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是很多创业者首选的行业,尤其是一些小型餐饮,例如鸡排店,奶茶店等,因为投资少,利润高,加上消费者比较喜欢这类型小吃饮品,所以也出现了不少跨界干餐饮的朋友。不过,干餐饮真的能只负责投资,然后做甩手大掌柜吗?今天餐谋长就给大家说一个合伙创业的例子。
来源:参谋长聊餐饮 发于北京
奶茶店现在可是越来越火了,大街小巷、商业中心,几乎每个角落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奶茶店赚钱吗?那当然是赚钱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投资进入奶茶饮品行业。
这不,这有三个金融行业的合伙人看准了奶茶店的盈利前景,不多准备的就贸贸然进入到奶茶这一行业里来,结果不到6个月就关门大吉。他们的经历可以让我们看到,经营好奶茶店也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活。
每人15万,开起奶茶店
老话说得好,干一行专一行。这样你才能走的够远。三位来自金融业的专业人士,作为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在他们本行业明显干的很好,不然也不会有余钱、余力干副业。但隔行如隔山,金融业的专业人士,到了餐饮业就与新人无二,得从头好好学习如何开店。
不过很明显他们并没有好好学习,做好准备,不然怎么倒闭了呢?开店的起因,是其中一位在南京出差的时候发现,南京的一点点和CoCo都可排队特别长,又在本地青岛的外卖平台上搜索了一下,发现除了蜜雪冰城和CoCo都可外,大品牌很少。
随后这位合伙人到一点点和CoCo都可蹲点数杯数,在节假日蹲了三天,得出一个让他大喜过望的数据,杭州的一点点平均一分钟出一杯,根据大众点评上12元的客单价,一天的营业额在7000元左右,一年的营业额就是200万以上。按照奶茶行业50%的利润,一年赚100万不成问题。
划分不清的管理职责
最初,在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曾做过生意,他也对担任店长这一职位很感兴趣,于是就由他来全权筹备新店,并给予一个月9000块的工资。
不过没过多久,因为事先对开奶茶店的工作流程不太清楚,他错误低估了开奶茶店的辛苦程度,一大早就要起来煮珍珠煮茶,然后骑车去拉新鲜水果,洗水果切水果,一天将近14小时守在店里。才干了三周,他就提出要招聘店长。
不过优秀的店长是不多的,后来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换了5个店长,频繁换店长,导致出品和运营跟不上,品质和服务都逐渐下降,直至关店。
选址错误
对于餐饮业来讲,选址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位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址,不是说你随便选个热门的地区、商业中心就行了,还要分析来到这里的人们是那种类型的,经常来这里的人们喜欢的消费倾向是什么,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三位金融业的专业人士,选址的时候锁定的是当地最好的步行街。但找了几天才发现,特别紧俏的步行街,根本不会让外人看到有铺位转让的消息。因为刚有铺位就被内部消化了,外人根本轮不到。
无奈,找中介公司,花了2万块的中介费,才租到本地火热步行街的一个12平方铺位。年租金20万,转让费6万,中介费2万,装修6万,光是开店成本就花了34万。
开店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租金比周围的店都高,明显没有事先了解过,被宰了。而且,在一到晚上中街就会出现两排集装箱式小吃街,把台阶上的商铺挡住一半,吸引80%的人流聚集。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就贸然选址,是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
仔细了解过就会发现,这个行业的竞争比预想的要激烈很多,看到了别人挣钱,看到了这之中巨大的利益,就不加思索,盲目跳入一个你不收悉的领域,是大多数人失败的根本原因。
但凡你能够事先沉下心的话,花时间从开店到经营各个方面都了解,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再来开店,都会比上面的例子好很多。餐饮是个能赚钱的行业,前提是你真的学会了怎么经营一家餐厅。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最近,经常听到大家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已经足够努力,却还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红利变红海,利润越摊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赚钱越来越难了。
确实,尤其是面对不确定的环境,这种感受特别强烈。
但是,有一些企业,依旧活得不错。
比如,我前段时间去出差,调研了几家特别有意思的店。
不仅活得不错,还被行业里认为有“万店潜力”。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炸串店,如何做到了1000多家?
