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加盟奶茶店的创业者经常遇到这样令人迷惑的现象:明明一些知名茶饮品牌官方已表示不接受加盟,网上却能搜索出大量加盟信息,还宣称是“旗下的新品牌”,让人真假难辨。有奶茶从业人员透露,这类网站其实多是一些“快招公司”在幕后操作。它们用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等知名茶饮品牌在网上招揽引流,在与有意向者的接触中趁机推荐新品牌,并宣称是该知名品牌培育的。实际上这些“快招公司”并没有做特许加盟的资质。一些创业者交钱加盟开店后发现,加盟方几乎没有给予后期维护,想要退款也难,门店运营远远达不到宣传的效果,有的人为此损失数十万元。
找奶茶加盟遇“李鬼”网站
近年来,在年轻消费群体带动下,奶茶行业逐渐火热。不少创业者认为知名奶茶店是招牌的保证,消费者认可度比较高,招商加盟应该也会比较正规。
此前曾有媒体尝试在网上搜索“茶颜悦色加盟”“一点点加盟”等信息,出现了大量与奶茶品牌类似的网站。比如有网站叫“2021加盟条件湖南茶悦餐饮有限公司”,底部的版权所有者却是湖北德澜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湖北德澜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股东有3位,分别是魏安军持股81%,胡海鹏持股10%,张俊波持股9%。通过股权穿透,并未发现该公司与茶颜悦色有任何关系。
湖北德澜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位电话接听人员回应是否取得特许经营资质、是否制作与知名茶饮类似网站一事称,非常吃惊,并不知道这一件事,“这不可能,我们没有业务与茶颜悦色相关,我得再问一下其他同事”。
这些让人迷惑的加盟网站究竟有什么来头?
奶茶行业人士透露,他们其实是一些所谓的“快招公司”,打着知名品牌名义给创业者画饼下套。所谓“快招公司”,就是短时间内利用各种手段包装打造出一款品牌“爆品”,大规模快速招商,获取巨大加盟费等利益,但后期服务支持完全没有。他们把网站仿冒成喜茶、一点点等知名奶茶品牌的加盟网站,通过竞价排名,明晃晃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列。“快招公司”仿冒知名奶茶品牌加盟,只是吸引加盟者的一种手段,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是向加盟者推介全新的奶茶加盟品牌。这类公司往往会注册一些公司,借着大品牌的名头宣传。当其所创造的“爆品”热度消失,他们会再次包装一个“爆品”出来获利。
有加盟者中招损失数十万元
这些“快招公司”真能帮加盟者成功创业、“日进斗金”吗?
“我们刚刚有一个客户在河北那边开了4个门店,每个月的纯利润就有十几万。”某自称“一点点工作人员”的人士描绘了很好的盈利前景。
然而,看上去美味的馅饼,背后却往往是陷阱。
80后王小姐就是这样一位“受害者”。她被“快招公司”勾画的某品牌奶茶美好的发展前景说服,辞掉工作,在前往该品牌奶茶总部参观的当天便交了加盟费。签约之后,工作人员的冷淡与前期说服加盟时的热情形成强烈反差,王小姐已无法回头,走入“快招公司”布下的陷阱。
在选址阶段,该奶茶品牌地区代理随便找了几个地方推荐给她:一个在老旧商场里,另外几个都在街道拐角或巷子深处,人流量极低。王小姐与地区代理争论后,对方才推荐了一个新商场的位置,每月租金1.2万元,但因为商场也刚刚开业,人流仍然不算多。
购买设备时,王小姐也栽了跟头。她分别花费4000元、1000元从公司购买了收银系统和冰箱,公司称是专门配备,给予加盟商优惠。而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王小姐发现,收银系统卡顿,冰箱漏水、冷冻层工作不顺等问题层出不穷。她后来从专收二手设备的人士处得知,很多品牌加盟公司会回收旧设备,找人翻新,再卖给加盟商。
在筹备阶段,除去前期加盟费、房租、装修外,品牌方还不断以品牌管理费、公关费、员工培训费、大众点评推广费等各种名目向王小姐收取费用,到开业前夕,她花掉了近20万元。
