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疫情防控【北京春节聚餐指南发布:春节聚餐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为进一步指导北京餐饮业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商务局制定了《餐饮经营场所聚餐指南》,倡导市民:①减少不必要聚餐活动;②聚餐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③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④离开座位或包间时佩戴口罩;⑤敬酒时不碰杯;⑥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来源: 国家应急广播
节期间,游客出游集中,庙会小吃摊和餐饮场所人流量大,生意火爆的同时,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餐饮场所可能存在安全出口不畅、电气线路杂乱等隐患,极易导致事故发生。餐饮场所须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进入餐饮场所聚餐要注意哪些安全要点?
餐饮场所注意防火,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安全出口莫摆摊,安全出口任何时候对于火灾逃生都极为重要,切记不可在安全出口处摆摊,避免占用出口,导致无法疏散的情况发生。摊主摆摊时,请严格按照要求敷设电气线路,对经营范围电气线路要及时自查,不要为图方便而乱拉接电线,使用符合要求的开关、插座,发现有老化线路应及时更换。
厨余垃圾勿焚烧,不得将杂物随意乱扔,不得将垃圾当场焚烧,以免引发火灾事故。应将垃圾打包带走或者丢弃于相应的垃圾桶或垃圾处理站。明火勿近可燃物,应该注意将厨房或用火摊位和易燃物分开,并保持距离。用火时要小心,炉灶旁边不要摆放纸巾、塑料瓶、塑料袋等易燃可燃物。
液化气罐勤检查,在经营中,液化气罐、油等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不可随意摆放,同时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不漏气、不漏油。在经营中不能将杂物随意摆放,不能占道经营,更不能堵塞消防通道。要按照摆放规定严格执行,注意摆放距离。
乱扔烟头要杜绝,任何人不可随意乱扔烟头,特别是在烧烤摊、大排档等较凌乱的就餐环境下小小的烟头极易引发火灾。清扫垃圾,关电源,营业结束后,摊主要对营业点周围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包装、纸袋等易燃品,关闭火源、电源、气源。
餐饮场所聚餐,留意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
春节期间外出聚餐活动增多,进入餐饮场所之前,必须牢记以下安全知识。进入沿街门店和餐饮场所时,注意消防安全,不要吸烟,不要使用明火。留意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如遇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正确、快速、有序地疏散和自救。留意消防设施器材、逃生设备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如遇火灾,请正确使用,确保安全。
发生火灾如何逃生?发生火灾后,要保持镇静,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切勿盲目、慌张。身处火场,应尽快撤离,切勿贪恋财物耽误逃生时机。已经逃离火场的人员,切莫重返。逃生时谨记“小火快逃”,发生火灾迅速逃生。要弯腰低姿,呼吸困难时也不要轻易将毛巾拿开。火源在上层时,楼梯内若无烟气,可佩戴简易逃生面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沿楼梯向下逃生,通过楼梯间时顺手关闭防火门,切勿乘坐电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源:澎湃新闻
1月5日,广州市商务局官网发布《广州市春节期间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提出上述倡议。
该《指引》适用于春节假期期间,广州市范围内餐饮服务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根据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中国政府网疫情风险等级查询系统显示,截至1月5日15时,广州市各区均属于低风险地区。
《指引》对于低风险地区防控要求有:
春节期间,餐饮服务单位要加强营业健康管理,控制餐厅(馆)就餐人数,拉开桌位间距,确保间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无法移动,要明确标识出非使用桌位;不安排非同行顾客同桌就餐,并鼓励提供订制化年夜饭外卖服务和团餐预订配送服务。
对于顾客服务,《指引》要求,广州市范围内餐饮服务单位对顾客进行体温检测,提醒顾客佩戴口罩进入餐厅,就餐时方脱下口罩,停止就餐重新戴回。对于合餐顾客,每桌顾客至少记录1名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和到店时段等,依法做好信息保护工作;有条件的快餐服务单位要建立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对于合餐顾客,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公勺公筷宜采用不同颜色、材质或突出标识等醒目的方式进行区分,鼓励提供密封包装的牙签。有条件的餐厅(馆)要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指引》规定,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按照《广东省农村(社区)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执行,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150人以内,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有流感等症状的顾客尽量劝阻其不参加。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消费者,应劝阻其参加聚餐活动,只提供外带或外卖服务。
对于大型群众性活动,《指引》要求,需按有关法律法规审批或备案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应根据场地规模控制活动人数,活动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场所最大容纳人数的50%以内,实行预约分流、分批错峰入场等管控措施,引导活动人员有序进出。
在加强在食品采购和加工方面的防控方面,《指引》要求,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原料供应商选择、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和加工用具的清洗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减少提供生食、半生食菜品。如有售卖进口冷链食品的,应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不得与其他食品混放贮存和销售。
《指引》还规定,对于中风险地区,增加“禁止售卖生食、半生食菜品”等五项防控措施;对于高风险地区,则停止聚餐活动,各类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服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