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这两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莫名其妙就火了,直接登上微博热搜榜。“那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底是什么梗啊?”“朋友圈怎么都在说?”“为啥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能是第一顿串串、火锅、烧烤啊?”……你的朋友圈,被这样的信息刷屏了吗?至于答案,网友给出各种猜测的解释,“就是借着秋天来了要了杯奶茶的红包,定义为秋天第一杯奶茶来秀恩爱。”“一般情侣之间发秋天第一杯奶茶红包的比较多,数字都是52.0类似的。”“还有家里人和父母之间要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红包,然后发到朋友圈里秀感情。”当然,不管是哪种解释,其结果都是:我们都需要喝奶茶!
< class="pgc-img">>
的确,如果要评选出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饮料,奶茶一定能入选TOP3。对“奶茶狂魔”来说,即使排队几小时,身体日渐发胖,30多元一杯的高价,依然阻挡不了他们对奶茶的爱。那么,喝奶茶也会成瘾吗?奶茶有何让人意想不到的历史?
●嗜好奶茶,事出有因
食物渴求和成瘾与药物成瘾有“相通之处”,也多与心理、生物、社会三方面因素有关。
奶茶中多含有一定糖分。有研究发现,糖能够刺激大脑释放5-羟色胺和多巴胺——这是能够提升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因此,很多人喜欢在不开心时吃甜食来缓解负性情绪。
奶茶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是茶叶、咖啡豆等天然植物中含有的一种黄嘌呤类生物碱化合物,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活性药物,可以达到提神的效果。长期大量食用咖啡因可能会导致成瘾,曾有12岁男孩因每日喝10瓶可乐(含咖啡因)导致成瘾的报道。
当奶茶中的糖分和咖啡因作用于机体时,大脑中多巴胺的释放会增加,并作用于大脑“奖赏中枢”,从而使得个体产生愉悦感。在这种正性强化的刺激下,可能形成对奶茶的“喜好”和成瘾行为。
嗜好奶茶与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在繁忙的工作后,坐下来品一杯自己喜欢的奶茶,将其当作对自己努力工作的一种“奖赏”,心情可得到短暂放松。以后就会下意识地把“奶茶”和“放松”联系在一起,就会希望通过喝奶茶来体验放松的感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会通过喝奶茶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虑,这与有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吃零食是一个道理。
< class="pgc-img">>●古人也是“奶茶控”
实际上,奶茶并不只是征服了现在的中国,古代人对奶茶的痴迷程度,绝不亚于当下的年轻人。
“30块就嫌贵?那你是没喝过朕的皇家奶茶。”乾隆如是说。
乾隆,可是个十足的“奶茶控”,热播剧《如懿传》中就有一段乾隆饮用牛乳茶的场景:为了把奶茶喝得更有仪式感,他特地请人用新疆和阗玉打造了一个专属奶茶碗,饰以错金片的枝叶,108颗精琢的红宝石镶嵌成朵朵花瓣,玉碗内底刻“乾隆御用”四个大字,十分符合乾隆花里胡哨的品位。
乾隆还曾为奶茶写诗:“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这几句话也被刻在了他的专属奶茶碗上,藏在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 class="pgc-img">>
茶,作为饮品,传说由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神农氏发明,随着中原王朝的扩张向北迅速传播。三国时期《广雅》中第一次出现了茶叶的吃法:先炙烤饼茶,捣碾成末,放入碗中以沸汤冲泡,然后加佐料(盐、花椒、姜、葱和陈皮)混煮羹饮。
用茶叶煮一锅咸汤,听起来真真是一道“黑暗料理”,却为之后奶茶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奶,与茶的传播方向相反,由北方游牧民族扩张而南下,冲击着中原的饮食文化。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更姓易服的表率,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学习对方的生活方式,其中重要一项就是饮用奶和茶。
