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峡234培训网网址:https://www.peixun234.com
三门峡项目管理培训信息大全网址:https://www.peixun234.com/sanmenxia/xiangmuguanlipeixun/
三门峡项目管理培训信息发布网址:https://www.peixun234.com/fabu/
234培训网(三门峡站)-三门峡培训信息查询与发布平台,网站涵盖了各种培训类型,包括项目管理培训、职业培训、电脑培训、文体培训、学历教育、外语培训、设计培训、留学、MBA管理培训、创业机会、餐饮培训、技能培训、其他分类。等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培训需求。同时,培训网还提供了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培训动态等多项服务,让您更好地了解和培训相关的信息。
三门峡培训网内容分类介绍:
三门峡职业培训
会计从业培训、资格认证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执业医师培训、导游培训、文秘培训、报关员培训、司法考试培训、翻译资格考试培训、建筑地产类培训、监理师培训、资产评估师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教师培训、保健按摩培训、美容美发培训、手机维修培训、主持人培训、教练员培训、中医培训、半永久培训、电脑维修培训、家电维修培训、相机维修培训、注册税务师培训、统计从业资格培训、审计师培训、注册会计师CPA培训、初级会计职称培训、中级会计职称培训、高级会计职称培训、一级建造师培训、二级建造师培训、安全工程师培训、物业管理师培训、房地产估价师培训、房地产策划师培训、消防工程师培训、旅游管理师培训、纹身培训、微整形培训、美甲培训、化妆培训、执业护士培训、小儿推拿师培训、催乳师培训、育婴师培训、产后恢复师培训、早教师培训、经济师培训、律师培训等培训信息。
三门峡电脑培训
短视频运营培训、PHP培训、JAVA培训、CAD培训、软件工程师培训、网络工程师培训、Cisco认证培训、微软认证培训、Oracle培训、网络营销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办公应用培训、电脑维修培训、app开发培训、游戏开发培训、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培训、数据库培训、软件水平考试培训、计算机职称考试培训、影视制作培训、嵌入式开发培训、ERP与CRM培训、软件开发培训、软件测试培训、IT认证培训、办公自动化培训、硬件技术与维修培训、电商运营培训等培训信息。
三门峡文体培训
乐器培训、舞蹈培训、播音主持培训、声乐培训、美术培训、棋类培训、球类培训、瑜伽培训、表演培训、武术培训、跆拳道培训、散打培训、游泳培训、摄影培训、插花培训、书法培训、园艺培训、滑雪培训、马术培训、攀岩培训、礼仪培训、演讲口才培训、普通话培训、艺考培训等培训信息。
学历教育
远程教育、考研培训班、成人考试培训、学历班招生、专升本培训班、自考培训班、在职研究生培训、考博培训、在职博士培训、民办教育、高考培训、
三门峡外语培训
英语培训、日语培训、韩语培训、法语培训、德语培训、俄语培训、西班牙语培训、葡萄牙语培训、泰语培训、小语种培训、雅思培训、托福培训等培训信息。
设计培训
平面设计培训、室内设计培训、服装设计培训、网页设计培训、建筑设计培训、模具设计培训、广告设计培训、景观设计培训、色彩搭配培训、包装设计培训、家具设计培训、园林设计培训、形象设计培训、会展设计培训、动漫设计培训、珠宝鉴定培训、装饰装潢设计培训、其他设计培训等培训信息。
三门峡留学
美国留学、加拿大留学、日本留学、澳洲留学、德国留学、英国留学、法国留学、韩国留学、新加坡留学、马来西亚留学、俄罗斯留学、荷兰留学、西班牙留学、新西兰留学、意大利留学、瑞士留学、其他国家留学等留学培训信息。
