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ss="pgc-img">>018年7月11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055】篇
聪明,有时候反倒误事
人都爱听好话,爱听夸奖的话,夸一个人优秀,在词汇不那么丰富的时候,"聪明"是一个万能的词。
但我听到说的很多的一句话,则是开饭店当老板的,没有笨人。
为什么连"聪明"这个词都不用呢?
因为很多时候,聪明反倒误事。
聪明人思维敏捷,想事情也就比较多,这很容易导致不够专注。
而"笨"人,因为想法少,往往执行力很强,专注度很高。
所以有时候,"笨"人开饭店容易成功。
我觉得,现在的餐椅老板,既要拥有聪明,还得保持"笨"。
这样一来,把店开好的几率更高。
< class="pgc-img">>第一笨,设立止损线
"你笨啊!还没赚钱,就先说赔钱?"
必须的,这是做生意,投资,一定有风险。
为什么我常问咨询我的朋友,有没有止损线。
有些人不理解,以为止损线就是盈亏平衡点。这两个不是一回事。
止损线,就是说一旦亏损多少,就立刻离场,毫不犹豫。
做过股票或者期货的人对这个词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股票了解的人比较多,涨跌幅是±10%,风险相对较小,因为没有杠杆。
而期货不同,一般会有8倍左右的杠杆。
也就是说1万元可以当做8万元用。
这可就厉害了,比如你1万全仓买了价值8万的沥青,你看涨买多,果然价格上涨了10%,立刻抛出,马上赚8000块,总共才1万的本金啊,是不是有一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感觉?
开心不?高兴不?
哼,你高兴的太早了,看看亏怎么亏。
沥青价格波动,突然跌了10%,那么亏损就是8000块,这时候你平仓的话,本金就只剩下2000了。
这就意味着你的本金亏损了80%。一下亏损这么多,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这时再想东山再起,首先本金就限制你了,可能你连一手豆粕都买不起了。
所以很多职业交易者,在下单的时候就设置了止损线,比如波动2%就自动平仓。这样每次的亏损不会超过20%,
如果每次都是亏,那至少也会有5次交易的机会。白话说就是五条命。
有多少餐饮新兵根本没有这个止损的意识,压上全部家当就把店开了,结果最后赔的精光,再想东山再起,没钱了。。
所以,在你做这笔"交易"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设置自己的止损线,亏损到总金额的多少,我就不干了,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这不能保证你赚钱,但至少能保证你还有机会翻身,能保证你活下去。
同时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开饭店别乱借钱,除非你借来的钱不用还,否则你要考虑亏损了,怎么还,还不上怎么办。
多大钱办多大事,千万别用杠杆,当你能力不够的时候,你把控不住的。
< class="pgc-img">>第二笨,踏踏实实先种而后收
很多经营者每天都期望的一件事,就是明天会更好。
我听完之后隐约有种感觉,这开饭店怎么和农民伯伯种地一样了,靠天吃饭。
开店和种地真那么相似吗?
好像还是有区别的。
相同的,都是先种后收。
春种秋收这是自然规律,该施肥施肥,该浇水浇水,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一点也不得马虎。
开饭店也一样,要么学技术,要么请技术好的师傅来,把基本功练好,然后开门迎客,前期的准备也是一点都不能马虎。
但不同的呢?
