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看」,曾经是阿杠对于《忘不了餐厅》第二季的直观感受。
我知道这个综艺两季以来有口皆碑的豆瓣高分,知道因为它全网讨论起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考,但我更清晰的记得自己看第一季时哭成泪人的样子。于是当第二季来临时,阿杠一边看一边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能崩溃,要笑着与可爱的老人们一路携手。
于是在孔繁漪奶奶不认识孙女的时候我忍住了,节目里讨论#送父母去养老院是不孝吗#时憋住了眼泪。可这一切的自我安慰,在第一季「老宝贝」们回归做客时彻底决堤。
不管是大桥爷爷还是蒲公英奶奶,当熟悉的他们走进忘不了餐厅的瞬间,阿杠脑海里关于他们的记忆就翻山蹈海而来。但对于并肩走过第一季的小敏爷爷来说,他们的名字已经被遗忘了。
小敏爷爷对着老宝贝们一边说着「见到你真高兴啊」,一边懵懵懂懂地怎么也想不起来名字。
大家隔着屏幕都能看出来小敏爷爷在很努力很努力的回忆,可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认知障碍却是实打实的让他想不起来。后来还是在蒲公英奶奶的提醒下,他的记忆才被重新激活,开心的说「你是一天到晚发那个短信的」。
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受,反正阿杠看到这儿已经哭得不行了。这种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平凡不过的日常重逢,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来说,更像是老友间的「初遇」。
黄渤店长曾经在节目里说希望能见见第一季的老人们,虽然这个愿望有被遗忘的风险,好在一旦重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氛围和感觉是不会变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完成了他老友见面的心愿。
掰着手指算一算,其实在《忘不了餐厅》这个神奇节目里,类似的圆梦时刻还有很多。为了满足爷爷奶奶们的心愿,最新一期节目特意在上海的地标性建筑百乐门里举办了一场「忘不了舞会」。
从主持阵容来说,最闪耀的舞会当然要搭配最有分量的主持。在上次华表奖颁奖礼后再合作的黄渤和李冰冰,和孔奶奶一起组成了忘不了的主持天团。
主持天团一亮相,孔奶奶就上任了她的夸夸群群主身份,「祝大家万事如意,幸福无疆」的祝福语一连串的说出来,搞得李冰冰和黄渤两脸懵逼。
哈哈哈哈哈,他俩内心可能觉得华表奖更简单一点。
开场就如此精彩,接下来的节目只会更好看。忘不了舞会的开场秀,是由酒窝奶奶朱彩萍带来的自信T台秀《老年时尚奥义》。
为了这场演出,酒窝奶奶在表演前四处跟人学习拍照Pose。什么飞吻转身,什么摘眼镜耍酷,各种定点技巧掌握的炉火纯青。一上舞台就直接贡献了朋克摇滚、仙气飘飘、雍容贵气三套风格迥异的Look。
毫不夸张的说,当酒窝奶奶在舞台上飞吻互动时,虽然头上的王冠时不时的拖后腿,但整个人的状态是时尚icon本人没错了。
欣赏完酒窝奶奶「动态」的美颜攻击,接下来是朴熙昌爷爷和贾迎芬阿姨「静态」的音乐舞台。
实话实说,在朴爷爷上台前阿杠是有担忧的。毕竟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来说,记谱子和体力都将是大问题。结果朴爷爷上台后丝毫不慌,拿着乐器面朝观众,站在舞台中央大大方方的脱帽行礼,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潇洒至极。
口琴表演的《哎呀妈妈》和小号吹奏的《夜上海》也是音乐感染力极强,根本看不出是患病的人。
在台下看表演的朴爷爷女儿也说,她只是小时候听说爸爸在文工团里小号吹的很好,可从来没见过。今天看到舞台上爸爸自信从容的样子,才知道原来他年轻时这么潇洒自如。