三门峡MBA管理培训
MBA培训、EMBA培训、项目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财务管理培训、酒店管理培训、员工培训、销售培训、其他管理培训等培训信息。
三门峡创业机会
微商加盟、产品代理加盟、餐饮加盟、奶茶店加盟、网店加盟、美容保健加盟、零售加盟、教育培训加盟、干洗加盟、服装加盟、快递物流加盟、母婴用品加盟、汽车服务加盟、旅游/票务加盟、建材加盟、家具加盟、礼品饰品加盟、农业养殖加盟、箱包加盟、幼儿玩具加盟、啤酒加盟招商、私家影院加盟、理疗养生店加盟、中医诊所加盟、其他加盟等商机信息。
三门峡餐饮培训
厨师培训、营养师培训、小吃培训、制冷工培训、西餐培训、中餐培训、奶茶培训、面食培训、茶艺师培训、咖啡师培训、烘焙培训、健康管理师培训、烧烤培训等培训信息。
三门峡技能培训
月嫂培训、电焊工培训、技工培训、电工培训、数控编程与机床培训、车工钳工培训、汽修培训、电梯工培训、架子工培训、挖掘机培训、特种作业操作培训、塔吊操作培训、叉车培训等培训信息。
三门峡其他培训
其他培训、驾校学车、技校招生等培训信息。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若有变动以网站公告为准。
河报·豫视频记者 闾斌
近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三门峡市文广旅局获悉,随着五一假期来临,三门峡多家景区也推出了极具趣味性的景区活动,丰富假日生活。
具体内容如下:
(1)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
4月2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举办以“稻草人王国”为主题的欢乐之旅。“五一”期间,还将有巨型稻草人、美食街、露营基地、萌宠乐园、水滑、丛林探险等特色项目等您来。
(点击图片放大看↓↓↓)
(2)仰韶仙门山:
一、主题活动:
(一)山水实景演艺
1.陶香洞天·黄帝迎宾
2.陶香洞天(周边区域)—侠客猜拳—运气
3.登山口小木屋处—飞黄腾达登山茶—正气
4.五福仙门—仙人赐福—福气
5.熊猫驿站—坡仙对诗—才气
6.揽月台—常羲戏月—喜气
7.醉云亭—仰韶九粮—财气
8.仙鸿桥—惊鸿一舞—勇气
9.游客中心—古风网红舞蹈—人气
(二)玫瑰花艺术节
1.地址:锦华苑
2.活动形式:玫瑰花园打卡互动,主要包括玫瑰花主题饮品、纪念品、食品、工艺品等。
二、优惠政策:
(一)4月15日至4月22日免门票(需购买5元保险),仙鸿桥半价
(二)4月20当天,凭渑池县、义马市身份证免门票(需购买5元保险)+仙鸿桥+旱滑
(三)4月23日至5月31日工作日买门票送仙鸿桥
(四)3月26日至6月25日门票+景交=78元/人(须在仙门山微信服务号购买)
(五)3月26日至6月25日门票+景交+林海飞船+仙鸿桥=158元(需在“仰韶仙门山”微信服务号购买)
(3)高阳山温泉国际度假区:
1.五一特惠:
138元温泉门票含一顿价值38元的自助餐
2.抖音活动:
亲子票一大一小 99元(售卖截止4月27日,五一期间可以使用)
亲子票二大二小188元(售卖截止4月27日,五一期间可以使用)
全场单人票79元(售卖截止4月27日,五一期间可以使用)
(4)双龙湾旅游度假区:
4月29日至5月2日,双龙湾旅游度假区将举办“河畔星空篝火晚会”。每个晚上篝火不停,欢唱不止。放河灯环节也不能少,将满怀的心事和愿景托付其中,将河灯轻轻送入水中,一起看它渐渐飘远。
(5)汤河温泉美食节:
活动时间:4月29日至5月3日
活动内容:
1.购温泉门票送豫西大峡谷门票,五一假期可使用。
2.购温泉门票送网红奶茶,大人、儿童均赠送。
3.住客房,送美食代金券
(6)豫西大峡谷:
五一漂流激爽狂潮席卷而来,水流急缓交错,峡谷连环险滩。今年的第一场漂流,你想约谁来?
