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用了家里的一个外出采购名额,到超市去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突然看到凉皮的柜台前排了很多人,我意识到这个季节又到了。
凉皮在我的文章里提到的次数很多,甚至包括全套的技术,我都曾在去年3月份的一篇文章里和盘托出,相赠有缘人。
< class="pgc-img">>很多朋友不理解,甚至不敢相信,还有的疑问我是不是别有用心,因为在网络平台上,这么做事的人不多,拿出些真诚,反倒成了另类!
其实我这么做很简单,只因这一份小小的凉皮,让我感悟到了创业之路上的很多,我在平台上,走的是一条随缘交友之路,拿出些真心,遇到些有缘人,仅此而已。
估计这个特殊时期过后,餐饮行业会有一个洗牌期,然后会以一些新的规则再开始,在此借着一份凉皮,给我的创业之路上的9条感悟,给大家交流一下:
1,餐饮创业,没有大小之分,大可以做无,小可以做大,关键在于自己在这个项目中做出的核心价值;
陕北那个改变我人生的凉皮店,只这么一个品种创造出一家人的丰衣足食,就是最好的证明。
2,不要让自己有限地认知,限制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不是陕北那个机缘,我可能对凉皮会有一辈子的误解,会认为我吃过的街边那种难以下咽,就是这种小吃的真相。
人很多时候是这样,总认为自己见到的就是真理,而坐井观天,有时可能稍微放开眼,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 class="pgc-img">>3,“民以食为天”不代表着餐饮到处都是钱!
这句古来有之的俗语,成了现在很多餐饮宣传的必用之词,因为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人离不开,因此消费量大,才是遍地黄金。
其实这句话应有的理解,是正因为民以食为天,所以“天不可犯”,餐饮经营是一个要遵从天道的行业,你做到了,那遍地黄金才和你有关系,否则只是别人嘴里的传说。
4,“随境而变,适口者珍”是餐饮业永远的真理;
从我带着陕北兄弟家的凉皮秘方,回到我的家乡,开始信心满满,到后来的四处碰壁,后来根据本地顾客的需要陆续修改,才修成正果,体悟到这个真理的正确。
5,花钱能买到的都不是你的,只有自己做出的,才是能把握命运的东西;
我不知道有几位朋友靠买个配方成功了,我只知道我从兄弟家里带回来的货真价实的秘方,到了我手里都水土不服,经过自己一系列的调整之后,才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而这个过程中一步步的感悟,才是无价之宝。
6,真才实料与投机取巧。
创业之初,我也曾徘徊,也曾到添加剂店里去取经,当店老板从桌子底下偷偷取出那有毒的“凉皮王”,并传授我“如何用最次的面粉做出最筋道的凉皮”时,我选择了坚持真材实料。
后来的结果是,你的真诚,消费者会感觉到,而且会以长期的信任来回报,而那些信任,经常会是感动。
7,顾客不是上帝!
这句话曾经是人们阐述服务理念的一句常用语,实际上我们体会到的,不能把顾客当上帝,因为顾客的需求多种多样,如果谁说一句话,都是上帝的旨意,咱自己就没方向了。
顾客的意见当然要采纳,从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坚持的方向,而与顾客的关系,应是一种将心比心的长久信任。
8,想帮助别人,自己要有一个成熟的系统。
在我们的凉皮做的小有名气之后,有很多朋友来问加盟的事,此时我们发现,自己没有一个标准化,可复制的系统,来帮助人家成功,只是卖个技术的话,可能自己收了钱,却让人家误入歧途,没有让人家挣到钱的信心,就没有走那一步。
9,创新,来自于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深层把握;
餐饮的创新,是一个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好的创新几乎就意味着财富,我体会到,创新的思路来自于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深层把握,有了感悟,思路才会随之而来,才可以根据周围的需要,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
例如我当时根据顾客的需要,在红油凉皮,麻酱凉皮两大核心的基础上,曾创出了茄汁凉皮、咖喱凉皮、酸汤凉皮,包括冬天的骨汤凉皮、酸辣凉皮,麻辣凉皮等,而且基本都成功,这花样百出就来自于我的长期实践和深层感悟。
几点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也算送给大家下一步的一个礼物,无论环境怎样,毕竟路还要走,但我们真的需要拒绝一些外部的蛊惑,要考虑一个“我”如何走的问题!
