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餐馆,食客们围坐在一盆酸汤前大快朵颐;在生产加工基地,上千个酸汤坛子依次排列;在田间地头,西红柿、辣椒、木姜子等酸汤原材料茁壮成长……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酸汤的痕迹随处可见。如今,这份传承千年的美妙滋味“走”出凯里山乡,用好味道征服各地食客,也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晌午时分,在凯里市巴拉河沿岸的平乐村季刀苗寨,酸汤香气已经从农户的灶台上飘起。长久以来,凯里人的饮食“无酸不欢”。这份对酸汤的依赖和偏爱,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平乐村副主任黄志思说,凯里人几乎每天都要吃酸汤煮的食物,也会在劳动后喝酸汤缓解疲劳。
作为凯里人的“心头好”,酸汤经历从地方小吃到广为人知的历程。吴笃琴是贵州亮欢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事酸汤产品经营。20世纪80年代,她在凯里街边开了一家路边摊,主要售卖炒菜,附赠一碗酸汤。
“当时觉得酸汤只是我们的土菜,所以免费给客人吃。后来发现很多外地客人来我这里,点名要吃酸汤。”她说。
像吴笃琴一样发现酸汤推广潜力的凯里人不在少数。黄志思说,季刀苗寨每年迎来不少中外游客,他都会准备酸汤招待。有的客人不光自己吃,还要打包带回家乡。口耳相传之下,凯里酸汤逐渐从“家味道”变成大众口味。
想让酸汤传得更广,保持口味稳定是难题。在传统农家发酵过程中,菌群和所处环境不同会导致酸汤味道存在差异。为了酿制口味稳定的酸汤,吴笃琴的公司同高校合作,研发改进酸汤发酵技术并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已完成技术攻关。现在,无论是顾客还是外省商户,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烹饪出地道的凯里酸汤。
截至2024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酸汤产业已注册商标400余个,涉及约1600家餐饮店,遍布全国62个城市。同时,酸汤火锅底料、酸汤粉、酸汤饮料等酸汤产品借助电商平台,源源不断地送上各地食客的餐桌。
蓬勃发展的酸汤产业,也带动了凯里乃至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乡村小路,随处可见经营酸汤菜品的餐馆或小摊。据专家粗略估算,整个黔东南州的酸汤餐饮从业者超过15万人。
酸汤,正成为凯里农民的致富渠道。“凯里酸汤是很讲究的,要用我们本地产的西红柿、辣椒、木姜子等作为原材料,不然口味就会不对。”吴笃琴说。
在凯里市舟溪镇新中村,这里有60亩的酸汤原料基地,里面种植着52个西红柿品种和5个辣椒品种。在政府的支持下,这里正在建设酸汤原料产业示范点。
“不担心销路,我们直接跟企业签订单,由企业进行收购。”基地负责人潘晓正说。得益于酸汤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直接联系种植基地,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保障自身的食材供应,也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增收。
新中村的酸汤原料种植产业,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基地工作的村民蒙金华告诉记者,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就能有3000元左右收入,同时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我们公司以前一年只能生产1吨酸汤,现在一年能生产1万吨,以后还会增加。”提起未来,吴笃琴充满信心。有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和量身打造的科技成果,凯里酸汤产业“走”出山乡的底气更足、脚步更稳。(记者徐思远、刘智强)
位孙女士反映,她在杭州一家“不见不散”婚介机构聊了四个小时,最后交了一万八千多块钱,不过第二天,她就后悔了。
找婚介付完一万八 感觉脸皮薄想全额退
孙女士说,5月初,有自称婚介机构的人加了她的微信。
孙女士:“每天都在跟我聊天。让我过来嘛。(怎么知道你微信的?)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给他们打电话,是他们主动来找我的,他说有个很合适我的男孩子,让我过来看一下,了解一下。”
孙女士30多岁,目前单身,她说家里经常过问结婚的事。5月29号下午,她根据对方发的定位,找到杭州瑞晶国际商务中心,里面有个“不见不散”杭州旗舰店。当时,她只想先咨询一下。
孙女士:“有一个红娘老师接待了我,在一个小房间里跟我聊了将近四个小时,就聊我的情感经历、家庭啊,家里几口人,做什么啊,包括借呗、花呗都看了,还有银行卡余额都看了。(看这些做什么呢?)是说可以看一下有没有老赖这种的,她也拿出了好几个,她说身价啊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生。”
孙女士说,来店里之前,她连续加了两天夜班,当时都有些发困。对方提到付费服务时,她内心是拒绝的,但没好意思开口。四个小时后,来了一位店长。
孙女士:“店长过来跟我说,他们这里有个返款协议,一年以内领证结婚之后,可以有百分之四十的返款,我觉得既然敢说这个话,应该也是有把握的,整个人其实脑袋是比较懵的,就签了。”
孙女士付了18800块钱,签了会员服务合同,服务期限8个月,匹配约见对象人数为8人。孙女士说,到了第二天,她就后悔了,提出全额退款。
孙女士:“第一,当时的过程我其实不是很清醒,个人觉得,因为很累。第二,我在讲我不想定下来的时候,或者说我想回去的时候,她直接忽略掉了,还是往订合同上引,切身体验就是你觉得不对的时候,就立马走,不要因为脸皮薄就顾虑太多。”
“不见不散”杭州旗舰店的工作人员说,店里只有她一人值班,她帮忙联系了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孙女士在他们的推广链接上注册过信息,工作人员才联系上了她。孙女士交费后,他们在公司后台为孙女士注册了信息,并初步筛选了约见对象。现在孙女士单方面提出解约,需要承担合同金额的30%作为违约金。
杭州不见不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服务部 刘主任:“虽然说是我们的一种所谓销售方式让她感到不满,但是我看记录的话,35岁的成年人了,那我觉得说契约精神这块还是要有的,她要求全额退款,全额的话门店服务老师是没有办法处理的,也是进一步协商关于退款金额,如何去做各退一步这个方案,我们今天因为是休息日,明天我们上班,我再去查看一下整体记录,关于退款的话,到时候再跟她确认沟通下。”
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访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
围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税收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记者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
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记者:您如何看待此次座谈会的历史性意义和对外释放的重要信号?
