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突然刷屏朋友圈……
微博上这个话题阅读量已达9.6亿。
不少人满脸问号地问,这到底是什么梗啊……
看着看着,猝不及防就被迫观赏“秀恩爱”。
有网友给出各种猜测的解释:
1、就是借着秋天来了要了杯奶茶的红包,定义为秋天第一杯奶茶来秀恩爱。
2、一般情侣之间发秋天第一杯奶茶红包的比较多,数字都是52.0之类的。
3、还有家里人和父母之间要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红包,然后发到朋友圈里秀感情。
4、主要就是应季玩的一些梗,让大家要红包更理所当然,不会很尴尬。
如果你还没喝到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不要伤心,学几个奶茶相关的英文表达也是可以的……
奶茶通常称为milk tea,珍珠奶茶是bubble tea,芝士奶茶则是cheese tea。
Bubble tea, which fuses Asian tea with milk or fruit syrups and sometimes contains balls of tapioca, originated in Taiwan and has most recently spread in popularity around the globe.
珍珠奶茶源于中国台湾,是一种将亚洲茶溶于牛奶和果汁,有时添加木薯球的饮料,近来也在全球疯狂圈粉。
Cheese teaincorporates fruit teaand green teaat the bottom with a thick layer of frothy cream cheese on top. In some iterations, the cream cheese layer is slightly sweet; in others, it is sprinkled with sea salt for a salty aftertaste.
芝士奶茶则以水果茶和绿茶作为茶底,然后在顶部加上厚厚的一层芝士奶盖。有些做法会把芝士做得微甜,而有的则会撒上一点点海盐,带来咸咸的回味。
奶茶的一大特色就是,配料(topping)非常丰富,可以与珍珠果(bubble)、布丁(pudding)、芋头(taro)、烧仙草(herbal jelly)、燕麦(oat)、糯米(sticky rice)、抹茶(matcha)、芝士(cheese)、盐(salt)、咖啡(coffee)、西米(sago)以及水果随心调配。
最后,相关表达来一波:
小杯
small
中杯
medium
大杯
large
超大杯
extra-large
饮料
beverage
吸管
straw
甜度
sweetness
芝士奶盖
cream cheese layer
冰沙
smoothies
奶昔
milkshake
编辑:左卓何爽
日,上海一家冰淇淋店吸引年轻人大排场长队,原因是该店推出多种药膳冰激凌,例如,薄荷西瓜霜、野菊开心果、烟熏乌梅、竹香茉莉、山楂佛手柑、川贝枇杷膏等,还有东北长白山人参、冬虫夏草作为加料。
有的消费者表示,体会到了“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养生”的快乐,精准贴合年轻人“朋克养生”的真谛。但是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质疑,中医不是不让吃冷饮吗,吃中药冰淇淋的意义是什么?
