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11-18 16:26
继同道五周年粉丝节“同道奇妙旅程”特展顺利落地后,11月14日,同道大叔针对IP战略升级发布,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仰望星空·同道节IP生态大会。做为同道5周年的另一战略举措,此次IP生态大会,同道大叔不仅对过去5年的快速发展做了精彩深度复盘,而且还站在行业高度,总结历经5年探索、沉淀后形成一整套建设性的IP方法论。同道这套完善的IP运营管理体系,既是对整个IP新文创行业的反哺,也是同道具备多元IP孵化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最好证明。而后,同道大叔更是面向满座宾朋,面向整个大IP新文创行业,隆重发布了同道大叔未来三大战略升级布局,即IP开放生态战略、IP品牌战略、同道节。
首先,同道大叔董事长兼CEO鲁迪针对IP战略升级,详细披露同道IP内容生态、IP衍生品、IP授权和IP电商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新的战略布局。鲁迪指出全球最赚钱的IP总收入已经接近千亿美元,从行业发展经验来看,IP是一门好生意。如果运营得当,随着时间的累积,IP的价值会以资本的复利模型增长,同时IP可以与任何垂直领域产生合作。而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内的IP产业蓬勃发展,IP出现高频孵化,虽是欣欣向荣大趋势,但同样也遇到不少棘手问题。而且,一个超级IP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同道大叔既要仰望星空着眼未来新文创大格局,更要脚踏实地,力求在行业实践微观之处突破边界有所作为。移动互联网这个加速器,将IP行业推进了一个快车道,但想要真正健康地持续奔跑,同道及同道者还需要务实进取,逐步建立和完善成熟的产业链,寻求更加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对于同道大叔未来的战略布局,鲁迪从IP开放生态、IP品牌战略、同道节三大方面进行阐述。据悉,互联网红利期已过,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争夺;产品销售及业绩出现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IP的文化属性、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则为行业带来了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文化产品的抗经济周期性,既能够在企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带来文化加持;也能在经济下行时期逆势增长,对实体经济起到牵引和拉动的作用。同时,基于IP商业模式的特殊性,能够通过开放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生态共创、内容共生、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共赢。整体来看,IP通过跨界合作,通过资源优势互补,集合双方在品牌、产品、营销、渠道、平台、用户、流量池等方面,实现共同增量发展。
因此就IP开放生态而言,同道大叔将从内容共创、形象共创、产品共创、品牌共创、粉丝运营等多方面打通IP自身内容的生态链接,以及与其他IP的内容联动。文化IP的商业业态,不但能够通过IP+产品进行跨界赋能,1+1>2实现共赢;同时,即便是IP方之间,它也能够改变竞争关系,改变零和博弈,使两个不同的IP势能互相汇聚,实现增量。
“从内容、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多维度加强IP与受众的文化情感链接,是推进实现开放生态战略的重要保障。”鲁迪指出,为此,同道大叔在IP品牌战略上,首先将持续建立包括原创漫画、图书绘本、短视频/视频、直播、音频、微综艺、游戏及动画片/动画电影在内的多元立体式内容格局,在加强原创能力的同时,通过内容共创实现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在本次同道节IP生态大会的“内容升级”版块,同道大叔就公布了在综艺、音频、时尚三方面的跨界新项目,即与腾讯视频、蓝色火焰三方合作的创新短视频产品《你好!同道大叔》;与新华网、蜻蜓FM三方合作的音频读书栏目《十二分之一人生》;以及与瑞丽网合作的时尚类系列相关项目。
其次,同道大叔将更加注重12个形象的自我表达,为每个形象塑造更加立体的故事线,并将重点推出狮子、射手、摩羯三个主导IP形象。此外,同道大叔会将同道内容、形象和品牌融入更多的文化和产品消费场景,并于明年正式在15个一二线大中型城市进行20场主题巡展,在全国范围内辐射TD12以及TDBABY的IP认知度和影响力,预计观众人次将达1亿。而在三线城市的拓展上,同道大叔将会通过IP授权与实体经济结合,启动连锁经营合作,分别在福建泉州和江苏常州落地主题餐厅和奶茶店,同期启动同道大叔线下饮品店授权加盟计划。另值得一提的是,同道大叔IP还将继续与资生堂合作授权,在与海外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海外市场收入。
针对同道大叔战略升级最后一项的同道节,鲁迪表示:“同道节,既是同道粉丝的节日,又是同道合作方共商的聚会日。”同道节将会成为同道最核心的品牌资产之一,以后同道会每年为粉丝打造他们的同道节,由粉丝充分参与策划、设计和体验,这是IP与粉丝的文化场景共振。同时,面向B端,同道也会将同道节IP生态大会持续下去,将其打造成同道与合作伙伴共商未来的聚会日,同道将与更多同道者一同探讨跨界创新、营销获客、流量转化……,希望同道节成为同道最大的品牌,和最小的自我。同道的IP体系不是自成一体的闭合生态,而是开放共生的IP生态流量池,同道可以以“共同的IP价值内核和文化基础”为同道者所用。
据悉,同道节是同道五年来首次落地大型同名节日活动,本次首届同道节由“同道奇妙旅程”特展和“仰望星空·同道节IP生态大会”两部分组成。同道旨在通过同道节,强化粉丝粘度和市场知名度,推动自有IP集群势能,为IP新文创商业拓域铺路。公开数据显示,早在今年10月落地的同道节“同道奇妙旅程”特展,截至目前,官方双微话题量总计已近2亿,线上有22位一线明星奇妙推荐官捧场打Call,并有超10位艺人进行线下打卡,1000余名粉丝面基同道大叔成功,超10万粉丝探展留念。
