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南京5月20日电 (徐珊珊)5月19日是全国助残日,在南京紫金山脚下,当天落成的“天使餐厅”内,鲜有吵闹、大声喧哗,这里的员工部分是残障人士,店里忙碌且有序,人们用手语交流,微笑与温暖在无声间传递着。
走进餐厅,随处可见“你好”“谢谢”“爱你”等手语标识。中午时分,陆续有顾客进店用餐。看到顾客前来,店员忙微笑着拿起提示板,表明此时服务的员工是一名听障人士。在餐厅前台,还设有手写板、无障碍点餐服务卡等。遇到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店员便会请顾客用笔将要说的内容写下来。
餐厅内的小细节,处处彰显温馨。考虑到残障人士沟通方面的障碍,餐厅对关键设备做了专门定制。例如餐厅内的炸锅使用完成时,除了传统的鸣叫提示功能之外,还特别增加了灯光提示功能,方便员工通过灯光闪烁的提示完成标准操作。
一种双向奔赴的爱,在小小的餐厅里涌动着、传递着,温暖着每一个人。
南京“天使餐厅”助力残障人士就业。段仁虎 摄
“我们的‘天使员工’从一开始的拘谨,不愿意表达、微笑,到现在愿意走出餐厅,主动和顾客沟通、互动。这和大家平时的关爱是密不可分的,希望他们在这里学习和外界沟通的技能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南京肯德基佳源广场餐厅相关负责人说。
小姚和晶晶是餐厅的两位员工,他们在这里相识相知,两人找到了共同的爱好,成为一对恋人。“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得心应手。遇到的顾客也都很友善,我们会在手写板上写字交流,这让我慢慢地爱上了这里的环境。”小姚表示,目前自己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尊重,氛围友好、融洽。
“今天刚好路过,非常温馨的环境,取餐过程和平常没有区别。这里的店员都面带着很温暖的笑容,他们也会比普通餐厅更加关注顾客的情绪和需要,会非常主动地过来提醒取餐进度和表达关心。”南京市民王子一认为,南京有很多类似具有人文关怀的餐厅,让每个人享有平等就业机会,有助于社会和谐。
南京首家“天使餐厅”的开业,是当地残联创新工作举措,服务残疾人就业的最新成果。南京市玄武区残联副理事长卢艳岗表示,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对残障人群的关注,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让越来越多人看到了残障群体的实力与潜力,这种正向的反馈有利于全社会对残障群体更加接纳和包容。(完)
(中国新闻网)
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近日公布《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筑内每组电梯至少有1台应为“无障碍”;公共建筑内停车场应设不少于 1 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餐厅的座位不能“全固定”,至少设2%可移动桌椅;购物中心应在每层设独立家庭卫生间。此外,征求意见稿还特别为导盲犬“谋福利”,提出餐厅、电影院、体育场馆宜提供导盲犬需要的空间和设施。
盲道应避开非机动车停放位置
按照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无障碍通道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50米,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1.80米。无障碍通道上不宜设置井盖、箅子。当无障碍通道的长度大于50米时,宜设置休息区,休息区不应影响无障碍通道的通行净宽。
为了避免共享单车、机动车等侵占盲道,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盲道应避开非机动车停放的位置,同时任何设施都不得占用盲道。
建筑内每组电梯至少1台应为“无障碍”
推着老人的轮椅或婴儿车乘电梯,您是否也有过“转不开身”的经历?为了轮椅能够更加轻松进出电梯,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筑内设置电梯时,每组电梯应至少设置1台无障碍电梯,轿厢尺寸宜同时满足乘轮椅者使用和容纳担架。此外,电梯门前还应设直径不小于1.50米的轮椅回转空间。
电梯内的各种设施也要充分考虑无障碍的需求。其中,呼叫按钮的中心距地面高度应为0.85米~1.10米,按钮应设置盲文标志;电梯运行应设置显示装置和抵达音响;无障碍电梯门完全开启时间应保持不小于3秒。
征求意见稿对停车也提出了无障碍的要求。其中,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无障碍需求集中的建筑,小汽(客)车上客区和落客区应设置无障碍小汽(客)车上客区和落客区。设有闸机、自动检票设施以及探测仪的无障碍出入口应设轮椅通道。
建筑基地内应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总停车数在 50 辆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 1 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50辆~100辆应设置不少于 2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00辆以上时应设置不少于总停车数2%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而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应“选址”通行方便、路线短的停车位。
餐厅至少设2%可移动桌椅
今后,无论是餐厅就餐、影院观影还是商场如厕,都将一路“无障碍”了。
例如,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等观演场所和体育场馆,有固定的观众席位时都应设置轮椅席位。轮椅席位随观众席数量递增,并宜分散到能够保证观看视野的不同区域。此外,在轮椅席位旁或邻近的席位处还应设置1:1的陪护席位。
餐厅的座位将不许“全固定”。征求意见稿提出,设有餐饮设施的公共场所不应全部设置为固定座位,应根据需要至少设置2%的可移动的桌椅,并宜分散在不同的区域。
考虑到亲子出行的需求,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类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旅馆等商业建筑,银行等金融服务建筑,邮局、电信局等邮电建筑以及娱乐建筑等,公共卫生间(厕所)应满足无障碍要求,并应在每层主要的公共卫生间(厕所)附近设置独立的家庭卫生间。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的大型商业建筑,则应至少设置1处母婴室,宜每层设置母婴室。
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各类服务台均应设置低位服务设施,包括售票处、问询台、接待处、业务台、收银台、借阅台、行李托运台等。
