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各种美味夜宵不知道在多少个深夜里抚慰了那些打工人的灵魂,尽管白天总是忙碌着工作,可能只是靠着快餐简单填饱了肚子,没有时间去吃自己的但是在深夜时,种类丰富的夜宵绝对能够让你看出选择困难症来。那么夜宵里什么美食最火呢?毫无疑问,那肯定得是烧烤,而且开一家烧烤摊的成本也不算高,生意好不好的关键一个在于地段,另一个就在于你的手艺,所以只要你有能力,完全能够靠着烧烤摊赚取第一桶金。
< class="pgc-img">>蚌埠“全市第一”超人气大排档
那么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去看看的,就是安徽蚌埠市一家超有名的小店,他们家的大排档堪称是“全市第一”。众所周知,大排档是除了烧烤以外,最能够得到大众喜爱的美食,尤其是在各种美食街里,夜幕降临时,总是能够看到大量街边小店正开门迎客。一家大排档生意是否火爆,就是得看手艺如何,毕竟大排档的菜品种类一般都相当丰富,而且价格也不算很贵,就是卫生环境让人不由得捏一把汗,而这家店就是靠着自己独特的手艺,硬生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店铺。
< class="pgc-img">>特色炒腰骚堪称一绝
他们家的菜品种类确实还蛮丰富的,但是要说最受食客们欢迎的,那肯定还得是这个炒腰骚。相信吃过腰骚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这道菜对于厨师的手艺十分看重,火候大了小了不行,要么老了嚼不动要么太嫩了还有一股腥味;味道淡了重了也不行,而这个老师傅炒了这么多年的腰骚,自称“闭着眼”都能做出一道好腰骚来。
< class="pgc-img">>当然,他可不是在吹大话,毕竟他炒出来的每一盘腰骚都得到了许多食客的喜爱,首先是在祛除腥味的同时保留了腰骚原本的那股香味,然后就是这个腰骚吃起来非常嫩滑,味道更是让人称赞不已,有不少老顾客都表示,他们这家的腰骚绝对是这附近最好吃的腰骚,30元一份从开业火到现在,客人不远千里为这道菜而来。
< class="pgc-img">>开业30多年生意爆火
如果从开业那时候算起的话,这家店已经存在了整整30多年了,这个老师傅也是从20多岁炒到了50多岁。因为本身脾气大,再加上手艺是真好,一些老顾客还给他取了个“菜魔王”的称呼,听他自己所说,有一些酒店的厨师都想来找他学做菜,不过店里炒菜只有他一人,老板嫌太累不想太红,来晚了还直接撵客,所以一定要早点来哦!
击上方"山西半边天"可订阅哦!
她把5张饭桌的餐馆做成了拥有50多家连锁店,一万多名员工餐饮集团;她是被重庆餐饮界称为“一姐”的陶然居集团创始人严琦。
放弃“金饭碗”下海创业
1967年11月,严琦出生于重庆巴南。母亲是当地的大家闺秀,严琦身上与生俱来的乐观、积极的性格就来自于母亲的影响。
1977年,父母外出支边,严琦便跟着爷爷奶奶住。不过,小姑娘却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在家里,她是奶奶的小棉袄,总帮奶奶捶背,陪爷爷聊天。在学校,她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回回考满分。
1985年,巴南一家银行招聘,500多人参加考试,严琦又是考第一。就这样,没有任何背景的她直接当上了银行柜员。
当时月工资就几十块,虽然不多,但收入稳定,不用为生活劳累奔波。可严琦不甘心一辈子朝九晚五,心中憧憬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1995年,严琦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下海经商。“我不知道这样选择的后果是什么,”当时在重庆做餐饮是被人看不起的,放着国家公务员的架子不端,跑去端盘子,大家都认为严琦晕了头。可在严琦心里却不这样想,“我渴望做成自己的事业。”
于是,1995年6月,严琦在白市驿租了一间路边店,开起了小饭馆,起名“陶然居”,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靠一道菜赚到第一个100万
刚开张时,严琦的店被戏称为“315”,什么意思?一个老板、一个厨师、一个店员,被称作3个1,5张小餐桌只能容纳不多的客人,这就是“315”。
由于没有人手,严琦不得不每天天不亮就跑到两公里外的农贸市场采购原材料,十点回到店里又一头扎进厨房,洗菜、择菜、切菜、添煤、看火,整天和粗活重活打交道。
然而起早贪黑付出巨大的心血,回报却非常小。为啥?因为厨师只会做一些家常菜,再加上饭馆距离市中心还有15公里,顾客基本都是开长途货运的司机,而司机一般都有固定的餐馆。
“为什么没有人来吃?关键还是没有特色!”严琦觉得如果要让这个小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那就必须得有绝活。
很快,机会来了。有一天,严琦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西南农学院一位教授培育出了人工养殖的生态田螺,这种生态田螺以新鲜蔬菜和野生草类为食,个头硕大,肉质饱满鲜嫩又无泥腥味,属生态食品。食用后,对人体具有滋补保健作用。
严琦马上眼睛一亮,“为什么不试试辣炒田螺?”