炸串是很多80、90后,学生时代的回忆,在学校门口,一口油锅,各种食材,往油锅里一炸,劈里啪啦声里,食物被裹上一层金黄色。
< class="pgc-img">>传统炸串(图片源于网络)
捞出来,刷上酱料,哇,太香了。
但是,这种炸串店,有一个问题,它很难做大,基本都是租一个小店面,开个夫妻店,小作坊。
为什么?因为它太难标准化了。
你想想,一堆食材,要先一样一样地炸,再一样一样地刷料,效率很低,利润也不高。
但是,我去调研的这家已经开了1000多家了,还拿到了投资。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们改变了售卖的形式。
传统的炸串是按串来卖,一串鸡柳3块钱,我甚至可以只买3块的。
但他们按份来卖的,假设一份五串,均价15块。客单价就提高了,赚的自然也多了。
然后,他们还改变了炸串的形式。
学生时期,校门口的炸串店都是一样一样地炸,不仅慢,还容易串味。
他们用的是“九宫格炸炉”,一次可以炸9种食材,效率特别高,还能保证口感。
还有一个很小,但很重要的变化,他们把刷的酱料,变成了撒的料。
传统的炸串店,把炸好的串从油锅里拿出来,上面还滴着油,然后拿一把刷子,蘸了酱料往上刷,在不同的酱料里每蘸一次,味道就会一直变化。
而且这种酱料还容易坏,一天用不完,第二天就不能用了,特别浪费。
但是从“蘸”变成“撒”,这些问题就被很好地解决了。
通过提高标准化程度,让小小的炸串店拥有了万店潜力。
16块钱一升的杨枝甘露
我还去调研了一家奶茶店。
一般奶茶店里,中杯杨枝甘露也要20多。
这家店卖的杨枝甘露霸王桶,居然有1升。
但是,你猜他们卖多少?
只要16块。
太便宜了。
而且,再配一份鸡排,只要加3块钱。
这么便宜,怎么做到的?
老板带我到后厨,参观他自己研发的设备。
鸡排他们用的是冰鲜,不是冷冻,这样口感才好。
为了提升出品速度,先预炸2.5分钟,用户点奶茶时,再炸1.5分钟,正好和奶茶同时出。
使用的机器,充分利用了纵向位置,省出不少横向空间,降低了租金成本 ……
而且,他们在奶茶店引入了鸡排。一杯杨枝甘露,加一块鸡排,差不多20块,20块钱就可以当一顿饭了。
一旦可以当午饭之后,它就从下午时段变成正常时段了。它就不再是一个奶茶店,也不再是一个甜品店。
对顾客来说,它从可有可无变成必需品了。
一旦变成必需品,需求就会增加,就更有可能具备万店潜力。
4块钱一杯柠檬汁,30秒出餐
然后,我们又去了一家饮品店,听说这家店效率很高。
我点了一杯柠檬水。点完之后,我就开始掐表,看看到底多长时间能做好。
大概30秒左右,就做好给我了,确实非常快。
为什么会这么快?
因为它不要水果,它唯一的水果是什么,就是柠檬。
因为一旦有了水果,就会非常复杂。
复杂在哪呢?
水果要有人切,而且还不能提前切好,晚上切好,白天就不新鲜了。
因为四小时要扔掉一批。
如果生意特别好的时候,水果用完之后,还得让消费者等着,去后台切水果。
所以,就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备、人力,它的复杂度都会提高,还有时长也会提高。加了水果之后,制作的工艺就会复杂一点。
但是这家店,因为不用水果,30秒左右就能调出一杯。这样就能卖的更便宜,便宜到只要四块钱一杯。
把性价比和效率都做到了极致。
一家麻辣烫店,只有两个店员
最后,我们去了一家麻辣烫店。
据说,这家麻辣烫店已经开了一万家了。
因为他们人力成本出奇的低。
低到什么程度?