在此次同道节IP生态大会上,除战略分享和内容升级环节外,同道大叔合作方东浩兰生国际贸易集团、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有赞商家服务公司还在现场分享了跨界合作案例。更有有新浪微博、IMS集团以及新榜等强势内容平台,东浩兰生、泰迪熊、中街1946、亚朵酒店及丰控集团等公司分别就“IP跨界赋能”这一议题各抒己见,为行业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发展方向。
据了解,同道大叔2014年由自媒体平台起步,最初因犀利的星座文化视角和独特的吐槽风格迅速走红网络,一跃为收割千万流量红利的“超级红人”,为同道大叔IP集群商业变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后,同道大叔开始谋求品牌化发展、IP化运营。在近五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商业模式,同道大叔已经突破了自媒体格局,形成了内容广告、内容电商、IP衍生品和IP授权四大成熟业务板块,成为了具备完善IP商业体系,在星座娱乐IP授权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新文创集团。
目前,同道大叔的IP形象资产主要由TD12和TDBABY两部分组成。其中,TD12诞生于2015年,包括同道大叔同名形象以及12星座特色动漫形象;而TDBABY则于2018年全新亮相,同样以同道大叔及12星座为基础,但整体视觉形象更加软萌治愈,切入母婴亲子和童心治愈系细分人群,补齐了同道IP业务链中的家庭场景环节。
据平台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同道大叔全网粉丝已超6000万,双微粉丝已超2550万,全网每天增长粉丝约4-5万,强势的IP流量数据背书下,持续前进中的同道大叔成为了新生代国民IP。具体来看,在粉丝年龄阶层方面,30岁以下的粉丝占同道大叔全部粉丝的79%,主要集中在中学生和公司职员两大圈层,其中18-24岁的粉丝人数最多,约占42.3%。另在粉丝群男女比例上,同道大叔的女粉丝远超男粉数量,占比高达69%。从上述的粉丝画像不难看出,作为新生代国民IP,同道大叔已经实现“年轻消费群”和“她经济”两手抓。
同道大叔的星座文化在人群类型覆盖上较为全面,得益于星座这种普适文化,其受众不被人群属性局限。正因如此,同道大叔IP跨界营销可挖掘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目前,同道大叔已经凭借星座娱乐消费的情感共鸣、时尚娱乐、社交货币三大刚需,成为了大众文化消费的“超级流量入口”,实现了超强流量变现及商业价值转化。近几年,同道大叔已吸引快消、互联网、服饰、美妆、珠宝、金融、汽车、数码、出行、地产、礼品等数十个行业的百余家一线品牌进行跨界战略合作,被视为极具商业价值的超级IP之一,得到了多行业的认可。
纵观整个行业,去年我国互联网泛娱乐市场规模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比增长达19.0%,占据整个泛娱乐核心产业规模的半壁江山。资本虽然对于IP及其衍生品的投资热情较高,但是投资方向则开始向IP市场头部公司聚焦。有数据显示,在2017-2018年间,资本市场对于IP及其衍生品的投资数量出现下降,而IP产业的投资金额区间则不断上升,这意味着更优质、成熟、有影响力的IP才能获得资金青睐,也更有机会可持续的释放产业供给。而同道大叔正是依托在泛娱乐IP市场的强势话语权,借势资本利好,逐步发展为中国本土IP谋生范例。
鲁迪表示,同道大叔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红利期,尤其是微博高速发展期发展起来的,但如今互联网已进入了后流量时代,单一的自媒体或公众号已无法维系、延续自媒体行业的生命周期,推向IP化发展是同道大叔的必由之路。在消费升级的行业大趋势下,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追逐IP精品也日趋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特征之一,中国本土IP市场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s目前,同道已经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例如,同道大叔是第一个用娱乐定义星座的自媒体,是星座娱乐流派的开创者;创造了第一个“星座+明星”的微综艺;是国内自媒体中第一个走上IP化发展道路,并实现IP多元化变现的;是国内第一家IP和传统零售行业合作了主题零食店-良品铺子同道大叔主题店;也是与银行信用卡合作的第一家星座娱乐IP,并为民生银行带来了首年80万张发卡的记录。
鲁迪指出,同道大叔应该有反哺产业之心,一方面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形成方法论,为整个产业贡献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国内IP行业高频孵化,但十分缺少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希望同道能够成为国内IP产业的黄埔军校,让IP的生命力,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以产品、技术提升品质与口碑,用IP去描绘、勾勒、点睛制造之魂,同道大叔希望能用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沟通方式,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最后,鲁迪表示,同道是一个有梦想的公司,为粉丝们筑梦,与同道者面向未来,逐梦同行。正因为此,所以我们才敢说出那句:“同道同行,未来可期”。
责编:王慧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底是什么压垮了茅侃侃
本刊记者/李行
1983年出生的茅侃侃,曾与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并受到央视《对话》《经济半小时》栏目的采访邀请,一举成名。在十几年的艰辛创业之后,他却选择在30多岁的年纪离开世界,到底是什么压垮了茅侃侃?
