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深圳新闻网2024年7月14日讯(记者 程熙 陈颖玑)看书、看展、看剧……这个暑假,坪山以其独有的文艺气息成为大家出行游玩的不二之选。从岗厦北地铁站启程,沿着14号线,一场说走就走的文艺微度假,就在惊喜满满的“宝藏坪山”。
如何探寻到坪山的文化艺术气息?从建筑打卡开始,让我们冲到“台前”,亲身感受坪山这片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土地。
第一站:坪山大剧院
地址:坪山街道汇德路
公交:坪山文化聚落站
云巴:文化聚落站
地铁:14号线坪山广场站
< class="pgc-img">>好剧,就是坪山传递文化幸福的具象载体。从14号线坪山广场站D口出站,步行十分钟就来到了坪山大剧院。舞剧《咏春》、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伦敦西区原版话剧《无人生还》……这个年满五岁的“戏剧方盒”建筑在今年上演了众多好剧。
暑假期间,老少皆宜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歌舞剧《猫神在故宫》;由坪山制造、龙马社原创的“老朋友”话剧《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归来;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为观众带来星光下的戏梦人生……
第二站:坪山美术馆
地址:坪山街道汇德路
公交:坪山文化聚落站
云巴:文化聚落站
地铁:14号线坪山广场站
< class="pgc-img">>毗邻大剧院,“悬浮空中”的坪山美术馆以不同高度分散设置功能区的建筑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坪山的重点文化地标之一,坪山美术馆始终关注着时代社会变迁中科技、媒介、环境、思想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持续不断地推动着深圳、大湾区乃至中国南方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
第三站:坪山图书馆
地址:坪山街道汇德路
公交:坪山文化聚落站
云巴:文化聚落站
地铁:14号线坪山广场站
< class="pgc-img">>坪山文化聚落的最后一块拼图,40米高的“扭扭”坪山图书馆现代感十足。近年来,坪山图书馆持续打造“书话坪山”、“大家书房”会客厅、“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等文化品牌活动,葛剑雄、朱永新、毕飞宇等文化名家频频亮相,为市民带来“家门口”的文化体验。
第四站:亦山品物
地址:坪山街道汇德路
公交:坪山文化聚落站
云巴:文化聚落站
地铁:14号线坪山广场站
< class="pgc-img">>取自马峦山的“峦”字,亦山品物寓意着傍山而居,亦城亦山,方水远而品物相知。作为坪山本土文创品牌,亦山品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创产品集合地,更是一个集图书销售、咖啡茶饮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文创空间。
店内宽敞明亮,空间布局巧妙,夯土墙、穿斗梁等历史元素穿梭其中,营造出一种现代复古的氛围。
第五站: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
地址:马峦街道马峦路1号
公交:坪环地铁站(公交站)
地铁:16号线坪环站
< class="pgc-img">>艺术灯塔、灰色混凝土的“巨人雕塑”、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马峦山下,如今的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集聚创意设计、创新艺术办公,为坪山这一制造业大区提供文化与生产的土壤。
除此之外,坪山有不少优质文化产业资源,国际影视文化城、中孚泰文化产业园等产业园星罗棋布,齐心集团、东部文化等文化企业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坪山文产板块。
第六站:坪山文化馆
地址:坪山街道创景路23号
公交:坪山外国语文源学校站
< class="pgc-img">>坪山文化馆创立6大馆办艺术团,打造了市民才艺秀等十多个群众文化品牌。坪山的“文艺范儿”越来越浓,得益于坪山文化馆为居民带来内容丰富且系统的公益文化活动,为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为这座创新城区积蓄更多的发展动能。
第七站:配套商业设施
漫卷书生活书城
地址:坪山街道汇德路
公交:坪山文化聚落站
云巴:文化聚落站
地铁:14号线坪山广场站
< class="pgc-img">>走出坪山图书馆,“邻居”漫卷书生活书城也在向你招手。书城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书+X”体验空间,将知识、生活、美学融为一体。
意犹未尽的朋友们,不妨探索“坪山城市书房”。结合坪山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和山川自然资源,大万世居、南中学堂、金龟自然书房、大万明新学馆……城市书房被坪山玩出花样,“诗与远方”也不再遥远。
GE bake餐厅
地址:坪山街道汇德路
公交:坪山文化聚落站
云巴:文化聚落站
地铁:14号线坪山广场站
< class="pgc-img">>漫卷书生活书城一楼,我们能找到这家GE bake餐厅。搭配轻松愉悦的社交空间,招牌舒芙蕾、创意轻食简餐,手作小吃等等美食满足每一个挑剔的味蕾。
第八站:坪山益田假日世界
地址:坪山街道深汕路168号
公交:坪山围公交站
地铁:16号线六和站
