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二旗,有一个叫做中关村软件园二期的科技园,这里集中了网易、百度、新浪、滴滴等众多知名互联网公司。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园区的四周基本是荒无人烟。
这里的许多年轻人,生活都过得比较单调。这里既没有三里屯这样的地方供他们来逛街,也没有中关村那样密集的便利店供他们买零食。你如果看过“月入五万的西二旗人教你如何活得像月薪五千”这样的文章,可能对此有所耳闻。
正是由于这种单调,当园区周边第一家1點點奶茶店开业时,嗷嗷待哺的年轻人们,时常能够在中午共同创造出巨额的订单量,迫使商家暂时关停自己的饿了么店铺。
喝惯了奶茶的南方人,是很难体会北京年轻人的饥渴感的。实际上不止是西二旗,整个北京几个有代表性的奶茶品牌门店数,都要远远不如上海,甚至不如其他一些南方二线城市。
喜茶、1點點、厝内小眷村、奈雪的茶、台盖、一芳、书亦烧仙草……在南方城市毗邻而开、混战一方,北方城市还在翘首以盼。为什么像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会缺少奶茶店呢?
新式奶茶,不爱北方
北方城市不是完全没有奶茶店,而是不受新式奶茶的青睐。
让我们先区分一下传统和新式奶茶。现调奶茶在新千年后才从台湾传入大陆,早期以夫妻店为主,也就是以独立经营个体户为主。市场上兴起了一波连锁品牌,鲜果时间、快乐柠檬、CoCo都可等,南北城市都有,分布趋近于饱和,可把它们看作老牌连锁[1]。
在之后的年月里,奶茶行业没有显著革新,夫妻店和老牌连锁并行发展。一直到2016年左右,喜茶、奈雪的茶等奶茶品牌大火,稍早一些就开始从上海布局的1點點也开始广撒网,奶茶行业进入新阶段[1]。
和传统奶茶不同,新式奶茶的一大特征是更注重品质、个性化定制。
新式奶茶的茶汤一般是现煮的,由于溶解了茶中的咖啡因,你喝完更容易感觉良好、晚上睡不着觉;新式奶茶很少往奶茶里添加色素和果汁浓缩液,而更多会采用鲜榨果汁、现制果肉,让其有了真的高价格。
某奶茶品牌曾一度犹豫过是否要供应多肉葡萄,因为葡萄剥皮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后来该款产品列入菜单,而在其新一期的官方公众号推送里,称多肉葡萄为颗颗手工剥皮[15] / 新浪微博
对个性化定制的极大尊重,则是新式奶茶的第二大特色。新式奶茶会以里克特量表的精神,为你量身配制:茶底是红茶、绿茶还是乌龙茶,温度冰、少冰、常温还是热,甜度选不另外加糖、少糖、半糖、多糖、全糖五等,配料可加珍珠、波霸、椰果、红豆、芋泥、芋圆、芝士、绢豆腐……
就差直接让你上手DIY了。
但这波奶茶却在北方相对少见。喜茶诞生于广东江门,它在北方城市中,仅在北京、西安、天津、郑州、青岛、济南开设门店;而南方,喜茶在21座城市有开设门店,并且在数量上远超北方。深圳有近50家喜茶门店,上海、广州均接近30家,相比之下,北京13家已开业加2家即将开业的门店,就似乎晚来了不少[13]。
按理来说,对奶茶深爱的一般是年轻人,而高GDP的城市一般聚集着大把的年轻人,那么北京这样的北方一线城市理应看到奶茶店的迅速扩张。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2018年,依据GDP往后排的十大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和杭州[16]。奶茶排位与此并不相衬,南京等南方城市相对于其GDP往前,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向后。
由于奶茶品牌众多,只选取了5种代表性奶茶品牌统计。老牌选了1家,为 CoCo都可;新式奶茶选了4家,其中高价位的选了喜茶、乐乐茶。从这几个奶茶品牌来看,上海是傲视群城的奶茶之都、北方城市普遍受到奶茶连锁冷落 / 自制图
为何北方缺少奶茶店?
