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12天“开黄”一家火锅店是种什么操作?
最近,火锅餐见餐创联会员群热议了一个案例,有火锅店从开店到贴出转让一共12天。
惊叹之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探讨,小白如何开好一家火锅店?
第 1440 期
文 | 大龙
12天火锅店转让,2个月亏20万……
“冲动创业”到底有多冲动?
近几个月,关于小白创业做餐饮广受行业热议,其实大家“槽点”在于:一是小白入行大打价格战,把一些内行人整不会了;二是,看似门槛低的餐饮业,并非是谁进来都能分一杯羹。
1、700平火锅店,从开业到转让仅12天
◎火锅店转让信息截图
在火锅餐见餐创联会员群里,我们看到有会员发了这样一个消息:一火锅创者发出开业12天“火锅店诚意转让”!一时之间群内人坐不住了,有人吃惊,也有人表示太过于冲动了。
火锅餐见了解了一下,这家转让的门店位于山东的一个县城,且开在一个社区商场内,面积700平方米,转让费用60万元。从门店展示图片来看,吧台饮品酒水一应俱全,等位区还有免费自助美甲海报,门口还摆放着开业花篮。
经过了解,这家火锅店之所以转让,主要遇到这几个难题:
·老板刚入行,自家产品与周边火锅店没有差异化,仅在服务上模仿大牌。
·选址在商城5楼,位置相对欠佳,门店面积过大。
·开业请了很多达人探店引流,但并未带来实际转化。
至于该店老板转让门店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冲动创业”并非个例。
2、开店2个月,火锅店“贱卖”器具
最近,郑州健康路一家开了2个月的火锅店贴出转让信息,并找来餐饮设备回收人士低价售卖家具、器具。
◎示意图,图源小红书
外摆藤椅200元一套、电烧烤炉200元、不锈钢桌子100元、5匹空调2200元、9成新冷冻柜700元、收银系统600元······从售卖的器具、家具来看,大多是新买或刚刚投入使用。
开店失败,但转让器具老板却无奈地有了经验,他称,尽量找有经验的餐饮人整店转让,因为设备器具都是高标准采购,拆开卖着实有些可惜。
3、转行开麻辣烫,2个月亏了20万
◎博主发出的转让告示 图源小红书
在小某书上,火锅餐见还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白龄女性在33岁这年转行做了餐饮,一是觉得餐饮一直有市场,创业门槛低,一是人到中年,事业没有上升空间,就想创业搏一把。
在选择品类之前,她认为自己是小白,单枪匹马不如有团队指导有优势,所以加盟了一个冒菜麻辣烫品牌。
深入了解才发现加盟公司是典型的快招类型,一层一层收费很多,而且餐饮干起来门道太多了,自己的店盈利很差,在2个月亏了20万之后,该创业者最终选择了闭店。
创业多半是冲动
无规划的首次创业成功率为10%
刚需、高频、投入相对较低,今年,餐饮赛道成为小白创业的选项之一。
早前火锅餐见就曾探讨过,为何2023年初迎来了一波小白创业潮。简单来说,年初餐饮的火爆,让很多外行人看到了餐饮消费的潜力。
很多跨行创业者误认为做餐饮很简单,让外行感觉门槛很低。孰不知对于餐饮小白来说,投资只是准入证,开店后遇到的种种问题才是道道门槛。
另外,一批从大厂员工急需换赛道,把餐饮当做切换首选。
在小红书、抖音上,辞职开餐饮“开店50天,营收70W+”“8张桌子年入30万”“25岁裸辞,3W开一家火锅店“,月入几万、轻松开店等每一个关键词都踩到了苦打工久矣的打工人身上。
◎裸辞低成本创业,精准踩在打工人痛点 图源小红书
小白纷纷涌入,乱出拳的打法也让低价竞争加剧,当亏空持续,无序经营也被频频爆出。于是就有了行业人预测,按照门店租金的基本规则“押3付3”,6月-9月会迎来一波闭店潮。
真实情况也确如概率,根据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从2023年初到9月12日,火锅相关企业新增注册2.4万余家,注销吊销数量达到1.1万余家。
火锅餐见发现,创业成功虽然是个概率事件,但小白创业有准备与无准备结果有天壤之别。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40%-50%的人做生意是基于模仿,看到别人的生意好做就去做和别人一样的生意。这种成功率接近于零。
30%-40% 的人会选择加盟或者代理某个品牌。这个有一定的成功率,但不是很高,成功率基本在10%左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盟品牌的影响力、扶持政策、产品创新等都是衡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你还得有足够的自己撑过2年的投入期。