< class="pgc-img">>从六和站B1口出来,坪山第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坪山益田假日世界”映入眼帘。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与坪山“同岁”的它一直是坪山人的休闲去处和社交主场。
在文化艺术浸润中走进坪山、爱上坪山,为居民的幸福生活不断“加码”。坪山“以文营城”,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涌现着一批具有坪山标识的文化IP。高品质项目、高层次人才、高质量文产共同绘就一幅立足制造业大区特色,探索坪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法龙AI智能眼镜成为警务安防领域“新宠”,在机场、高速检查站等试点应用;大汉正源科技近30项专利提交申请,雷达样机综合评测进入国内外业界前列……台上,科技企业轮番上台展示独特魅力,台下,深创投、屹唐长厚基金、亦庄国投和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等数十家投资机构代表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创业者的介绍,生怕错过了什么,“北京·亦庄全球路演会”的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京津冀平台”)的一个日常工作。
作为开发区服务京津冀的重要平台,京津冀平台成立三年来,吸引60多家入驻机构、80余家社会组织,完成超6亿元实际融资额、实现70多亿元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引进对接超500个项目、现有储备项目500余个,为北京亦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提供支撑,成为北京亦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枢纽、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示范窗口。
服务贯穿创新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关系到中国创新驱动战略能否落地的关键环节。具体到北京亦庄,这个任务更具有现实紧迫性。
作为“三城一区”中的“一区”,北京亦庄承担着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加速三大科学城创新成果在“一区”落地的历史任务。
国家战略落地需要无数环节紧密相联,京津冀平台就是北京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环。
2018年10月9日上午,亦城国际中心高朋满座。
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亚太经济学家史剑道、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经济政策研究工作委员会外籍专家安磊与场上百位企业家、智库成员一道,就中美合作前景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并称华盛顿两大思想库。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现有以央企为主的200多家会员企业。作为知名智库,曾获“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突出贡献奖”。
这次会议是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第十一届聚焦经济热点论坛的一部分。“原来预定出席会议人数50人,但是报名人数到了100多人。”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重庆说。
几年的发展,京津冀平台上引进66家服务机构。机构数量看似繁多,实际每家机构都具有独特服务优势,彼此支撑,初步构建了一个企业创业创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体系。
依托服务机构,京津冀平台聚合网络实现了功能扩展,形成了京津冀平台+联盟(协会)+服务机构+企业的基本格局。
除先后入驻的66家服务机构外,京津冀平台还带动500余家其他服务机构,依托联盟促进会聚集了各类社会组织、各种产业联盟80余家,提供涵盖六大类50余项服务,能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要,总会员企业突破3万,服务、赋能范围超过5万家。
值得关注的是,除线下服务外,线上服务正向多样化、及时性、互动性、立体化方向发展。
在原有互联京津冀网站、中小中心网站、微信公众号、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上,近10个工作微信群、QQ群聚合了数以千计的企业,形成一个个便捷线上服务载体,并正在为企业的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瞄准企业生存痛点求解
“这个平台能让我们与更多投资人、伙伴互相了解,非常棒!”参加完“科技+”项目专场路演会的北京卓唯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任飞翔兴奋地说。
2016年,任飞翔与合作伙伴创立了研发智能无人零售系统的卓唯智公司,作为技术创业者,任飞翔现在迫切需要资本的推动。“当时我们预计无人零售会在三年后成为趋势,没想到会这么快风口就来了。现在,超市、书店、水果店、服装店、奶茶店等,实际上都需要无人零售解决方案。”