查看代表性奶茶连锁的扩张脚步,你能发现它们大多生于南方,又扩张于南方,而迟迟未进入北方城市。
大多生于淮南的奶茶店
除了发源地在台湾的奶茶连锁,大陆本土起家的连锁大多生于南方城市。
厝内小眷村、沪上阿姨和新贵 乐乐茶生于上海;喜茶、奈雪的茶生于广东;而一些南方省份或城市,还有自己的奶茶品牌,如长沙有茶颜悦色,安徽有卡旺卡[4]。
南方在奶茶上的创新精神,远远地把北方甩在身后。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奶茶虽然凭借着人类对糖和脂的本能喜爱、能让人轻微飘乎的咖啡因,成为了跨越南北、走向海内外的产品,但新式奶茶的原材料却主要来自南方。
2017年5月1日,上海,普陀区开了一家“丧茶”店,限量150杯转眼已被预约完。但如果你在2019年再提什么“丧文化”,可能是不被欢迎的
首先,南方是很多种奶茶原料的产地,或者至少更接近于原产地。茶多生长于湿润的丘陵地带,注册了地理商标的茶叶品种,在大陆沿北纬30度黄金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
一款常见的奶茶茶底乌龙茶主要来自福建[9]。而如果使用台湾、斯里兰卡之类的茶叶品种,南方也更接近它们。
2018年3月4日,福建龙岩,永福樱花园。每逢春节前后,这里的樱花将会盛开,周围绿油油的则是乌龙茶园
使用了茶汤为底的奶茶品牌,就更倾向于诞生于南方。比如创业稍早的两个奶茶品牌——古茗和新时沏,它们一个生于浙江台州,一个在浙江金华[17]。
除了茶叶之外,许多重要的配料,例如珍珠、芋圆/芋泥的原材料木薯、芋头等等,也以南方居多。另外在添加的水果上,水果产量在南方也更高,或者至少产地更接近南方。
2013年6月20日,台湾,刚煮好的芋圆。年轻人应该对“芋圆烧仙草”这样一款明星甜品不陌生 / 视觉中国
某新式奶茶品牌的创始人,曾提到芒果的重要性。在翻阅微博研究口碑的过程中,他发现两种最容易被转发的食材是芒果和芝士,并因此而开发了芝士奶盖茶、围绕芒果的饮品[10]。而芒果是热带水果。
用于奶茶、果茶类的水果中,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单子可以列一长串:柠檬、芒果、柚子、香蕉,北方地区能生长的水果如梨、草莓、葡萄南方同样能生长;而北方却未必能,橘生淮北却为枳。不惜成本提供这些真水果产品的奶茶,也更可能在南方诞生。
2017年6月16日,北京,就连星巴克都有“芒果西番莲果茶”(右)这样的饮料。糖酸比是衡量水果口味的重要指标,越高越甜蜜可口。芒果糖酸比为23:1,是水果中糖酸比相对较高的水果[21] / 视觉中国
北方并非不适宜原创一家奶茶店。但一个有野心的创业者,要把奶茶做成大连锁的人,想必更可能选择在南方做产品实验。
而天然优势也能造就后天优势。一些创新奶茶在南方诞生,受区域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在地理上相邻的地区,更可能掌握到新的奶茶制作经验和知识,产生更多奶茶创新[19]。
爱在南方扩散的奶茶店
其实,奶茶在南方诞生之后,本可以积极在北方城市开分店,拿下北方奶茶青年的胃,可是它们没有。
喜茶的扩张地图是,它在珠三角扩散最早,数量也最多,接着扩散到长三角,最后才是其他零散城市[13]。
如果说喜茶的扩张地图代表了发家于广东的奶茶品牌,那么1點點(来自台湾)、厝内小眷村则可以代表发家于上海的奶茶店铺:先在长三角大量分布,其次在珠三角、福建也有分布,最后是其余地域的零星分布[14]。北方只属于零星分布。
为什么这些奶茶店不爱往北方扩散?
