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我分享了几个提高外卖单量的技巧,之后收到一些私信,说用了我的方法,外卖单量没什么增长,我按照链接过去看了几家,发现都是外卖新手,问题一大堆,很多都是基础问题,但是新手小白要自己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怎么也得几个月时间。所以,我建议外卖小白们,找一个外卖平台上月销过百的相似对标商家,进行全盘复制,从名称到餐品,再到活动,折扣,套餐。最后价格在略低一点,这样可以省去很多自己摸索的时间,之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作些微调,慢慢就上路了。
但是,不要找那些知名品牌和销量特别大的同行对标,因为,前者品牌知名度不同,没有复制意义,人家那么卖能卖出去,你那么卖就卖不出去。
后者呢?非知名品牌,销售量还很巨大的,不是因为有强大的供应链之类的优势,就是并不指望盈利,这样的店你还是复制不了。
你可能会问,不计成本的走量,他图什么呢?很可能是做业绩给投资人看的,或是给潜在加盟商看的。
如果你用这个方法经营了一段时间,生意还是没有起色,那就可能是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你的成本过高,导致餐品定价没有竞争力,因为,没有品牌优势的外卖小店,只能靠价格优势出单,这时就要考虑怎么降低成本了。
第二,同区域同品类竞争过于激烈。比如,半径五公里内有太多同品类竞争对手了,尤其是有巨量订单的店,上面也说了,很多不计成本或是有供应链优势的店,你根本竞争不过。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你在开外卖店时就要先做好调研,选址在附近五公里没有巨头和过度竞争的地方,外卖主要还是做就近生意嘛。如果竞争激烈,不是换地方,就是换品类。
还要注意的就是,对周边环境的了解和分析,比如,你选的地方外卖平台上没有太厉害的同品类竞争对手,竞争也不激烈,这时不要忙着拍板,在去附近转转,实地了解一下,虽然是外卖店,但堂食店该做的选址工作也要去做。
比如,你选择的品类在外卖平台上,附近没什么竞争对手,但实际原因可能因为附近是回民区,你做的品类回民不吃。
又或是附近看着人口密集,但年龄群体偏大,点外卖的主要还是年轻上班族。
再比如,看着附近有一些写字间,但没做细致调查,可能附近有大型美食城之类的餐饮聚集地,都会对你的外卖店构成巨大的打击,这些都要深入调查。
先天不足几乎是之后怎么努力都很难扭转的,所以,想做好外卖店,先做好选址,选品工作。
作者简介:美国全球餐饮连锁品牌Tutti Frutti中国区总裁、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讲师、餐饮领域投资人
餐饮生意很淡有机会能做起来吗?#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餐饮生意真的还有机会做起来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策略。
首先,了解市场需求是关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演变。例如,健康饮食、绿色有机、快餐便捷等趋势正在主导市场。餐饮经营者如果能够紧跟这些趋势,调整自己的菜单和服务,便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比如,推出健康餐、素食选项,或是注重外卖和配送服务,都是适应市场变化的有效策略。
其次,提升顾客体验同样重要。在生意淡的情况下,餐饮企业更应该关注顾客的用餐体验。从环境布置到服务质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顾客的满意度。通过优化就餐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甚至是举办一些小型活动,都能增强顾客的忠诚度,促使他们再次光临。
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进行宣传也是提升餐饮生意的有效方式。如今,很多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都会先在网上查看评价和推荐。通过制作精美的菜品图片、分享顾客的用餐体验以及发布一些有趣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潜在顾客的关注。同时,积极与顾客互动,回应他们的反馈,也能提升品牌形象,增强顾客的参与感。
当然,创新是推动餐饮生意发展的另一大动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提供独特体验的餐厅往往更容易脱颖而出。无论是菜品的创新,还是服务方式的独特,都能为顾客带来新鲜感,进而提高他们的光顾意愿。比如,结合当地特色推出限时菜单,或是定期举办主题晚会,都是吸引顾客的好方法。
最后,经营者要有耐心和韧性。餐饮生意的回暖往往需要时间,短期内的淡季并不代表失败。只要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之,餐饮生意虽然面临挑战,但只要用心经营、不断创新,机会依然存在。你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了吗?#共享饮食心得# #开餐厅那些事# #三伏天餐饮趣事#
<>何时起外卖这阵风刮进了所有餐饮店,不管你曾是高高在上的大酒楼还是路边一家社区店,都被这阵风吹得晕头转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某一天当一位小老板突然发现外卖营业额占比要超过店内营业额时,不知该欣喜还是心惊。现在许多只做外卖的小店,光一个平台每月单量可达5000单。在这庞大的数据之下,餐饮店到底从中获利多少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以2016年上半年新开的一家麻辣烫店为例,在不做任何活动的情况下一个平台每天单量为10单。当时正是外卖上升期,各外卖平台经常有补贴。比如店内做45元减10元,平台补贴4元,65减15元,平台补贴8元。以此类推,你减的越多,他贴的越多。到2016年底,该店每天外卖单量在60单左右。2017年春节更是每天做到150多单。对许多专业做外卖的店来说,我的这个数据真是小儿科。从2017年下半年起,风停了,店铺补贴没有了。偶尔一次补贴个一星期,每单能有几块钱,也是平台业务员和你哥俩好了。当时平台补贴红利将近结束但是外卖店铺少了吗?完全没有!越来越多只做外卖的店铺出现在大街小巷。
没有了补贴后的外卖店的满减情况又是如何呢?减少了吗?完全没有!因为竞争越来越严峻,许多店纷纷赤膊上阵,狭路相逢勇者胜。你40减5?我30减10!你减10?我25减12!一场漫天喊价的竞争在平台上无声上演。于是乱象频出,如虚高堂吃价格、无证无照违法经营、用低劣的原材料。试想一下,一份标价30元的菜品,做25减12后,客人付18元(不含运费不含红包抵扣),菜品成本40%,平台收取商户20%服务费,商户实际到手2.4元。每天200份外卖,平均每份30元,商家实际利润14400元。当然订单可能有溢价,有些客人会点的更多,有些客人点得更少。
如此低的利润让一家原本以堂吃为主,外卖为辅的店很难适应,毕竟更多的订单需要更多的人工。但更低的利润又让老板们望而却步,而因为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堂吃生意势必受到打击。因为外卖更方便、更便宜的优势不可抵挡。
外卖单的低利润大家了解了,餐饮店进退两难的困境也了解了。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一家优质的堂吃店铺,即地段和人流都有保障的店,不用挤进外卖狂减的洪流。只要按正常价格或略优惠的价格做外卖即可,这样即不影响自己堂吃客人的体验,也不用增加人员成本。你仔细一算会发现做得单少利润并不一定少。如果你是一家人气较差的店,或是新商场的新开店。那么在本来就有那么多闲置人员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去把外卖生意做多。在平台上多放一些店内的照片,把客人引流过来。保质保量的把订单做好,切不可盲目竞争,为了追求高利润用劣制的食材。
作为消费者我建议大家一定要选平台上的正规店,最好这家店你看见过,它真实存在。如果没见过,去平台上看这家店的店铺图片。我看过太多的小店无证无照,店内脏乱差一步也走不进,但是外卖每天过百。也有许多店在菜场门口租个摊位换个名字就可以开店,白天是猪肉铺,晚上就是烧烤摊。环境和食材大家自己脑补一下。在享受低价和便捷的同时,也需要擦亮眼睛。
如需转载,请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