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的美食当然令人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不只能填满胃袋,各种不同主题的餐厅更可以带来味蕾以外的各种难忘经验。不论是充满少女心的拉拉熊(松弛熊)、爱丽丝,还是动漫画及游戏迷不容错过的钢弹(高达)和最终幻想的主题餐厅,必有一间适合各位朋友的爱好,来到大阪又怎能错过?
▋可爱度满点──拉拉熊和爱丽丝主题餐厅
拉拉熊期间限定主题餐厅──这次是以「黄色小鸡」为主角!
如果是拉拉熊的爱好者的话,来到大阪将会很忙,因为单是不容错过的主题餐厅就已经有两间。先为大家介绍拉拉熊跟「Tower Records Café」合作的期间限定主题餐厅,主题不同于其他餐厅,这次是以拉拉熊的朋友「黄色小鸡」为主角,可说是「小鸡也终有出头天」。如果是小鸡的支持者,来到餐厅一定会心满意足,餐点都是以黄色小鸡为主,限定商品当然也是不容错过。
另外,拉拉熊和白色小熊的支持者也绝不会失望,餐点和商品自然也少不了它们。餐点不论是主餐、甜点或饮料都非常精美可爱,味道亦没令人失望,相当有水准。餐厅前期是以洋溢着活力的「午间」为主题,后期就会转为「星空」主题,餐点、商品和店内布置都会更新。主题餐厅将经营至九月初,各位拉拉熊爱好者快抓紧机会吧!
TOWER RECORDS CAFE 梅田NU茶屋町店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北区茶屋町10-12
?营业时间:11:00~22:00
?交通方式:自JR、阪急、地下铁「梅田」车站徒步约10~15分钟
拉拉熊主题咖啡厅──优雅地享受下午茶!
另一间不容错过的拉拉熊主题咖啡厅位于天王寺Mio,非常适合大家在商场逛累时,进去悠闲享受一顿美妙的下午茶。这次是跟auréole d'ange合作,餐点主要是甜点和三明治之类的轻食,而食物造型当然是经过特别设计,例如拉拉熊造型的刨冰就十分独特。其中特别推荐两层高的下午茶套餐,单是卖相就已非常吸引,甜点都甚为精致,配上一壶温热的红茶,看着眼前可爱的拉拉熊松饼,令人瞬间忘却世间烦嚣。店内充满优雅而悠闲的气氛,配合拉拉熊的装饰,既可爱又不失成熟感。Mio 商场内亦有拉拉熊的专卖店,享受完下午茶后,可以再继续血拼了。另外,也须提醒一下,咖啡厅跟拉拉熊合作是到九月初为止,各位有兴趣的朋友要快点把它排进行程中了!
Rilakkuma × auréole d'ange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天王寺区悲田院町10-39天王寺ミオ 本馆2F
?营业时间:11:00~21:00
?交通方式:自JR、地下铁「天王寺」车站徒步约3分钟
进入不思议的国度──爱丽丝主题餐厅
《爱丽丝梦游仙境》梦幻而独特风格风靡了不少人,位于梅田的爱丽丝主题餐厅──「幻想の国のアリス」就能让大家进入这个梦幻国度。不论是餐厅的门口和装潢都充满书中那种不可思议而梦幻的气氛,而大部分侍应们都穿上爱丽丝经典的蓝白色服装,另外也有工作人员也穿上了红心女皇和疯帽子的服饰。 而桌上的食具也全都以爱丽丝仙境为主题,当然餐点跟饮料全都跟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或人物有关,餐点、甜点和饮料都十分精美,不只卖相赏心悦目,味道也相当不错。整间餐厅都致力于营造出《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独有风格,各位爱丽丝爱好者必定心满意足。
幻想の国のアリス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北区芝田1-8-1 D.D.HOUSE 1F(お伽噺WEST)
?营业时间:17:00~23:00
?交通方式:自阪急线梅田站徒步约1分钟、御堂筋线梅田站徒步约3分钟,或由JR大阪站徒步约5分钟
▋动漫、游戏迷不能错过──钢弹、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主题餐厅
永远的经典──钢弹主题餐厅
钢弹可说是日本的动画经典,即使不是动漫画迷也总会听说过这作品,如若你是钢弹的支持者的话,位于万博纪念公园附近的钢弹主题餐厅「GUNDAM SQUARE」实在是必去之处。单是门口的巨型雕像就足以令所有支持者兴奋起来,店内的布置全都跟钢弹有关,而且会定期转变主题作品,例如之前就以「Gundam Wing 二十周年」为主题,店内展出原画、等身大的角色纸牌等,餐点亦会特别配合主题作品,点饮料也可以随机获得人物的杯垫和玻璃杯,充满纪念价值。餐厅的另一边就是专卖店,各种模型当然少不了,也有特别造型的食品等特色商品,买回去当作土产送给同好最适合不过了。
GUNDAM SQUARE
?地址:大阪府吹田市千里万博公园2-1 EXPOCITY内
?营业时间:11:00~22:00
?交通方式:自大阪单轨铁路「万博记念公园駅」站徒步约2分钟