自然门美食e道哥 一个致力于为大家找方法,寻门道的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个餐饮人都想开一家自己的餐厅,但餐饮却是目前创业失败率最高的行业,没有之一。
一位24年的餐饮老炮,曾餐饮创业两次均以失败告终。
近日,他对他的失败经历进行了深度复盘和分析,总结了5点经验,自称为职业餐饮网不锈钢粉丝的他投稿,希望能给各位餐饮人一些简单思考或启发。
文 | 职业餐饮网特约作者 于勇
简单介绍一下,本人至96年12月底在宁波进入餐饮业至今一直混迹圈内,有过荣耀光辉,有过头破血流,曾经餐饮创业两次均以失败告终。
最近,我对自己过往的第一次创业经历做了个梳理,以便自己反省吸取经验教训,同时能给餐饮圈内同行们一些启迪,共同进步共图发展。
“先遭门前修路,又遇金融危机,
我首次开的两家餐厅关门了”
在进入餐饮职场12年后的8月,也就是2008年,我开始了我正式创业的第一步。
在宁波某花鸟市场大门口接手了一家转让的餐饮店面。店面两间(中间夹着花鸟市场的一条通道),其中一间是厨房,另一间六张四人桌一个小包厢。
取名御家川菜的原因有二,一则是因为我姓于,御于同声,二则我希望顾客到了我的店里能得到皇家御膳房一般的味道享受。
清楚地记得,在正式开业的前一晚,我兴奋得根本睡不着觉,半夜三四点钟就到了店里各种做卫生。
开业后生意很不错,因为有十多年餐饮从业基础和管理经验,所以我在经营上和同一条街的其他餐饮店应该说有一些不同之处。
比如我店里的卫生肯定是当时同街道其他同行里面最干净的;
比如虽然只是间街边餐饮小店,但我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给顾客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并且还是当时质量相对比较好的一次性筷子;
再比如因为我开的是川菜馆,为了凸显特色,我还专门让老父亲从四川老家把他最喜欢的一套李伯清散打评书的VCD碟片寄给我我滚动在店里播放。
别说,还真取得了一定的效(笑)果,等待上菜的顾客们经常盯着电视哈哈大笑......
加上请的重庆师傅技术真心不错,回头客不断,所以很快我的小店就成为那条街餐饮店里生意最火的之一,经常在市场通道里另外搭上几张桌子仍然是不够接待。
就这样,身边有妻店里有客房里有狗,虽然辛苦忙碌,心里还是蛮开心的。最踏实的时候就是隔几天和老婆带着营业款和几个存折去银行:这些是为明年房租存的,这些是下个月发工资和交水电费的.....
可惜好景不长,大概开业一年不到吧,一天我照旧去花鸟市场老总办公室收餐具,对我店里还蛮认可的老总突然对我说了一句:你那个店,能转早点转出去吧。回到店里,仔细琢磨了一下,还是早早的就在门口贴出了转让广告,然后边做生意做找新的店面。
很快,在大家的一片惋惜和疑虑声中我就将店面转让了出去,因为生意好的原因转让费还小赚了一点。
果然,没两个月,那条街陆陆续续地张贴了很多的转让信息,再后来没多久,花鸟市场关闭了,成了一个专门堆放二手物资的大仓库.......我第一次餐饮创业的第一家店就这样停掉了。
很快,第二家御家川菜馆在当时号称宁波第一大小区的常青藤小区对面开业了,这家店带阁楼面积约300平,大厅有五张桌子其他都是各式大小包厢,主要接待马路对面的小区居民和租住户以及周边工厂企业的上班一族。
店虽然换了地址也增加了很多面积请了其他员工,但烧菜和主切配的师傅还是以前花鸟市场店的两个人。
开业后,生意依旧很好包厢经常坐满,成了周边喜好吃辣的本地人和外地上班族的聚集地。
谁知,仍旧是好景不长,大约半年左右吧,门口的主干道大修,全封闭,我的主消费群体对面小区的客人要到店里来就得从两边绕很远的路才能到店里,顾客一下子少了很多。
虽然如此,我还是给大家打气:没啥,修路总不可能一直修嘛,只要路修好了我们生意就好了。
可惜的是,等路终于修好撤掉防护,我傻掉了:马路中间有了隔离栏,马路两边修了绿化带。也就是说:店对面常青藤小区的客人再也不能跨过马路直接到店里来了,还是得像修路期间一样绕很远的路!