中药冰激凌适合养生吗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寒凉食品因性质属寒,易导致人体内阳气受损,会影响脾胃功能。
冰淇淋属于寒凉食物,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食用,还可能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或与药性发生冲突,影响药效发挥。
有的中药冰激凌是将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的中药材成分添加到冰淇淋中,以提供额外的营养价值或健康效益。但是,中药冰淇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它们多是作为一种风味独特、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甜品而存在。有临床营养科医生表示,中药冰淇淋并无养生功效。
“中药+食品”成新潮流
除了冰激凌,中药还被应用于其他食品。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将中药和雪糕相结合,打造国内首款中医雪糕;重庆一家医院将中药材做成奶茶、糕点、棒棒糖;广州一家中医养生咖啡馆推出多种中药咖啡;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了“药食坊”烘焙店,提供麦冬清润吐司、阿胶软欧包、黄芪养生包、荷叶消暑包、当归罗汉果吐司等多款养生系列面包……
“中药+食品”意味着具备养生功效的中药材可与年轻人喜爱的各种美食相融合,不论是受追捧的中药茶饮、面包、咖啡,还是冰淇淋、雪糕,主打新中式草本概念的中药食品,正在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药食两用有相关规定
根据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
我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目前已有上100种,包括人参、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等,这些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吃的是心理安慰和文化认同
由于有中药背景加持,很多消费者在心理惯性作用下会认为药膳食品多少会对身体有一定好处。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一些年轻人群体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年轻人群体对相关“周边”的需求。
不过,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中药餐饮仍持有清醒态度,不相信偶尔吃一次中药面包、喝一杯中药咖啡,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只是希望借此表达自己的养生态度,即便生活再苦再累,也要抽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药膳食品并非适合所有人
中药首先是药材,除了药食同源的食材外,任何其他药材都不能加入普通食品中。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临床营养学主任医师江涛表示,药膳所用药材必须是国家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物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中的物质(食药同源物质),遵循中医药理论配伍。
只要从药食同源物质目录中选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制作药膳都是安全的。如果使用超过范围的药材,需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用药,且不能对外销售。在施膳时,也要遵循传统中医药膳学的配伍禁忌,包括药食同源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疾病的食物禁忌、孕产妇的配伍禁忌等。
专业人士提醒,“中药+食品”相关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前,须经过严苛的科学验证和审视。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市场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对这类产品“要求严格一些”。对消费者而言,也要保持理性认知,在了解个人体质的基础上享受美味,真正收获健康。
聚 焦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是旧观念
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肝炎通常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一般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乙肝与丙肝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
乙肝在我国仍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肝炎类型。很多乙肝患者曾被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并被告知“不需要治疗”,这是之前陈旧的观念,早已被摒弃。大量研究证明,只要身体内有乙肝病毒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都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各项指标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是治不好的,只能终身携带病毒”也是错误的认识。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乙肝患者能够实现乙肝临床治愈,即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因此,乙肝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定期检查、科学治疗。
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很多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甚至转氨酶都可能是正常的,但丙肝病毒却在悄悄地损伤肝脏。我们呼吁丙肝高危人群,一定要去做丙肝抗体筛查。一旦确诊就及时治疗,以免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反复高热,还伴有喉咙痛......最近,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相继“中招”,感染了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经飞沫、接触和粪口途径传播。
腺病毒传染性强,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感染风险较高。人感染腺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患儿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反复高烧、咳嗽等症状,还可能引起咽结膜热、角膜结膜炎、胃肠炎和腹泻等疾病。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促等症状,要及时带去医院就诊。大部分腺病毒疾病为自限性,轻症患儿一般5~7天左右发热可退,伴随症状随之改善。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人腺病毒疫苗。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人腺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综合来源:劳动午报、极目新闻、光明日报、上海新闻广播、市场监管管理、南国早报、健康中国、合肥疾控等)
来源: 工人日报
019-11-17 11:23
你喝的奶茶里有奶吗?
无糖奶茶真的没有糖吗?
11月12日
福建省消委会、福州市消委会发布
现制现售奶茶开展比较试验
来看40款奶茶比较试验结果
都可、快乐番薯等
4款奶茶一滴奶都没有
85℃、贡茶等4款样品脂肪含量较高
小确茶、奈雪の茶、益禾堂等14款无糖奶茶
糖含量超过建议摄入量25克
1
40款奶茶比较试验
你知道奶茶的
相关配料、营养信息吗
本次比较试验选取福州市20家现制现售奶茶店40件样品,样品主要针对销量较大的珍珠奶茶,购买样品规格均为大杯。
品牌涵盖“喜茶”“奈雪の茶”“一点点”“85℃”等,产品类型包含“无糖”“少糖”“微糖”等,其中实体店购买26款,网络购买14款。
比较试验采集样品情况表
(网购样品为黄色)
2
都可、快乐番薯等4款奶茶一滴奶都没有
你喝的奶茶里有奶吗?
