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在线消息(记者 钱晞)8月29日晚,2018“五粮人家杯”四川男子篮球联赛季后赛首轮比赛全面打响。宜宾、遂宁、凉山、资阳、自贡、南充、乐山、成都八支季后赛球队为争夺四强名额展开激烈厮杀。
朱东亮相四川男子篮球联赛
为了增强队伍竞争力,在季后赛开始前,各支球队都进行了相应的阵容调整。除成都、遂宁、南充等球队增补球员外,自贡中辰置地队更是聘请了原国家队主力、现成都体育学院篮球队主教练朱东担任球队主教练。因此季后赛首轮自贡对资阳也备受瞩目。资阳林家食品队是以北区第二的名次晋级。而自贡队则以南区第三出线。比赛开始后,自贡队向大家展现了强烈的进攻欲望。在资阳队跳球得手率先拿到两分的情况下,外线的三分球回应吹响了全场比赛的进攻号角。之后的自贡队里突外投,连连打进精彩进球,主教练朱东的季后赛首秀可圈可点。资阳队虽在张广宁、彭潇的带领下多次掀起反攻势头,但都及时被自贡遏制。最终自贡105:78迎来季后赛开门红,13号段丰伟更是拿下了全场最高的39分,表现十分抢眼。
其他三场比赛分别为,乐山鑫峰蓝图队81:95不敌遂宁正黄集团队,南部永生化工集团队86:84胜凉山鹰之队,成都天邑股份队77:95不敌宜宾五粮液队。根据赛制,季后赛首轮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小组排名靠后的球队先打一个主场,之后两场比赛将会在排名靠前的队伍主场进行。 赛事组委会提供图片
2月21日上午,富森美自贡商场在川南建材市场盛大开业。
这是富森美家居联手四川英祥实业集团打造的“自贡第一店”,也是富森美布局四川南部区域的第三子,标志着富森美向省内二级城市稳步迈进。此前,富森美2018年已经在同处川南的泸州完成了两个家居卖场的打造。
据悉,富森美自贡商场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马吃水商圈的川南建材市场,紧靠主城区,面向盐都大道,交通及地理优势明显。有分析指出,富森美自贡商场的开业将带来经过市场考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有利于推动自贡家居市场的全面升级。
公司相关人士认为,相对于省会成都,四川省内的二级城市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自贡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川南的代表城市,自贡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1400亿元,经济增速达到8.7%,远超全国平均值;与此同时,自贡房地产市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现高速增长,因此自贡家居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作为国内领先家居卖场、家居流通业第一股,富森美在成都以外的城市开店一直秉持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从主营业务来看,富森美的建材家居卖场分为自有卖场和加盟及委托管理卖场两大类别,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公司自营卖场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2700余户,项目包括位于成都市的拎包入住生活馆、中高端家具馆、中高端建材馆、品牌家居独立大店、软装馆、富森创意大厦、装饰材料市场等专业卖场;加盟及委托管理卖场物业规模为64.90万平米,其中已经开业运营的项目规模为40.8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稳步推进包括川南在内的区域市场以外,富森美亦积极探索创新业务。目前,富森美已经着手布局拎包入住、智能家居、创客中心等全新业态,并运用数字化营销、联合营销、品牌驱动等有效方法,为合作伙伴创造着更大的价值。(来源:77度)
<>宾,有着源远流长的餐饮文化,在川菜的基础上,宜宾菜形成了独具风味的地方特色。但如今的餐饮市场看上去红红火火,可真正叫得上名字的本土餐饮品牌却屈指可数。
成本不断提高,利润越来越薄,顾客越来越少……餐馆老板们抱怨的背后,其实是整个餐饮行业面临的生存困境。
餐饮业越来越难做
家住南岸鼎业兴城的刘强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条街上的不少店铺经常换招牌,今天还是“老码头”火锅,过两天就变成了“小菌肝”串串香。“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在戎州路开中餐馆的吴老板看着店里稀稀拉拉的食客,禁不住摇头叹气。