于是,严琦买了大量的田螺回来,与厨师反复烹调试验。敏锐的严琦深知川菜的经营之道在于求新、求异、求变,结合重庆人喜好麻辣的饮食习惯,她与厨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实验,一道辣子田螺新鲜出炉:麻、辣、鲜、香,令人垂涎欲滴。
可是如何推广、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成了严琦遇到的又一道难题。
“当时没有互联网、媒体推广,想要扩大知名度,很大程度上要靠口口相传。而那时候的司机群体因为工作原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可能是当时信息比较灵通的人群。”
严琦决定,站在店门口,免费提供辣子田螺给南来北往的司机们试吃。很快,靠着这道招牌菜和“吃客”们的口口相传,陶然居生意越来越红火,最火的时候,门口一下子涌来了100多辆车,差点引起交通堵塞。
到了1996年年底,光凭辣子田螺一道菜,一天就可以挣5000多块。到了1997年1月,严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后来,很多食客来到陶然居,点名道姓要“辣子田螺”这道菜。于是,严琦一口气推出五六种套餐,“每一种套餐都包括辣子田螺。”
如此这般,想不火都难啊!到1997年底,陶然居已经扩大到500张桌子,最火的时候,仅辣子田螺就卖出了1000份,一天就能赚五六万。当地报纸还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点亮一条街的女人》。其实,严琦最初的目标很简单,“等赚到100万,就关门休息!”结果仅仅4个月后就赚到了120万。
1998年,辣子田螺被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名菜”,而严琦也成了大家口中的“田螺姑娘”。
进军全国市场
夯实了原始积累后,严琦又跨出了一大步。1997年,严琦成立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从个体户向董事长的转型,实现了当企业家的梦想。
短短一年时间里,陶然居的加盟店开到了20家,遍布四川的9个地级市,“光是加盟费,每年就可收500多万。”当然,陶然居的营收也突破了1000万,并成为川菜的领跑者。2001年以后,严琦走出重庆,相继在成都、武汉、深圳等15个城市,开出70多家加盟店。
“不到北京开店,就不叫全国连锁,所以我想要占领北京,占领了北京就感觉是占领了全国。”
2003年,严琦带着陶然居进驻京城,第一家店6500平米。开业三个月以后,生意就开始不好了,每个月都要赔三十几万,一年下来亏了四百多万。严琦的丈夫扛不住了,就跟老婆说:“我们在北京这个地方肯定做不了,是不是把它关掉。”
但做过市场调研的严琦很有信心,两人由此产生分歧,严琦就跟他说:“那你就经营其它地方的,我经营北京的,只要是我在,肯定没有问题,你要感觉有问题,我们两个就自己做自己的,分开做。”最后两人分家了。
不久后,生意竟奇迹般地好转。于是,2004年6月,陶然居在北京的第二家店宣布开业。到了2005年,陶然居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个亿,一时间,风光无限。
打造出年销26亿餐饮帝国
一招鲜就够了吗?在强手如云的中国餐饮行业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一招鲜,更重要的是招招先。
餐饮经营上严琦总是“只比别人看得远一点”,做个领跑者。人家比价格时,她以特色取胜;人家追求特色时,她以环境优雅揽客;人家设置高档设施时,她以倡导绿色健康招财。
高人一筹的经营,致使陶然居屡战屡胜。除了打造陶然居这个品牌外,严琦还推出覆盖高中低档的餐饮品牌,高档的将推出“陪都1937公馆菜”,中档的就是陶然居,接下来还推出“两江水火锅”、“两江水粗茶淡饭”;此外,更是剑走偏锋地包装青岛美食网,并陆续开进社区,打造一个立体的餐饮王国。
2009年,当地的江北区森林公园对外招标,“面积6万多平方米。”要知道,此前,陶然居单店最大规模也就3000平米。“6万平米相当于20家大饭店,而且全都聚集在同一条街上,”严琦动心了!