首漂价格:99元/张
售票总量:3000张
购票说明:
1.此票需提前3小时抢购,购票时需如实填写个人有效信息;
使用说明:
1.此票专人专用,外借他人无效;
2.此票限单人单次使用,有效期截止至2023年5月3日;
3.此票含景区门票和漂流票费用,其他项目费用自理;
4.使用时需持个人身份证原件,到景区售票处核验信息。
开漂福利
漂流卡价格:198元/张
售卡总量:限售1000张,售完即止
使用时间:4月29日至6月18日
购票说明:
1.此卡需提前6小时购买,购卡时需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使用说明:
1.有效期至6月18日,逾期作废;
2.每日可漂一次、周末节日假通用;
3.仅限门票和漂流,其余费用自理;
4.电子证件、临时身份证无法使用;
5.使用此卡必须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售票处换票;
特别提示:
1.特惠漂流月卡一经售出,概不办理退费、更名手续,请慎重购买;
2.1.2米以下、60周岁以上不能参加漂流,1.2米以上儿童购此卡不再享受二次优惠。
-7107999(7)豫西百草园:
“五一”的豫西百草园,除赏花外,还能这样玩:
(一)山中游乐场
百草园内游乐场有彩虹飞碟、网红桥、丛林穿越、极速滑索、攀爬世界、儿童乐园等娱乐项目。
(二)游古村·忆乡愁
坐落在豫西百草园中部的“豫西古村”,是50年代至70年代的豫西古民居村落,后经景区修复,如今依然向世人展现“她”的历史与古朴。
(三)追忆岁月 重温经典
有百草园必有三味书屋,村委广场旁的三味书屋,玩累了在此看本书、喝杯茶,也是惬意无比。光阴故事展馆陈列有40年代至80年代的老收音机、电视机、唱片机、照相机,让你追忆岁月、重温经典。
(8)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G30连霍高速灵宝出口南2公里处,有道德天书、老子像、鸡鸣台、飞云瀑等20余处主要景点。
三门峡地区居民持本人身份证享受门票半价(38元/人)优惠政策。
(9)娘娘山景区:
1.优惠政策
4月21日起在景区售票口关注娘娘山景区官方抖音号可享受门票半价(20元/人)。
2.登山观瀑50元套票:
4月21日起单人50元登山观瀑套票政策 (单人50元登山观瀑套票包含:原单人40元门票、单程车票30元、玻璃滑道观景台30元、10元登山保险费、小秦岭地质博物馆参观门票),另凭套票在景区长青山居点餐 (送一菜一汤)。
3.长青山居138元套票:
4月21日起138元套票(长青山居138元套票包含:长青山居准三星188元标准间一宿、原单人40元门票两张,20元二人登山保险费),另凭套票在景区长青山居点餐(送一菜一汤) 并免停车费。
4.长青山居158元套票:
4月21日起158元套票(长青山居158元套票包含:长青山居准三星188元标准间一宿、原单人40元门票一张、单人单程车票30元、玻璃滑道观景台30元、10元登山保险费、小秦岭地质博物馆参观门票),另凭套票在景区长青山居点餐(送一菜一汤)并免停车费。
(10)燕子山景区:
来燕子山登高,临流意远,负氧离子充沛,寻绿赏花间还能收获好心情。
五一期间(4月29日至5月3日),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入园需单独购买5元保险)。
(11)荆山黄帝铸鼎原景区:
荆山黄帝铸鼎原景区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奠定邦国,铸鼎铭功,驭龙升天的地方,也是海内外华夏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缅怀圣德、领略黄帝文化、上溯华夏文明起源的旅游观光圣地。铸鼎原东西的沙河、阳平河二水两侧散存着50余处黄帝时期的文化遗址,其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庞大、包含之丰富、器物之精美全国罕见。
五一期间(4月29日至5月3日),对全国游客免门票。
(12)亚武山景区:
五一期间(4月29日至5月3日)门票优惠政策:
1.灵宝地区居民凭本人身份证实行门票半价(15元/人)优惠政策。
2.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全日制大中专学生(凭学生证)五折优惠(15元/人)。
3.身高1.2米(不含)以下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人民警察、国家消防员、跟团导游(凭有效证件)、60周岁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卡,实行免门票政策。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三门峡运营中心审核
020年1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
行走黄河看巨变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个月之后,本报“2019行走黄河大型融媒体报道”启程,历时40天。
采访组一路看发展、写变化、说成就,沿途就黄河流域防洪、治污、水土治理、水资源协调及文化传承等话题发出融媒体报道180余篇,总访问量破亿。
这是相隔20年,本报再度组织“行走黄河”采访报道。回首1999年,采访组从黄河入海口出发,溯河而上,终抵青海黄河源。这次,采访组从青海玛多海拔4610米的牛头碑出发,辗转沿黄9省区30个地市50多个县区,行程近万公里,顺流而下直到入海口。
再次用双脚丈量长河,气象万千满目新:黄河之变中最美的是生态,最甜的是脱贫,最令人充满信心的是沿河各地求解高质量发展。
1999年,采访组写下的文字很沉重:入海口“宽广的河床,如今只剩下丝丝缕缕的细弱小溪”;黄河源头生态失衡……
当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实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下游全线恢复过流。还是这一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延安落下第一锄。