事实上,零售连锁的扩张步伐并非没有章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等级扩散,先在同等级城市扩散,再进入其他等级的城市;传染扩散,往邻近地区扩散[11]。而实际操作中可能并非二选一,是并行,或某一阶段以一种为主,另一阶段则以另一种为主。
奶茶品牌想要扩张,可以选择加盟经营,如CoCo都可、1點點;但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等少数几家奶茶品牌,并不愿意采取这样的方式。一般来说,前一种模式的扩张比较快,后一种更慢 / 微信公众号@LELECHA乐乐茶
开分店,以赚钱为目的。星巴克早期进入中国后是等级扩散。在2004年以前,星巴克主要分布于北上广深等东部发达城市,2004年后,才进入较小规模的城市,在后来开始了混合扩散[11]。
星巴克的扩散受市场需求、购买力水平的显著影响[11],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喝得起、舍得喝星巴克。而奶茶行业性质与星巴克同为餐饮类。在奶茶业,各路扩散打法都有。
乐乐茶是少数等级扩散优先的奶茶。乐乐茶在上海开了17家门店,也已经迅速杀入北京开了5家[18]。这与其他以传染扩散、混合扩散为主的奶茶店大为不同。
喜茶、奈雪的茶等属于混合扩散,他们既进入大城市,也往邻近地区快速布局。1點點定价相对较低,按道理可以在较小的城市布局,但它在北方也很少。除去江苏省北部城市之后,1點點仅在北京、郑州、青岛有店。
一个诞生于安徽的相对小众的品牌卡旺卡,则属于非常典型的传染扩散模式[3]。
2018年12月31日,江苏常州,某奶茶门店广告。该奶茶品牌声称,它对品质要求是茶汤超过4小时就不再贩卖,珍珠、波霸等粉圆原则上不放置超过2小时[2] / 视觉中国
新式奶茶的品质追求,对原材料、员工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方奶茶在南方扩散,更节约成本。但南方的奶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营业额在摊薄。
如果去北方城市,则可以凭借较低的新式奶茶门店密度获得更高的收入。
比较两家奶茶的战略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喜茶创始人在采访报道中曾介绍其2017年的经营计划,2017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密集开店,以便建立更好的品牌势能,之后争取进入北京[1]。
喜茶作为先行者,这么走的步调是可以理解的。但乐乐茶作为后起之秀,选择了快速杀入北京[18]。
2019年1月12日,山东青岛,某网红奶茶店开业,众多顾客为品尝一杯不惜排队等待1-2小时 / 视觉中国
无论走南还是走北,理智的决策都是为了利润回报最大化。在南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北方城市也会得到青睐。在城市之内奶茶店选址也有要求:通常要位于客流量大的地方,如地铁口、商场[7]。
如果不迅速进入一座城市攻城略地,后来者选址会更困难,可能要与已有品牌竞争同一商圈,市场份额缩小[8]。
2016年5月1日,杭州,西湖附近的湖滨商圈,这是杭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方圆1公里内,这里分布着1點點、喜茶、奈雪的茶、厝内小眷村、鹿角巷、CoCo都可、黑泷堂等诸多奶茶店 / 视觉中国
正如星巴克不会进入中国所有的城市,一些走较高端路线的奶茶,也可能不会往小城市下沉太多。奈雪的茶在华南,除了深圳、广州各有两位数店铺,其他城市佛山3家,东莞、厦门2家,珠海、福州、海口、中山都只有1家[6]。
由于同等级城市北方少于南方,在总体消费能力上也不如南方[20],一个最终平衡的格局,可能还是北方奶茶店数量少于南方。
方适合开奶茶店吗?作为市场经理,我认为北方地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奶茶市场,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北方地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奶茶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选饮品之一。北方地区的人口密集,消费群体庞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在的消费需求。
其次,奶茶的消费文化逐渐深入北方地区。奶茶店不仅提供美味的饮品,更是打造了一种时尚、休闲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多的北方年轻人愿意在奶茶店里度过闲暇时光,与朋友聚会、工作休息、约会谈心。这种消费文化的兴起为北方奶茶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气温较低,奶茶作为一种热饮,在寒冷的冬日里具有很高的受欢迎度。奶茶店可以推出各种口味丰富的热奶茶,满足消费者对于温暖和美味的需求。同时,在夏季,奶茶店也可以提供凉爽的冰沙和冷饮,满足消费者追求清凉的需求。
最后,奶茶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北方地区的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奶茶店可以根据当地的消费特点和需求,推出符合北方人口味偏好的特色产品,增加消费者黏性和忠诚度。同时,通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业态升级,奶茶店可以保持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顾客。
综上所述,北方地区是一个适合开设奶茶店的市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增长,奶茶消费文化深入人心,气候条件和消费习惯都为奶茶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开设奶茶店也需要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做好市场调研和定位,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 class="pgc-img">>方是中国茶饮的基因库,诞生连锁品牌、爆发产品创意。北方却是奶茶荒漠。
但在东北,有个品牌,2011年至今开店300家,数量不多但业绩不错,大多日销过万;尤其近两年品牌升级后,部分门店营业额从3000涨到12000,翻了4倍。
在北方开连锁店,这个品牌有什么经验和心得?
-01-
为什么说北方是奶茶荒漠?