吴老板在这里经营已近6年,从2017年起,他就开始为生意发愁。“以前基本上都要坐满甚至翻台,现在则差远了,每天就那么几桌客人。”对面的几家火锅店,有的一年间换了好几次招牌,整条街除了一两家中餐店和面馆,其余全是火锅店,生意好的也只有一两家。
刘强也注意到,楼下的一排火锅店几乎都是换汤不换药。“开段时间就换个招牌,有的一年中换好几拨人。”
业内人士陈刚(化名)坦言,餐饮行业已经形成了“围城”现象,不少创业或投资者都认为餐饮是个暴利行业,纷纷进入;而身在其中的经营者则切身体会到,这个行业已经从过去的暴利转入了微利。
刚刚进入餐饮行业的人,还没体会到暴利的快感,便面临严酷的竞争。很多餐饮负责人抱怨,现在蔬菜、调料、食用油、人工费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么算来,餐饮企业单单能够从菜肴上赚取的利润已经非常低了。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对就餐环境、食品营养、菜肴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很多老板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
本地品牌难树立
餐饮生意难做,可是最近几年,火锅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宜宾疯狂生长。记者在一些餐饮比较集中的街道发现,火锅店至少占了60%以上,而在这当中,加盟店或者“山寨”品牌几乎占了八成。
宜宾人喜欢吃火锅吗?是喜欢,不过大多是体验式消费。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平均每个月都会吃一两次火锅。“但多数是体验一下,去过一两次就换别家了,反正火锅味道都大同小异。”
火锅门槛低,利润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会选择这个项目,殊不知“一入餐饮深似海。”
2012年,黄旭(化名)的火锅店开业,地处老城区黄金地段,花重金装潢,一时间,门庭若市。“那两年顾客是排着长队等着吃。”之后,黄旭注册商标和公司,准备将他的火锅店打造成一个本土火锅品牌。
可是开了三年不到,宜宾陆陆续续开了几十上百家火锅店。“突然‘冒’出的火锅店对我的冲击实在太大,2014年经营开始下滑,后来又硬拖了三年,实在是亏不起,去年就关门了。”
的确,最近几年,宜宾火锅店在全市火爆起来。不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少火锅店的名字可能只能模糊存在于记忆中了。
跳出经营者的角度,黄旭认为盲目加盟,经营一段时间便找下家接盘是种杀鸡取卵式的行为,对本地的餐饮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搞得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本土特色,其结果就是大家都赚不到什么钱,品牌也难以树立起来。”
宜宾餐饮缺乏工匠精神
说起餐饮品牌,年过花甲的汪海波(化名)从事厨师行业数十年,他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在八十年代以前,宜宾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餐饮企业的。”品了一口茶,汪海波说道。
用他的话来说,他算是改革开放后,宜宾本土第二代厨师。“那时是饮食服务公司,宜宾本土厨师多出自其中,我师傅他们是第一代,我带的徒弟算是第三代,现在掌勺的,则多是第四五代了。”
据老人回忆,在八十年代以前,因为整个的国家经济环境,即使是宜宾市区也没几家餐馆,“下馆子”在当时还是件奢侈事。“从八十年代起,国家经济腾飞,人们手里有钱了,不满足于吃饱饭了,想吃些好的,于是餐饮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壮大。”
“酒都饭店、香江酒楼、华荣酒店、岷江餐厅、北街陶园是其中的佼佼者。”老人还记得,在八十年代末期,粤菜首先被引进了宜宾,之后海鲜也顺着长江被运进来。“以前哪有什么白灼虾、红烧海参哟,现如今几乎办酒席必有海鲜,不然档次就不容易上去。”
但是对于宜宾餐饮行业发展的几十年,本土品牌不多一直是老人的遗憾。“现在的经营者都热衷于赚快钱,开张几个月就把店铺转给下一家,犹如击鼓传花。”宜宾市烹饪协会秘书长叶国巍也认为,这对于餐饮行业和消费者都是一种浪费。“现下不少餐馆的经营者是商人而非餐饮人,他们很缺乏工匠精神。”
“内心浮躁”与“高房租”
叶国巍表示,餐饮是快速聚集人气、增加人流量的不老行业,但其入行门槛也较低,好多不懂行的人,这两年疯狂的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现在的餐饮行业越来越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看着红红火火,里面的人冷暖自知。”黄旭苦笑着说道。