大河滚滚向前,治河步履坚定。此后20年,黄河干流再未断流。
在上游,黄河源头的牧民变身生态管护员,三江源治理、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破冰,玛多县的湖泊数从1800个恢复到5849个;四川若尔盖、宁夏沙坡头等地科学治沙,腾格里、毛乌素、库布其沙漠扩展得到有效遏制;内蒙古乌梁素海,过去15年间累计生态补水近23亿立方米。
在中游,水土治理持之以恒。近20年中,平均每年拦截入黄泥沙4亿多吨,250多万农民逐步脱贫;黄土高原打下5万多座淤地坝,不仅防洪拦沙,更让老乡们有了活命田、金饭碗;河南三门峡打响绿色保卫战,小秦岭金矿矿权全部退出——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洗”清黄河。
在下游,河南、山东黄河滩区群众圆了安居梦;从保证岁岁安澜,到向往美好生活,黄河畔处处谋划脱贫计、念好致富经;如何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让黄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正在成为沿岸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发展,就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给了黄河沿线前所未有的机遇——“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2020年1月3日《人民日报》13版
听,人与长河的交响
序曲
“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之水天上来——天,在高处不胜寒的青海。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在玛多县先后穿越两大水源补给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向下游地区奔腾而去。“鄂陵湖出水口断流8公里,出水量只有每秒0.001立方米。”1999年,黄河源头断流的消息,震惊全国。这一年初夏,本报“行走黄河”采访组从黄河入海口溯源而上,长途跋涉34天,目睹黄河入海处断流、源头河床裸露等景象,一路发回数十篇报道。
咆哮万里、奔流千年的黄河,还能重现大河浩荡吗?
20年后的深秋,本报“2019行走黄河”采访组重攀玛多县海拔4610米的牛头碑,极目黄河源。扎陵、鄂陵“姊妹湖”碧波浩荡,鹰击长空,野驴奔逐,万类霜天竞自由。
顺河而下,尽览长河巨变。
黄河水清了,护河人拼了。“河官”们扛使命担当、探保护路径,源头牧民转型生态管护员,治沙人扮绿腾格里沙漠,大青山的挖山工反哺母亲河,绿色长城变“银行”,“绝地”做活水文章……
18天,4000公里,黄河上游段采访覆盖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的16个市州24个县(区、旗)。时隔20年再次行走,记者深切体会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河之福,人之福。从“治”河,到“福”河,人与长河的关系,出现古今未有之变,奏响相惜相亲的新乐章。
乐章一
冲突·和解
沿着鄂陵湖巡护完草原,尔杰仁增回家了。
温暖、齐整的毡房里,妻子烧好了热奶茶,揉好了青稞面,为他驱走寒气。幸福的小日子,让尔杰仁增觉得格外舒心。
然而,12年前移民搬迁时,他可难受着哩!
怀揣安家费,拉扯着妻女,与世代牧户身份诀别。“草都被牛羊和沙鼠啃没了,草场成了黑土滩,沙尘暴比刀子还狠,终年积雪的布青山都摘了‘雪帽’……”
难受的还有曲洋才让。
当乡干部多年,他熟悉玛多的山山水水:河源的大湖小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上世纪80年代,当时人口不到一万的玛多激增上百万头牛羊,也让它一时因牧民人均收入全国第一赢得“首富县”的名头。
生态透支,虽说发展速度上去了,但大自然的报复也来得快:七成草场退化,黄河源地区年均降水量从以往的326.3毫米骤降至2003年的24.1毫米,湖泊数从4077个锐减到1800个。
“县城15口水井,只剩6口能出水,得跑到河边凿冰取水。”守着河源没水喝,曲洋才让急得上火。
一滴,一滴,又一滴……三江源漫天皆白,晶莹的冰川泛着神奇的蓝光。冰凌滴下的雪水,汩汩汇成小溪,小溪又汇成小河,一路向东涌流。
在冰川前搭帐篷住了一夜,青海汉子李晓南听着那涓滴而下的声音,忘了海拔,忘了头痛,心中满是敬畏,那是无比澄澈的大江大河之源啊!
2005年,他被调入一个紧急成立的新机构——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专职副主任。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对“中华水塔”的应急保护开始了。
这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
包括玛多在内,青海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面实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移民搬迁、工程灭鼠。
“治不好三江源,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李晓南直言。
“退化草场全部禁牧,占全县3/4。”10年前,时任黄河乡副乡长的曲洋才让亲历河源大移民,“先后搬迁585户2334人,一半牧民远走他乡。”
“十帐五空”,尔杰仁增们的“出河源记”充满无奈。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冲突,写在玛多大起大落的发展抛物线上。
刚履新的李晓南,3天没敢上班,“躲家里,冲墙上的地图犯难”。
一期工程,难在“点多面广项目杂”:点多,涵盖4州17县市,怎么统筹?面广,牵涉发改、林业、农牧、环保等多个委办厅局,如何协调?项目杂,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22项工程1041个子项目,谁来落实?