王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调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不仅对民营经济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指导意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挥税收作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讲,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其中“五”指的就是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民营企业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民营企业和各类企业都发展好,才能有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发挥减税政策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税务部门将以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持续加大减税降负力度
记者: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负政策提升企业发展动能,请问目前整体减税情况怎样?税务部门下一步如何更好帮助企业减税降负?
王军:今年以来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和税收优惠政策减税数据,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减税政策支持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税收收入和减税数据总的特点是“一降一升”,即减税规模提升较多,相应带来税收增速下降较大。今年前10个月,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24046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增幅为10.7%,但5月1日实施增值税降率等系列减税举措前后增幅变化明显。前4个月税收收入增幅为16.8%,后6个月税收收入增幅回落到6.4%。今年后两个月,随着个人所得税减税和提高出口退税率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减税规模将大于计划规模,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将继续回落,预计与现价GDP增幅大体相当。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在进一步落实好已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一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提出体现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减税降负要求的政策建议。
前段时间,社会舆论担忧税务部门征收社保费后负担可能增加。我们有四点考虑:一是税务总局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等建议,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二是各级税务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合理编制社保费收入预算并严格按人大通过的预算负责征收,体现减费要求,确保缴费方式稳定;三是各级税务机关均不得自行组织开展以前年度集中清欠;四是一经发现税务机关违反规定的,轻则批评纠正,重则查处问责。
便民惠企,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记者:请问税务部门在优化纳税服务、改善办税体验方面还将有哪些实招、硬招?
王军: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务总局高度重视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纳税人服务工作。税务部门将针对民营企业和广大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尽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办税服务,“简”出发展之便。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新一轮针对民营企业的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开展新一轮纳税服务优化工作,今年年底前再取消20项资料证明事项;将办税时间在去年基础上再压缩10%;探索推行纳税人办税“容缺”制、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和公布统一的企业注销操作指南,破解企业注销难题。开展新一轮信息系统整合优化,推出实施全国规范统一的优化版电子税务局,继续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范围,进一步推行电子发票,用简化的办税流程,增进民营企业满意度,用简便的办税体验,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纾困解难,化解民企发展痛点
记者:税务部门将从哪些方面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王军:税收是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税务部门将尽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更多实际困难,“助”出发展之势。
——助力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对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税收帮扶措施,并积极纳入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中,帮助其实现更好发展。比如,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主动向政府建议及帮助企业申请缓缴税款。
——助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好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收入免征增值税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展好“银税互动”活动。按照国务院部署,我们将与银保监会和金融机构一道,拟把“银税互动”由“线下”搬到“线上”,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通,鼓励和推动商业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
——助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助力“走出去”企业发展。落实和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综合抵免政策,减轻“走出去”企业税收负担。适时更新完善《“走出去”企业税收指引》。在目前发布81份国别税收投资指南的基础上,今年内再更新和发布20份左右,并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已与11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税收协定,同时加大谈签力度,扩大税收协定网络,避免重复征税,解决跨境税收争端,消除税收歧视。切实落实跨境电商零售出口 “无票免税”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在规范税收执法方面,税务部门将正确处理好依法征税和支持企业发展的关系,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守法纳税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逃避税行为,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同时,对恶意逃避税特别是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为虚开发票的“假企业”和没有实际出口只为骗取退税的“假出口”,坚决依法打击。
坚持依法征税,坚决不收“过头税”,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坚持无风险不检查、无审批不进户、无违法不停票,做到少打扰再少打扰乃至不打扰,特别是坚决避免因为不当征税导致正常运行的企业停摆,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