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创新创业面临的“一号痼疾”。平台打造的“北京·亦庄全球路演会”正是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来。
2015年启动至今,“北京·亦庄全球路演会”已组织路演活动240余次,路演项目超过1600个,已知有50个项目实际融资超6亿元,另达成意向融资额超30亿元,而尚在沟通中的融资需求额达200亿元。路演会已吸引投资机构1300多家次,共同围绕路演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其中,入驻平台的3只基金(IP基金、明漫克斯基金、英诺基金)投资了9个项目,投资额0.85亿元。
如今,“北京·亦庄全球路演会”已经形成了1+ N协同创新工作机制。1是路演主会场,即京津冀全球路演中心;N是路演分会场,现有18家。
京津冀平台还成立了包括王胜江、毛大庆等资深创业导师在内的百人导师团,通过1对1、辅导会等形式,实现创业经验传承。
企业第二个显著痛点是获取政策信息的手段比较少。
据京津冀平台运营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平台一开始就把政策服务作为重要工作抓手,在完善年度政策汇编、专项政策解读、政策口袋书、线上政策大集、政策园地等相对静态工作基础上,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如政策主题月、平台会客厅、一对一辅导、政策大讲堂、政策进园区、政策分享会、政策高峰论坛等。目前,线上政策辅导微信群就有9个,并开通了400政策服务热线,根据区内企业特点及需求自行编辑出版了各类政策解读汇编20册,免费发放给企业学习使用,政策汇编同步上传网站,方便企业学习应用。
据初步统计,京津冀平台已开展政策培训辅导活动300场,1300余家企业参加,已知近150家企业获批国家、北京市各级资金约5亿元。
四杠杆撬动科技成果转化
开发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这就要求京津冀平台着力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在科技创新服务上。
目前,京津冀平台已摸索形成了四个方面经验,形成了撬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四大杠杆。
搭平台。京津冀平台搭建的电子化设计IP公共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及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平台、灵盾与专利搜索平台等一起,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聚焦知识产权。京津冀平台依托东方灵盾、银龙、中原信达、亦时代等平台上的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领域服务企业,内容涉及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专利维权、专利检索、知识产权布局规划等;促成技术交易。京津冀平台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天合转促中心等平台上的服务机构,服务科技企业1100余家,内容涉及技术合同登记、科技成果对接、校企合作等;推动科技交流等延展性服务。京津冀平台依托京优文化、灿芯创智等平台上的服务机构,开展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科技交流等服务。现已为北京亦庄近100家企业申请首都科技创新券585万元;组织9位院士参与“工程院士调研亦庄IC企业”活动。
目前,通过京津冀服务平台,正在形成智库高地和一批智慧成果,京津冀平台上的机构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超过30项,开展了16项重点研究课题,其中,就包括北京市科委“关键IP核公共平台建设与服务”课题、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14nm产学研通用共享IP平台建设”课题、国家01科技重大专项“IP公共服务平台”课题。
立足亦庄赋能京津冀科创
去年底,京优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愈发忙碌。对王波来说,2018年是丰富充实的一年。主业上,公司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等18家企业提供了高质量工业设计服务,为37家企业提供了文创设计服务。其中,为北京亦庄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提供了开幕式LOGO设计、主视觉图设计、宣传册设计等服务,得到领导、职工群众广泛认可。
“2019年,公司将继续凭借在文创产业服务和设计服务方面的优势,依托浪尖集团在工业设计产业链上的资源、平台,为北京亦庄及京津冀地区企业提供产品规划、设计研发、后端制造、品牌营销等一体化高端综合设计解决方案。”王波表示,他们也要为北京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尽一份力。
而京优文创公司只是京津冀平台众多服务机构服务北京亦庄、服务京津冀、服务北京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
京津冀平台服务机构立足北京亦庄、服务京津冀企业创新,正产生澎湃动力。三年来,京津冀平台及平台上的服务机构立足服务北京亦庄内企业创新创业,取得了丰富成绩,有力促进了北京亦庄产业升级。
