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设奶茶店的时候,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品牌,为后期门店营收奠定坚实基础。
< class="pgc-img">>一、我叫什么名字?
来自重庆的奶茶品牌“豆吉”,取名为豆吉汤圆奶茶。将品牌名和品类名融合,名字响亮、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我与别家奶茶店有何不同?
在奶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要想生存找到差异化是出路。“豆吉”与同行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汤圆奶茶”,在于新中式茶饮品牌。
将传统国民小吃“汤圆”融入奶茶,再创茶饮细分品类;以“汤圆”国民认知度高的特点,自2018年开业后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现今开设门店数百家。对奶茶基底进行再创造,加入非遗酒酿口味更别致。因糯叽叽的小汤圆、非遗酒酿的缀入,让一杯奶茶独具匠心,愈发迷人。
有了上述的认知后,接下来把创办特色奶茶店的要点罗列出来。
(1)仅此一个品牌能喝到,在别家喝不到
汤圆奶茶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别的品牌在做,“豆吉”门店开设城市较多,在很多门店都能喝到。
(2)本品牌才看得到的东西,例如门店环境
“豆吉”的门店结合山水、汤圆、飞檐等元素,取墨绿、朱红、赤金、雪白四色有序搭配, 整体大气不失温婉,古朴不乏新潮。营造出一种新中式风格独有的氛围。
(3)开奶茶店应注意如下问题:
a、要选择交通要道附近、上下班的职工、学生、旅客路过的地方开店。而那些客流量少或者带有阶段性的地方,则生意欠佳。“豆吉”的门店选址有专人负责,一是帮助加盟商审核选店,二是推荐店铺。
b、奶茶店经营手法上要增加曝光,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目标客群到店消费。
c、奶茶店要突出“快”字,不要让客人久等,买单与取餐方便快捷。
d、原料注意保质期,水果要新鲜,口味要好,颜值要高。“豆吉”对原料品质有严格的要求,泡制的茶水过了好的赏味时间便会倒掉。
e、要注意店面设计,营造轻松、欢快的环境,门店简约显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牌越来越多,如何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茶饮品牌纷纷开始做定位,但也常常陷入误区、走了弯路。
最近,我专访了合众合餐饮全案(以下简称合众合)创始人姚哲,他亲自参与打造30+饮品品牌后,发现了品牌靠定位突围的4个关键动作。
来了解一下——
< class="pgc-img">>作者 | 妮可
100店和1000店,不能是同一个定位
这两年,通过品牌定位、细分赛道,饮品业跑出千店规模的连锁品牌,也出现不少误入歧途的案例。
比如,提起细分,就是聚焦产品,XX草莓水果茶、XX酸奶饮品。这带来的后果是:要么定位过细,要么缺乏特色,反而流失掉原有顾客。
在合众合创始人姚哲看来,很大一部分定位失败,是做定位的时候搞错了发展阶段。
10家店、100家店、1000家店,品牌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面对的竞争对手肯定也不同,就要不断地对品牌定位进行调整。
比如,7分甜围绕杨枝甘露这个产品,先后用过3句slogan:
第一阶段:杨枝甘露更好喝;
第二阶段:杯装杨枝甘露创造者;
第三阶段:杨枝甘露就喝7分甜。
在第一阶段,市场对杨枝甘露还没有认知,应该先把产品“推”出去,slogan主要在于推广杨枝甘露;
到了第二阶段,杨枝甘露开始爆红,是时候借产品势能来推广品牌,slogan开始聚焦品牌、传播品牌;
到第三阶段,饮品店都上了杨枝甘露产品,这时就要强调品牌在品类里的领导地位。
“做定位时,可以先自我审视一下,目前品牌处于什么阶段?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阶段只能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姚哲说。
姚哲给我看了一个合众合的品牌阶段参照表:
0-1:找需求
开出第一家店,是品牌的第一个阶段。要找到一个竞争对手没有满足的、市场消费者关注的、且关联自身品类的重要需求,然后形成现阶段的差异化竞争力。
1-10:找模式
10家店以内,应该基于自己的核心差异化,找到适配的商业模式,完善单店模型,为品牌裂变扩张提供准备。
10-100:标准化快速裂变
这个阶段,品牌已经有了标准化、易复制的单店模型,应该抢占市场份额,从开店速度、规模、密度上建立优势。
100+:建立热销和领导地位
当品牌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有了一定的能见度后,就有了成为品类第一或区域市场领导者的机会。
500+: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
这个阶段,品牌需要具备不断修正、不断深入的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品牌的战略方向是不变的,而定位则应该是围绕战略方向分阶段进行的。
找基因,发现品牌最能打的优势
有一个常见的“定位迷信”,是盯着对手短板和市场空白,却没看清自己的长处。
实际上,做定位,一定要找品牌自身基因里的第一需求,基于核心需求做延伸。
“一切脱离了企业基因的盲目定位,都不能长久。”姚哲说。
想找准自己基因,就要全方位审视品牌本身,思考核心优势到底在哪。
创始人基因、企业基因、品牌基因以及产品基因,分别是什么?是产品研发比较新锐,营销打法多变,还是具备较强的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
无论是产品研发、营销玩法,还是供应链优势,都能成为支撑定位的品牌基因。
比如迷客夏鲜奶茶,最早是来自台湾的手摇奶茶,在台湾有200多家店门店。进入大陆市场后认知度不高,“手摇奶茶”又没有太强的价值感。
姚哲介绍,合众合在帮迷客夏重新做定位梳理时发现,鲜奶,一直是迷客夏最显而易见的基因,沉淀了稳定的供应链。
用鲜奶打造价值感
>于是,他们帮迷客夏把品类调整为“鲜奶茶”,把品牌和消费者的注意力都聚焦到鲜奶茶上。
为了巩固认知,打出slogan“拒绝奶精,只做鲜奶”,甚至专门做了一张鲜奶和奶精的对比表,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很快,重新定位后的迷客夏站稳了市场,在苏州地区已经开出了十多家门店。
品牌要想做大做久,一定是坚持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然后充分放大自己的基因和优势,才能真正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
细分做多“细”,主要看市场
大家都说,定位细分赛道,最理想的结果是开辟一条“只有自己”的赛道。
那么,这条赛道应该定多“细”?是不是越“细”越好?