1月24日晚,“豹大神”从公司下班回家后照例坐在电脑前,打开《守望先锋》的游戏界面。他登录了自己战队里一位队员的账号,有一搭没一搭地,挥舞着角色“莱茵哈特”手上的大锤挂机在线上。看到队友李想的“安娜”和樊铮的“天使”在线上拼杀,他并没有加入战队,也没有与他们交流。熬到25日凌晨1点钟左右,他下线后钻进了被窝。
就在此时,李想接到了一通电话。
25日早上醒来时,“豹大神”被李想发来的几条微信“弄蒙了”,对方告诉他,队友茅侃侃死了。
因为喜欢玩游戏,同为创业者的万家电竞公司CEO茅侃侃、车和家CEO李想、前汽车之家联合创始人樊铮与游戏主播豹大神组成了一个名为“XJBBB”的业余游戏战队。
“李想他们都觉得不可能,明明昨天晚上还看到他在线上挂了好久。我告诉他们其实是我登的老茅的账号。”豹大神叹息了一声,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
1月24日,农历腊八节。这天是茅侃侃与债权人董默约定的最后还款日。此前两天的1月22日,董默还跟茅侃侃微信确认过,茅侃侃回复“应该没问题”。
24日当天,董默陆续给茅侃侃发去了四条微信,没有收到任何回复。晚上11点收到茅侃侃去世的消息,“难道是我的催款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董默心里“翻江倒海”,他觉得,钱要不回来事小,人没了这也太可怕了。
其实,董默并不是茅侃侃唯一的债权人。为了给自己的游戏研发公司万家电竞输血,从2016年底开始,茅侃侃通过透支信用卡、抵押车房、向李想、董默等好朋友借款的方式陆续投入公司2000多万。
自2015年茅侃侃与上市公司万家文化(后更名为祥源文化)共同出资成立公司的两年来。万家电竞先后经历了多次业务转型,也经历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带来的融资搁浅,继而深陷新上市公司各种“表面配合,私下不作为”的情况后,年轻的创业者茅侃侃选择告别了这个世界。
“金主”万家文化
茅侃侃与“金主”万家文化原实际控制人孔德永认识是在2015年。
当时的茅侃侃刚从供职四年的游戏公司鸣鹤鸣和离职,寻找新东家时,曾有多家比万家文化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但茅侃侃最终选择了万家文化。对孔德永的“信任”是茅侃侃选择合作的根本原因。
而孔德永控制的万家文化像很多“壳公司”一样,有诸多“前身”,最早名为“庆丰股份”,是无锡的一家棉纺类企业,在2006年一度戴帽ST股,后来经过腾挪打包,用股份转让和资产置换的方式装入了地产和酒店资产,“ST庆丰”变更为“万好万家”,后来又投资成立矿产公司,折腾三年后因亏损而全部转让。特别是当年股市暴跌之后,大量上市公司在2014到2016年初期间收购了一批利润注水的游戏公司,拉升股价。
很明显,孔德永选择与茅侃侃合作成立文化传媒公司就是看到了文化行业的风口,但“壳公司”的特质,已经早早给万家电竞埋下了隐患。
2015年9月30日,北京万好万家电子竞技传媒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人代表是上市公司万家文化的实际控制人孔德永。当时,万家文化出资460万,认购46%股份;茅侃侃出资340万元,认购34%股权,任CEO,而其余三位股东分别出资50万元。茅侃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除万家文化外,其余股东的出资额,均由其代出。
成立之初,万家电竞就定下了游戏发行、网络综艺传媒两块业务。
2015年11月18日,万家电竞和优酷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打造电子竞技和游戏文化IP,并围绕打造的IP开展经纪业务、电子商务等业务。万家电竞还向优酷出售了一款游戏《余烬战争》的版权,获得了约700万元的收入,也成为万家电竞最大的一笔收入。
随后,茅侃侃还与腾讯视频合作出品了综艺栏目《213星座编辑室》,但只播出五期就结束了,另一档节目《铁屋游戏》也只到了出样片的阶段,最终没有上线播出。
茅侃侃意识到游戏发行业务早已不是当年“旱涝保收”的时代,随着发行成本逐步升高,发行业务逐步向苹果商店、微信游戏等平台聚集。单凭游戏发行业务获利甚微。茅侃侃曾对媒体表示,为了配合上市公司的整体计划,急于让公司产生流水,他决定让万家电竞同时做发行。但这个决定,被茅侃侃称作是自己“最大的决策失误”,因为“2016年中小型的发行业务本身已经不好做了。”