比如,一般的餐厅,前台三个人左右,后厨三个人左右,一共也有五六个人。
但是,同样的面积,这家麻辣烫店,只有两个人。
因为他们对流程做了很多优化,所有的东西,都是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去选择。
选好后,去收银台结账,结完账拿到后厨,等煮好了,叫到号的顾客自己去取。
所以两个人,一个负责前台,一个负责后厨,就够了。
通过对流程的优化,极大减少了对人的依赖,也增加了复制的可能性。
袜子论只卖
李翔老师分享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最后忍不住分享给你。
很多人都见过摆地摊卖袜子,小本生意,起早贪黑也挣不了多少钱。
可是有一家公司,两年卖了60万只袜子,开了600家专卖店,公司价值1亿美元。
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他们是按只卖袜子。
因为袜子经常容易丢一只,丢掉一只另一只也不能穿了。
所以这家店就干脆一只一只卖,而且每只袜子的颜色、款式设计得很巧,混搭穿还很时尚。
而且,它的卖袜子的方式也很特别。
他们给每只袜子编了号,凑齐一套134只袜子,能产生8911种搭配。
很多人把收集他家的袜子当成乐趣。
所有人都觉得袜子按双卖理所当然,但巨大的机会,往往就藏在习以为常的成见里。
罗振宇老师之前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节点,从电梯模式切换为攀岩模式。
因为过去的40年,我们的GDP都是高速增长,每年的平均增速都是9.5%左右,企业之间的竞争,都是增量市场的竞争。
你跑得快,你就赚得多,跑得慢,就赚得少点。满地黄金,反正总是能赚到钱。
可是现在呢?地上的金子越来越少了,增速越来越慢了。
企业之间的竞争,很有可能是存量之争了。
这时候,不是谁跑得快,谁跑得慢的问题了。
而是想办法,在这场竞争中找到新的机会。
这些机会在哪里,就藏在消费者的需求量。
消费者想要什么?消费者永远想要更快的速度,更多品类的产品选择,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服务。
比如,一条街上都是开奶茶店的,你的制作速度能不能更快点,价格能不能更便宜点,品类能不能更齐全一点。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最后的话
去调研这些店的时候,我都是一边吃,一边肃然起敬。
所有人都能考95分以上,对能考99分的人是不公平的。不确定性,就是难题。这时,大部分人只能考60分-70分了,99分的人才会脱颖而出。
每个行业都有一些做得不错,具有万店潜力的公司。
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这个共同的特点,其实就是背后的运营逻辑。
比如,不用水果的饮品店,它背后的逻辑就是极致的效率。
一升杨枝甘露卖16块钱,还有鸡排的奶茶店,覆盖掉正餐,也是它的运营逻辑。
所以,一家企业能不能做大,不仅在于产品好不好,还要能设计一套能够做到万店的逻辑。
我们说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冬天的孩子。
他们在不确定中生长,也因此,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他们的成长,是努力奔跑的结果,是用极致的效率和性价比,带来超预期的体验。
祝福所有拼命生长的企业。
多人想做小投资的创业,首选的就是餐饮,比如说开鸡排店、奶茶店等等小吃店。这种店面一般投资少、利润高,再加上这些小吃属于年轻人比较喜欢的类型。
< class="pgc-img">>但是很多人由于没有经验,往往因为选址问题、资金问题、管理问题等等经营了几个月就开不下去了。要么就是还在营业,可是收入和支出却刚好持平,简直就像给房东免费打工一样!
史玉柱有句名言,一切成功都是策划来的,不会策划,别轻易创业哦!下面的几个奶茶店的策划案例,值得你细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然,这些策划方案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对于奶茶店的营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开店位置,不同品牌,不同的消费人群所适用的营销方法都会有所不同,具体使用的方法还要我们自己去尝试。
奶茶店虽然很小但其中的经营思维和营销套路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如何提高奶茶店的日常销量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思考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