姚哲说,合众合的方法是:区域市场做需求汇聚,一线市场要足够细分。
- 区域下沉市场,目前还在满足需求的阶段,品类大于品牌,10多元的水果茶,仍然有竞争力;
- 一二线市场,已经是饱和状态,只有足够“细”,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比如宜兴茶饮品牌“乳果说”,一开始主打手工酸奶,在宜兴当地是有名的网红店。
但从市场规模来看,酸奶赛道比较小众,“乳果说”计划要深耕三四线,对这一层级的目标客群来说,只做酸奶,门店在下沉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姚哲介绍,合众合的调整策略是,帮助乳果说“回归”茶饮大品类,补充奶茶和水果茶,提升品牌的竞争力。目前,乳果说已经在全国拓店约100家。
而在一二线市场,情况就大不一样:一二线的消费者已经喝惯了喜茶、奈雪、1点点,需要更充足的到店理由。
门店主要开在天津、北京的小满茶田,就定位成了“车厘子制茶”。
一方面,数据显示,车厘子在四季的销量都是前三,是北方市场最爱的水果;另一方面,目前关于车厘子还没有一个广泛熟知的品牌。
因此,当小满茶田把车厘子产品作为爆品,同时解决供应链问题、给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后,很快占据消费者认知。
品类打造差异
>当品牌确定了核心市场和品类定位,就要确定自己的核心价格带。
目前茶饮价格带分化,0~10元、10~15元、15~20元、20~25元,分别对应不同的空间和市场占有率。
深耕哪个价格带,取决于高频产品数量的价格分层占比,也决定了用户基础和组合客单。
换个角度看,定位,其实是根据市场需要配置资源、集中资源。
1. 小市场应该做大定位,不断补充流行的sku,提高有限用户的到店频次,汇聚需求,从而实现扩张裂变
2. 大市场反而要做小定位,先切分一个单元的蛋糕,再补充标配业务单元,锁定用户的购买焦点。
3. 无论市场层级,产品都要做到相对聚焦,尤其是供应链和销售的集中,这样便于保证整体的利润和效率。
重复做压倒性投入,站稳定位
当一个品牌确定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焦点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定位快速落地。
“想站稳一个定位,没有窍门,就是压倒性投入,把焦点配置到所有的角落。”姚哲说。
就像“重要的话说三遍”,定位在门店各个环节的体现和植入,也要重复三次以上。
立足华东的小椿茶,是以细分角度切入水果茶赛道的,定位到“草莓鲜奶”。为了打响定位,小椿茶几乎做了“360度无死角”投入:
- Logo、门头、店内,全部植入超大的草莓符号,强化草莓印象;
- 产品上用足量足克的大草莓及14天鲜牛乳,强化水果和鲜奶的价值感;
- 广告语“每天一杯,爱上草莓鲜奶”,对爆款产品、消费频次做出暗示。
今年五一,苏州小椿茶永旺梦乐城店开业,五一期间日均营业额做到2万+,迅速成为当地的爆款店。
而品牌规模做起来以后,用户看到得越多,越会认为“你就是这样的”。只有压倒性地投入并配置资源,才能占据一个定位。
服务过7分甜、R&B巡茶、甜啦啦、吾饮良品、茶屿、叶子与茶、口渴了、百分茶、霸王茶姬、悸动烧仙草、哈姆特布丁茶饮、元气插座、豆吉汤圆奶茶等30多个饮品品牌,姚哲把茶饮定位总结成一句话:
找到阶段性的核心差异,找到基因里的第一需求,基于核心需求作全面调整,同时执行在最利于成功的市场和土壤中。
阶段、基因、市场、执行,这4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品牌定位。
而不论品牌发展到哪一阶段,都必须要找到驱动客流的因素。只有足够的客流基础,才有转换客单价的可能。
明天,我们将与合众合一起,继续探讨饮品店如何转化客流、打造“超级门店”,敬请期待!