餐厅、电影院等宜提供导盲犬需要的空间和设施
导盲犬可以随同主人一起进入餐厅、电影院、体育馆,甚至入住酒店客房吗?近年来,导盲犬能否进入公共建筑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对此,征求意见稿特别为导盲犬“谋福利”。
其中,公共建筑公共休息区域宜提供导盲犬需要的空间和设施。不仅如此,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等观演场所,体育场馆,公共会议室、报告厅、法庭等宣讲场所,设有餐饮设施的公共场所,同样宜提供导盲犬需要的空间和设施。无障碍客房甚至宜提供导盲犬休息的设施。
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沈千帆10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冬残奥会举办期间运动员“温暖的家”,冬残奥村24小时全天候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服务。食住行中的各种无障碍设施也贴心细致地照顾到了运动员的特殊需求。
沈千帆表示,残奥运动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希望通过北京冬残奥会能点亮梦想,突破障碍,用温暖消除歧视,推动平等,传递“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让人类更加和谐团结,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
44小时完成冬奥到冬残奥转换
沈千帆表示,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冬奥村仅用44小时就完成全部转换工作,成功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冬奥村转换为冬残奥村,并于2月23日预开村,2月25日正式开村。
他提到,作为冬残奥会举办期间运动员“温暖的家”,冬残奥村24小时全天候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服务。我们从细节入手,在景观布置、公寓设施、餐饮服务、运动休闲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与设计,并配以一站式商业服务,满足运动员多元需求。不仅服务格外细心,食住行中的各种无障碍设施也贴心细致地照顾到了大家的特殊需求。
景观布置方面,沈千帆表示,冬奥会闭幕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冬奥村立刻开始进行景观更换、无障碍设施调整。在不到44小时的时间内,三村所有北京冬奥会时的形象景观全部被替换成北京冬残奥会相应的形象景观,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上岗,村内路灯、道旗等景观布置、各种标识已由冬奥会的会徽“冬梦”全部更换为冬残奥会会徽“飞跃”。
床脚较冬奥会降低10厘米
运动员公寓方面,沈千帆表示,我们谨记人文关怀,注重每一个细节,用心打造舒适的“运动员之家”。公寓里有很多无障碍设施:所有的门都是单臂可以操作的推拉门,还有扶手、浴凳等等。卧室里的床,床脚相对于冬奥会的时候降低了10厘米,方便坐轮椅的运动员上下床。
他提到,此前备受外国运动员欢迎的“冰墩墩”抱枕也替换为可爱的“雪容融”抱枕,一面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会徽飞跃,另一面是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打开之后,就能成为一个小被子,有冬残奥会各项目的运动图标。这个抱枕运动员如果喜欢的话,是可以带走留念的。
运动员餐厅准备盲文菜单
运动员餐饮方面,沈千帆表示,我们致力于菜品丰富,兼具营养美味,同时也对餐厅进行全面无障碍改造。餐厅设置了世界餐台、亚洲餐台、中餐餐台、清真餐台等12种餐台,烹饪方式健康、色香味俱佳。我们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满足不同国家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和需求。冬奥会期间,烤鸭非常受欢迎,在残奥会期间,我们继续提供烤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来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们。
同时,运动员餐厅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比如在运动员餐厅,调整餐位间距,方便轮椅通行,增加通道数量。以北京冬残奥村为例,减少撤移餐位146个,保留餐位338个,其中无座118个,有座220个。设置轮椅存放区,准备轮椅存放牌35套。更改饮品、调料等的摆放规则,方便运动员取用。运动员餐厅还专门准备了盲文菜单。
健身、娱乐中心继续提供服务
沈千帆表示,为满足运动员健身和休闲的需求,让运动员有更舒适和更放松的心情,我们的健身中心和娱乐中心继续提供服务,并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北京冬奥村的健身中心有2000平方米,设有力量区、拉伸区等多个区域、23种166台健身器材供运动员自由选择。我们还专门在三村增设了8台手摇自行车,方便残疾运动员进行有氧健身训练。娱乐中心1000平方米,除桌式足球、台球等传统娱乐设施外,还有科技感十足的最新娱乐装备,如4D载人深海模拟器、太空模拟舱等,丰富运动员的休闲生活。
此外,北京冬残奥村还设有综合诊所,设有理疗康复、牙科、心理咨询等18个科室,提供每日16小时的基本门诊及24小时的紧急医疗服务,确保第一时间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医疗与心理服务。
已为约270名运动员维修轮椅假肢
沈千帆表示,在冬残奥村广场区,依然设置北京2022特许商品店、便利店、快餐厅、咖啡厅、美发店、书店等商业空间。与此同时,三村的广场区均启用轮椅假肢维修中心,免费为残奥会运动员提供运动器具及生活辅具的维修服务,确保运动员能全身心投入比赛。三村均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足够的维修零部件,适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轮椅等器械,还配备顶尖的打磨机、带锯、红外烘箱以及焊接设备等。截至3月9日下午,三村累计已为约270名运动员提供轮椅假肢维修服务。
他称,在交通领域,我们配备了无障碍摆渡车,提供残疾人专用站台、专用停车位,设置专门辅助人员。车辆的中间位置不设座椅,可以固定六个轮椅,还有可收纳的斜坡板,方便坐轮椅或拄拐杖的残奥运动员上下车。
“我们希望在精心的保障服务和赛事运营共同努力下,北京冬残奥会的参赛运动员都能够能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比赛,享受比赛。”沈千帆如是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