的内容思维,有些商家1个星期才拍1条短视频。这就需要一个拿来就能用的模板。
以“在长春想吃到正宗的黄泥叫花鸡”为例,这是一个标签模板。“长春”是地方,“叫花鸡”是行业,模板就是“在xx,想吃到什么样的xx”,同一段话有很多种变形,出现在短视频上,就是N条短视频开头。
还是以前面的那个例子,第二个模板就是“为什么长春来我们家买过叫花鸡的都会成为我的老客户?”这句话的“长春”变成其他地点,“叫花鸡”变成其他产品,又可以成为很多条视频的开头。
有了开头之后就需要打广告,怎么打广告才能体现门店口碑好?比如“来我们家买过的几乎都是好评”“我的新客户几乎都是老客户推荐来的”“70%的新客户都来自老客户的推荐。”
这样第一条短视频的文案就可以是,“在长春想要吃到正宗的黄泥叫花鸡来我家,我的新客户几乎都是老客户推荐来的,70%的新客户都来自老客户的推荐。”稍微变形一下,可以形成第二条短视频的文案“为什么在长春吃过我们家叫花鸡的都会成为我的老客户。我的新客户几乎都是老客户推进来的。”
< class="pgc-img">>一条视频总共4段话,第三段话说什么呢?说门店生意好,但不直接说,而是说“没想到,我们这种小店也会排队”“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十几公里来我们家买叫花鸡”。短视频的开头、口碑好、生意好,这三方面话术是可以随意组合,这这样就能把一条短视频变成无数条短视频,而且这种视频有效果。
第4段话说良心实在。比如“我们实体店做的就是良心生意。”这4段话串起来就是一条能够带来客户的短视频。
有了标签模板和广告模板后,拍短视频时只需要“调用”。通过组合标签和广告模板,就会变成一条完整的短视频。拍视频时,只需从标签库里拿1句话、从广告库里拿3句话,这就是模板。
餐饮商家一定要做短视频,做得早会有巨大回报
矩阵第三步:堆量。做抖音是一道概率题,打破概率的核心方法就是在有效的前提下堆量。当你的短视频具备成交逻辑时,就往“死”里发,这就是堆量。
< class="pgc-img">>做抖音或者开店都存在不确定性。想要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或是顺应不确定性,唯一的方法就是大量的数量堆积。从1天发1条视频,变成发2—3条,原来一个账号变成两个账号,一个平台分发变成多个平台分发。
矩阵第四步:AI。AI跟实体商家有什么关系呢?AI的核心是提升效率,但前提是你要有自己的素材。AI是你给它喂什么素材,它就给你吐什么素材。如果你的素材和文案本身没有成交逻辑。那么,它吐给你的素材也不会有成交逻辑。
矩阵第五步:软件混剪。什么情况下“软件”能带来客户?软件的核心是,你列好视频、文案、背景音乐等素材,它可以帮你组合成10条、20条短视频。但前提是,你提供的素材本身具备成交逻辑,即有标签、有广告。
< class="pgc-img">>我认为,批量复制有效内容是最适合实体商家的短视频模式。想要对冲不确定性,靠的就是有效的数量。
很多人都在纠结短视频要不要做,我觉得一定要做。尤其是抖音、快手这类商家可以自己做内容、获取客户的平台。
为什么餐饮商家觉得短视频比较难,因为很多人第一次尝试自己做内容,但正因为第一批做,回报也会更大,做得早,就是做得好。如果两年后再来做短视频,可能会比较容易,但回报并不大,无论早晚,大家都会做在线上做引流账号。
(作者: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方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564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小红书上的餐饮小白
80后某大厂资深社畜33,最近有了新的疑惑:“做餐饮,月入百万,真的那么简单吗?”
在解释这个疑问的起源时,33分享了一则故事:
“最近小红书上突然多了一些餐饮创业的内容,不认识的陌生同事们,离职后都创业开起了餐饮店。他们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人做咖啡、有人卖米粉...店铺落地平均只需要10天,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客流,日营业额最低都破万,更有人分享月营业额破百万的数据。”
为了解决33的疑惑,内参君“卧底”最近小红书上出现的各类餐饮创业贴、社群后发现:
开餐饮店这事儿,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的确变得“简单又儿戏”,谁都能做好,分分钟月入百万,甚至可以总结出一整套小红书“流水线式开店法”。
流水线式开店:
“玩起养成游戏的餐饮人”
想要月入百万、做好“流水线式开店”并不简单,需要全方位准备。
首先,你需要一个饱满、多面的“好人设”(为什么要开餐饮店)。
在文案里,你可以是中产离职再创业,放弃百万年薪,拒绝大厂内卷的职场精英;也可以是毕业即失业,一头热盘了一家店的00后斜杠青年;更可以是“全职宝妈重启人生”、“有点小钱的富二代历劫”......
如果想不到好人设,也可以编故事。比如“喝多了,不小心盘下一家店”、“接手一家店,不会做餐饮,大家救救我”、“老公净身出户,我分到一家店,准备做餐饮,大家帮我想想卖什么?”......