伴随着一个个“深坑”,王小姐的奶茶店终于开起来了,但是订货的“套路”又随之而来。她发现,公司订货单里,红茶78元一包,淘宝上相同规格的只要55元;25公斤的植脂末700元一袋,淘宝只要450元;20公斤的波霸珍珠400元,淘宝只要250元。对照下来,几乎所有的材料,在公司里订购的都要比淘宝贵至少1/3。
王小姐回忆,在自己开业的两个星期里,每天的流水不过200多元,卖出去的奶茶只有20杯左右。最后,奶茶店严重入不敷出,王小姐只好选择关掉店铺。觉得事有蹊跷的王小姐登录商务部网站,经查询发现,她加盟的奶茶公司并没有特许经营备案,也没有招商加盟资质。心灰意冷的她只能选择将该品牌告上法庭。
王小姐的经历并非孤例,近些年,在各种社交平台和公开报道中,都有相似经历的年轻人,一步步踏进“快招公司”埋下的深坑。有不少加盟者吐槽自己的经历:想要加盟一个大品牌,却稀里糊涂加盟了一个不知名品牌。缴了费,后期的维护都消失了。
监管和行业规范都不能少
一位曾有加盟经历的人士透露,“快招公司”的合同一般制定得比较简单,对双方约定的条款都是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比如加盟店之间的开设保护范围等,很少在合同中提及,因为约束越多,意味着成交几率越低。在“快招公司”眼中,签合同就是一个仪式性较强的活动。
根据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因此,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做加盟。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有超过两家门店、一年以上的营业时间,可有资格申办特许经营许可证。只有拥有特许经营加盟许可证,被特许人才可以进行特许经营,被特许人一般拥有商标权、专利权、商业机密等。
对于“快招公司”扰乱市场的手段,许多被仿冒的连锁奶茶品牌也是苦不堪言。
“因为‘快招公司’违规成本低,即使打击了一些,过段时间换张皮囊,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之不尽。”喜茶方面表示,公司法务通过各种手段维权,目的在于保护品牌,也希望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但是收效甚微。目前,喜茶已经在各官方渠道明确强调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甚至在每张销售小票上都注明了有关字样。一点点的官方网站也明确了其官网为品牌唯一网站,无其他附属品牌。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介绍,奈雪的茶在官网等多个官方渠道都有明显标注——“奈雪的茶所有门店均为直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和代理”,在第三方平台如外卖平台、百度百科、知乎等渠道上也有相关信息提醒。“目前来看,网络上不乏虚假加盟信息,我们会通过法律渠道进行处理,以保护消费者和品牌权益。”茶颜悦色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打击不尽的虚假加盟,目前只能是先平台投诉。
餐饮行业分析师康健认为,之所以很多割韭菜的“快招公司”会选择奶茶作为载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奶茶行业成熟的产品体系和供应链已经基本解决了产品的问题,“快招公司”只需要创造和包装一个品牌即可,几乎没有难度。也因此,除了继续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奶茶行业本身也需要进一步自我规范和提升。