没有一点点防备,奶与茶就这样相遇了。而奶与茶的融合,也是文化融合的体现。
到了唐朝,李唐皇室开拓了宽广的疆域,奶茶也有了新的成长空间。奶,经由西域胡人、北方牧民,带进“国际大都市”长安,从此开始了与茶的深深“羁绊”。
而在唐太宗执政时期,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给边疆民族带去了中原的茶叶和煮茶技术,当地人民用牛奶、羊奶加上茶叶,熬煮成奶茶,惊喜地发现这种新型饮料还挺好喝的,之后便也有了“奶茶瘾”。
奶茶历经了几个朝代的发展,到了清朝,皇室掀起了持久的奶茶热,程度绝不亚于现在。
清朝宫廷筵席中,赐奶茶是一项隆重的礼仪制度,清乾隆帝曾在诗注中称:“国家典礼,御殿则赐茶。乳作汁,所以使人肥泽也。”
这宫廷筵赐的皇家奶茶,一般人可喝不起。用的是庆丰司的牛奶,熬制由光禄寺承办,由蒙古煮茶高手烹制,筵席时分装在银质龙首奶壶中待用。熬煮过程的精细程度,配料的丰富程度,可以说绝不输于今日的各路网红奶茶,也难怪乾隆帝晚年“尤嗜奶茶”了。
从唐朝写到清朝再到今天,可以说中国人对奶茶的喜爱是“祖传”的。
< class="pgc-img">>
●奶茶的环球之旅
阿拉伯人是严格意义上最早接受奶茶的外国人。
流行于中国西北方的咸奶茶,也成了阿拉伯商人们学习效法的饮品——长距离的通商路程中,奶茶带来的兴奋愉悦感与饱腹感,是任何其他饮品所不能取代的。
阿拉伯人对中国奶茶的态度,不只是学习,他们还进行了改造。蔗糖——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在这一时期与奶茶结合,并在随后的千年中难舍难离。
不用纷繁的香料与盐,也不用复杂的蒸煮打制工序,只要将茶和奶充分混合,再加两勺蔗糖,就成为一杯馥郁而又香滑的奶茶。可以说,蔗糖带来的革命,为中国奶茶征服世界之旅装上了一枚最强劲的助推器。
除了经由西域传入阿拉伯,并最终到达地中海之外,中国奶茶的另一条传播之路则更为艰险。公元8世纪末期,强大的吐蕃大举南侵天竺,攻灭了当时印度诸邦中最强大的摩揭陀国,并“立铁柱于恒河”。酥油茶也随之进入南亚次大陆。
恒河平原拥有低海拔、高温度、肥沃的土壤,能够豢养足够多的奶牛,还生长着大量的野生茶树。不需要茶马古道,也不需要炼制酥油,获得奶茶如此容易。数十年后,吐蕃入侵者退去,奶茶却深深扎根在了这里。
几百年后,当“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舰船开到印度,开埠设立殖民地。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吃不起饭的平民,居然喝着欧洲王室专属的奶茶充饥。
善于经商的荷兰人立马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从中国的云南和福建分别引进了品质优良的大叶种红茶和正山小种红茶,种植在印度的阿萨姆和大吉岭,并运回欧洲,和加勒比的蔗糖、本国丰富的奶资源一起,构筑了欧洲奶茶的航海图谱。
若干年后,阿萨姆和大吉岭两处,成为全球最大最集中的红茶产区。而用这两地出产命名的阿萨姆奶茶和大吉岭奶茶,也成为全球奶茶品位的象征——归根结底,它们的出处,依然是中国。(来源:《光明日报》张雪瑜/文、《大众医学》张蕾 杜江/文、《意林》魏水华/文)
些古老的百年咖啡馆不必说了,是人们朝拜的“圣地”;即使是年轻的咖啡馆,因为独特的设计、地段或者幽默感,也让人们愿意排队打卡。
· 当年唯一能“艳遇”的咖啡馆
■ 威尼斯花神咖啡馆
在美丽的圣马可广场上,有一家古老的花神咖啡馆,拥有近300年的历史。这里不仅仅是一家咖啡馆,更是威尼斯的一段重要历史和传奇——当年,威尼斯的贵族、大使、商人、文学家、艺术家齐齐会聚于此,据说意大利第一份发行的报纸也以这里为贩售点。
有趣的是,这里是当时唯一接待女性的咖啡厅,因此18世纪的风流冒险家卡萨诺瓦常常来此“邂逅”美女。此外,歌德、拜伦、普鲁斯特、狄更斯、海明威,安迪沃霍、卓别林也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这里最优雅的当属中国厅,奢华而神秘,用镜子营造一种迷宫的氛围;不过更多来此“朝圣”的游客,喜欢坐在斑驳的外墙下,一边品尝浓香醇厚的意大利咖啡,一边欣赏音乐家的表演。
· 要咖啡还是要墨水
■ 布达佩斯纽约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繁华的伊丽莎白环路,据说1894年开业时,主人把大门钥匙扔进了多瑙河,表示他永不关店的决心。当年,这里是上流人士的聚集地,从欧洲寄出的信,如果上面写着“纽约”,邮递员不会把信送往美国,而是直接送到这里——可见纽约咖啡馆名气之大。