好店址是经营品牌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选址就是在选好位置、好生意,它关系着门店的长期发展,关系着店面的直接经济效益。
< class="pgc-img">>任何茶饮企业,都要根据目标市场,选择适当的地点,建立相应的规模,选择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相应的经营内容和服务档次。
01 区域选择:消费人群在哪,就要开在哪
我们经常到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运用到选址上也同样适用。
很多老板盲目自信,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产品好,有品牌,顾客就会来,那为什么不反过来思考,星巴克为什么不开在金街这种地方呢?爱马仕不开在这种地方呢?
消费群体在哪,在考虑盈亏平衡点的情况下,就要选择性地开在哪。
奢侈品不可能放平民区销售,初创品牌不建议放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大牌太多了,竞争压力太大。
什么品类对应什么样的区域,但有的品类也可以开店在各个区域,如饮品,既可以在步行街、旅游景区、学校文教区、购物中心等单独的业态,也可以在周边有学校文教区+写字楼+购物中心的复合区。咖啡简餐对应办公商业区;百年老店对应美食街步行街;烧烤夜宵对应夜市;高档西餐对应综合购物中心。
有的加盟品牌为了保障自己的连锁店更好运转,签约后便会帮助加盟商选定店铺,协助加盟商帮助其快速找到合适的门店。
如豆吉汤圆奶茶如何对已经加盟的门店有进行选址的呢?
一是挑选写字楼附近,交通枢纽附近;二是大型商圈,校区集中地段;三是商业步行街,大型住宅区附近。此外,对于店面还有系列具体标准。
门面开口不低于三米;必须有独立来水和排水系统;总面积不低于20平方;用电量不低于25千瓦;有独立的门头;总空开和电表需要100A;空高不低于三米。
02人流量测算:预估营业额,控制风险
监测人流的办法比较呆傻,就是蹲点数人。
社区店:
可取3个上客集中时段做人流测点,早上时段6:00-9:30、中午时段10:30-14:00、下午16:30-20:00,平日选2天,周六日选2天,若店面双面街路宽>12米 ,则只需测算店面一侧双向人流;
若店面双面街路宽<12米,则需测算店面两侧的双向人流,门店人流量=(A+B)*50%;店面在转角处则需测算店面A侧双向人流、店面B侧双向人流、店面转角处C侧双向人流,人流量=A+B-C。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捕捉率这个名词,并不是所有经过你店面的人流都是你的客流,百分百会进你的店,所以测算完人流,还要选三家旁边的店看一下他们的人流及进店人数。
捕捉率=进店数/人流量
平均捕捉率=捕捉率/3
门店进店预测数=门店人流量*平均捕捉率
门店销售额预测=门店进店预测数*平均客单价
购物中心店:
第一步:通过大众点评排行榜及饿了么美团外卖销售榜单,搜索附近同品类前三的门店。
第二步:测算这三家店2天中午晚上;2天周末中午晚上的进店人流量。
第三步:测算这三家店的营业额平均值=(A店人流*客单价+B店人流*客单价+C店人流*客单价)/3。
03店铺评估:摸清店铺背景,找到第一房东
1)店铺情况
未来5年是否有被违拆的可能?未来2年内是否有道路施工及地铁建造的规划?是否楼上有居民楼?
目前一二线城市对街边店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楼上有居民的一律不准开餐饮店,假如不了解这样的政策,你租了这样的店,前期投的装修费用就会有损失。
2)房东背景
很多初涉餐饮圈的小白,对这点容易忽视。要是拿的店是转让店,直接从转让的老板手中拿过来的,这样就会存在风险,真正的房东如果不同意,你的店铺就会被收回,如果将来你要转给别人,没有房东同意,别人一般也不敢接,很难脱手。
所以,第一,转让店一定要和第一房东见面,第二,一定要和第一房东白纸黑字写明,同意将来在合同期未到的情况下因经营原因而被迫转让时,与新承租方重新签订协议。
3)房租价格谈判
提前打探附近店铺的租金情况,做到谈判前心中有数;租期能签5年绝不签3年,付款方式能付3押1的,绝不付6押1;尽量争取1个月的免租期(一般都有1个月左右的装修期)。
空调工程要明确商场是否统一提供空调,不提供自己是否可以自己安装,夏季空调不给力的话会损失很多客源。
查看排烟管道,特别是社区店选址前一定要看是否具备布置排烟管道的空间,如果没有绝对不能租。
检查结构体如主梁、承重墙是否有裂缝,这个涉及到后期人员安全问题,很关键。
现在大品牌都有专员负责,和加盟商沟通新店选址的事情。像豆吉汤圆奶茶对选址初期到正式开业前的门店筹备工作,都有从事行业数年的专业人员负责。帮加盟商极大地减轻了开店压力,给予专业选址建议,助力门店早日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