“在这个行业打造经典品牌是有空间的,但是目前国内的发展模式大多是依靠资本运作,品牌没有耐心深耕行业,赚快钱、割韭菜的情况极为普遍。”餐饮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认为,目前奶茶行业缺少打造经典品牌的土壤和环境。他进一步表示,这几年奶茶加盟的名声越来越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许多品牌向加盟商描绘的收益率太高、前景太好,不考虑行业运营的实际成本,单纯画大饼。由此,奶茶开放加盟速度过快,品牌过多且鱼龙混杂,市场容量几近饱和,最终导致加盟商的成活率很低。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上述“快招公司”制作与知名茶饮官网类似网页的行为,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创业者在加盟时,认准官网信息,可通过查询ICP信息来找到相关公司备案信息,履约过程中也要注意保存证据。
据悉,被“快招公司”割韭菜的大多是年轻群体。一方面是由于年轻群体对于奶茶行业的偏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奶茶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容易吸引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提醒,年轻人不要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加盟奶茶店并不是容易的创业方式,也可能会掉进“快招公司”的陷阱,希望年轻人理智选择。创业者首先应当了解想要投资的项目是否为官方品牌,要学会辨别。在签订合同前,需要至少调研两家实体门店的经营情况,尤其要看清报表是否具有可持续盈利的能力。另外,也需要仔细阅读各类条款,将商标等关键问题了解清楚。
(韩松妍 综合整理)
<>不多说,先上一张图片。
< class="pgc-img">>你能选出哪个才是喜茶真正的logo吗?反正我是看不出来。
现在不少年轻人靠奶茶续命:心情不好来一杯,熬夜加班来一杯,书吧学习来一杯……总之,只要想喝奶茶,就没有找不到的理由。
< class="pgc-img">>于是奶茶店越来越多,一条街上可以同时存在三四间不同的奶茶店。一点点、老虎山、喜茶、贡茶、鹿角巷等奶茶店,一夜之间随处可见。以前是转角遇到爱,现在是转角遇到奶茶店。
随着奶茶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奶茶商机,开起了山寨店。如果不是仔细甄别,还真的是分不清哪些是正牌店铺,哪些是山寨店铺。
随之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山寨店铺的奶茶质量参差不齐、店铺卫生情况一言难尽。
我曾去过一间山寨鹿角巷,点了一杯茉莉绿茶,从此人生蒙上了阴影,发誓再也不乱喝奶茶了。
< class="pgc-img">>整杯绿茶没有一点绿茶的清香,满是香精的味道,而且还极其甜。本想在炎炎夏日来杯茉莉绿茶清爽一下,没想到是越喝越渴,最后实在是受不了把茉莉绿茶扔了,去隔壁小卖部买了一杯康师傅绿茶。说实话,康师傅绿茶都比它好喝。
之后我就格外关注山寨奶茶店铺的问题,还好奇地去一点点官网找了一下一点点在深圳宝安区的分店,一起来看看你平时喝的一点点有没有在图片中吧!
< class="pgc-img">>如果在图片中没有找到你常去的那家一点点,那你就要小心了,你喝得很有可能是山寨一点点!
再来说说卫生问题。说实话,隔三岔五地看到喝奶茶喝出苍蝇的新闻是真的瘆人。谁能想到当你在炎炎夏日迫不及待地走进一家奶茶店点了一杯奶盖,而等待你的很有可能是一根头发、一只蟑螂腿或一只苍蝇呢?
< class="pgc-img">>这不,今天又出了有关于奶茶的新闻。一名女白领在某奶茶店点了一杯他们刚推出的新品,没想到竟在里面喝出了一只苍蝇?!而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数次看到这样的新闻让我对奶茶卫生担心起来,制作奶茶的店员们你们就不能想想你们的家人也有可能喝下这么不卫生的奶茶吗?