进入20世纪后,匈牙利文化大师们聚集于此,纽约咖啡馆一度成为匈牙利文化界的活动中心。当年咖啡厅内有专属的图书馆,专供在此写作的作家、小说家查阅资料之用——这里还专门为大师们提供一种由火腿肉、萨拉米香肠和奶酪做的“作家小套餐”。而服务生们通过客人的一个手势,就知道他们要添加咖啡还是墨水。
今天,咖啡馆仍然以皇宫般的装饰风格而被称为“全世界最美的咖啡馆”,24小时营业,无论什么时候前往,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 2000根木头编织的星巴克
■ 福冈太宰府星巴克
说到星巴克,印象里常常是千篇一律的印象,而位于福冈太宰府天满宫表参道上的星巴克,却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着无数游人,成为时髦的打卡圣地。这家星巴克是由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以2000根杉木木材交织,不用任何一根铁钉而成——对木结构精心的运用,并不让人感到繁复或者眼花缭乱,整个空间在无形中变化、流动,永远不会感觉与自然分开。据说,设计师是从日本传统木作玩具Cidori获得概念,诠释上千只飞鸟飞翔于天空时的状态。
很多游人参观完太宰府天满宫,就会在这家咖啡馆里小憩,消磨悠闲的午后时光。除了品尝咖啡,你还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限定版随行杯、马克杯或值得收藏的城市杯等。
· 卡夫卡在此朗诵《变形记》
■ 维也纳中央咖啡馆
图片来源/Olga Khomitsevich
中央咖啡馆是维也纳最美的百年咖啡馆,无论什么时候来这里,门口都排着长队。咖啡馆于1876年开业,由银行大楼改建,金碧辉煌——哥特式的高顶、流线形拱墙、大理石柱子,十分华丽。门口便是著名奥地利作家彼得·阿尔腾伯格塑像,他当年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此外墙壁上还挂着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和皇后(茜茜公主)的巨幅画像。
中央咖啡馆可以说是奥地利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咖啡馆之一,因为它在维也纳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当年无数名人钟爱这里,据说卡夫卡曾经在咖啡馆里朗读过《变形记》的草稿,此外弗洛伊德、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等名人都是常客,连列宁、托洛茨基都特别青睐于此。
· 从中药铺到咖啡馆
■ 香港大和堂咖啡馆
在香港九龙城有一家很火爆的咖啡馆,门口木牌雕刻着“大和堂”三个字。原来这是一家由中药铺活化改造的咖啡馆,开业半年,体验者络绎不绝。这家咖啡馆的前身是大和堂医馆及药行,建于1920年代,是典型的广州骑楼式建筑物,历时三代人,很多港片曾在此取景,2017年中正式结业。
2018年,大和堂获得重生,被活化改成怀旧咖啡店,仍然保留着旧时药行的百子柜和天花木扇,也有铁闸门、金漆牌匾等,颇具老香港格调,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怀旧。除了招牌大和堂Latte咖啡,这里的小吃也不错,比如鸡蛋仔与鸡、班迪尼蛋、红枣芝士等。
· 尝尝康熙最爱的巧克力
■ 北京故宫咖啡馆
北京当下最火爆的网红咖啡馆,当属开业不久的故宫角楼咖啡馆。位于神武门西侧城墙脚下,古色古香,颇具“皇家”气派,屏风、圆窗、壁纸都巧妙运用了著名的《千里江山图》。目前,故宫角楼咖啡的饮品和甜点一共有30余种,包括火爆的养心咖啡、康熙最爱巧克力、三千佳丽奶茶、佛手香茗、一骑红尘妃子笑等。最受欢迎的当属这里的卡布奇诺,拉花字样更是有趣,比如 “御驾亲征”、“微服私访”、“朕心甚累”、“椒房之宠”、“母仪天下”、“众卿平身”、“今晚侍寝”等。
新京报记者 曲亭亦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Olga Khomitsevich 校对 何燕
源:北京日报
宫墙外,角楼下,有250多年历史的红色围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朕的火锅”“三千佳丽”奶茶“康熙最爱巧克力”……随着故宫在家门口开设火锅店和咖啡店,一向网上卖萌的故宫文创也跟着来到了线下,融入到餐饮消费的新场景。