京津冀平台入驻机构之一的联盟促进会,自入驻平台以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服务企业30余家;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服务企业60余家;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加州华人生物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180余位嘉宾出席……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结合日益紧密。同时,为邯郸市开展产业评估、产业链图研究,并协助落地实施产业规划,促成智力成果输出。此外,还有灿芯创智助力京东方与中芯国际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合作,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联合北京大学研发试验服务基地与京东物流对接,亦庄材料基因研究院与京东方合作开展玻璃基超声指纹识别芯片项目等京津冀平台服务机构直接对接的合作。
疏解非首都功能中,促进疏解转移促提升,成为京津冀平台的另一大亮点。
三年来,京津冀平台转移疏解储备项目500余项,既有北京亦庄内转移疏解项目,也有津冀开发区推介项目,比如尚品粮源去农残项目、小型民用直升机项目、大健康产学研项目等。
如今,京津冀平台及平台上服务机构已促成产业合作对接超过50项。既有协助饶阳、安平、冀州企业申请国家贴息贷款2.5亿元这样的“企业+政策”项目,也有北京亦庄生产企业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合作、亦庄众联·保定创新园这样的“企业+企业”项目。此外,京津冀平台及合作伙伴组织京津冀服务活动超过100场。其中,“走进京津冀开发区”系列活动涵盖了40个津冀地区开发区,以及组织京津冀地区企业管理培训班、路演、展览、考察等形式丰富的活动。
转出去,也引进来。
初步统计,京津冀开发区联盟、联盟促进会、清华校友总会、洪泰创新空间等直接、间接引进项目近百个。“京津冀平台已成为北京亦庄汇聚公共服务的高地,企业交流对接、协同互助平台,已成为北京亦庄的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不久前,德勤中国对京津冀平台做了一次系统评价。
“京津冀平台建设的初衷是通过提升亦庄开发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优化产业链条、引导产业资源合理流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围绕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平台集合了高质量服务资源,引入了高水平服务机构,在推进智力资源高地建设、产业项目对接、优质项目挖掘、项目融资落地发展及京津冀区域协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期,面对亦庄新城建设、开发区‘四区一阵地’的新形势,京津冀平台功能定位需要树立国际视野,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模式,强化资源协同,成为开发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的强有力支撑。”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创新推进委员会主任高铁生做如上表述。
未来什么样?目标已经锁定:到2021年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将全面建成,京津冀平台成为北京亦庄及京津冀周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服务支撑。(一鸣)
来源:光明网-科技频道
庙会市集、游花市灯会、观演出展览、赏美食美景……2024年春节假期,北京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春节期间,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77.4亿元,同比(农历同期,下同)增长36.8%,较2019年增长64.1%。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44.2万人次。据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外来游客消费金额、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1%和26.9%。
生活必需品市场量足价稳
春节假期,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场量足价稳,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货源组织和调运,新发地市场2000余家商户留守营业,保障节日期间市场供应。主要连锁超市、生鲜电商企业按照日常2倍以上规模加大外埠直采,全市18家重点连锁超市700余门店正常营业,方便市民购买。主要商业服务业企业加强人员调配,采取补贴、奖励等措施,鼓励外地员工在京过年,保证节日期间员工在岗率。
各保障企业春节期间不打烊。美团外卖、小象超市等即时零售备足货品、提升运力,“饿了么”加大蓝骑士奖励增强年节保障,叮咚买菜联动线下10余家知名餐厅、酒店推出经典年菜礼盒包邮到家,盒马鲜生“年菜先到家”服务便捷高效,水果、蔬菜、肉禽蛋类商品位居重点外卖平台热销品类排行TOP3。