面壁后的李晓南找到“牛鼻子”:建章立制,让一张“施工图”管到底。
“三江办”扮演起“总承包”,工程一干就是10年。2015年一期工程竣工时,三江源各类草地产草量提高30%;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相当于560个西湖!
李晓南10年间往黄河源头跑了不下20趟,揣着指数攀升的血糖仪,每天打胰岛素……
如今,“千湖之县”玛多重生了,湖泊数量创下历史新高:5849个。
2015年底,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审批。改革理念一脉相承:成立国家公园,让一块牌子管到底。
转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任局长,李晓南投石问路,“社会管理归地方,生态就归管委会。”
曲洋才让也在适应新角色——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局长。“县森林公安、环境执法、国土执法、渔政执法、草原监理等整合成一家,形成了合力。”
体制性冲突逐步化解,人与河源的关系也重新定位。
放下牧鞭领工资,包括尔杰仁增在内的2559名牧民当上了生态管护员。“姊妹湖”畔熟识的一草一木,他要严格监测,还要严防盗猎盗采。他的手机摄影水平越来越高,“拍到了不少藏原羚、藏野驴、斑头雁呢!”
生态管护员微信群里上传了一张久未露面的雪豹照片,李晓南不知向多少人展示分享过。雪豹、灰熊有时去牧民家偷嘴,伤了牛羊,牧民也体谅,“那是国家保护动物,金贵着哩!”
生态管护员“户均一岗”全覆盖,昔日的河源生态索取者成了生态守护者,分享生态红利。
人与河,开始和解。
图①:冬季的青海贵德县黄河湿地成了生机盎然的“天鹅湖”。新华社记者 张 龙摄
图②:本报“2019行走黄河”采访组在青海玛多县黄河源头牛头碑。资料图片
图③:甘肃兰州水车博览园。新华社记者 陈 斌摄
图④:甘肃景泰县龙湾村不少村民通过在黄河石林景区赶“驴的”,实现脱贫致富。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乐章二
治理·反哺
命运仿佛跟唐希明开了个玩笑。
铆劲考上大学,“是心里藏个念想,逃出老家这穷地方”。
临到毕业分配,结果是:唐希明,回宁夏中卫,治沙去。
打开卫星地图,黄河“几”字形的西北角,触目惊心的黄——那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
“风沙最烈时,距离中卫城区不足4公里。”沙临城下,在黄河北岸,沙暴袭来时甚至有人丢了命。
腾格里、毛乌素、库布其……世上没有哪条大河,如此迫近荒漠化威胁。
唐希明拎起“干”字杵,一板一眼演示他发明的“造林神器”。“用底端卡槽卡住柠条根,手压上横杆,脚踩下横杆,往沙里头一杵,一棵树就种成了。”他咧着嘴笑。
上手一试,记者秒变种树高手。这玩意儿比用铲子在沙里挖坑容易,好栽;下横杆可作标尺,确保树苗扎进湿沙深处,好活;省劲易学,好用。
“三好神器”拿了专利,正广泛推广,唐希明可没要一分钱,“既然‘打回原籍’,那就跟沙干到底了!”
脚踏“干”字杵,沙丘上的唐希明就像一根折不断、埋不住、旱不死的柠条。如今,他已是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大小是个官,可黑瘦黑瘦的模样,咋看咋像农家汉。
万千柠条,让塞上江南的绿洲在中卫甩出了长尾巴,硬是让腾格里沙漠在黄河面前后退20公里。
你种柠条,我栽红柳。在水肥草丰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四川若尔盖湿地,人与沙如今已进入“拉锯战”。而在5年前,当地人还曾惊呼:“再不治流沙,将来只能放骆驼了!”