随着SNH48、1931等国内女团的融资风口出现。2015年年底,万家电竞开始打造号称是中国首个星座女子偶像团体的Astro12。预计投入资金2亿元,并邀请同道大叔加盟合作。“做女团是因为当时万家文化坚持要做的,因为是个风口。”前万家电竞公司一位知情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位知情人的意思是,这个项目是为了配合万家文化而上马的,并非茅侃侃本人真实的意愿。
但是,Astro12因资金问题运营并不顺利,“因为光(女团)12个人和3个工作人员,在日本的三个月集训,生活,以及音乐和MV的制作等费用,就超过700万。”据茅侃侃此前对媒体介绍,为了十二星座女团的运营,他的女友还曾经垫付过部分资金,“我实在不想让她跟着我受罪,所以,最后我让她走了,去上海工作了。”
万家电竞于2016年初发行的《心跳战姬》《九州无双》两款新产品也在开启内测后不足1年就相继停运。
实际上,万家电竞不是上市公司的唯一游戏运营主体。据《每日经济新闻》不完全统计,万家文化旗下游戏业务主体约有12家,涉及手游、页游、端游近200款。在2016年万家文化营收超7亿元的情况下,游戏业务虽然毛利率远超其他项目,超过80%,但营收占比仅在10%左右。换句话说,茅侃侃的公司,在万家的体系中并不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眼看公司各项业务运营遇阻,茅侃侃开始考虑暂停游戏发行、综艺传媒、女团业务,转型游戏研发环节,并启动融资事宜,但接下来发生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之变让他始料未及。
困境
万家文化公告显示,2016年,万家电竞公司实现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为亏损1073.72万元;2017年半年报显示,当期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为亏损约215万元,负债合计约为4812.7万元。
其实,从2016年11月以来,万家文化就没有再给万家电竞提供过资金。此后的一年中,茅侃侃先是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抵押车房,后来只能通过跟朋友借款维持公司运转。
2016年底,明星赵薇旗下的西藏龙薇传媒宣布出资30亿元控股万家文化,将专注于文化娱乐产业。如果收购成立,子公司万家电竞将受到新公司的资源支持而受益。
赵薇和黄有龙
公告发布之后,确实有多家基金与茅侃侃表达过投资意向。但此后不久,监管部门便频频发函询问这次重大重组事宜的相关细节。最终,这桩超50倍杠杆的收购大案最终被证监会叫停。证监会对万家文化发出《调查通知书》,称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两度向万家文化发出问询函。万家文化股价从最高处被腰斩百分之六、七十,万家电竞的融资事宜也受到涉及。
“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怎样的结论,这件事对我们的融资是负面的。”茅侃侃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道。
在此期间,万家电竞曾有两个月没有发放工资,“公司向员工解释了融资的情况也受到上市公司的影响。因为员工对老茅本人还是非常认可,所以基本人员流动不大。”万家电竞公司前员工顾双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17年8月4日,万家文化发布公告,因祥源控股整体收购持股30.52%的大股东万好万家集团,万家文化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随后,公司亦更名为“祥源文化”。
据网络公开的,茅侃侃与祥源文化账务负责人封国昌的来往邮件显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转变为“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金融”,持续亏损的游戏电竞业务不符合祥源文化的发展战略,希望尽快处理掉万家电竞的股份,这样就可以甩掉万家电竞的近7000万负债,有利于财报的呈现。“上市公司甚至希望以1元钱转让所有股份给茅侃侃,看到这点你就能想像到他们想‘甩锅’的急切度吧。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财报做好看。”前万家电竞公司COO蔡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茅侃侃在邮件回复中则预测需要2到3个季度,万家电竞至少要做到2款在研产品的签约,1款产品尽快上线并产生运营数据。这2款游戏中,一款瞄准阿里游戏,一款瞄准和腾讯签约,他还说,只要腾讯能签约其中一款,则公司估值不会低于三亿元。“按照目前工作进度,最重要的两款游戏产品即将在十月底可以拿出和发行商商务谈判的版本,能保证1个产品在明年一二季度前后上线。”