各餐饮企业推出到店自取、年菜礼盒、外烩到家等方式,满足多样用餐需求。家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宣传动员、组织慰问、现金补贴等形式激励人员留京服务,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与外省劳务输出基地建立合作,全力保障春节家政需求。顺丰、邮政、三通一达等多家快递公司正常运营,菜鸟速递推出年前坚守红包、年中留守激励、年后返岗激励,有效保障假期寄递服务。
新春消费“热辣滚烫”
北京年货节线上线下齐发力。“云购品京味儿·乐享中国年”北京网上年货节携手电商平台推出年货礼盒定制、年货好物推介等多样体验,联动金融机构发放数字人民币优惠券、专品类消费券,组织企业推出健康消费品、海外优质年货,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京东平台百亿补贴、满减优惠、直播专享覆盖全品类商家、多种类商品,燃爆新春市场。物美超市“年货市集”、盒马鲜生“万市大集”热闹非凡,工体“年货博览会”、农展馆“老北京年货大集”汇聚文创新品、年货精品,丰富新春供应。
市商务局联动文旅、体育等部门和各区政府,以“京彩过年”为主题构建惠年节、享年味、品年韵、玩冰雪四个活动板块,推出“年货节”“火锅节”“家庭园艺嘉年华”“快乐冰雪季”特色活动,带动全市各类市场主体举办活动1000余项,持续丰富假日消费体验。
2月11日,大年初二,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场馆外举办“冰丝带冰雪狂欢季”,游客们体验冰雪游乐设施。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西城区统筹2000万元资金联合“西城消费”平台加大汽车、餐饮等消费券投放力度,经开区“约惠新春 乐购亦城”主题活动携手区内重点企业发放千万元消费券,多重好礼打造“京味儿”春节。各大银行、金融机构推出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支付立减活动,让利消费者。王府井百货“龙年限定红包”畅享嗨购,朝阳合生汇“新春福袋”添福迎新,八达岭奥莱“领红包”“抽好礼”诚意满满,新世界百货、大悦春风里、首创奥莱消费满减、满额赠礼、超低折扣活动满足市民实惠过年需求。
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CBD商圈、王府井商圈客流量分别突破200万人次、100万人次。
重点商圈客流稳步回升
贺岁主题“龙”重登场,释放假日消费潜力。王府井商圈“四方平安”“锦绣龙年”美陈装置、东直门商圈“龙年新春对联”“龙形卡通气膜”景观小品、崇文门商圈“吉祥物龙咚咚”多样龙年主题布景添彩假期生活。朝阳大悦城“龙形装饰”腾空飞跃,大悦春风里“巨龙花灯”绚烂夺目,富力广场“跃龙门”装置丰富景观效果,槐房万达“龙行千里舞龙秀”营造浓郁年味儿。“水立方”1000平方米巨幅“吉祥龙”景观、“鸟巢”黄红两色光影秀、“冰丝带”新春龙游动画带来极致视觉盛宴。
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地安门外商圈、隆福寺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69.7%、62.3%。
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六,北京南锣鼓巷游客爆满。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特色首店引领新春消费风尚。库迪咖啡旗下茶饮品牌“茶猫”全国首店入驻合生汇,主打健康实惠。方所书店北京首店亮相五棵松万达,融合多元文化业态,再添春节休闲好去处。璞素家居北京首店落地POLPAS北辰荟,新中式家居与店铺空间设计带来极致美学享受。北京首家华为旗舰店落户王府井步行街银泰in88大厦,科技创新加持赋能新春消费。无印良品北京首家旗舰店、the Roll’ING瑞士卷北京首店、东方令北京首店落地朝阳大悦城,场景焕新注入假日消费新动能。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朝阳合生汇、荟聚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1%、12.9%。
璀璨灯光扮靓京城,点燃夜间消费热情。运河商务区灯光秀巧妙运用光影艺术流光溢彩,亮马港湾3D裸眼投影秀引市民游客驻足留影,滨水夜景全面开放,灯光变幻、激光投影展现绚丽璀璨夜景。温榆千灯会400亩超大空间展出千组彩灯,联名推出限量版文创好物,打造多元夜间消费场景。王府井、西单、前门、三里屯、国贸等20余处商业街区及商场周边呈现“组团式”特色景观,奥林匹克中心区、蓝色港湾、什刹海、延庆海坨山等冰雪运动场所悬挂灯笼灯饰,“中国红”“冰雪蓝”交相辉映,点亮新春夜空。
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CBD商圈、亚奥商圈、王府井商圈夜间客流量分别达105.5万人次、60.1万人次、41.9万人次。
老字号挖掘传统品牌消费潜能
菜百首饰推出的“抱抱龙”“小龙多多”足金饰品、“圆圆满满”吉祥金钱等龙年新品,造型精致,款式多样,受到消费者青睐,春节期间龙元素黄金饰品、龙年生肖金条热销。
内联升“龙行龘龘”龙角千层底布鞋温暖时尚,生肖宝宝鞋俏皮可爱,传递美好寓意。瑞蚨祥新中式男装童装、红都旗袍融合龙元素,喜添节日氛围。全聚德手工片制烤鸭礼盒还原堂食口味,稻香村京城颂福、饽饽匣子等年货糕点匠心独运,张一元龙毫新品、吴裕泰京粹红韵红茶爆款上新,天福号限定款“金龙献瑞”礼盒、义利龙年特定礼盒忆年俗品年味。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菜百、吴裕泰、稻香村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9%、24.5%、23.5%。
“冰墩墩”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闪亮登场广受欢迎,近百款“龙主题文创商品”、十款“北京礼物”创意新颖,寓意美好祝福。