最后剩下20%,创业者提前进行了规划。项目成功率相对就比较高,可以达到60%以上。比如对选址进行了多方分析、对目标客群的准备定位,以及品类、品牌的合理筛选,以及火锅供应链的选择让产品稳定输出等。
餐饮小白如何“上岸”
这五条肺腑建议请收下
理性分析来看,众多小白挤进餐饮赛道,虽然有环境、市场等各方因素造成,但哪个行业人不是捱过了新手阶段才成功上岸。
所以,火锅餐见询问了多个火锅连锁老板,除了“选址定生死”这条硬性条件之外,总结了几条新手创业需要拉齐的5个必备建议。
1、都说选择大于努力,选品、调研同等重要
除了火锅这一大品类,周边还有众多诸如冒菜、麻辣烫、冒烤鸭等细分品类。
这里需要敲黑板——小白入局最好要选择一个市场大、前景好的品类,在最大公约数上匹配客群喜好。
再进一步说,还要按照当地的条件,以及在同级市场经过验证的品类来选品较为稳妥。
另外,不能盲目的以品牌知名度来判断,比如当你看到萍姐、朱光玉大火,其实这些品牌背后有完整操盘经验和方法。
与选品同等重要的还有对所在市场的调研。
有资深从业者问过新入行者几个问题,他们往往一知半解。比如,你所在城市哪些火锅店做得好?特色、招牌产品是什么?他们的生意好,具体是中午好还是晚上好?
“有人花了几百万去开店,都舍不得花几天时间去调研。大多数人对行业、市场缺乏了解。”他坦言。
2、既要管理员工,又要服务员工
用制度管理员工、管理业绩目标、服务标准固然正确,但服务业的属性有时候总会让员工受委屈,胖东来的员工委屈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火锅餐见还了解到一个异业的案例,河南一家五星级酒店,定期会组织员工去SPA,还设置了专门的员工健身房,生日也有专属礼物等多项花式宠员工方式。对于服务业来说,并非是简单地降低员工流失率,而是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
也有火锅连锁品牌老板告诉火锅餐见,朋友家儿子想做餐馆,没有马上投钱,而是把儿子交给他来锻炼。
◎餐饮门店培训,示意图
“开火锅店需要学会很多技能,比如前厅管理、产品管理、内部组织、对外营销,甚至是财务管理等,这些都同等重要。一个小白如果达不到店长的水平,我认为做成功的概率很低。”他称。
也有火锅店的经营者认为,小白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运营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同时,还要具备科学合理地制定经营计划,合理控制成本,优化运营流程,提高效益和盈利能力。
3、食材好、产品好吃,已经是行业基准线
在火锅行业,有头部定义了“产品主义”,腰部又有众多品牌主打极致性价比,似乎食材好、口味好已经成为及格线。
这里面餐饮小白也容易踩两个坑:
·食材采购坑。拿毛肚来说,不同品质的毛肚差价达到几十元,买的太贵毛利低,只讲求性价比,又会伤害顾客。
·随意找小工切装摆盘。火锅后厨虽然不需要超高技术含量的厨师,但标准化生产不能少。菜品的厚度、形状、克重等都需要标准化。
4、大城市营销靠玩法,下沉市场多讲人情味
火锅店触达顾客的方式,确实需要分区域。在一二线城市抖音、小红书+私域引流较为明显。
但在下沉市场,很多网络流行的梗、网红引流带动销售等并不总是奏效。
◎门店如何输出“人情味”很关键
反而主打产品口味稳定,用邻里的方式跟顾客沟通,在下称市场才能获得顾客的好感跟信任。
烟火气、人情味才是下沉市场的“通用语言”。
5、用最小可行性实验——去火锅店打工
火锅餐饮是个勤行,想要检验自己到底适不适合餐饮创业,最好的办法是到一个真正的火锅连锁品牌去上班。
如果几个月能扛下来,或是能够胜任管理岗位,然后再加盟一个成型的品牌或者自创品牌,成功率高很多。
自我验证、拿到结果再去做事,其实也是对自身的一种真实判断。
注:熊喵来了火锅董事长吴红涛、吼堂老火锅联合创始人李小孬、巴鼎火锅创始人温志刚对本文观点亦有贡献。
021年5月1日,国内某知名拍卖平台,正式开始了一场拍卖。
竞拍物,是一位前餐饮富豪名下最值钱的49个商标。
竞拍人,8位。
10点整,拍卖师报出一拍价:100万元。
话音刚落,拍卖锤也才敲响第一次,台下的竞买者,争先恐后高举自己的价码牌。
< class="pgc-img">>甲:120万
乙:150万
丙:200万
丁:260万
戊:300万
......