现在食品卫生真的是乱象丛生,前不久发生的一大学生在外卖里吃出带有血迹的止血贴也是颠覆了我的三观。
我是真想不到一个贴在手上的止血贴是如何掉到汤水底部的?是把手伸进汤水里止血贴掉落的还是自己把手上的止血贴撕下来扔进去想给顾客加加料然后被我们误会了?不然那么大一块止血贴,怎么也不可能看不见它掉下去吧?真的是细思极恐。
< class="pgc-img">>希望今后在食品卫生方面的监管力度能够加大,让黑心商家无漏洞可钻,让顾客买得安心,吃得放心。也希望各位商家用良心做生意,毕竟说不定哪天你的家人就点了自家外卖然后吃出了止血贴呢。用真心换真心,生意才能做得久远呀。
有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调查代刷好评
自称赚个奶茶钱的水军搅浑网购
□ 长江日报首席记者张维纳 实习生周婉丽
4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网站上,输入关键词“水军”,显示有网友投诉739条。一位投诉者气愤地表示:“店铺四处找水军虚假宣传,消费者就永远看不到真实评价。”
代刷好评的网络水军在互联网浪潮中应运而生,用户评价正在广泛影响着产品销量和商家信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产品评分每增加1分,该产品收入就会增加5%-9%。
这不是一个新事物,却是一个屡禁不止的老问题,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 曾经的网络水军爆料:
写虚假好评,50多单赚了400多元
小林是某高校的一名大三学生,她现在哪怕在网上买一条毛巾,都会拍下商品实物图并认真写下真实感受。小林说,这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罪恶感”。
两年前,小林短暂做过两个月的网络水军,给30多个店铺写过50多条虚假好评,一共赚了400多元。当小林从网络水军群退出后,她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之后网购时每一个订单,都要写出真实评价,为他人提供真实参考,算是弥补之前的过错。”
小林的堂嫂、堂姐和几个好友都曾做过网络水军。大一寒假在老家,小林看到刚生完孩子的堂嫂在家里做淘宝刷单的兼职,“这种作假骗人的事你都做?”她劝堂嫂别干了,免得误导他人。堂嫂回她,“你不做总有人做,水军群里有那么多人呢。”
劝堂嫂收手的小林没想到,自己后来也成了网络水军的一员。
那年暑假,小林在老家考驾照,每天坐车、吃喝都要花钱,她不好意思伸手找父母要。正在为暑期生活费来源发愁时,小林一个做淘宝刷单的朋友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收益截图,数额还不小。这让小林心动了,她想着利用学车的空闲时间网上刷刷单,挣点钱补贴每日开销。
小林按照要求支付了256元“加盟费”后,便被朋友拉进了一个网络水军微信群。刚进群的小林就被吓了一跳,群内成员有400余人,消息不断刷新,网络水军工头不断发布刷单任务,大家热火朝天地抢单。这让小林第一次感受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有一群人正默默操纵着互联网评价体系。之后,像这样规模的网络水军群,小林又陆续进了4个。
正式做网络水军前,一位网络水军工头对小林进行了一番“培训”。这个网络水军工头要求小林,刷单时不能直接点进商家店铺进行购买,要最大程度模拟普通人网购时“货比三家”的步骤。这些步骤有:首先搜索所购物品的关键词,点进几个非目标店铺的商品页看商品详情;然后多次刷新直至在“相似推荐”里找到刷单的店铺;之后再点击商品评价页,滑动查看好评;最后购买并确认收货后,给商家进行好评。
小林介绍,网络刷单分为垫付现金和不垫付现金两种类型。不垫付的一般是小额商品,商家会提前把本金转给刷单的网络水军,购买完成并刷完好评后商家再结算佣金,一单通常是5元-10元。需要垫付的一般是家具类等大件商品,网络水军需自己先垫付500元,商家会补齐余下费用,在确认收货后商家会退还网络水军之前垫付的本金。小林称,需要垫付的订单佣金,一单在15元以上。
刷单的网络水军虽然是假购物,但商家有时会真的发货,寄来的通常是空空的快递盒或者塑料袋。小林介绍,大方的商家也会送一些小礼品,她甚至收到过商家发来的刷单商品。
