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茶叶大国,茶文化和茶知识博大精深。古往今来,人人都喝茶,但并非人人都会喝茶,喝茶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2019年,正逢中粮集团中国茶叶公司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网联合中茶公司共同推出茶叶趣味科普系列短视频——《中茶说》。
节目聚焦于科学、合理、恰当的茶知识,通过轻松、时尚的表现手法,将茶叶知识呈传递给大众,同时向公众传播科学饮茶方式,解决人们“为什么喝茶?”“怎么喝茶?”的问题的同时弘扬中国茶饮文化精髓,展现中国茶的独特韵味。
请关注《中茶说》:茶水解药 是真的吗?
大家好,我是茶博士,欢迎走进中茶说。
如今,喝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了,甚至有一些人在吃药时,如果身边没有白水而刚好有一杯茶,就会很自然地直接以茶水送药,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茶叶中含有的成分有近400多种,主要有咖啡碱、鞣酸、儿茶素、多酚类等,当和药物同时服用时,一些物质可以跟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使药物疗效降低。比如,鞣酸能与多种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像“钙剂、铁剂”等结合,发生沉淀,影响药物的吸收;还可以与酶制剂药物中蛋白质发生作用,使药物失去活性;再如中成药类,像黄连、黄柏、麻黄、元胡等成分,也可与鞣酸结合而使药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反应;又如某些抗菌药物,比如“红霉素类”,还可以抑制茶碱的代谢,导致心率加快等。
茶博士提醒您,为确保药效吸收,有益身体健康,请您不要使用茶水服药哦。
国是茶叶大国,茶文化和茶知识博大精深。古往今来,人人都喝茶,但并非人人都会喝茶,喝茶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2019年,正逢中粮集团中国茶叶公司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网联合中茶公司共同推出茶叶趣味科普系列短视频——《中茶说》。
通节目聚焦于科学、合理、恰当的茶知识,通过轻松、时尚的表现手法,将茶叶知识呈传递给大众,同时向公众传播科学饮茶方式,解决人们“为什么喝茶?”“怎么喝茶?”的问题的同时弘扬中国茶饮文化精髓,展现中国茶的独特韵味。
请关注《中茶说》:不同茶类应该如何冲泡?
大家好,我是茶博士,欢迎来到中茶说。
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直接决定着能否泡出一杯好茶,那么应该怎么泡茶呢?
绿茶,水温不宜过高,应选择80-85℃的水,冲泡时间以2分钟左右为好,绿茶以清香、回甘取胜,泡后需立即饮用。
黑茶,强调高温洗茶和高温冲泡。黑茶是后发酵茶,且越陈越香。以普洱茶为例,冲泡时要选择100℃的沸水。
乌龙茶,应选择95℃~100℃的水,2~5分钟为好。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如铁观音等。
红茶,应选择85℃~90℃的水,3~5分钟为好。红茶是全发酵茶,热水能够促进红茶中所含物质的有效溶出,让滋味和香气更浓。
白茶,适宜煮着喝。白茶的茶叶细胞未充分破损,其中内含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煮着喝可使白茶释放出更多有效物质。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悦,饮用方法一般与绿茶相似。
国是茶叶大国,茶文化和茶知识博大精深。古往今来,人人都喝茶,但并非人人都会喝茶,喝茶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2019年,正逢中国茶叶公司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网联合中国茶叶公司共同推出茶叶趣味科普系列短视频——《中茶说》。
节目聚焦于科学、合理、恰当的茶知识,通过轻松、时尚的表现手法,将茶叶知识呈传递给大众,同时向公众传播科学饮茶方式,解决人们“为什么喝茶?”“怎么喝茶?”的问题的同时弘扬中国茶饮文化精髓,展现中国茶的独特韵味。
请关注《中茶说》:成年人每天喝多少茶合适?
大家好,我是茶博士,欢迎走进中茶说。
每个人喝茶的多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主要还是依据个人习惯而定。
喝茶需适量,切忌贪多贪浓哦。对于一个健康成年人来说,每天4~5杯茶是最合适的量,有益身体健康。饮茶过多,体内水分过多则会增加心、肾负担,而且过量饮茶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茶碱”,导致大脑过度兴奋,心跳加快,尿频、失眠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晕、恶心、站不稳的情况;再者,茶水应该以淡为好,若是太浓的茶,喝了之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的现象,还会发生“茶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