虽然已经多年未接触餐饮行业,但是汪海波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看来,当下的餐馆经营者们多有着浮躁之气,能沉下心来做品牌,做老字号的不多。“不少人投资五六十万元,经营餐馆、酒楼,恨不能年许就把投资收回来,赚快钱,这样就会导致经营质量上不去,菜品千篇一律,客人来一次,体验式消费,下回就不来了。不少酒楼、餐馆都是刚开张时热闹几个月就清淡下去,然后转出去收取高额转让费,下一个老板也照葫芦画瓢。转来转去,老板换了几茬,但牌子还是做不起来。”
“这里面既有经营者的浮躁,也不能忽略高额的房租成本。”汪海波表示,近几年,宜宾房价一路上扬,也带动的商铺租金的飙升。“很多时候,我们业内人也对宜宾的高房租咂舌。像南岸西区的采香阁,多年的老牌子却最终关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李庄白肉、南溪肉片汤、沙河豆腐、高县土火锅……汪海波觉得宜宾本土不缺乏自己的招牌菜,但如何将其整合、做大、接地气,做成餐饮品牌,这需要思考、探索。
烹饪协会:宜宾缺乏本地品牌
“宜宾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菜品,仅从食材上分,就有竹类、豆腐、乌鸡、河鲜等多个体系。全宜宾市,在烹饪协会注册的个体会员有300余人,团体会员有140多家,宜宾餐饮业的底蕴由此可见一斑。”叶国巍介绍说。
为何深有底蕴的宜宾菜没能走向全国,真正叫得上名字的本土餐饮品牌也屈指可数呢?
宜宾市烹饪协会会长郭占富认为,宜宾人好吃,餐饮市场是有的,好的厨师也不缺,缺的是创品牌、走出去、大发展的魄力、规划以及政府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宜宾厨师在外地是有口碑的,但宜宾餐饮企业走出去的却不多。”郭占富介绍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宾餐饮界曾经走出去过。“五粮液酒家甚至开到了北京,但由于体制改革等因素,退了回来,再后来就少有人走出去了,错过了宝贵时机。像邻近的自贡市,他们的盐帮菜、鲜(干)锅兔就形成了品牌,向周边城市扩散,一提这些菜系,都知道是自贡餐饮的招牌。宜宾就缺少这种餐饮品牌。”
叶国巍说,宜宾本土餐饮陷入困境,与经营者小富即安的心理有很大关系。“过去生意好的时候,开间餐馆就赚钱,导致了经营者自我满足感较强,不想去改变去变化,从2014年开始,大量的外地连锁餐饮品牌加盟店涌入宜宾,竞争陡然加剧,这个时候的宜宾本土餐饮经营者又不敢或没有充足资本来打造品牌了。”
“你不走出去,人家自然就挤进来了。”郭占富感叹,三四年间,如巴人治灶、乡村基、小郡肝、聂三耳等外地连锁店在宜宾遍地开花。反观宜宾本土餐饮缺乏自己的连锁平台,大家纷纷加盟外地连锁店,这就搞得在宜宾就餐却仿佛有到了成都、重庆的感觉。
充分挖掘饮食文化
对于宜宾餐饮未来的发展,宜宾烹饪协会指出:名菜、名师、名店。“这是做餐饮品牌的道路,也是宜宾本土餐饮的发展方向。”叶国巍介绍说,创建宜宾“名菜、名店、名师”的活动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主要是把地方上规模较大的餐饮企业选进来(主要是大型酒店)。第二次就有所不同,更重视那些具备能力、特色发展空间的企业。能进入“三名”,说明其对宜宾的餐饮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自身有潜力可挖掘,而规模大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多点出击行不通,我们准备先着重打造一两个品牌,然后再带动发展。”叶国巍说,燃面在宜宾可谓家喻户晓,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有不小的知名度。叶国巍透露,目前,宜宾烹饪协会正和市商务局携手,力争将燃面作为宜宾餐饮的品牌形象打造起来。“我们成立了宜宾燃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宜宾燃面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建立宜宾的餐饮专业培训学校,对宜宾的餐饮烹饪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把宜宾的菜品传播出去。”
叶国巍还透露,2018年,宜宾烹饪协会筹划着要干件“大事”——编写宜宾菜谱。“这将是有史以来对宜宾菜最系统、全面、客观的梳理,建立起宜宾菜的体系,有了这个菜谱,今后搞什么河鲜宴、全竹宴就能按图索骥、有籍可查。目前,八县两区的烹饪协会正在征集资料,下一步还会安排专家对其进行挖掘。”(《新三江周刊》头条报道组 银于佳 王文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