此后,严琦砸下1个亿,一举拿下江北区的森林公园项目,起名“陶然居大观园”,全部仿古建筑风格,“古城楼、吊脚楼、木牌坊、码头街。”
菜品全从民间搜集,“风味小吃、乡间土火锅、杜八碗、三蒸九扣、石磨豆花、酸渣肉、土麦粑等乡土老菜”。20多家店全部采取错位经营,如“老重庆”主打巴蜀麻辣风味,“阿妈寨”主打土家菜和苗家菜,而“碗中花”口味清淡,专门做鱼。巨无霸就是巨无霸,第一年营收就达到了1个亿。2011年,年销售更是突破22个亿。
迄今为止,陶然居已经顺利完成在重庆、成都、武汉、北京、湖南、河南、贵州、新疆、黑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全国十多个省市连锁53家的拓展计划,年营业额更是高达26个亿。
结 语
结 语
一个企业,需要一位好的指挥家,需要一个有魄力的将领。严琦就是这样一位有魄力、有胆识的企业家。
“我从来就没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做菜的人。我不是掌勺出身,我是学财务会计的,我关心的不是一盘菜、一家店的生死,我考虑的是市场拓展有无可持续性。”
来源| 综合网络
编辑| 刘家瑜
理学上有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叫做“果酱实验”。斯坦佛大学的研究员在一家杂货店摆了两个试吃的摊位,想看看人们究竟是怎么做出选择的。
< class="pgc-img">>第一个摊位有6种果酱口味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摊位则在前个摊位的基础上,增加了 18 种口味。
两个摊位上,顾客试吃后都可以拿到优惠券用折扣价格购买一瓶果酱。最终,24 种口味的摊位吸引了更多的顾客,但是最终下定决心购买的人却比较少,只有 3%。
而到只有 6 种口味的摊位试吃的人,不会出现口味太多而无从选择的情况,他们能够更快下定决心自己要哪种口味。所以最后,在 6 种口味的摊位上,有 30% 的人选择了购买。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餐饮选择走单品类路线:更简洁的菜单,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快地做决策。在这个选择太多的时代,用户最需要的就是降低决策成本。
< class="pgc-img">>
单品餐饮为何这么火,理由有3个
1、聚焦单品,更容易打造品牌差异化核心
(1)94.7%的消费者会为了一道菜到店
2016年中国饭店协会针对“消费者对单品类餐饮的消费是如何看待的”的话题做了单品类消费的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往往是凭借着对某一道菜或者某一种口味的记忆而做出的选择。这一观点得到了94.7%的被调查者的认同。
(2)63.3%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小而精的单品类餐厅
单品餐饮店凭借“出品更加专业”、“菜肴味道更好”、“不需要做太多选择”的优势,略胜“大而全”餐厅一筹,成为更多消费者的用餐选择。
相对于大众餐饮,专注于单品的餐饮品牌给消费者“更专业、品质高、特色鲜明、卖点明确”的印象。
< class="pgc-img">>2、单品餐饮一般更懂得怎么“玩”
餐饮行业品牌周期被不断蚕食,商场餐厅更迭提速,餐饮行业进入一个 竞争的时代,各种符合80后90后情感逻辑的场景体验餐厅爆量增长。消费者越来越喜新厌旧,不再为高溢价买单。
因此餐饮品牌不仅要好吃,更要好玩!在门店设计、体验方式、营销互动上,定位精准的单品餐饮品牌更易打出“个性牌”,玩出新花样。
< class="pgc-img">>以下列举的几个单品餐饮品牌均有着自己特有的诉求点:
探鱼:打着“ 文艺的烤鱼”招牌一炮而红
太二:“五不接待铁律”,每天只卖100条鱼!
好色派沙拉:实体店将“吃与练”结合,搭建“健身餐”平台
3、易标准化,可形成连锁迅速布局
在企业扩张和连锁方面,单品店更具优势,绝大多数的单品店经营面积都不大,开店资金也不高,再加上对单一产品的专注,所以更易于形成连锁进行迅速布局。
想一道菜打遍天下,你需要学会这三招
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食材供应链是“一道菜”火爆的基础,成品供应链是食客优质体验的保障。
以目前最为火爆的“酸菜鱼”举例,做的风生水起的品牌都拥有自己的食材供应渠道,而且不止一条,在源头上保证食材供应能应对任何意外,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冷链系统以保证食材的新鲜,确保每一道菜品呈现出的品质都是一般无二。
在成品的呈现上则是引入了智能化的系统,无论是外卖还是堂食,每一次成品的供应都是在严格的时间控制下,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 class="pgc-img">>打造丰富的菜品属性:
“一道菜”模式虽然是单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单调不变的。
针对如今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围绕单品本身打令用户具有记忆点的产品并进行深度资源集中,才能单品确保在众多产品中具有更高的识别度以及情感认知度。比如进行合理且多样的配菜搭配、突出“营养健康”的理念、植入文化IP等等。
< class="pgc-img">>要“颜值”也要“内在”:
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说“颜值即正义”有失偏颇,但不可能否认“颜值”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消费意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但食物的属性,就注定了不能“中看不中吃”,因此在味道的把控上一定要过关。
采用“年轻化”的营销手段,让产品附上“精神消费属性”,具有“内在”的菜品更能吸引年轻人消费。
部分文章和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