闹市中的奇幻世界──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主题餐厅
有想过大阪道顿堀隐藏了一个幻想世界吗?以电子游戏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 XIV)为主题的餐厅「エオルゼアカフェ」就藏在闹市中,非常方便各位爱好者前往。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 XIV)可谓国际知名的日本电子游戏,而店内依照游戏世界布置,各种细节都有尽力还原,而且餐点甚为多元化,比其他的主题餐厅有较多选择,味道也令人惊艳。限定的周边商品当然也是少不了,足以令各位游戏迷乐而忘返。
エオルゼアカフェ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道顿堀1-4-27 パセラリゾーツ なんば道顿堀店 4F
?营业时间:11:30~22:00
?交通方式:自近铁、地下铁「日本桥」站徒步约3分钟
在自己喜欢的主题餐厅用膳不只能满足味蕾,更能令心情雀跃起来。大阪的主题餐厅相当多元化,难得到大阪一趟,不妨到各主题餐厅感受一下独特的气氛吧!
责编:小亦
><>斋桥、道顿堀是大阪之行都必定去逛街的购物点,单是行心斋桥商店街的平价药妆、服装店、精品屋都够行1、2天,走到累了,必定要在这区寻找美食和小休的cafe再作战,以下12间精选餐厅和cafes,是你血拼期间补给的大阪美食懒人包。
必食01 | 大大碗激平国产牛丼 道顿堀肉剧场
虽然我们经常说「便宜没好货」,但在日本其实不太适用!例如这间肉丼专门店,一般的烧肉饭都只是 5、6百日元左右,就算是较上等的国产牛肋骨烧肉饭,都只是日元1,280!
人气No.1 大剧场丼日元1,280
人气NO.2 烧牛肉丼日元850
这里提供的酱汁更是锦上添花,共10款口味可以任选,单是这个汁已经够食1碗白饭!怕油腻的女士们,推荐同样使用国产牛的烧牛肉饭,肉质鲜嫩,配上生蛋更觉软滑!
店铺名字有趣,因为店主认为烧肉是主角。
店铺全是counter席,坐下前要先在自助售票机购票。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道顿堀2-2-2
营业时间:11am-11pm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难波站25号出口步行1分钟
必食02 | 限定60食 2cm 厚班戟 Cafe Gram
主打松饼的 cafes 在大阪多不胜数, 此店绝对是人气 no.1,自 2014 年开业以来人气一直很旺,个个都因它的 premium pancake 慕名而来,现在在全国开遍分店,所以来大阪必定要试心斋桥的本店。
推荐必食 premium pancake,日元950,每块厚达 2cm 的班戟口感松软绵绵,入口极之松化,蛋味浓郁。不过每日限定 60 份,分别在 11:00am、3:00pm及6:00pm 各供应 20 份!温馨提示:心斋桥本店日日大排长龙,想吃至少要早 1 小时来排队,可以食到限定 pancake 机会较高!
Mix berry pancake 日元850 薄身pancake伴上大量生果和杂莓,同样吸引人。
餐厅以简约白色配木调子,舒适怡人。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心斋桥筋1-5-24
营业时间:11am-10pm(不定休)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6号出口步行1分钟
必食03 | 巨量奶油伴班戟Eggs’ n Things
心斋桥作为班戟战圈,来自夏威夷的人气班戟店 Eggs’ n Things 也是必食之选。几乎每次必点的 whip cream pancake,上面的奶油超过 10cm 高,但吃下意外地不会太甜腻,绵密轻盈,女生独食1份也没问题。
草苺夏威夷果仁班戟 日元1,080
草苺酸奶油法式班戟 日元1,120
午晚餐时间亦有多款咸食如夏威夷风味沙律、拌饭或汉堡等供应,所以餐厅整日都会出现人龙,稍等 10-20 分钟才可入席。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西心斋桥2-10-2 CriceNikko 西心斋桥1/F
营业时间:9am-10pm(不定休)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7号出口步行约3分钟
必食04 | 超水平班尼迪蛋Glorious Chain Cafe
时装品牌踩过界已不是新鲜事,近年不少品牌都会涉足饮食界,将自己的品味融入生活,Diesel便是其中之一。2010 年在涉谷开设首家设 cafe 的复合式店铺,大受欢迎,心斋桥的是日本2号店。店铺走美式休闲风,提供的食物水平相当高,像汉堡、松饼、牛扒、沙律等等,都大受好评。
当中必点人气 no.1 的 eggbenedict,用上厚切烤五花火腿,超水平!