但在双方沟通了两个月,茅侃侃发现,虽然对方态度诚恳却没有任何实际落地的可能。“讲真,我没有看到任何实际意义上的配合,但我看到的只有让我多替上市公司考虑一下。”茅侃侃在朋友圈曾这样公开回应。
9月底,茅侃侃又去借了一笔钱,优先保障员工10份的员工工资发放、五险一金和办公室房租。但上市公司以茅侃侃借款的利息不能超出上市公司借款的利息为由,让他把钱原路退回。“民营公司借款怎么可能比上市公司的借款利息低呢,你不借钱我们没话说,我们自己借钱你也不给走账,这明显是只给我们公司一条死路。我们的两款游戏产品当时只需要最多两个月时间就可以给发行商签约了,但上市公司各种不配合让我们很痛苦。”一位不愿具名的前万家电竞部门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据公司前COO蔡明介绍,这期间,茅侃侃还带着上海一家基金负责人到上市公司面谈了至少两轮,基金方提出的条件是:上市公司出一小部分现金,基金公司出一大部分现金,作为对万家电竞的投资;为基金退出考虑,当万家电竞产生净利润时,祥源文化承诺收购。这个方案,遭到祥源文化的拒绝。后来,经过茅侃侃与基金公司沟通,对方放弃了让祥源文化收购的承诺。但祥源文化又提出要求基金方回购祥源文化在万家电竞的所有股份为条件,才同意出资。“所以这一系列的迂回,我就总结出两点,一是上市公司不出钱,二是赶紧把股份清掉。哪怕是我们借钱维持运营也不行。”蔡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期间,上市公司还以“公章在你们手里太危险”为由,派财务总监来公司索要公章。“他们的理由就是怕我们借钱,还口口声声说不干涉我们的运营。这是老茅一直不能接受的事情。”蔡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老茅一直跟我说,没见过上市公司这么孙子的,一直说配合,但能配合成这样。他们就是想让公司破产清算。”
2017年10月中旬,万家电竞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此时,因为茅侃侃的借款被退回,员工又有两个月的工资没有发放,虽然上市公司表示愿意拿出 100 万的资金解决员工安置问题,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茅侃侃与祥源文化财务负责人高总在咖啡馆商量解决办法。随后,高总代表上市公司到万家电竞公司传达意见。“在茅侃侃不在的情况下,高总到公司对员工说这些钱应该老茅来承担,上市公司已经没有义务了。很快,茅侃侃就赶到公司,揪着高总的衣领说,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你刚才跟我怎么说的?高又改口说,当然上市公司也应该承担责任。”一位当时在场的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10月31日,员工到北京市朝阳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茅侃侃在朋友圈写道:“我可以讲个特别好的故事给媒体,就是讲下上市公司如何换了股东就不履行协议了。如何永远口头支持你然后帮倒忙。二级市场的朋友如果愿意听,我给大家好好讲讲。”
11月3日,祥源文化在晚间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9月万家电竞成立两年多以来,万家电竞管理经营均由茅侃侃及经营团队负责。上市公司作为股东方之一,已全面履行出资及其他各项义务,并利用各方资源积极支持推动电竞业务发展。由于万家电竞各项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经营持续性亏损,且经营管理团队也未能实现新的融资,导致万家电竞经营困难。
对于此前与万家电竞的沟通过程,祥源文化拒绝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此前祥源文化老总接手万家文化时也对孔德永(万家文化原实际控制人)承诺会支持万家电竞,但具体到下面对接的人就是这个态度。”蔡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记者随后致电孔德永,对方以“不方便说”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我不愿意撕,可是不撕能怎么办呢?”