和朴爷爷女儿有同款感受的,还有小芬姨的女儿。在她的认知里,小芬姨只是喜欢唱歌的爱好者,从没想过有天能亲眼看到妈妈星光闪耀的样子。
最喜欢唱歌、人生愿望就是能在舞台上表演的「歌后」小芬姨,一开口就带来了《绒花》、《玫瑰玫瑰我爱你》、《隐形的翅膀》三首年代不同曲风也不同的歌。
这种舞台真唱的Live实力,让李冰冰当场震惊,小芬姨真的是实力Vocal。
用小芬姨自己的话说,当初因为家里人没能继续唱下去,如今能有这个机会唱歌已经很开心了,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去这么正规的舞台唱过歌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不管是勇敢Show出自己的酒窝奶奶,还是在舞台上从容不迫的朴爷爷和小芬姨,这些沉浸在音乐世界的老人,你丝毫看不出他们是被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的病人。
他们有在店长团和嘉宾的鼓励下圆梦的,也有一直心心念念舞台如今终于实现心愿的。可以说,爷爷奶奶完全没有遗忘自己喜爱的东西。他们享受舞台、沉浸在音乐世界里,自信地展现自己,每个人都闪闪发光。
追求梦想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表达爱情也不是老年人羞于口的东西。在忘不了舞会的舞台上,除了圆梦还有羡煞年轻人的跨时代爱情。
全员出动的《情深深雨濛濛》情景剧,虽然大家经历了反复忘词、场面不受控制、马鞭情节重复三遍等等啼笑皆非的「舞台事故」。但小敏爷爷最后的那句话,真的是整场节目的点睛之笔。
在面对「依萍和如萍你选哪个?」的终极问题前,小敏爷爷不假思索的说「哪个都不选,我选小俞姑娘。」
啧啧啧,秀恩爱这件事真的是不分年龄不分场合更无关记忆,只是一种表达。
在小敏爷爷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依萍如萍的选项,小俞姑娘把他的世界占的满满当当。就算她已经年过花甲,可在他心里依旧是那个喊出名字就会让他嘴角上扬的小姑娘。
小敏爷爷也证实了一件事,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来说,他们会忘记回家的路,忘记自己身处何处,忘记自己说出口的约定……可即使很多事情都会忘记,但埋藏心底的美好记忆和一生挚爱是忘不掉的。
比如孔奶奶因为生病的缘故,对于「老伴儿去世将近20年」这件事的概念很模糊。可每当有高高瘦瘦的年轻人站在她面前,她还是会和别人介绍说「我老伴儿也是个大高个,他年轻时爱打排球,是排球队的领队和教练。」
在孔奶奶的诗朗诵里,她说爱人薛亦华有着「高高的个子,浓浓的眉毛,我们俩是一见钟情。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红过脸吵过架。」
在酒窝奶奶现场邀请别人家爷爷跳舞时,她的自家老伴丝毫不吃醋,笑着说「她很美啊!」,颇有种「他在笑,她在闹」的感觉。
其实从人生轨迹来度量爷爷奶奶们,他们每个人都已经走过了至少一个甲子的生命,但在感情方面却始终纯粹如初。那些盛满回忆的杯,从来没有撒过。
记忆这个东西,对于没有失去过的人来说,是无法描述失去它的痛苦的。可对于失去它的人来说,又没有了回答问题的能力。所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全网像阿杠这样有幸能窥得神仙爱情的人,只能感慨爷爷奶奶们爱情的美好。
在热搜话题#爷爷奶奶辈的神仙爱情#里,网友们还分享了很多发生在身边的美好。比如自己爷爷的无理由护妻、在七夕节给奶奶买玫瑰花的爷爷、出门吃饭还不忘给老伴儿打包的奶奶……
如今的年轻人总羡慕老一辈人「车马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的爱情,其实归根究底,这种爱情观就是在认定一个人前提下,默默坚持一辈子。
「老来多遗忘,唯不忘相思。」的感情,谁能不羡慕呢?