先后经过188次出价,169次延时后。
这一场竞争空前激烈地拍卖,才在24小时后稳稳地落下最后一锤。
成交价:1510万元,最终溢价15倍。
当拍卖师向最后的竞得者祝贺时,49个商标的创始人,却默默从围观者中消失了。
这个人,就是前成都富豪:谭长安。
< class="pgc-img">(谭长安)
>商标的拍卖,标志着谭长安富豪人生彻底闭幕,也标志着他成为负债老赖的落寞开始。
这一年,谭长安已经58岁了。
名下的资产被拍卖清偿后,他还背着3100万巨债。
2021年11月24日,“行业明灯”罗永浩开始直播卖货还债一年半后,谭长安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短视频。
谭长安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是怎么发家成富豪的?又为什么会落魄到如此境地呢?
而今天的窘况,又到底能映照出他曾经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这一切疑问,都要从谭长安创业那一年开始说起。
< class="pgc-img">>1963年4月,谭长安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一个普通的穷苦农村家庭。
平昌县是个贫困县,人多、山多、地少、交通条件差。
谭长安出生时,又正赶上三年大饥荒的最后一年。
因而,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日三餐,都吃不饱。
最惨的时候,甚至吃都不知道吃什么。
为此,谭长安对穷苦有着极为深刻的体悟:饥寒交迫不是知识,是活下来的记忆。
< class="pgc-img">>为了能吃饱饭,谭长安十几岁起,便跟着父母走街串巷。
靠着买卖一些小物件,换得些许微薄的生活费。
1980年,谭长安刚满17岁,初中没毕业,便赶上国家征兵。
轮到谭长安报名时,他连续向数个招兵教官确认一件事:
去当兵的话,到底能不能吃上饱饭?
得到确定答复后,他才提交报名表,然后登上新兵车,去往部队。
这一去,便是18年。
18年中,他亲历了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幸运地活了下来。
< class="pgc-img">>整个火锅市场开始大整顿,低迷难行。
直到1996年服役期满,他才从部队转业回家。
这一年,谭长安33岁,国家给他的转业安排,是到四川一家航空公司做管理。
但上班仅半年多的时间,谭长安便辞职了。
复员转业时,他给弟弟借钱开的面馆,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
他特别羡慕,弟弟能好做生意,自己为什么还挣死工资呢?
于是,谭长安撇下当时大家羡慕不已的空管工作,一头闯入商海。
< class="pgc-img">>1997年初,谭长安在成都宴请朋友吃火锅。
饭局结束时,他尴尬地发现,一顿火锅涮完,自己居然没吃饱。
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剩下的鱼头,倒进汤锅里涮着吃了。
边吃他还边跟朋友们感叹:
鱼头涮着吃,还是蛮好吃的。成都到处都是火锅,为什么没有专门涮鱼头吃的呢?