Mocha Ice Cream Burger 日元980,面包洒上Mocha、咖啡,脆口焦香,夹着朱古力雪糕、爆谷、Cream。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南船场3-12-9 1/F
营业时间:11am-12mn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1号出口,步行1分钟
必食05 | 冲浪店里的悠闲 Saturdays NYC
近年不少品牌都会在店铺加设 coffee corner,让客人逛街累都有个地方坐下。来自 New York 的 Saturdays,除了备受冲浪朋友关注。心斋桥店是日本第 4 家分店,是全球第1家附设 cafe的复合式店,亦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旗舰店。
1楼的cafe开扬舒适,采亮度佳,超好nice。
甜甜圈日元278,松软如面包,配上LemonIcing及Poppy seeds,酸酸甜甜。
1 楼是 cafe,请来自由之丘 bake shop 店长浅本充设计菜单,提供 panini、doughnut、cupcake 等独家小吃及咖啡,亦有冲浪板及冲浪相关的书籍;2 楼则卖男装及饰品。在这里,大家不止可以血拼,开扬、舒适的环境亦可以轻松过个下午。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南船场4-13-22
营业时间:9am-11pm(Cafe)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3号出口,步行4分钟
必食 06 | 米芝莲 推荐章鱼丸子 赤鬼
米芝莲 推荐的美食不一定贵,连续 2 年被日本关西米芝莲指南推荐的大阪章鱼烧店,赤鬼便是其中1家。它所卖的章鱼烧花款多多,有 10 款口味,像传统、芝士、萝卜蓉等等,米芝莲推荐ちゃぷちゃぷ,即加汤的章鱼烧,采用鲜章鱼,非常爽口,鲣鱼汤令章鱼烧更鲜甜可口。
ちゃふ?ちゃふ? 日元500, 赤鬼首创的汤章鱼烧,是米芝莲推荐。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难波1-2-3
营业时间:11am-10pm(星期四休息)
交通:地铁御堂筋线难波站15A出口,步行4分钟
必食07 | 元祖串炸店 串かつだるま
大阪出名又便宜又好吃的串炸连锁店,本店位于通天阁,心斋桥店是最大的分店,共有两层,可容纳 145 席。店内卖的串炸多达 40 款,比较受欢迎的有鸡、豚肉、莲藕、虾等等,外皮炸得香脆,吃口不油腻。
新世界Set日元1,400 设有9种炸串,包括元祖牛肉串、猪肉、芝士波、鹌鹑蛋、芦笋、鸡肉球、年糕、虾、香肠,可选配泡菜或枝豆。
最大亮点是餐厅设有路轨,食物由列车送出,非常受欢迎。
免费送的椰菜可减轻炸串的油腻,蘸汁是公用的。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心斋桥筋1-5-17
营业时间:11am-10:30pm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6号出口步行2分钟
必食08 | 大热吉列牛专门店 京都胜牛
以京都的割烹料理为概念的吉列炸牛扒名店「京都胜牛」,在心斋桥也开了分店,每块吉列牛中间都只炸成3成熟(medium rare),短短炸60 秒即上碟,外层薄皮金黄香脆,内里则肉质细嫩,味道浓郁。可沾上山葵、山椒盐、温泉蛋、咖喱汁来吃,吃下毫不油腻,麦饭更是无限量供应!
吉列牛京玉膳 日元1,490,炸肌里牛扒伴以京都出产的蛋黄,味道更是浓郁。
吉牛肉炸至三成熟,外脆内嫩!
京都胜重 日元1,458 以盛盒载的「胜重」配上京都出产的九条葱,更富京都韵味。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西心斋桥1-1-13 东邦ビルB1
营业时间:11:30am-3pm,6pm-10pm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南13出口步行1分钟
必食09 | 爆碗鲑鱼子丼 IKR51
鲑鱼子丼是最普通的丼饭,要做得出色,视乎店家怎样加工。IKR51 选用北海道鲑鱼子,颗粒浑圆剔透,以味醂及清酒等浸泡两天,让咸香与鲜甜结合;最赞是分量超大,比其他店多1/3左右,鲑鱼子多到好似如米粒一样,每粒在口中爆汁,超过瘾!店子还有用上100只北海道甜虾炮制的甜虾丼、海胆鲑鱼子丼及海葡萄鲑鱼子丼,爆丼之选!