确认收货后,小林开始写好评,她提醒自己要做有底线的网络水军。她做网络水军时,在好评中不会使用“非常完美”“超级好用”等夸张字眼的评价,而是用“商品比较适合我”“我用起来觉得还不错”等相对主观的评价。
写完评价之后,小林将好评截图提供给商家,商家确认后通过微信支付佣金,这样一单才算完成。做网络水军的两个月,小林给30多个店铺刷了50多单好评,除去256元的“加盟费”,她赚了400多元,补贴了那年暑假的生活开销。
暑假结束,返校后的小林在收到家里打来的生活费后,果断退出了之前加的5个网络水军群。如今,小林每一次网上购物之后,都会认真进行点评,给出自己的真实评价,但她已不再相信网上的好评。
■ 水军“工头”是名大学生:
一次任务少则2人多则近30人
和小林一样,小凡也是一名在读的大三学生。和小林不一样的是,小凡认为通过网络水军刷好评,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正常营销手段。
小凡对外介绍自己为一名“数据运维师”。小凡向记者解释,这个名号只是听起来高级,其实就是网络水军工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采访中,小凡都不避讳谈论自己的身份。她直言:“你看到的很多‘网红’推广,都是我们造出来的虚假流量。”
两个月前,一位做新媒体推广的朋友邀请小凡做兼职,“不用来公司,在学校就能赚钱”。小凡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兼职就是组织网络水军给商家刷好评。
小凡形容自己的工作像一个中转站。每天,小凡的上级代理会将任务发给她,她再组织网络水军进行推广。“要么是组织大家发原创博文或视频,要么是跟评点赞、留言和转发。”小凡说。
任务不同、平台不同,所获佣金也不同。跟着小凡做刷单任务,佣金不算高。在知乎、微博上点赞一条,赚0.3元;微博上代发一条内容,赚0.3元;知乎上代发一条内容,赚0.5元;在B站上点赞、收藏、转发,赚1元;在小红书上代发一条原创笔记,赚3元。
起初,小凡曾通过朋友圈招募网络水军进行刷单,但朋友圈里多是和她一样的大学同学,这样的收入很难吸引到大学生。之后,她通过QQ招募了一批初中生和高中生。截至目前,小凡的网络水军群里已有近60位活跃者。小凡告诉记者,做水军赚不了什么钱,每天也就赚个奶茶钱。
小凡解释,做一次任务所需的网络水军人数少则2人,多则近30人。她向记者强调:“为了避免被系统识别出数据造假,水军转赞评的时间不能过于集中。”
做网络水军工头,耗费了小凡大量时间。有时任务量大,她要花一整天时间盯进度。有些任务派得急,哪怕她正在上课,也要迅速把网络水军组织到位。
记者在小凡的网络水军群公告中看到,网络水军佣金半月一结。每月的1日和16日,大家将自己的收款二维码发给小凡,她再统一打款。
目前,打算考研的小凡正在物色合适人选,接手她的网络水军刷单业务。小凡说,“等我考研结束后,还会继续做。”
■ 记者加了三个网络水军群
竞争很激烈,不是每个人都能抢到任务
为了解网络水军的工作流程,记者近日加入了三个水军群。在成为网络水军的一个月时间里,根据水军工头的安排,记者给抖音上的博主点过赞、控过评,在微博上发过虚假的用户体验,还给外卖商家杜撰过五星好评。
在第一个网络水军微信群中,群成员有58人,记者和其他网络水军一起负责给抖音、小红书博主的视频点赞、评论。每天,群主会将视频链接、拟好的评论文案以及所需网络水军人数发到群内,大家拼手速抢任务。3月29日之前,一次点赞和评论,网络水军完成一次任务可获得0.5元的收入。3月29日,经过一轮涨价后,网络水军完成一次任务的佣金增加到了1元。无论是涨价前还是涨价后,群友们的竞争都异常激烈,记者很少能抢到任务。
在第二个网络水军微信群中,记者需要给外卖商家杜撰虚假好评。每天中午11时左右,群主会将需要刷单的商家链接发在群里。接单前,群主会提醒各位网络水军任务暗号,例如在备注中写上三个“!!!”。商家接单时,看到三个感叹号,就明白这是网络水军下的单,不再配送。一小时后,记者需要在外卖订单上主动点击“确认送达”,随后再点亮五星并写下好评。至此,一单任务才算完成。次日,群主会将之前垫付的外卖钱退还给刷单的水军,并发放3元酬劳。
4月6日,记者在完成一笔外卖刷单后,前往刷单餐馆实地探访。按照地图上的位置,记者在武广附近的一条背街拐角找到了这家餐馆。令记者意外的是,狭小脏乱的现场与外卖平台上装潢精致的餐馆照片完全不同。记者现场看到,五六十平方米的店铺显得很拥挤,一张简陋的打包台后,是两位厨师在灶台前忙着烹饪。这家餐馆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在武汉共有6家门店,只做外卖不做堂食,外卖平台上的订单量和好评量对他们非常重要。记者在外卖平台上看到,截至4月7日,该店铺共获好评4467条,近期差评为24条。