朋友们接过话茬打趣道:
“不然,干脆你开一个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饭局散场后,谭长安开始四处打听,调查鱼头火锅的市场前景。
在吃货的眼中,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如果不够,那就两顿,或者三顿。
成都是火锅美食的天下,鱼肉火锅属于大众消费品,各个档次的都有。
但谭长安走遍了当时的成都,却没有找到一家专做涮鱼头的火锅。
这让他坚定了试一试的想法。
为了宣传,他专门对鱼头做了详细的了解:
鱼头曾是宫廷宴席中的珍品,本身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
此外,还富含两种不饱和脂肪酸:22碳六烯酸(DHA)和20碳五烯酸(EPA)。
说得直白点,就是营养价值极高。
若有靠谱的烹饪配方,做涮鱼头火锅,还是大有可为的。
掌握到这些宝贵的信息后,谭长安拿出了在部队服役18年历练出的强悍执行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997年5月,谭长安用自己剩余的5000元转业安家费,和6万元借款,成立餐饮公司。
在成都百花潭附近,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鱼头火锅店。
彼时,成都火锅行业监管不力,层出不穷的用料黑幕被新闻媒体曝出。
尤其是地沟油黑幕被爆后,成都爱好火锅的食客们,对火锅的热情,被急速降温。
整个火锅市场开始大整顿,低迷难行。
针对这一市场行情,谭长安对自己的鱼头火锅,做了清晰的革新尝试:
店内厨房,全透明式开放;
每个鱼头现点现杀;
每个锅底单锅现炒,口味多选;
锅底配料,用一次性清油;
食客到店后,可以先参观后点餐。
这些经营尝试,经过食客们的口口相传后,谭长安的火锅店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放心火锅。
只有20张桌的小店,渐渐名声鹊起。
< class="pgc-img">>火锅店开张大约5个月后,谭长安尝到了生意火爆的甜头。
每天,小店门口排满了人,谭长安根本不愁客源。
最火的就餐时段,甚至有黄牛党在旁边倒卖排队票,一张30元。
日日长龙的壮观排队大场面,令谭长安的火锅店以光速出圈。
涮鱼头火锅,火了。
不到半年,谭长安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
他就此告别贫穷了34年的人生,成为平昌县城的致富名人。
< class="pgc-img">>之后,谭长安迅速在四川德阳和绵阳,又先后开出两家分店。
三家店面的同时运转,帮助谭长安完成了创业初期最重要的两件事:
产品的精准优化和口碑宣传的精准营销。
因为地域的关系,传统的川味火锅,要么贼麻,要么贼辣,要么贼麻辣。
考虑到这些单一口味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部分口味清淡食客到店的忧虑。
谭长安和厨师们,将鱼头火锅的口味调整到多样。
三鲜、微辣、中辣、爆辣等多种选择,精准地满足了食客的不同需求。
因而,极致地扩展了火锅的客源范围。
为了将放心火锅的口碑做到极致,谭长安在媒体平台,直接打出了“坚决抵制回收利用火锅油的不法行径”的口号。
这两件事,像格式化优盘一样,清朗了成都火锅圈。
谭长安因此名声大噪,成为火锅圈的一股清流。
< class="pgc-img">>风生水起的爆火生意,快速到手的名声,喂饱了谭长安的口袋,也喂大了他做大生意的野心。
1998年,谭长安赌上了所有身家,大胆北上——去北京开店。
他立志要让鱼头火锅扬名京城,甚至扬名天下。
经过5个多月的筹备之后,1998年6月,谭长安在北京东直门的第一家连锁店,正式开张。
一年后,这家店的单店营收达到2000万。
谭长安赌赢了。
单店盈利的胜利,给他带来荣耀,也给他招来飞速暴涨的财运。
此后,谭长安开始了以北京为圆心的第一轮战略性开店扩张。
< class="pgc-img">>老话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谭长安的扩张经,是账上钱多,剑下便无弱兵。
钱到位,人到位,准备到位就开张。
在这样速战速决的战术引导下,谭长安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便在北京城最光鲜靓丽的街区,迅速开出了11家分店。
2000年底,其公司的年营收额已经达到3亿元。
鱼头火锅店,一朝名扬千里京城。
装修豪华,整饰出众,雍容华贵的高级感。
加之火锅汤料和食材选择,一条龙到家服务和场场爆满的经营奇迹。
谭长安的鱼头火锅店,成了全国各地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无数人揣着钱慕名而来,蜂拥至谭长安的麾下,希望能跟着大佬分杯羹。