阿杠从前一直以为,《忘不了餐厅》是一档公益节目,它在治愈那些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们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因为老人们在遗忘就对他们遗忘。毕竟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当老人行动不便、表现出明显不适时才觉得他们病了,认知障碍也常常会被误以为是老人老糊涂了。所以很多观众一开始只是通过节目,把目光投向了需要关注的人身上。
但节目看得越久阿杠才越明白,《忘不了餐厅》同样也是在让我们平视老人这个特殊群体。
在5g速度发展的今天,年轻人总会嫌弃老年人跟不上潮流,厌烦他们对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关心。甚至每当老年人做出「招人烦」举动时,年轻人还会告诫自己「等我老了一定不要这样」。
可正如没人能拦住时间一样,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衰老是件不可逆的事。谁都会因为变老而恐惧,可谁也都会有变老的那一天。这些发生在爷爷奶奶身上的事儿,也将会是年轻一代的缩影。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俗语在告诫大家珍惜家中老人的同时,也是给年轻人的一个警醒。那些你年轻时惧怕的事,老人们已经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摆到了你眼前。他们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乐观和积极有多么重要和可爱,生命中重要的那些人带来的意义又有多动人。
所以现在,我们不怕了。
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不到100天了,《忘不了餐厅》也将迎来第二季的大结局,可生活总要继续。我们应该做的是,就是努力记住现在的点滴,不要害怕遗忘,然后用「珍惜现在」的乐观心态在生活中一路闯荡下去。
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石珂
居家隔离期间,卢女士为自己制定的作息表。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
3月14日-3月20日,深圳全市进入一周“慢行”: 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市小区、城中村、产业园封闭管理,居家办公……
在许多深圳市民的记忆里,全市公交、地铁停运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深圳这座实际管理人口超2000万、高速运转的城市,进入“慢行”,开启了一周的“慢生活”。
“慢行”措施已显成效。3月20日,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称,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总体可控。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继续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公交、地铁全面恢复运行。
居家隔离期间,小桃收到防疫人员送来的鲜花。
上沙社区是深圳市的一个知名城中村,也是深圳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连日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通过连线采访该社区的众多居民,记录该城中村的一周“慢生活”。
“最忙的城市慢下来了”
3月13日下午,看到深圳市发布将“慢行”一周的通告后,多位深圳市民向澎湃新闻表达了这样的感受:既突然又震撼,一方面意识到疫情形势已非常严峻,到了必须升级防控措施的危急时刻;另一方面,也考验着决策者的勇气。
事实上,在“慢行”措施一周前,深圳市已和此轮本土疫情斗争多时。
2022年1月31日,深圳市发现1例新冠本土病例,该患者45岁,是宝安区石岩街道某公司牙模设计员,居住在东莞市凤岗镇。此后,深圳的病例呈散发态势,但在早期,每日新增病例数均保持在个位数,风险可控。至2月24日,深圳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首次达两位数,并呈上升趋势,防疫压力增大。
上沙社区塘晏村居民居家隔离期间收到的菜