加上当时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冲击,生意越发惨淡,后面撑了几个月,给每个员工多发了200元工资,把冰箱冰柜里的各式菜品也全部分给了他们,然后就把店关掉了。
< class="pgc-img">>
“没想明白这5点,做餐饮失败是迟早的事”
其实,上述修路也好金融危机也罢,只是我川菜馆创业失败的表象,真正的原因是以下几点,如果没有把以下几点想明白或者解决掉,就算不修路没有所谓的金融危机,我想我的御家川菜馆关门也只是早晚而已。
1、做餐饮没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将只会受制于人
创业项目最好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否则,你只有受制于人。
清楚地记得,我请的师傅在第一家店结束后,选址期间我承诺工资按照以前的结算,其实后来二店正式开业了,选址期间二十多天的工资我是按照新店的工资结算的(上浮了1000元/月)。
因为上班的距离稍微远些了,我还把自己原来用来买菜的电瓶车送给了他,自己又买了辆大些的。逢年过节的除了礼品外我还把店里几位员工的父母亲人请到店里一起聚餐。
结果呢,一天晚上打烊下班师傅对我说:老板,我电瓶车停店后面丢了,你给我拿点打的费嘛。
虽然心有不爽,我还是给他拿了打的费并说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交通工具上下班。(当时在修路了,生意很一般)
没料到又过了几天,师傅对我说:老板,隔壁湘菜馆在找我,愿意多出1000元工资请我去。我当时就说:好嘛,那我不留你。立即就把工资给他做了结算,当然,他没去隔壁湘菜馆上班。
仗着自己在餐饮圈多年的人脉,师傅走了后我给很多以前的同事朋友兄弟伙打了电话,那段不短的时间几乎都是靠着他们轮番上阵帮我支撑下去的。
但毕竟他们绝大多数不是专业川菜师傅,所以本来就不景气的生意因为味道不如以前的原因就越发惨淡了,这是导致我最终关店的核心原因。
2、选址前一定要注意几年内是否有拆迁改造计划
地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条件允许的的情况下,租赁店面前最好能事先走访有关部门或者打听该店面或者当道市政是否有几年内拆迁改造的规划。
也可以和房东约定如果发生拆迁改造等情况的应对条约。一般情况下一条街上或附近转让情况较多的要特别小心。
3、别盲目崇拜“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两家川菜馆营业期间内,因为对“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句话的盲目崇拜,于是乎我对员工非常大方。
比如:夏天的冰啤酒,工作餐时最开始是我一个人喝,但总觉不大好意思不能亏了员工。所以就主动拿几瓶让大家喝喝,慢慢的,变成一到吃饭时间,他们就自己打开冰箱拿啤酒了,有时候喝高兴了还再去拿几瓶。冬天的黄酒糯米酒也是这样,后来还要加点大枣枸杞鸡蛋炖炖再喝.......
中午打烊没事做,就带着店里一大帮人去网吧,我付钱,打游戏聊天看视频。赚的是点毛利润,花出去的却全是净利润。
那时总想着:没关系,对员工好点大方点他们尽心点,花点钱没关系,多的会赚出来的。却没想一天两天看不出,时间一长,一个小店而已,如此大方的开销,哪还有利润可言。没有利润,何谈发展,何谈员工的其他福利......
4、小店经营采购成本控制不能偷懒,一定要亲力亲为
在原材料采购这一块,后面仔细想想,漏洞实在大得吓人。
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所有的原材料调料都是我自己采购。后来开了第二家店,总觉得生意做熟不做生,虽然距离远了很多,几乎原材料成本的一半(主要是肉类)还是由原来的供应商在提供。
并且,很多时候是由前文中我提到的师傅带过来的,也是因为熟悉的缘故,那大半年我甚至都没核称对单检查产品质量没有市场调查,单子上写多少钱我就给多少钱让师傅带过去。
5、味道是餐饮核心竞争力,坚持特色
记得第二家店开业之初,和第一家花鸟市场店不同的是很多顾客是宁波本地人,所以我给师傅说如果是宁波本地人来吃就不要做那么麻辣。
结果我听到的是本地顾客说:你这个川菜不正宗,麻辣味不够不好吃。他们告诉我:我们一般吃川菜的次数不多,如果来了就是想吃正宗的麻辣鲜香的川味过过瘾,你倒好,端出来的川菜不像川菜宁波菜不像宁波菜的。
所幸我在得到顾客反馈以后及时的做出了调整,本地人外地人四川人一个味,都做正宗川菜,这才又让本地顾客期待而来满意而归,看着宁波客人辣的头上冒烟额头冒汗但还是大呼过瘾并且成为回头客的时候,我知道,我整改对了。
小结:
托尔斯泰说过: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同理,一个经营失败的餐饮门店也必然有很多因素。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导致我第一次餐饮创业失败的表面及深层的原因。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餐饮路上拼搏的同行们,如果读到此文的您能够从我这里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并能悟出一些经营之道,我意足矣!