钱的堆叠,推动谭长安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战略性开店扩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以稳住北京为重点,占领周边城市后,再向南方延伸,之后扩张西北,最后回到成都。
在这个战略的引导下,谭长安的分店开张速度像照相机的像素一样,倍速提升。
仅8天的时间,他的属下就能快速复制开出一家新分店。
而谭长安本人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辉煌,他甚至骄傲地对媒体说:
“最忙的时候,我一天要赶4家店的开张剪彩。”
< class="pgc-img">>获知真实情况后,信贷公司第一时间将讨债信息登上纸媒报端。
经营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就业人员超过3万,年利税15亿元。
谭长安,成为创业成功的代名词,跻身各大名流圈。
他的火锅店,则成为社会名流,商贾名媛聚集合影的标准打卡地。
创业仅仅不到5年时间,已名利双收。
谭长安又开启了一个人生的新版本:暴富时代。
但,他仍不满足,他还有一个野心没有实现。
< class="pgc-img">>在全国拥有89家分店后,谭长安的餐饮公司,已经迭代升级为一家集团公司。
其旗下拥有产品研发、物流管理、烹饪培训、品牌管理等多家子公司。
为了更快的扩张财富版图,谭长安采用了风险极高的连锁+加盟的扩张方式。
这种方式,简单点说,就是两点:
本家输出技术和管理,加盟商自己出钱,挂本家牌子出让一定股份给本家。
然后加盟商自己经营店铺,年终按比例与本家一起分享利润。
这种方式,扩张起来确实比自己全盘复制更快,但风险也更高。
可彼时,手握亿万资金的谭长安,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要像年轻时打仗一样,将自己的鱼头火锅大旗插遍世界,扬名天下。
< class="pgc-img">>从2002年到2007年,谭长安用加盟+连锁的方式,迅速地将公司分店开到香港、台湾。
接着又开到新加坡。
5年时间,谭长安成为媒体报端赞不绝口的川味火锅之最:
第一个将火锅开到港台地区的成功企业家。
第一个将川味火锅以品牌方式,带出国门,开进新加坡的企业家。
第一个把火锅行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家。
这些第一,使谭长安很快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2007年,谭长安公司的产值达到8亿,资产总额逼近100亿。
当年胡润餐饮富豪榜公布,44岁的谭长安位列第三位,个人身家超过20亿元。
谭长安,疯狂扩张10年后,一朝闻名全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钱,堆积出了谭长安的名声,打开了他的眼界,也敲开了他骨子里的贪婪:
只做中国的富豪,算什么英雄?他要在世界富豪榜上有姓名。
为此,他开始琢磨怎么能让公司上市。
2009年,这样的机会来了。
当时,一家食品公司,因经营不善,向香港高院提出清盘退市申请。
彼时,谭长安正巧就在香港,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与香港的合作伙伴商议,决定以6.28亿元的价格拿下这家食品公司的上市壳资源,再借壳上市。
但天公不作美的是,香港这位合作伙伴是个猪队友。
< class="pgc-img">>资源还未拿下,香港伙伴却先在媒体前大肆吹嘘,将自家底牌亮出。
结果上市壳资源,迅速成为闻风而来的香饽饽,被各家公司争抢。
最终,国内一家资金雄厚的大公司以9.86亿元高价拿走这个上市机会。
谭长安的上市计划宣告失败,他损失掉一个机会,还有原本当做押金的1700万保证金。
他非常不甘心,一次不行,那就再次重来。
2011年,一次偶然聚会的机会,谭长安从朋友口中得知。
香港一家公司因生意缩水,准备出售,售价约2亿港元。
吃过亏的谭长安不敢怠慢,他赶紧派人筹备资金,欲购入这家公司。
结果,诅咒一般的结果又出现了。
< class="pgc-img">>谭长安还没来得及拿钱上阵,看好的公司就被另一家更阔绰的公司,以9.84亿港元的高价,半路上截胡了。
一心上市,却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结果,屡战屡败。
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复盘反思了。
可谭长安没那功夫,输红了眼的他,被狐朋狗友害了。
这年年末,谭长安的一帮所谓朋友,以帮他散心为由,先后多次拉他去了澳门赌场。
在那里,谭长安出奇地好运,初上赌桌,却赢了不少钱。
为了彰显阔绰,每次赢钱之后,他都给现场工作人员撒钱。
据说,撒出去的数额,动辄就是10万、20万。
有朋友见他如此,便借机向他借钱加注,赢了钱归自己,输了账归谭长安。
因名声在外于先,谭长安只好点头自认。
一来二去,谭长安便无端背上了巨额的赌债。
< class="pgc-img">>2012年底,一家香港风投公司找到谭长安。
对方提出,若谭长安能在3年之内,达到上市营收目标。