万家电竞的办公地点在望京的诚盈中心,茅侃侃在这里租用的办公室占地700多平方米,每天的租金要5000多元。他自己就租住在公司背后的小区里,只要5分钟就可以步行到公司。
在茅侃侃与祥源文化矛盾公开后,后者曾回应万家电竞亏损和融资无果,意图指出这才是引发万家电竞问题的根源。但茅侃侃认为,研发公司前期肯定是要亏钱的,并非原罪,至于融资受阻,则是祥源文化要求"在一个极不可能的短时间内,希望有人先接盘老股,再对我们增资扩股的方案做出考虑"。对此,他认为“确实难以做到实操”。
游戏项目的整体流程一般是要经历研发、测试、签约、再调试、发行、分账回款等环节。万家电竞研发的两款手机游戏由公司股东之一蔡明负责整体研发。茅侃侃在前期除了负责女团业务外,还负责公司的融资事宜。
据蔡明介绍,这是两款比较有创新点的游戏,其中一款是基于同道大叔的IP授权制作的强社交属性的恋爱养成游戏,创新点在于更强的社交属性。所以在与拥有强大用户群的甲方沟通时会更有卖点。另一款是名为《余烬战争2》的RTS(即时战略类)游戏,更讲究游戏的策略性,类似此前PC端的《星际争霸》《红警》。但是在手机端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好的RTS游戏。“我们内部评价他是一个类MOBA的RTS游戏,但MOBA游戏更强调操控,我们这个更强调策略。”
“我们的两款游戏在研发阶段就一直跟阿里、腾讯、小米等公司保持沟通,他们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在出事之前已经快到签约阶段了。大家都在等我们的下一个版本。而且《余烬战争2》是去年初优酷土豆曾经签订了1000万的合约,后来他们自己内部战略转型才解约了他们所有的游戏产品,不单是我们一家,都有新闻报道的。”蔡明说。
“不是我恨谁,我是不接受上市公司这种沟通态度,我也不愿意做撕逼这种事,我一旦撕了,就没有办法回头了,可是不撕又能怎么办呢?”茅侃侃曾在朋友圈说。
曾与万家电竞接洽入股事宜的上海基金方面也向媒体表示,与祥源文化沟通将近两个月,了解到万家电竞资金紧张,已经欠薪两个月,打算破产清算。如果因为祥源文化方面不给予支持,万家电竞因为资金短缺的缘故,在游戏即将上线的前夕分崩离析,十分可惜。
2017年11月,茅侃侃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兜里只剩下十几万元,用来缴借款的利息。万家电竞账上只有1000多元,交电费都不够,公司办公室已经关闭。”
2017年的最后一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说:2017失去了所有的所有。这些所有,不仅代表了创业路上的困境,也代表了资本圈的无法控制的风险。
2018年1月23日上午6:26分,他的最后一条微信是关于爱情的。“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这是《前任3》里的一句歌词。他还专门在回复好友的关心时,配上了一张捂脸的表情。
留下这句话,茅侃侃就不声不响地走了(图片来源网络)
茅侃侃除了多次提到希望对得起员工,还多次提到李想等借钱给他的朋友,“李想是第一个给我发微信,让我不用着急还钱的,他说‘把我放在最后,不还都无所谓’。”
“他是身边所有好友心中最仗义的那个,没有之一。生活中,他永远是第一个出来帮朋友扛事,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创业中,他背负了所有属于他以及完全不属于他的责任。身边小有成就的人很多,但分量最重的那个哥们,茅侃侃是唯一。”李想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做为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被大众所熟知的第一代80后创业代表,2006年,李想、茅侃侃、戴志康和高燃一起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并陆续收到了央视《对话》《经济半小时》栏目的采访邀请,一举成名。
就在2006年,23岁的茅侃侃全心投入MaJoy的运营,希望做一个依托数字娱乐技术与概念包装的与地产和地产增值商业服务有关的项目。但因定价失策导致市场遇冷,当时异军突起的真人CS迅速抢占了市场。
离开MaJoy后,他先后做了移动医疗领域的APP以及提供实时路况信息APP“哪儿堵;2014年担任GTV(游戏竞技频道)的副总裁,负责视频等业务,进军电竞圈。
如今回顾茅侃侃并不算太长的创业生涯,他的项目到最后几乎都落得一地鸡毛。
深受抑郁症之苦的茅侃侃曾经在一次活动上发言说,“创业真的是一个挺讨厌的事儿,而且真的不是一个可以享受的过程,很受罪”。
2010年离开MaJoy后的空闲时间里,茅侃侃在朋友的劝说下写了两本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和《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
他写过这样一段话:“每一个创业者其实都是英雄,无论是非成败,就如同每一段婚姻都是美好的过往,无论是否分崩离析。然而人的心理总是这样,特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不冠以“神话”二字就没人会往下看。这往往需要我们读者更加理性,因为看了太多的神话,往往就会自以为是那孙悟空,却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西游记,最后,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茅侃侃死亡事件后的第二天,前央视主持人,“创业教母”王利芬在微博上发文称,因在公众号文章《茅侃侃的离世,掀开了创业残酷的一角》一文阅读量达到了10w+,远超于预期,于是“先高兴一下”,顺便“推销了”自己的公众号,并配上自己大笑的照片。此举引得骂声一片。
与此同时,茅侃侃的朋友们自发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很多生前好友都在里边,大家一起商量如何处理好茅侃侃的善后事宜。