3月12日凌晨起,深圳“10+1”区齐发通告:“10+1”区所有餐饮暂停堂食,网吧、酒吧、电影院等非生活必需密闭场所关闭,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必要人员原则上居家办公5天。5个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连续4天“每日一检”,出入公共场所要求“24小时核酸阴性”或当天采样记录。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3月13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到深圳调研。李希强调,要贯彻从严从紧从细的工作要求,在更高标准、在更高水平上科学精准防控,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遏制住疫情。
对于深圳的“慢行”防疫措施,外界进行了多维度解读:“最忙的城市,突然慢下来了”“深圳按下了‘慢行键’”“要用‘慢生活’实现‘快严控’”……
3月14日,新华社刊文指出,面对异常复杂的疫情防控局面,以快节奏著称的深圳,这次升级防控举措,指向异常明确:以更坚决果断的态度,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从而让深圳经历考验后再次“快起来”。
城中村“战疫”
3月13日下午,“慢行”一周的通告一经发布,部分深圳市民感到焦虑。当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商务局发布《致广大市民告知书》提醒说,“我市米面油、肉蛋禽等食用农产品货源充足、供应通畅。在畅通生活物资送达最后1公里上,配送人员、志愿者正全力服务,各区政府为配送人员提供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加强防疫保护,确保生活物资及时送达。”该告知书及时消减了市民的紧张情绪。
26岁的阿铭来自广东肇庆,在深圳打拼,居住在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社区塘晏村。看到“慢行”的通知时,她已经十几天没下过楼了。
阿铭和男友把收到的胡萝卜等蔬菜制成表情包,为居家隔离生活增加乐趣。
阿铭所居住的上沙社区,和相邻的下沙社区,被外界称为“上下沙”,临近福田区中心,均是深圳有名的城中村,两个城中村的外来人口超10万。“刚开始封控的时候,特别慌张。”阿铭向澎湃新闻表示,幸好自己从事的互联网工作,可以居家办公,对工作影响不大。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2月22日,上沙社区发现1例确诊病例。至2月27日,深圳当日新增30例新冠确诊病例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13例居住在上沙社区,且有病例轨迹指向阿铭居住的塘晏村。
流动人口多,背街小巷多,居民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相比住宅小区,城中村的防疫漏洞多,防疫难度大。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上沙社区面临一场严峻的防疫战。
据南方+报道,上沙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社区内上沙村共有863栋农民房,也称“握手楼”,居住人口高达5.8万。2月22日,考虑到城中村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沙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勇、沙头街道综治办主任周明赶赴上沙社区指挥战疫,一直坚守在一线。“为了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链,按照防疫要求,我们第一时间对上沙村进行围合管理。有的居民起初不太理解,加上前期人手比较少,所以工作难度特别大。”徐勇接受采访时说。
2月27日上午,包括机关下沉干部、医护人员、保安人员、志愿者在内,共有近1300人支援上沙社区,防疫工作有序推行。
根据安排,针对上沙社区内186栋划入封控区的居民楼,安排医护人员分栋包干定时上门采样。村内管控区域的核酸采样点有20个,实行居民错峰下楼做核酸,减少排队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员聚集。
另一方面,基于安全考虑,除了下楼做核酸,沙头街道倡议居民在管控期间尽可能待在家里。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生活,上沙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了一支由67人组成的运输队,专门负责将居民的外卖、快递、生活用品等物资及时送上门。
澎湃新闻注意到,上沙社区的巷道窄,运输物资困难,为此,当地启用了一批小型三轮车、快递车,分布到各个小片区里面去,从而确保及时为居民运输物资。当地一位基层防疫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天,他们都非常忙,需24小时待命。
“慢生活”里的暖心时刻