他们便以天使身份,投资2000万美金,帮助谭长安公司在香港上市。
连败两次的谭长安,为了成功上市,与对方签下了对赌协议。
接着,他揣着对方预付的500万美金,迫不及待地回到内地。
以2000万美金的标准,大张旗鼓地疯狂开新店,招新人,自己做起IPO。
不久,先期的500万美金很快花光,但浩浩荡荡的开店工程,才进行到一半。
为了尽快完工营业,谭长安着人向风投公司催剩下的1500万美金。
结果,对方失联。
后知后觉的谭长安,此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可是白纸黑字的协议,已经生效,一切都晚了。
< class="pgc-img">>2013年,谭长安的弟弟,因为向一家小额信贷公司借高利贷1500万元扩大生意,谭长安是这笔巨额资金的担保人。
年底,过了还款期,谭长安的弟弟却无能力偿还借款。
这家额信贷公司因此将谭长安告上法庭,向其讨要总共1720万元的借款债务。
彼时,谭长安因对赌协议,被薅走巨额资金。
再加上天价赔款,公司资金链已经断裂,根本无力偿还这笔钱。
获知真实情况后,信贷公司第一时间将讨债信息登上纸媒报端。
< class="pgc-img">>这个举动,直接导致谭长安在银行的个人信誉直线下降。
各大银行开始向他追缴昔日贷款,并断了他继续贷款的所有后路。
借不到银行的任何钱了,向昔日朋友借钱也成了奢望。
谭长安很快陷入连环债务危机,百亿帝国快速崩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16年,因资不抵债,谭长安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他本人被列入失信人名单。
自此,在还清巨额债务前。
谭长安不能坐飞机,不能坐高铁,也不能高消费。
为了逃避惩罚,他躲在香港狼狈度日。
而他开在全国各地的火锅连锁店,则因群龙无首,陆续地开始关店潮。
至2020年8月,谭长安的最后一家火锅店关闭。
应债务人要求,他的公司各项资产,开始陆续进入清算偿债拍卖流程。
2021年5月,谭长安创造的49个商标资产被拍卖。
至此,一代火锅大王的所有资产,悉数被执行偿债,可他的债务并没有还完。
据天眼查显示,谭长安目前还拖欠5家公司的3100万债款,而他已没有任何可执行资产。
掉下财富神坛的谭长安,曾对媒体说:
“公司破产后,我最窘迫的时候,包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了。
我也不愿意向谁借,家人给一点就过去了。”
至于未来是不是要努力还完欠债,他则没有明确的态度。
在注册上线的个人短视频账号中,58岁的谭长安已发布十多个作品。
但,没有一部作品表达要还清债务的计划。
他一直在强调一件事:
“我用十年时间创造了庞大的餐饮帝国,如此庞大的体系在短短几年间轰然倒塌,震惊了整个餐饮界,也震惊了我自己。我有很多创业的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创业路上的伙伴。"
他也恳请网友相信:“我一定会重新站起来。”
< class="pgc-img">>关于谭长安最新的经营动态,已有媒体查明。
他以法人代表的身份,参与开启了一个新的鱼火锅品牌。
至于赚不赚钱,谭长安说得很含糊:
“我很多年没有收入了,全靠家人养。
我是顾问,实际不再员工名单上,也不拿工资。”
而新火锅的投资人则这样解释他的顾问身份:
“看中他的人脉和经验,虽然不开工资,但他在店内的消费可以免单,未来公司盈利了,可以考虑给他一些干股。”
< class="pgc-img">>从0到巅峰,谭长安以65000元起步,用10年到达。
从巅峰到0,再到负债3100万,直至成为今天被限行的老赖,命运只给了他4年。
别人的创业之路,九死一生。
谭长安则刚好相反,一生10年,之后一路向死,直至玩完。
有人说,他成也因赌,败也因赌。
赌机遇,赌运气,他都赢了。赌钱,他输光了一切,包括运气。
他的败落,是创业圈,最败家的例证,也是赢得起输不起最现实的例证。
< class="pgc-img">>其实,细细分析,慢慢品悟,大家也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除了赌性,谭长安而对钱,对生意,对上市,没有敬畏心,亦没有反思心。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活火,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谭长安创业十多年,却把同一个错误连续犯了三次。
怪谁呢?
罗永浩欠债6.7亿,因直播还债,被称为“行业明灯”,因此激起无数创业失败者再拼搏的翻身的勇气。
欠债3100万,但谭长安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勇气。
时代变了,开餐饮挣钱的逻辑也变了。
58岁的谭长安,真的还能再站起来吗?
作者:朱小畅&一点新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