种地是该做的做好,剩下的交给天,风调雨顺基本就有个好收成。偶尔遇见病虫灾害,自然灾害的,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但这自然灾害人没法控制。
而开饭店呢,这属于生意,用高级一点的词叫做商业。是需要经营的。这就意味着通过人的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结果。
但就我发现,很多开饭店的老板们却一直以种地的思路在开店。
买点种子,施点化肥,坐在家里祈祷风调雨顺,坐等秋收。
开饭店哪有那么轻松的事情。尤其是有点闲钱,就想开个饭店,顾俩人当甩手掌柜的,结果更糟了。
先种后收,这是自然规律,别总把目光盯在收多少,现看你付出了多少,是否与你期望的收成匹配。
< class="pgc-img">>第三笨,只练好一招
营销的方法千千万,每天看到各种方法,各种模式,估计你也看花眼了。
心里肯定问过,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
哪有什么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你的办法。
我相信你每天都能看到非常多的营销术,我猜你的收藏夹里也躺着非常多的方法。
有些人是收藏不用。
有些人则是收藏挨个用,看这个自助餐的思路挺好,看那个炒鸡店的方法不错,转过天又看到一个水饺店的方案更好。
于是,就把这些方法挨个用了一遍。
这个三天,一看没效果,换
那个三天,还是没效果,换
一连换了三个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把门关了。
不都是好方法吗?怎么关门了?
你做出调整,到顾客给出反馈,是需要一个周期的,今天推出活动,明天马上火爆,不可能的事情。
我知道有一家卖火烧的,常年的活动只有一个,就是买一送一。没有任何条件,就是送。也不用其他任何营销,甚至连外卖都不上。
您说人家亏吗?
肯定不亏,火烧略有赚头,只是利润很薄,但是搭配的其他粉丝汤之类的赚钱。从来不缺顾客。
这家的定位就很准确,快餐,便宜实惠,反正两个火烧总比别家一个的分量要多,买一送一点个汤就吃饱了。
就这一招,坚持在用,成了。
所以招数真的不在多复杂,只要把一招坚持用,用到极致就够了。
< class="pgc-img">>第四笨,利人利己
先利人才能利己,开店要赚钱,但不能只盯着钱,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这是很多掉过坑里的人用白花花的银子总结出来的。
你做的这道菜,对别人有利吗?你用没用不合适的添加剂,用没用不合规的食材,上菜的时候,手指头戳没戳到菜里取暖?碗筷清洗都干净吗?
你做的这件事情,对掏钱的主有利吗?
想得到顾客的认可,必须先把事情做好,而且还要坚持如一,试错成本越来越高,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一次的失败体验,对口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点评里的差评有多重要,我想你们都懂的。
借用三傻里面那句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我知道你会认为我在给你灌鸡汤。
其实不然,我自己不也在这么做吗?
我每天的文章,没有收任何人的钱,坚持在输出价值,让刚好需要的人从中获益。因此也结识了一些有困惑的朋友,并帮助到了他们,自然我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这不就是先利人后利己吗?
总结
开饭店需要聪明,但更需要笨,踏踏实实把基础打好。
锦上添花易得,雪中送炭难求
下雪之前先把碳备足。也不至于到寒冬时候看脸色求人。
笨办法经常管用,反倒太聪明会误事。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饮老板不仅要学会赚钱(提升营业额),还要学会省钱(控制成本)。
省下来的也是利润!只有降本增效,才能满足当下顾客的就餐需求,使“高质低价”成为可能,进而在2024年餐饮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直面餐饮业“三高”问题,从房租、人工、食材上省
在后疫情时代,餐饮业面临的“三高问题”(高租金、高人力、高食材)只增不减,想要省钱,首先要从这3个重头开支上省。
1、租金成本不超过营业额的10%
需要注意的是,房租一般都是逐年上涨的,即“房租递增”。很多房东看到餐厅生意好,就会漫天要价,让餐饮老板进退两难。所以事先和房东商量好,并在合同上说明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接受的房租涨幅为5%-10%。
2、人力成本不超过营业额的25%
不同业态的餐厅差别很大,低的会占12%~13%,高的甚至会超过25%,但是比较合理的是不要超过25%,否则餐厅的经营将难以为继。
如何控制人力成本呢?