国家博物馆龙年日历火爆出圈,故宫淘宝店“龙年福筒”销量过10万,“有龙则灵”新款台历销量超6万,国家图书馆“龙来运转”系列产品融合中华传统文化邂逅经典。各商业品牌纷纷上新中国龙元素商品,资生堂旗下品牌CPB携手中国景泰蓝工艺大师,结合“玉龙觿”设计灵感推出龙纹包装焕新礼盒,Bottega Veneta融合龙鳞、龙尾元素致敬中国传统文化。阿玛尼龙年主题服饰、耐克龙年运动系列、波司登龙年配色羽绒服诠释中国风尚,走俏新春销售。春节期间,重点电商平台美妆护肤类、运动户外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0.6%、8.9%。
2月15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小朋友正在现场观看鱼拓的制作过程。非遗体验项目、国潮文创、传统手工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们带来别具一格的新春体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餐饮消费火热升温
今年春节,年夜饭市场呈现“菜品多、人气旺、销售火”特点,旺顺阁“鱼跃龙门宴”“龙凤呈祥宴”匠心打造经典美味,东来顺“祥瑞满堂宴”“龙腾四海宴”涮肉套餐温暖寒冷冬日,护国寺小吃“招财进宝、龙、鱼”图案特色年货小吃传承地道京味儿,仿膳饭庄年夜饭延续“御膳”特色、传承宫廷风味,全聚德、丰泽园多款“全聚团圆”“金龙纳福”“金龙献宝”等寓意吉祥的年夜饭套餐满足市民就餐需要。同春园“福满园礼盒”样式繁多,紫光园“花开富贵礼盒”“牛气冲天礼盒”心意满满,眉州东坡福宴、家宴礼盒支持定制丰富选择,萃华楼熟食、面食年货礼盒备受青睐,华天旗下同和居、同春园、马凯餐厅等半成品年菜礼盒销售火爆。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52.6%、35%、33.1%。
美食活动特色满满,假日餐桌烟火升腾。“北京火锅美食文化节”、丰台区“暖冬饮品节”、昌平区“阳坊涮肉美食节”热力持续,打造红火京味儿年。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联动全市十余重点商圈、百企千店开展“龘龘”新春美食嘉年华活动,“2024年北京人喜爱的年夜饭榜单”投票人气攀升,截至2月17日中午12时,年夜饭榜单投票数近450万;年味儿美食消费地图汇集年货礼盒、时令美食,擦亮首都餐饮消费新名片。西城区“京美年味儿”主题活动组织重点餐饮企业发放线上消费券,开启舌尖美味之旅。门头沟区“美食过大年”奉上打卡地图、打卡活动,推动“美食+”跨界融合。
全市电影票房累计超2.5亿元
假日期间,全市推出营业性演出3500场,涵盖戏曲、话剧、儿童剧、音乐会等十余类别,多元形式打造春节演艺精品。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上演《卡门》《红楼梦》《舞之魂》等37台77场,舞出经典佳作,奏出动人旋律。首都剧场、中国儿童剧场上演话剧《正红旗下》、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彰显首都深厚历史文化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目展演季推出量多质优的百余场演出,梅兰芳大剧院贺新春系列演出、长安大戏院经典京剧剧目展演奉上高质量艺术盛宴,正乙祠戏楼、吉祥大戏院等推出50余台精彩演出,三里屯爱乐汇、颜料会馆等演艺新空间带来千余场小型音乐会、曲苑杂坛、脱口秀,文化惠民欢喜过大年。春节期间,电影《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热映,灯塔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12时,全市票房累计超2.5亿元。
商文旅体融合互促,全市微度假目的地、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文商旅融合集聚区联合推出130余项节日活动,260余家酒店开展近400项特色年味儿体验,升级新春消费。门头沟檀谷“新春祈愿季”推出艺术灯展、舞龙舞狮活动,打造微度假消费地标。古北水镇龙年新春主题游开展日月岛吉市、巡游表演、花式祈福特色活动,焕彩冬日生活。“品读建筑”“工业遗产”主题游满足研学需求,“暗香浮动”“胡同深处”特色线路打卡引驻足,25条乡村旅游线路围绕住民宿、玩冰雪、过大年主题,推介京郊特色旅游资源,畅享美好假日生活。据银联商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文化娱乐类消费同比增长30.7%。
2月10日,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在龙潭公园盛装开场。演员在庙会上巡演秧歌舞。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此外,传统庙会春节期间全面恢复,“地坛庙会”汇集非遗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传统小吃等,再现京城老牌庙会风采。“厂甸庙会”推出传统花会、剧目演出、旧书展卖等文化活动。“大观园庙会”主打红楼特色,通过环境布置打造沉浸式游园体验。“石景山游乐园庙会”集合花车巡游、欧式城堡等异域风情及“老北京记忆”京味儿文化展满足游逛需求。京城传统花会游园活动异彩纷呈,颐和园“傲骨幽香”迎春文化展展出百年树龄梅桩、展现宫廷插花技艺、制作年宵花艺,打造龙年盛世春意盎然景象。玉渊潭公园早樱绽放,营造满园春色花开正浓的喜庆祥和氛围。据银联商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旅游售票类消费人次、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5%、11.2%。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