奶茶由茶汤中加入了奶或奶制品调味而成,按《GB/T 21733-2008茶饮料》规定奶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0.5g/100g。
而试验中的20个品牌40款奶茶中,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的仅有奈雪の茶、喜茶、小确茶、木森茶、KOI 5个品牌。29款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低于0.5g/100g,不符合率为72.5%。
其中,都可、快乐番薯2个品牌4款奶茶样品蛋白质检测均低于0.08g/100g的仪器检出低限,未能检出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一滴奶都没有,叫奶茶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蛋白质检测结果表
3
奈雪の茶无糖类样品含糖量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g以下”。
试验中,20款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在21-48g(以蔗糖计)之间,平均为35g/杯。其中有16杯样品的含糖量超过了25g,不符合“膳食指南”建议每日糖摄入量的占比达40%。
若按一块方糖大约是4.5克,奶茶糖含量折算相当于添加10块方糖品牌有贡茶、1点点、都可、奈雪の茶、小确茶、舔杯。
试验也专门针对果糖进行测试,在本次40款奶茶样品中,22款样品未检出果糖,果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样品有:
舔杯(正常糖):19g/杯
沈茶(正常甜):19 g/杯
1点点(正常糖):18 g/杯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正常糖):14g/杯
果糖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8倍,口感清爽又有越冷越甜的特性,现在市售饮料经常添加果葡糖浆或果糖,但果糖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过量摄入果糖容易造成人体脏器内脂肪的沉积,研究表明存在引发脂肪肝、痛风等隐患,果糖摄入量消费者应引起重视。
现在奶茶店一般都销售有不加糖产品,标识为“不加糖”“不另外加糖”“无糖”“微糖”或“少糖”等。
根据相关标准,预包装食品中标称“无或不含糖”的,要求含糖量不高于0.5g/100g。试验对不加糖类20款奶茶进行检测,14款标称为“无糖”的样品,含糖量在1.1-5.8g/100g(以蔗糖计)之间,均不符合国家无糖标志规定。
不加糖类20款奶茶样品检测结果
其中小确茶、奈雪の茶、益禾堂制作的无糖奶茶糖含量甚至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糖摄入量25克。
4
85℃、贡茶等4款样品脂肪含量较高
奶茶好喝?那是因为脂肪能带来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按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不超过60g进行对照,40款奶茶样品的脂肪含量在3.77-40.63g之间,平均为19.57g。脂肪含量较高奶茶有: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无糖)
贡茶格雷奶茶(无糖)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正常糖)
古茗奶茶(正常糖)
这4款所提供的脂肪均在30g以上,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1/2。如果消费者再添加奶盖,脂肪含量还将大幅提升。
奶茶样品的脂肪含量结果
此外,检测中有5款奶茶样品检出含有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169-0.0519g/100g之间。反式脂肪酸若摄入过量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有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建议奶茶经营者调整制作工艺。
5 KOI 、85℃等5款咖啡因含量较高
标准规定奶茶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35mg/kg。比较试验中,38款现制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平均为107mg/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有:
KOI奶茶(大,冰)(全糖):223mg/杯
85℃珍珠奶茶-超级杯(无糖):183mg/杯
快乐番薯琥珀珍珠奶茶(L)(正常糖):173mg/杯
吃茶三千国王珍珠奶茶(不加糖):159mg/杯
KOI奶茶(大,冰)(不加糖):153mg/杯
奶茶样品咖啡因含量结果
建议消费者控制奶茶饮用量和饮用频次,避免咖啡因成瘾和过量咖啡因摄入。
福州市消委会向现制奶茶经营者发出了诚信经营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奶茶经营者应公示奶茶成分表,在奶茶店铺和网络售卖页显要位置标注奶茶成分表或配方(因手工制作定量误差应标明),严格按配方制作,让消费者了解并监督;完善警示性标识,在奶茶店铺和网络售卖页显要位置完善警示标识,根据糖、脂肪、咖啡因、茶多酚等含量对消费者饮用量进行提示,对儿童、老人、糖尿病患者作出警示,不另外加糖奶茶标识为“微糖”或“少糖”字样,防止“无糖”标示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