700cc,一个起家于沈阳的茶饮品牌,名字里就透着东北人的直爽。
老板王冠淮是个胆大的人,因为在北方卖奶茶,是个很冒险的行为。
< class="pgc-img">一个起家于东北的品牌
>从气候上来讲,著名的秦岭淮河一线,让南方一年热的天数多,北方冷的天数多。比如在东北,有时候9月就入冬,5月才开春,长达8个月的冬季。
一热就需要摄入水分,奶茶、糖水等丰富的饮品种类,在南方高需求中被研发出来。而北方冷嗖嗖的气温实在让人难以产生喝一杯的冲动,这就意味着奶茶店有半年生意都得冷冷清清。
在消费习惯上,北方提起奶茶,只有内蒙人有发言权。而在南方,广东人爱喝早茶是出了名的,早上见面打招呼也习惯问“饮左茶未~”。
最近几年兴起的新茶饮,似乎也有点“看不上”北方市场——
起家于南方的品牌布局全国市场时,大多在北方城市“插杆旗”就撤,主要在附近城市高密度扩散。因为新茶饮品牌追求品质,对原材料、员工培训提出更高要求,就近布局能摊薄成本;
而北方也鲜少诞生连锁品牌,一定程度上说,缺少奶茶基因。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700cc第一家店从2011年平安夜开始营业至今,在东北三省、云南、宁夏、陕西、内蒙等更偏北的城市,通过加盟的形式开出300家门店。
< class="pgc-img">700cc门店
>伴随着这一波新茶饮风潮,东北的茶饮市场也变得更加激烈。据王冠淮介绍,一家商场里往往有30家水吧,30多家餐饮店,餐饮店里大多也售卖饮品。
700cc可以做到一天2000杯的量,顶别人20家店。它是如何攻下北方市场的呢?
-02-
日销过万,CoCo不是他对手?
【产品特色:口味要浓郁】
看700cc的菜单,有奶茶、柠檬茶、水果茶、白胡子系列产品,价格区间跨度比较大,在8~26元;同时售卖冰沙、咖啡可可等几款产品。总体没有太特殊的。
< class="pgc-img">700cc菜单
>但据王冠淮介绍,700cc产品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口味上:浓郁。
东北人大多性格刚烈豪爽,最爱吃的食物是炖菜,口味重是出了名的,不喜欢清淡的味道。所以在奶茶上也追求茶味重、奶味重,突出记忆点。
比如茶饮店必备的金桔柠檬产品,大多品牌追求酸甜口味平衡,700cc就以酸味为主,柠檬、金桔用挤的方式突出酸。
700cc还会在门店菜单上放置拍摄精美的产品图,金桔柠檬产品不过滤柠檬籽,都是为了以表现“真材实料”和体验感,这是把握东北人性格设置的小“心机”。
< class="pgc-img">不过滤柠檬籽,给人更“真材实料”的感觉
>【选址策略:进商场,街边开大店】
700cc开到第4年,差点关门大吉,主要因为冬天太长、气温太冷。常常是室外零下30多度,室内零上20多度,开在街边的门店冬季一天就卖100多杯,实在难以为继。
这时恰好有一家万达开业,700cc拿到个位置。在此之前,东北人重人情,很多老牌商场进入要靠关系,很难有机会。
在商场,冬季有暖气,会大大减少受天气影响导致销量下降的概率。
如今,700cc选址主要两种策略:瞄准商场;另外在街边开50~150平大店,可以把人留下来。
还要根据季节,调整产品的口味区分。比如奶茶夏天突出茶味,淡淡奶香,解腻;冬天奶味加重。
【地域特征:人口少,但认品牌】
相比其他北方城市,东北还存在一些个性化因素,比如:年轻人口外流,GDP低。
在人口数量上,根据2018年统计,沈阳常住人口831.6万,西安1000.37万、郑州1013.6万。另外,根据2018年中国大陆城市GDP百强榜单,排名最靠前的东北城市是长春,在第28位。
这就意味着,茶饮店价格不能定太高、消费人群少频率偏低、开店不能太密集。但在另一方面,东北人比较直爽,讲人情,认品牌。一旦把他们征服的,就会很难“变心”。
于是,“升级”成了700cc持续的命题。
< class="pgc-img">>产品、门店形象不断升级
>从最初开店时,当地大部分产品卖3~5块,700cc提升品质,定价5~12块。近2年,门店视觉、环境、包材、原料再次升级,价格也调整到8~20元。
但卖得更贵之后,营业额却在提升。据王冠淮介绍,一些营业额3000元/天的门店,现在可以做到12000元,大部分都能过万。
-03-
结语
经过几年“深耕”,700cc也开启了加速布局。
2018年开店100家,关店数为0。而在沈阳,其凭借“本地人”优势,开了40家店,CoCo都可才10几家。
据王冠淮介绍,700cc也在准备“走出去”。目前还是瞄定北方城市,今年已经在宁夏、长春、哈尔滨、吉林等地开出了直营门店。
不断磨合,读懂、把握好消费者,在产品上打造品质,在品牌上强调认知。北方市场迟早摆脱“荒漠”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