“慢行”一周,对不少深圳市民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生活在城中村的人,也在这种“慢生活”中自我调适,互帮互助。
阿铭的男友从事设计行业,去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居家隔离期间,他设计用的电脑在工作室里,没法拿回家,而家里的电脑很难支撑设计办公,这导致他被隔离后收入大受影响。
上沙社区居民在做核酸检测
阿铭向澎湃新闻表示,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慢生活”带给她和男友的感受也不同,但他们都能苦中作乐,如社区配备的物资,有时胡萝卜吃不完,他们就利用胡萝卜做了各种表情包,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些乐趣。
小桃是重庆人,今年29岁,和阿铭一样居住在塘晏村。起初她有些郁闷,在同事和朋友们的安慰下,心情慢慢好转,“领导和同事们非常理解我的心情,每天都会安慰我,居家办公也进行得很顺利”。小桃说,在隔离期间,楼下的“大白”(基层防疫人员)会帮忙拿物资、送外卖,还给他们送来鲜花,把鲜花放在门口,让她感到十分暖心。
小桃的居家时光也不孤单,除了正常工作,她还会和楼友们一起唱唱歌,玩游戏,并互相鼓励、打气。
成女士1999年就来到了深圳,居住在上沙社区,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她说,城中村里人口密集,由于流动人口多,有的人口没能登记在册,所以一开始物资偶有短缺,“非常理解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物资发放偶有不足,现在物资分配方面已经非常井然有序了”。
成女士表示,教育培训行业比较特殊,受疫情影响大,很多课程都停掉了,她和团队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营收了,然而房租、员工工资都要照常支出,她靠自己的理财产品在维持运转。
上沙社区居民收到的物资
“一个员工,已经隔离快一个月了,这个时候我不可能开除员工。疫情总会过去,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想为社会做出微弱的贡献。我虽然只有五个核心员工,但我也想高度配合国家的政策,做好自己应做的,除了坚持给员工发工资、发奖励,也会注意员工心理的疏导。”成女士说。
隔离这段时间,成女士和团队每天都在做课件,为后面的复学复课做准备。除了工作,成女士的生活娱乐也不耽误,“我有一个闺蜜群,我们每天都会在线上约着一起做运动。”
成女士透露,她所在的地方规定非必要不外出,报备后可以外出,但大家都非常守规矩,很少会要出门,尽量不给防疫工作添麻烦。
51岁姚阿姨来自广东江门,在下沙社区卖了近二十年的泡菜,“慢行”期间,仍有很多附近的居民希望她叫跑腿把泡菜送到家。卖泡菜是姚阿姨一家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姚阿姨作出了一个令大家始料未及的“决定”:泡菜不是必需品,不想给外卖小哥添负担,婉拒了这些熟客的请求。
“慢行”的日子里,姚阿姨会每天下楼守店,虽没什么生意,但她能抽空去帮清洁工、志愿者干活。“其实我们附近的居民都很听话,没有必要就不出门,而我开店其实也就是想放松一下心情,下楼走一走,能帮的忙尽量帮一帮。”姚阿姨说。
疫情之下,大家的邻里关系更有人情味了。据多位当地居民介绍,与上沙社区相邻的下沙社区,当地居民们建了业主群,每天由两位居民轮流当楼长,为大家领物资。有人做饭菜做多了或者做了好吃的,还会给邻里分享。下沙F栋一位已经六十岁的阿姨,每天都会每层楼挨家挨户提醒大家做核酸。这位阿姨的想法很简单,她希望年轻人们都能专注工作,自己退休了,希望能为大家做一点小事,也当作锻炼身体了。
同心抗疫,守望互助。在“慢行”一周里,类似的暖心时刻时时发生,有餐馆老板为防疫人员送“爱心水饺”,有快递小哥就地转为防疫志愿者,有人在居家办公期间当上了临时楼长,许多市民第一次当起了志愿者,深圳市三院为新冠病毒感染者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深圳市、区开通了12条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热线,一名早餐店店主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留言说疫情影响了自己的小生意,政府工作人员很快就上门了……
江先生是湖南人,自2008年来深圳打拼,他就一个人在深圳生活,如今在坪山汤坑新村经营乐器周边生意。江先生告诉澎湃新闻,“慢行”一周对他最大的影响不是出不了家门,而是生意所需的一些零件(如芯片)送不出来,影响发货。
这段时间,不少老客户仍向江先生订货,客户们都很体贴,理解疫情之下发货不便,还告诉江先生不必着急,等疫情结束了再将货物寄出就好。
一场转移