温泉蛋鲑鱼子丼 日元900 蛋汁令鲜甜的鲑鱼子更升华。
温泉蛋甜虾丼 日元950 每碗用上超过100只甜虾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南船场3-11-27 日宝シルバービル1/F
营业时间:11:30am-2:30pm, 7pm-12mn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1号出口步行2分钟
必食10 | 怀旧的咖啡店 丸福珈琲店
丸福珈琲店 1934 年创业,是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咖啡老店,总本店位于道顿堀的千日前,至近年才于全国各地开设分店。咖啡店一直沿用自家研究的独特焙煎方法,创造出原创手作的过滤漏斗,咖啡口味可谓独一无二。
Retro味班戟 日元864
复刻瓶装咖啡 日元399
在这间 80 多年历史的老咖啡馆,时光就像停留在昭和年代,还可以品尝到多种早期的多士、班戟甜品,非常值得来感受一下老大阪的咖啡时光。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千日前1-9-1
营业时间:8am-11pm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难波站步行5分钟
必食11 | 平食鹿儿岛黑豚肉 华莲
1990 年在鹿儿岛起家,打响名堂后,先后在博德、大阪、银座等地设分店,主打被喻为「豚肉界神户牛柳」的粉红红油花黑豚肉,比起一般猪肉纤维更多,入口更软腍甘香。
日元3,500 Shabu Shabu午市套餐 一次过试到共6片特选鹿儿岛黑毛和牛及黑豚肉,黑豚肉肉质松化,蘸上自家秘制酱汁,甘香丰腴。
要找2000円的美食,shabushabu就不能够了,但还有其他鹿儿岛豚肉做的菜式,例如吉列炸豚肉,份量超大的定食只不过日元1,600,同样吃得滋味。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心斋桥筋2-7-18 プライムスクエア心斋桥B1/F
营业时间:11:30am-2pm,5:30pm-10:30pm(每月第3个星期日休息)
交通:地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6号出口步行约6分钟
必食12 | 人气牛角包 LeCroissant Shop
店内的面包均以兵库县赤穗市产的天然天盐、三温糖和米糠油制成,比起一般的用料更健康。人气商品每天至少出炉 5 次,路过面包店的客人总会被面包香吸引而买来吃。招牌迷你牛角酥在制作面团时加入了发酵牛油,折成 36 层后再拿去烧,最后涂上自家制水饴糖浆,吃得出层层酥脆感!
Le Cro迷你牛角酥 日元40,刚出炉满是牛油香,层层松化又不腻!
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心斋桥筋2-7-25
电话:+81(0)6-6211 9603
交通:地下铁御堂筋线心斋桥站6号出口步行5分钟
写着写着口水都流下来了,在大阪的你,不要错过哟~
>丨赛人
看过一个略带玩笑的说法,张国荣是香港唯一的「表演艺术家」。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张国荣是在王家卫、陈凯歌、吴宇森等大师的名作里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存在,但很少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张国荣是怎么从青春片里的青涩少年成长为演技教科书的。
最近很多人在看一部被网友随机发掘出的电影叫《第一次》,可能很多荣迷都不熟悉这部电影,影片本身不值一提,但它是张国荣早期表演水平的一个很好样本。
《第一次》(1983)
>1977年,张国荣以歌手身份出道,至1984年成为一线巨星,过程不算顺利。但与他在歌坛的沉浮相比,他的电影路要更为坎坷。
1978年,张国荣出演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屋檐之下十五,十六》,与他的初恋情人毛舜筠搭档,他的第一部电影《爱情故事之十九》也是跟毛舜筠合作。虽然张国荣在姿颜上有极强的优势,但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出现花开两朵,各带芬芳的态势来。
《屋檐之下十五,十六》(1978) 《屋檐之下十五,十六》(1978)
>跟成龙、周润发、李连杰相比(周星驰是另外一个话题),在商业上他从来没有进入过一线顶流的行列,可能还不及比他晚出道的刘德华。
勤勉有加的刘德华出演过各式各样的,黑白两道的英雄好汉。秀美俊逸的张国荣自不属于「英雄」这一款,他是一个令女人头疼过后忍不住要心疼的浪子,是令自己都无法如何是好的游民,有家不回,有爱不陪。