家好,分享哥
本文来源于跟着三六学餐饮
今天,我回头对这9年的餐饮历程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也算回顾和反思了,以前就是总结的太少,以后要改进。
还记得20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被毕业了。
在经历了瞎折腾、找工作、上班、辞职、瞎折腾的几次循环播放后,三年后也就是2003年有幸进入当地著名的台资企业。
从此真正开启了长达9年的打工人生涯。
在这里我从基层做起,兢兢业业,最后跻身中层管理。但按部就班机械式的日复一日,上班下班日子非常的舒适,但总像是缺点什么,又或是引发思考人生时的焦虑感。
有人说,在一个正经企业呆了7年以上就会安于现状了(七年之痒吗?),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不会向往外面的世界,会更加佛系,或许我是特例吧。
于是我慢慢开始审视起这种工作生活状态,离开舒适区的念头开始显现,2012年的五一提前结束了9年的打工人生涯(比计划的早了半年多),当时也算是裸辞吧。
几个月后推开了餐饮创业这扇大门,正式开启了到目前为止9年的餐饮生涯。
虽然这9年来可以说的上屡败屡战,但也算是小有成就吧。从零开始一路走来吃过亏, 趟过坑,但也没夸张到啃馒头,也没有睡过地板,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
从正经公司坐班9年,然后裸辞跨行走上餐饮创业之路,从纯纯的餐饮小白一路走来成长的具体历程,我会在接下来的复盘系列中一一道来。
这里先主要总结我这9年餐饮生涯的四点感悟(一万点真实伤害):
一,餐饮创业的路是越来越凶险了
简单说就是以前餐饮的坑都还在,新的坑又不断被开发出来,你说凶险不凶险,所以持续学习才是唯一的王道,一切尽在后续慢慢道来。
二,餐饮创业是条不归路
为什么呢?因为你一旦餐饮创业几年后,就很难再能回到公司去正经坐班了,因为:
1),人家也不要你了;
2),你的屁股也不再能坐的住了。
很多老餐饮人最后都沦为“窃·格瓦拉”的忠实追随者:“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打工的!“哪怕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也乐得其所。
三,创业的苦尽甘来
冰火两重天吧。
苦肯定要吃点的,但也没别人说的那么夸张,创业到目前为止,我也没啃过馒头,没睡过地板,有些创业成功者动不动就说创业初期艰难时每天馒头喝白开睡地板的,真不知道都这地步了还怎么翻身的,好奇。
苦尽肯定会甘来,果实成熟时也是很迷人的,这也是为什么大批大批的人创业的缘故吧。
四,创业的收获
1)“自由”。
或许这是很多人出来创业时的追求,虽然现实往往很打脸。
就我而言,大前年吧,王者中毒,差不多有半年多时间堕落在家每天打游戏,我老婆后来也是加入,但收入一点不影响,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自由。
再打个小比方,再小的生意人(老板)每天上班你都被允许可以迟到,也算是时间自由吧。
但也有很多人说做餐饮的很苦逼啊,一年四季每一天都在上班,这个是相对而言吧,经营好的一般不会这样;另外生意也有淡旺季的,淡季的时候很多餐饮老板都闲的蛋疼,只是外人看不到而已。
2)工作生活的丰富性。
餐饮是个传统的服务行业,这注定了工作的多姿多彩,每天都是那么的充实,不像正经坐班那么死板。
因为时间自由度很大,可以做些你喜欢想做的事,这些年我跑了好多马拉松和越野赛,而且我都是挑外地省份的,也算一边旅游了。
3)财富。
做餐饮久了,听到大多数还能做下去的餐饮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自嘲就是,比打工还是要强吧。
或许,这是大家做餐饮的底线吧。
有人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如果时光能倒回以前再让你选择一次呢,我说还是会选择辞职创业做餐饮。
如果9年前我就能抱着小学生的心态死磕餐饮开店知识,那现在的我一定已经在餐饮行业玩的风生水起了!
加油,餐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