3月16日晚,网络流传多段视频称,上沙村进行连夜“整村搬迁”。次日,深圳市对该消息进行了辟谣,“整村搬迁”说法不实。深圳福田区发布通告称,近期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塘晏村突发疫情,形势严峻紧迫,为有效预防阻断病毒蔓延传播,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经综合研判,决定对上沙塘晏村部分区域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异地集中健康监测14天,同时对有关片区排水系统和公共环境全面清理消杀。在完成14天健康监测后,将根据评估结果,有序组织居民返回。
3月16日开始,部分塘晏村居民陆续被转移至集中隔离点。
通告还强调,在安置过程中,对老幼病残孕、长期卧床、严重慢性疾病等需特殊关注人群,已组织专门力量,全力提供服务;对各类家养宠物,已委托专业宠物寄养机构,提供临时寄养服务;对居民财物,已制定严密计划,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加强保护。
3月18日凌晨时分,居住在上沙社区塘晏村的卢女士收到消息,要立马转移去坪山公租房隔离。卢女士的第一反应是,“要配合政府工作”。
凌晨四时许,她到达隔离点,“虽然很疲惫,但是也能理解政府作出的决策”。卢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大白”们很辛苦,通宵守在各个小区,志愿者们也全程为他们保驾护航。隔离房间很大,也很干净,各项物资都配备齐全,还为女士准备了女性用品。
不管是居家隔离,还是集体隔离,卢女士都给自己的生活制定了详细计划:早上十点学习尤克里里;下午两点工作,三点看书;晚上运动……她说,她要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各处贴了一些互相鼓励的纸条,我能做的就是好好配合防疫工作,一切都会过去的。”
卢女士也坦承,刚开始得知要转移时,他们也心有顾虑,很多人不太愿意离开家,不少人都提出一些要求,但到了集中隔离点后,发现设施、物资都比较齐全,条件比想象的好,慢慢就平静了下来。
3月16日,小桃收到了需要转移去坪山集中隔离的消息,轮到她转移的时间是20日凌晨。小桃有两只猫,其中一只是收养的残疾猫,每天都需人工排泄。转移前,小桃被告知红码人员不能够携带宠物,“宠物集中安置点还没有完善好”,小桃不放心把猫单独放家里这么久。
目前,小桃留在家中隔离,物资、核酸都有正常保障。
何先超居住在塘晏村13巷,自3月14日开始,他足不出户,“正常吃喝,上门做核酸”。何先超说,3月15日、16日,周边的病例增多,不少巷子都有病例,他也有点忐忑,但还是正常生活。
16日22时许,何先超接到转移通知,立即收拾行李等待转移。次日12时许,他被转移到外面的集中隔离点。“隔离点生活物品齐全,每日三餐送上门,并上门做核酸,生活很放心。政府两天发一次免费物资,没有什么担心的。”何先超说。
再坚持坚持
在全市的全力抗疫之下,深圳的疫情形势有所好转。3月18日,深圳市盐田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该5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
3月20日下午,深圳市发布通告称,3月21日至3月27日期间,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公交、地铁全面恢复运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自3月14日以来,在全体市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总体可控。”该通告强调说。
这意味着,至3月20日,深圳的一周“慢行”有序结束。
据福田区最新通告,福田区尚未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部分区域(滨河路以南、侨城东路以东、红岭南路以西)管控措施继续参照“重点防范区”执行。上下沙位于该区域内,尚未“解封”。
“其实也有恐慌的时候,因为不知道疫情到底要搞到什么时候,有时候都不是担心病毒,而是担心没有收入,没有着落。但很感恩的一点是,发放的物资都很好,有牛肉、鸡蛋,我很满足。”在上沙社区卖泡菜的姚阿姨表示,她的女儿还在读大学,她卖泡菜是一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她坚信,再坚持坚持,一定会好起来的。
“其实这么久没有收入,我心里也是很慌的,压力也很大,但我还是想扛起我的责任。我不会裁员,而是会坚持正常发放工资。虽然我的力量很薄弱,但我扛起了这五个人。”成女士说。
在下沙社区的李江河看来,这次深圳的“慢”,对于大家来说也就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邻居们很会解压,隔楼唱歌、打麻将、天台围炉等,各种不耽误疫情防控的活动都开展起来了,甚至楼下“大白”还拿着喇叭宣传有建立一个单身交友群,邻居、医护人员、社区人员之间相处非常和谐融洽,大家都在努力让慢生活也充满乐趣。
“慢行”之后,如何重启,当地政府也在行动。