“奉旨点餐”引年轻人打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汤底——万寿菊花锅,酱料——江山社稷酱……”金灿灿的圣旨缓缓铺开,竖排的菜单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器皿盛着精致食材,恍然真的坐在宫殿里吃大餐。
刚开张不足一月的故宫角楼餐厅,在大众点评网上已跃居京城火锅热门榜榜首。虽然店里在晚上5点半后才供应火锅,白天只提供快餐,但不少为火锅而来的食客下午就在门口排起长队。工作人员说,3月10日前的电话预约餐位已经全部订满,要想吃火锅只能现场抢号,目前一晚只有30锅,先到先得。
不少人好奇,高大上的故宫这次为何要进军火锅界?“在查阅清宫膳食底档后发现,历代帝后食谱均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喜欢火锅。尤其是乾隆皇帝,对火锅已达到痴迷的地步,一年365天竟然吃200多顿火锅,而慈禧太后不仅爱吃火锅,还发明了新颖吃法‘菊花火锅’。”故宫角楼餐厅在官方微博里介绍了故宫火锅的灵感来源。
享受“朕的火锅”,拍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店里每个角落都是拍照背景。墙上挂满了“萌萌哒”风格的帝后像,配着故宫惯用的“卖萌”语句:“朕饿了”“朕用膳后必说好事”“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最大的一面墙上还画着乾隆皇帝当年大摆宴席的场景。
在火锅店不远处,故宫新开的咖啡店也同样一座难求。“三千佳丽”奶茶、“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红茶……店里有30多种饮品供选择,还有“千里江山卷”等高颜值甜品。
上周六下午4点,咖啡店门前排着超百人的长队。“逛完故宫,怎能不奉旨喝杯咖啡?我们排了一个小时才买到。”刚买到咖啡的年轻人一点也不急着喝,举起手机对着咖啡杯拍个不停。
文创销售线上线下融合
在故宫火锅店和咖啡店,文创与餐饮消费融合成为一大特色。角楼餐厅里设有文创产品展示区,主要展示餐具等与饮食相关的产品,顾客吃完火锅可以到文创区获得一张角楼专属明信片,同时可以集印章。角楼咖啡店也设置了文创区,故宫手账、笔记本、茶具、团扇等产品可在店内购买。旁边还有书架,可在店里阅读和故宫相关的书籍。
如果这些文创展示售卖还不过瘾,咖啡店隔壁,刚亮相不久的故宫淘宝体验馆可以让你逛个够。这里也常常是人头攒动。上百种俏格格书签和挂饰、像瀑布一样垂下的各色胶带、造型各异的小摆件……故宫淘宝店被搬到了线下,直观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以前只能在故宫里面买这些纪念品,或者在网上买,现在终于在宫外也能逛店了。”一名故宫文创的粉丝说,实体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眼见为实,选到最合适的产品,同时也有了更多购物的乐趣。
记者对比故宫淘宝线上店和体验店发现,商品价格线上线下均保持一致。不过,彩妆产品还未到线下售卖。
其实,故宫淘宝早就有意进军线下。去年年初,故宫首次“溜出宫”,在三里屯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快闪店,不少商品两天就卖断货,这无疑让故宫看到了出宫开店的新机遇。
新业态消费迎市场考验
从容易丢的行李牌,到刚上线就卖断货的口红,再到全民热议的上元灯会、一座难求的咖啡店和火锅店,“故宫热”的背后,折射的是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
“来故宫吃火锅,不只是为了吃火锅,更是为了体验这种文化氛围。”正在排队的大学生王潇说。
故宫在创新的路上还会推出新花样。据了解,东城区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打造的故宫文创馆、冰窖餐厅,今年有望在前门大街开业。这意味着,人们将有更多机会在宫外体验故宫文化。
随着“故宫热”不断升温,故宫周边产品和服务质量也面临着更多考验。今年1月5日,因产品质量问题,刚面世不足1个月的故宫淘宝系列彩妆主动宣布全线停产。
对于最新推出的“朕的火锅”,消费者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在大众点评网上,不少消费者都称赞餐厅环境和创意,但认为价格稍贵,光汤底就128元,人均消费价格在200元左右。“等位没有零食和水,和专业火锅店相比还有些距离。”“有特色,但味道不至于勾人儿,性价比比较低。”有网友建议,故宫在餐饮领域还要提升产品口感,让消费者得到视觉和味觉双重享受。(记者 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