“1月30日上午9点30分,茅侃侃的追悼会将在八宝山举行。朋友们会去送他最后一程。”蔡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019年11月14日,同道大叔针对IP战略升级发布,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仰望星空·同道节IP生态大会。做为同道5周年的另一战略举措,此次IP生态大会,同道大叔不仅对过去5年的快速发展做了精彩深度复盘,而且还站在行业高度,总结历经5年探索、沉淀后形成一整套建设性的IP方法论。同道这套完善的IP运营管理体系,既是对整个IP新文创行业的反哺,也是同道具备多元IP孵化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最好证明。而后,同道大叔更是面向满座宾朋,面向整个大IP新文创行业,隆重发布了同道大叔未来三大战略升级布局,即IP开放生态战略、IP品牌战略、同道节。
< class="pgc-img">>首先,同道大叔董事长兼CEO鲁迪针对IP战略升级,详细披露同道IP内容生态、IP衍生品、IP授权和IP电商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新的战略布局。鲁迪指出全球最赚钱的IP总收入已经接近千亿美元,从行业发展经验来看,IP是一门好生意。如果运营得当,随着时间的累积,IP的价值会以资本的复利模型增长,同时IP可以与任何垂直领域产生合作。而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内的IP产业蓬勃发展,IP出现高频孵化,虽是欣欣向荣大趋势,但同样也遇到不少棘手问题。而且,一个超级IP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同道大叔既要仰望星空着眼未来新文创大格局,更要脚踏实地,力求在行业实践微观之处突破边界有所作为。移动互联网这个加速器,将IP行业推进了一个快车道,但想要真正健康地持续奔跑,同道及同道者还需要务实进取,逐步建立和完善成熟的产业链,寻求更加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对于同道大叔未来的战略布局,鲁迪从IP开放生态、IP品牌战略、同道节三大方面进行阐述。据悉,互联网红利期已过,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争夺;产品销售及业绩出现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IP的文化属性、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则为行业带来了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文化产品的抗经济周期性,既能够在企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带来文化加持;也能在经济下行时期逆势增长,对实体经济起到牵引和拉动的作用。同时,基于IP商业模式的特殊性,能够通过开放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生态共创、内容共生、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共赢。整体来看,IP通过跨界合作,通过资源优势互补,集合双方在品牌、产品、营销、渠道、平台、用户、流量池等方面,实现共同增量发展。
因此就IP开放生态而言,同道大叔将从内容共创、形象共创、产品共创、品牌共创、粉丝运营等多方面打通IP自身内容的生态链接,以及与其他IP的内容联动。文化IP的商业业态,不但能够通过IP+产品进行跨界赋能,1+1>2实现共赢;同时,即便是IP方之间,它也能够改变竞争关系,改变零和博弈,使两个不同的IP势能互相汇聚,实现增量。
"从内容、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价值;通过多维度加强IP与受众的文化情感链接,是推进实现开放生态战略的重要保障。"鲁迪指出,为此,同道大叔在IP品牌战略上,首先将持续建立包括原创漫画、图书绘本、短视频/视频、直播、音频、微综艺、游戏及动画片/动画电影在内的多元立体式内容格局,在加强原创能力的同时,通过内容共创实现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在本次同道节IP生态大会的"内容升级"版块,同道大叔就公布了在综艺、音频、时尚三方面的跨界新项目,即与腾讯视频、蓝色火焰三方合作的创新短视频产品《你好!同道大叔》;与新华网、蜻蜓FM三方合作的音频读书栏目《十二分之一人生》;以及与瑞丽网合作的时尚类系列相关项目。
其次,同道大叔将更加注重12个形象的自我表达,为每个形象塑造更加立体的故事线,并将重点推出狮子、射手、摩羯三个主导IP形象。此外,同道大叔会将同道内容、形象和品牌融入更多的文化和产品消费场景,并于明年正式在15个一二线大中型城市进行20场主题巡展,在全国范围内辐射TD12以及TDBABY的IP认知度和影响力,预计观众人次将达1亿。而在三线城市的拓展上,同道大叔将会通过IP授权与实体经济结合,启动连锁经营合作,分别在福建泉州和江苏常州落地主题餐厅和奶茶店,同期启动同道大叔线下饮品店授权加盟计划。另值得一提的是,同道大叔IP还将继续与资生堂合作授权,在与海外市场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海外市场收入。
针对同道大叔战略升级最后一项的同道节,鲁迪表示:"同道节,既是同道粉丝的节日,又是同道合作方共商的聚会日。"同道节将会成为同道最核心的品牌资产之一,以后同道会每年为粉丝打造他们的同道节,由粉丝充分参与策划、设计和体验,这是IP与粉丝的文化场景共振。同时,面向B端,同道也会将同道节IP生态大会持续下去,将其打造成同道与合作伙伴共商未来的聚会日,同道将与更多同道者一同探讨跨界创新、营销获客、流量转化……,希望同道节成为同道最大的品牌,和最小的自我。同道的IP体系不是自成一体的闭合生态,而是开放共生的IP生态流量池,同道可以以"共同的IP价值内核和文化基础"为同道者所用。