“近期,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影响,特别2月16日以来,沙头街道辖区疫情多点散发,个别片区病例有所增加,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全街道上下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特别是位于封控管控区内的各企业、商户、租户积极配合、停业居家,展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但同时他们的生产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3月19日,上沙社区所在的沙头街道发布倡议书呼吁,沙头辖区的业主、房东朋友们,尤其是国有企业和社区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应起示范带头作用,给租户特别是居住在封控管控区的租户适当减免租金,为他们减轻负担,释放出万众一心共抗疫情、团结一致合作共赢的强大正能量。
福田区制定了《福田区支持企业同心抗疫“十条”政策》,将于3月21日起执行,该政策直指企业核心需求,从“降租减租、稳企支持、贷款贴息、安心保险、社保补贴、稳岗支持、防护用品、防疫服务和设备应用、建筑业建设项目补贴、服务支持”10个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加快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3月20日下午,在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表示,今日(3月20日)是春分,昼夜等分。这个城市也即将结束一种特殊状态下的“慢”与“快”的等分。我们都经历了一段特殊情况下的城市“集体”生活,我们也应该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战疫一线“和病毒磕到底”不言后退的最可爱的人,不会忘记疫情中人与人惺惺相惜互道“辛苦”和“感谢”,不会忘记外卖小哥“宁愿回到日常爬九层楼把外卖送到顾客手中,说一声祝您用餐愉快”,不会忘记花店主人“送一点春天给你,如果需要请自取”,不会忘记整栋楼的居民齐喊:“郑稳是谁?郑稳生日快乐!”,不会忘记“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的老外志愿者……不会忘记真正的热爱和想念,曾经的焦虑和沮丧、抚慰和欣喜,不会忘记临窗的朝暮,静看日升日落,细听风叶鸟鸣,静默中的城市心跳的声音,人与人心心相印,每个人、每个角落发出的声音,仿佛全深圳的人都能听见。
吴筠表示,当下,熟悉的“深圳速度”正在全面“返场”,我们仍在做好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的工作,并提醒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防疫管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汤宇兵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徐亦嘉
<>象泰东南亚主题餐厅
红专街22号(近中央大街)
人均:¥74
推荐理由:
推荐冬阴功汤,暖心又暖胃,很适合现在的气候。
巴贝拉意式休闲餐厅
中央大街257号凯莱酒店1楼(近防洪纪念塔)
人均:¥49
推荐理由:
培根香肠卷推荐,外层的培根有焦香的味道,夹心的香肠相对较软,再配上泰式甜辣酱,好吃
环球者西餐厅
开发区赣水路183号(千山路口)
人均:¥162
推荐理由:
这里的乳酪蛋糕绝对值得一场,浓香的芝士味道很诱人
华梅西餐厅
中央大街112号
人均:¥76
推荐理由:
冰城老字号餐厅了,俄式西餐为主
东印咖喱
长江路218号(近省图书馆)
人均:¥63
推荐理由:
个人觉得是家值得一去的餐馆,咖喱很地道,抛饼也不错,尤其花生酱抛饼,香味四溢
曼古小巷
繁盛街51号(工大医院对面)
人均:¥71
推荐理由:
很喜欢咖喱蟹这道菜,不错
韩国将军牛排烤肉餐厅
宣化街317号(新吉商城斜对面)
人均:¥63
推荐理由:
韩式烤肉,将军牛排,果然名不虚传
艺堂韩国料理
嵩山路副99-12号新苑小区1栋1-2号
人均:¥49
推荐理由:
海鲜饼也很不错,石锅拌饭味道很不错,装饭的石锅特别厚,散热很慢。
铃兰日本料理
汉水路458号
人均:¥144
推荐理由:
哈尔滨最早的日本料理,铃兰,精致的日本美食,让你体味不同的日式风情
东香精致料理
安隆街106号卓展购物中心6楼
人均:¥267
推荐理由:
环境不错的自助餐,吃的种类很多,海鲜比较受欢迎。
————关于我们————
哈尔滨吃货侃美食是哈尔滨美食点评、发现、分享的草根自媒体,是聚合冰城美味的美食平台。搜“kanmeishi”关注同名微信,吃遍哈市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