一切准备就绪后,拥有网友的共情、鼓励、及建议,“流水线式开店”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其次,丰富的中期素材,给足“养成感”(深度链接第一波线上顾客)。
作为一个“餐饮小白”,开店是一头热的事情,后续自然需要网友的大力帮助。至此,公开向网友征集店名、征集装修、菜单设计,甚至征集做什么餐饮赛道、卖什么产品,这一系列操作水到渠成。
对于网友而言,自己帮忙起的店名、自己深度参与的产品菜单,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这家新餐饮店的精神股东。“像在玩一个养成游戏,参与感满满,店落地了我们肯定要去吃的。”
当然,征集之后,切记要实时与精神股东们分享进度。
第三,门店落地后,晒销售额、晒日常订单、分享门店日常(此时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开启支线)。
进行到该阶段时,门店的精神股东已经越来越多,有一些餐饮人,会选择持续分享门店日常,逐渐成为“餐饮品牌官方账号”;也有一些餐饮小白,在跟风盘店、发内容后,不足五天就闭店转让。
但在“卧底”多天后,内参君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小红书上的餐饮老板,有一些根本没有“餐饮店”。
他们会持续发布经验贴,并上传数张销售额图片,传授门店短时间落地、销售额破十万的经验,并开始卖课,将镰刀割向“餐饮小白”,更有一些餐饮人,门店落地几天后,立马发布门店倒闭的内容,借着账号流量转做其他内容,或直接卖掉账号。
深扒!
玩“养成游戏”的餐饮人都是谁?
第一类,为了流量做餐饮。
比如,前段时间妖风四起的中式馒头。不少品牌店面,在百度里的搜索信息寥寥无几,但在小红书等年轻人的聚集地轮番轰炸,而且,宣传的“风格”都非常雷同——“90后辞职学做馒头”、“月净收3W的馒头铺”、“95后摆摊卖馒头的一天”、“00后开馒头店连载”……
这类帖子的最大特点为,进度神速,三天落地一家店,十天销售额破万,三十天后或开放加盟、或售卖餐饮运营培训课程、或开始接商单带货。
第二类,为了流量做流量。
如果说,第一类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老板,那么这一类,就是“没有开餐饮店的餐饮老板”。
在“卧底”过程中,一位售卖餐饮流量课程的老板说道,“不需要真的开过餐饮店,我们只需要把其他平台、别的餐饮店的公开素材搬运到小红书就可以了,3分钟就能做出一篇百万播放量的爆款笔记。”
从开店、营业期间、到倒闭,每个阶段有能有经验输出吸引流量,“每天来询问如何做餐饮流量的小白,没有1000,也有800。”
当然,也有第三类,为了餐饮做流量。
纷杂混乱的各类餐饮小白创业贴中,也存在着更多踏踏实实做餐饮的。
一位在小红书记录餐饮门店日常的90后米粉店老板,对内参君表示,“现在不是埋头苦干就能成功的时代了。做餐饮,东西要好,运营也不能差。从0开始记录餐饮店,会跟顾客有更强的链接。
但这种流水线式玩法,只是引流手段,门店最终还是要靠品质。”
真实餐饮小白的忠告:
“赚钱的不少,赔钱的更多,别盲目!”?
一位商业空间设计师告诉内参君,“今年突然接到了非常多餐饮小白的设计需求,但需求都挺模糊的,大多不确定店面的未来定位及规划。这种需求我们不敢接,怕后期风险麻烦多,也怕浪费客户的钱。”
今年6月,仅一个月餐饮业新增注册企业就接近45万。不少人看到身边餐饮店生意红火,就盲目的认为这门生意好做,殊不知,自己只是别人眼中肥壮的韭菜。
曾经入局火锅赛道,9个月亏损500万+的餐饮连续创业者sala对内参君说道,“最近做餐饮的小白多了起来,想趁机割韭菜的人更多了。”
她回忆自己的过往,“直观一点,我在小白阶段交的学费,基本等于每个月丢一个爱马仕kelly。征战十数年,归来仍是少年(负债版)。成功的餐饮人都是集大成者,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差,你可以坚信自己会成功,但不能别盲目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天选之子。”
事实上,被大众认为低门槛创业的餐饮业,实际处处是隐形门槛,并非一个“流水线”玩法就能玩转。
餐饮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首店成功不代表二店、三店依然能成功,做一个品类的成功,也不代表做其他品类依然能成功。
一位在小红书上加盟了新中式馒头店的90后餐饮小白告诉内参君,“我是冲动下决定做餐饮的,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不少成功案例,但现在每天营业额基本就十几块钱,一个月下来差不多1000+,连交房租都不够。”
“我再也不敢相信互联网上创业的帖子了,到最后都是卖课的,成熟的韭菜也有最后的尊严。”
不过,这位成熟的韭菜在最后对内参君说道,“尽管前后赔了很多钱,但我始终认为,餐饮是个非常好的行业,只是想干好不容易,更没有捷径可走,运营的引流手段很重要,但有‘真东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