到了王家卫手中,更是成为了被时代所彻底冷落的弃婴。周围人越是对他有所关爱,他越是感到爱无能。更准确的说,是爱的空洞。
如果把张国荣的电影生涯分为三个时期,我认为,他在电影生涯的中期那些代表作,例如《英雄本色》《胭脂扣》和《倩女幽魂》系列,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本质上是花瓶。
《倩女幽魂》(1987)
>当然,他翩翩佳公子的形象,眉如青山、唇似朱涂,又因对粤剧的钻研,身段也袅袅娜娜,绝对的「悦目」,但还不够「赏心」——那是他生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事,转折点来自《阿飞正传》。
《阿飞正传》(1990)
>比起中期,我反而更欣赏他在初蹈银海的那个阶段的表演。最早期的那批银幕形象,谈不上什么有意为之的演技,但却有着他这个年龄段所应有的血肉和气韵,就比他中期的表演,更具人的气息,人的运动。
当时他明明可以很轻易的往纯偶像的路线走,像他的晚辈林志颖、陈晓东、王力宏之类的,但他偏偏没有依赖他那迎风便能招展的,极其漂亮的花架子。
那是八十年代前期,香港新浪潮电影正方兴未艾。张国荣在这时期出演的多部电影里,屡屡与问题少年结缘。除了那部为其量身订作的,颇具自传性质的《鼓手》外,其它的大部分影片,张国荣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随心随性,暴烈而又不乏迷惘的少年形象。
《鼓手》(1983)
>《红楼春上春》中的贾宝玉也可归作此列,但最典型的还是新浪潮干将谭家明执导的《烈火青春》中,一帮无所事事的半大小子和春情初萌的女子,在那座华洋交错的都市里游荡。他们偷窥着别人的身体,也希望别人对自己也这样去做。张国荣在这部电影里,第一次尝试用眼神来传递信息,来传递他的自负与自卑,他的决然与惘然。
《烈火青春》(1982)
>而在前面提到的《第一次》里,这个品行不端的少年(他能当街打劫一个女人的手袋)和另一个行将锒铛的少女瞬间产生火花。只是张国荣的咸猪手,不会给我们带来油腻之感,反而透露出一个少年的浑不吝和自信。
不知道,当时的香港电影人是否有把张国荣培养成詹姆斯·迪恩的企图,这位英年早逝的,美国划时代的巨星,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最有说服力的银幕形象。他平生只演过三部电影,但部部经典。而张国荣初出茅庐之时的大部分电影,都能看到詹姆斯·迪恩主演的《无因的反叛》的身影。
《无因的反叛》(1955)
>《无因的反叛》港译为《阿飞正传》。张国荣后来还真演过那部鼎鼎大名的《阿飞正传》,让他拿下平生惟一的一座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头衔。因有了早年银幕上的历练,他演起阿飞来,早已信手拈来,而这一次更为入心入神,如雾如梦。
《阿飞正传》(1990)
>张国荣早期的那些青春纪事,虽然大多成色不佳,但都胜在清新自然,不强求戏剧的大开大合,而多以写实的笔触,去描摹香港青年内心深处那不可名状的波动。而这与香港新浪潮运动所努力追求的纪实风格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包括最具想像力的徐克也炮制过《第一类型危险》这般丝毫不见夸张的佳作。
而年轻的张国荣在银幕上的出现,俨然是香港新浪潮运动的副产品。不是那么激烈,但一样有着极为真切的躁动。不是那么尖锐,但一样有着不愿妥协的横冲直撞。谈不上深切,但一样有着初涉人生时的犹疑。
更重要的,当张国荣青涩的面容,单薄的身影在弥敦道、在轩尼诗,在地下铁、在茶餐厅里频频浮动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的精神面貌,多少有了一些与戏剧无关的故事在真正的上演。
《失业生》(1981)
>早上不愿起,晚上不愿睡的青春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既机械又不乏活力的流淌着。而那时香港电影的主流仍是爱就爱他个死去活来,杀就杀他个天翻地覆。像这样无事一身轻,又要无故寻仇觅恨的电影,真的有些另类了。
< class="pgc-img">《失业生》(1981) 《失业生》(1981)
>张国荣也随之在他银海之旅启航之时,格外的安静。香港新浪潮有部名作叫《边缘人》,而张国荣那个时候的电影,也可称之为「边缘」电影。
他后来的全面崛起,拜中港两地的深度合作,也归香港电影风向的随机而动。值得注意的是,他后来的浪子形象,是一次次的重奏,且乐音更为沉郁,也仿佛更有理由去作一次规模更大的自我放逐。
还可以说的是,张国荣用他的身体力行,宣告着自己:生于青春,死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