据悉,同道节是同道五年来首次落地大型同名节日活动,本次首届同道节由"同道奇妙旅程"特展和"仰望星空·同道节IP生态大会"两部分组成。同道旨在通过同道节,强化粉丝粘度和市场知名度,推动自有IP集群势能,为IP新文创商业拓域铺路。公开数据显示,早在今年10月落地的同道节"同道奇妙旅程"特展,截至目前,官方双微话题量总计已近2亿,线上有22位一线明星奇妙推荐官捧场打Call,并有超10位艺人进行线下打卡,1000余名粉丝面基同道大叔成功,超10万粉丝探展留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此次同道节IP生态大会上,除战略分享和内容升级环节外,同道大叔合作方东浩兰生国际贸易集团、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有赞商家服务公司还在现场分享了跨界合作案例。更有有新浪微博、IMS集团以及新榜等强势内容平台,东浩兰生、泰迪熊、中街1946、亚朵酒店及丰控集团等公司分别就"IP跨界赋能"这一议题各抒己见,为行业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发展方向。
据了解,同道大叔2014年由自媒体平台起步,最初因犀利的星座文化视角和独特的吐槽风格迅速走红网络,一跃为收割千万流量红利的"超级红人",为同道大叔IP集群商业变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后,同道大叔开始谋求品牌化发展、IP化运营。在近五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商业模式,同道大叔已经突破了自媒体格局,形成了内容广告、内容电商、IP衍生品和IP授权四大成熟业务板块,成为了具备完善IP商业体系,在星座娱乐IP授权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新文创集团。
目前,同道大叔的IP形象资产主要由TD12和TDBABY两部分组成。其中,TD12诞生于2015年,包括同道大叔同名形象以及12星座特色动漫形象;而TDBABY则于2018年全新亮相,同样以同道大叔及12星座为基础,但整体视觉形象更加软萌治愈,切入母婴亲子和童心治愈系细分人群,补齐了同道IP业务链中的家庭场景环节。
据平台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同道大叔全网粉丝已超6000万,双微粉丝已超2550万,全网每天增长粉丝约4-5万,强势的IP流量数据背书下,持续前进中的同道大叔成为了新生代国民IP。具体来看,在粉丝年龄阶层方面,30岁以下的粉丝占同道大叔全部粉丝的79%,主要集中在中学生和公司职员两大圈层,其中18-24岁的粉丝人数最多,约占42.3%。另在粉丝群男女比例上,同道大叔的女粉丝远超男粉数量,占比高达69%。从上述的粉丝画像不难看出,作为新生代国民IP,同道大叔已经实现"年轻消费群"和"她经济"两手抓。
同道大叔的星座文化在人群类型覆盖上较为全面,得益于星座这种普适文化,其受众不被人群属性局限。正因如此,同道大叔IP跨界营销可挖掘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目前,同道大叔已经凭借星座娱乐消费的情感共鸣、时尚娱乐、社交货币三大刚需,成为了大众文化消费的"超级流量入口",实现了超强流量变现及商业价值转化。近几年,同道大叔已吸引快消、互联网、服饰、美妆、珠宝、金融、汽车、数码、出行、地产、礼品等数十个行业的百余家一线品牌进行跨界战略合作,被视为极具商业价值的超级IP之一,得到了多行业的认可。
纵观整个行业,去年我国互联网泛娱乐市场规模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比增长达19.0%,占据整个泛娱乐核心产业规模的半壁江山。资本虽然对于IP及其衍生品的投资热情较高,但是投资方向则开始向IP市场头部公司聚焦。有数据显示,在2017-2018年间,资本市场对于IP及其衍生品的投资数量出现下降,而IP产业的投资金额区间则不断上升,这意味着更优质、成熟、有影响力的IP才能获得资金青睐,也更有机会可持续的释放产业供给。而同道大叔正是依托在泛娱乐IP市场的强势话语权,借势资本利好,逐步发展为中国本土IP谋生范例。
鲁迪表示,同道大叔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红利期,尤其是微博高速发展期发展起来的,但如今互联网已进入了后流量时代,单一的自媒体或公众号已无法维系、延续自媒体行业的生命周期,推向IP化发展是同道大叔的必由之路。在消费升级的行业大趋势下,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追逐IP精品也日趋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特征之一,中国本土IP市场展现出极大的潜力。
目前,同道已经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例如,同道大叔是第一个用娱乐定义星座的自媒体,是星座娱乐流派的开创者;创造了第一个"星座+明星"的微综艺;是国内自媒体中第一个走上IP化发展道路,并实现IP多元化变现的;是国内第一家IP和传统零售行业合作了主题零食店-良品铺子同道大叔主题店;也是与银行信用卡合作的第一家星座娱乐IP,并为民生银行带来了首年80万张发卡的记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鲁迪指出,同道大叔应该有反哺产业之心,一方面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形成方法论,为整个产业贡献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国内IP行业高频孵化,但十分缺少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希望同道能够成为国内IP产业的黄埔军校,让IP的生命力,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以产品、技术提升品质与口碑,用IP去描绘、勾勒、点睛制造之魂,同道大叔希望能用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沟通方式,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中新社发 杨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