方法1:多元化用工模式。餐饮门店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用工模式来降低人力成本。除了固定用工,还可以招聘不用纳入编制、不用缴纳社保、灵活性更高的小时工。
方法2:提高餐厅人效。人效就是人均产出,反映了一个餐饮店的劳动效率和人力成本,是衡量餐厅经营情况的三大指数之一。餐厅可以通过设置自助点餐,实行一人多岗等方式提高人效。
一人多岗,机动安排。通过岗位和工作流程的重设,实现点餐、收台、传单、出品、上菜,以最合理、最节省时间的方式同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餐厅有小时工,就应该计算“时效”。
3、食材成本不超过营业额的30%
餐饮的本质是食物,所以食材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营业额的30%这个比例,一方面可以保证食材品质,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太高而拖垮整个餐厅的经营。
具体来说,应该怎么节省食材采购成本呢?
方法1:打造爆品,优化菜单。菜品种类不要太多,重点打造爆品,提高爆品的点单率【爆品的点单率必须超过50%】,形成集约优势,为原材料的采购争取更多的议价空间,进而降低食材采购成本。
方法2:做好登记。每天要求采购人员把采购单录入到电脑里进行自动比对,高了的标记出来,低了的也标记出来,一来对整个的市场情况有所把握,二来也大大提高了财务和采购的工作效率。
方法3:减少浪费。存储不当,或者缺乏管理经验都可能造成材料过期、变质进而造成损失,从而增加成本,库存要及时更新,避免因长期搁置而造成的损失。
(二)巧妙借力,与外部资源合作降低成本
小米是生产手机众所周知,但是很多配件都不是自己生产,而是跟供应链合作降低成本。
如今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没有一家工厂从源头到产品都自己生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餐饮业亦是如此。
例如:一家面馆的饺子,面皮和肉馅是和别人合作的产品,所有的原料都是由别人提供,店里只负责加工,因为很多产品自己做费时费力还费人工,不如与专业的品牌商建立合作关系,不需要自己雇师傅和采购,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年前有人和你说中国餐饮的未来是去厨师化,你一定觉得这人疯了,结果现在你在中午能吃到厨师凭借厨艺和现买到的食材为你烹饪,竟然成了妄想。
中国的八大菜系,川湘粤闽苏浙徽鲁,都是在不同的地理气候、习俗,和特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什么,煎炒烹炸炖,焖煮卤酱蒸,哪种做法都需要厨师长期的经验和个人感觉,理论上是最不可能去厨师化的。
直到压在小成本#餐饮创业#者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人工,选址和供应链将小型餐饮创业者逼入绝境,去厨师化也就不得不搬到台面上来。
去厨师化或多或少可以解决人工和供应链两座大山
在餐饮逐渐内卷的时代,活得最滋润的就是火锅烧烤焖菜之类的,因为食材简单,味道主要靠调料,本身就是去厨师化的。只要一个秘制酱包调料包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 class="pgc-img">>后来一些面馆,也纷纷仿效,高汤包随即出现,这也就是一些面馆开遍全国却能做到口味统一,甚至有的品牌连拉面也是统一配送的。
之后,令人毁誉参半的料理包出现了,料理包厂家集成了供应链,甚至比小型餐饮饭店自己做菜还便宜,同时还解决了翻台率低,饭口出餐慢的难题。但是也令一些消费者不认可,觉得菜品不是现做的。甚至食品安全如何保障,也需要大量的论证。
< class="pgc-img">>目前,最新的解决发难是预制菜,就是把食材分切好,再和配料一起包装成成品,你买回去,只需要按说明下锅,不仅省时省力,甚至出来的味道比你自己来的还要好!
任谁也不能想到中国餐饮也会走上“去厨师工业化”的道路。但是这也确实为餐饮从业者节省了人工和供应链的成本。
< class="pgc-img">>当然厨师这个职业是不能消失的,料理包预制菜不可能复制中餐的灵魂,只是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快节奏的日常用餐需求。厨艺精湛的厨师依旧是市场上的香饽饽。
不过选址依然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创业者们仍需谨慎对待。可以关注我看看我之前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阅读:
餐饮的未来趋势一定是品牌化 夫妻创业开小店 其实也是打工者
再谈餐饮选址,商圈流量,不等于你的流量,选址正确,天天是旺季
餐饮创业规律:爱做饭爱美食的人开饭店成功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