在第三个网络水军微信群中,记者承担着微博代发的任务,例如,从未植发的记者代发过一条“满意的植发感受”。代发内容无须自己创作,水军工头会发来文案和图片,直接搬运即可。完成一单微博代发任务,可赚2元。
在记者做网络水军调查的一个月时间里,有水军工头多次提醒记者:“写评论要有氛围感,不能被人一眼看出是水军。”例如,在给推广假睫毛的美妆博主写评论时,网络水军常用话术为:“搞得我也想买假睫毛了”“限你两分钟之内告诉我假睫毛店铺”“大眼神器,给我买!”
记者先后加入的这三个网络水军微信群,每日生意兴隆。以记者最早加入的网络水军群为例,一天之内群里发布的各类任务有20多个。任务虽多,网络水军也多,抢任务并不易,发在群内的任务常常秒光。一位群主告诉记者,在她负责的网络水军群,赚得最多的网络水军一天也就赚十几元。“竞争很激烈,不是每个人都能抢到任务。”这位群主说。
■ 专家观点
利益驱使虚假交易屡禁不止
立法执法监管组合拳治理网络乱象
记者注意到,一些网络平台曾多次开展打击网络水军流量造假等行为。3月24日,抖音官方发布公告称,平台持续对通过机器批量注册、发布垃圾评论、刷量刷粉、参与刷榜等造假行为展开重点治理。2022年2月1日至3月下旬,已整顿处理账号355249个。
去年年底,微博官方也曾对568条同质化恶意营销内容进行了删除处理,并对37个账号采取禁言7天到30天不等的处置。
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纪淑娟从2013年开始关注网络水军检测方法研究。在她看来,网络平台评价机制很难做到严丝合缝,在利益的驱动下,网络水军日益呈现组织化、层级化的特征,并形成了灰色产业链。
近两年,纪淑娟和团队成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多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以检测网络评论中的网络水军群组。纪淑娟解释,这些算法从不同角度分析每个人留在网络世界的“数字脚印”,将网络水军及他们留下的虚假信息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可供平台进行决策处理。
在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纪淑娟看来,打击网络水军,仅从技术层面无法彻底解决网络水军的泛滥,立法、执法、监管这三者缺一不可。
今年年初,《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不得通过机器或人工方式刷榜、控评,营造虚假流量。此外,公安、网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各网络平台要强化主体责任。
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网信办负责人会上表示,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是很多网上乱象的源头,严重影响了网络秩序,危害了网络生态。在这个问题治理上,今年会加强对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全过程、全链条的治理,防止网络乱象反弹回潮。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小林、小凡为化名)
■ 刷单也须模拟消费者“货比三家”
1 搜索所购物品的关键词,点进几个非目标店铺的商品页看商品详情
2 多次刷新,直至在“相似推荐”里找到刷单的店铺
3 点击商品评价页,滑动查看好评
4 最后购买并确认收货后,给商家进行好评
■ 网络刷单分两类
垫付现金
需要垫付的一般是家具类等大件商品,网络水军需自己先垫付500元,商家会补齐余下费用,在确认收货后商家会退还网络水军之前垫付的本金。小林称,需要垫付的订单佣金,一单在15元以上。
不垫付现金
不垫付的一般是小额商品,商家会提前把本金转给刷单的网络水军,购买完成并刷完好评后商家再结算佣金,一单通常是5元-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