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刘海金,自信满满地向记者展示“生态战术”:打下柳桩,用柳条编成方格护栏,阻止沙丘流动,再施有机肥,撒入草种,植入红柳树苗……
过去两年,红柳存活率超过85%,这些“地球修理匠”将沙丘稳稳装进“包围圈”。
有人坚守,也有人把生态环境治理做成了产业。
几年前,丁茂把北京的写字楼卖了。
老同学替他不值:“30多年,从一介书生到打拼出一栋大厦,为修复老家的矿山,扔了?”就连留学海外的一双儿女,也被丁茂叫回内蒙古包头,举家跟大青山较劲。
走进笸箩铺治理区,目力所及是单薄的危岩山体、密布的大小矿坑。“上世纪50年代起,大青山就成为城建取石基地,村民以采石、碎石为生。”包头市青山区副区长徐茂华指向一处被炸得“瘦骨嶙峋”的“五指山”。
治理区内,数十台大型机械轰鸣。矿山生态修复,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坚定企业投资信心的,是政府的治理决心和大力引导。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山区全面启动大青山南坡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清理非法工矿企业100家。“仅笸箩铺治理区,就对17家采石碎石企业清零。”徐茂华语气坚定。
治山水为本,水从哪里来?
“从沿黄小白河湿地,远程调水到山脚旧矿坑改造的水库,再用泵提到山顶13座水塔,将废弃矿坑改建为30个蓄水池,解决供水问题兼做景观。”徐茂华扳起三根手指,“用好黄河水,存续天上水,留住地表水。”
禁采断生计,人往哪里去?
修复工程用工上万人次,帮助沿山村民增收3170万元,“挖山人”变身“修山人”。大青山南坡修复工程已完成矿坑危岩体治理6平方公里、人工造林6.76万亩、栽植苗木665万株。最新气象监测显示:局部年降水量增加30至40毫米。
山河治理,远非朝夕之功。一边砸钱修山,一边融资养鱼,丁茂心有期望,“我就当好‘修山工’,营收且看下一代。”
说这话时,夕阳洒在这位一米八的西北汉子肩头,整个人看上去像青山一样厚实……
乐章三
开发·转型
“吱呀呀”,细水潺湲。
黄河南岸,甘肃兰州市水车博览园,12架大水车唱着古老的黄河谣。
464年前,第一架黄河大水车横空出世。16米直径、30根双排辐条、400余个木质部件,60多名工匠制作安装耗时3个月,一架大水车可灌溉良田400亩……新中国成立时,兰州仍有大水车250余架。
“轰隆隆”,水龙咆哮。
高峡平湖,青海龙羊峡水电站。2019年10月下旬,上游来水丰沛,泄洪孔道喷涌出近百米高的巨浪,彩虹飞架浪尖。
最大坝高178米,年均发电量60亿千瓦时,库容247亿立方米……从1976年到1987年,10万建设大军人拉肩扛,建成代表当时中国水电工程最高水平的“龙头”。除了发电,还能保障下游沿黄省份的灌溉、防洪、供水。
从水车到水电站,智慧的黄河人,向来“敢缚苍龙”。
“嘿,摸摸这个机组,它都58岁了!”在甘肃盐锅峡水电站,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副总工程师冶海廷向记者引荐他的“老哥们”——这是黄河干流最早发电的大型电站。
从李家峡、公伯峡,到拉西瓦、青铜峡,冶海廷大半生辗转于黄河上游多个梯级水电站。“年轻时建电站,从黄河取水,搁一夜才能洗脸刷牙。最头疼春汛,得连喝几个月浑水。”
现在,黄河上游20多座“明珠”成链,形成拦沙阵。冶海廷忍不住自豪,“要不是水库拦蓄,那塞上江南、河套平原怕都得喝浑水。”
服役已近花甲,盐锅峡水电站迎来新一轮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
走进水电站“大脑”综控室,安全运行“6765天”的显示屏下,两名值长正操控着复杂的系统。“以前这屋里得坐15个人,现在就俩。”冶海廷亲历了水电站技术水平从低到高、从依赖进口到自主设计的巨变,“以后设备自动化免维护,年轻人再不用像我一样辛苦地追着电站跑。”
冶海廷说:“以前建电站,现在管电站,再改造升级几个‘老哥们’,这辈子就撂在黄河了!”
“老龙头”龙羊峡水电站也在转型,新的水光互补技术,让它焕发“第二春”。
从水电站西行50公里,一片亮汪汪的光伏“蓝海”,规模令人震撼。“装机容量85万千瓦,2015年全部并网发电,堪称龙羊峡水电站的‘虚拟水电机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光伏维检公司副总经理李炬语带自豪,“这项技术可将原本随机、波动、间歇的光伏电,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的稳定电源,并送入电网。”
水光互补,两家双赢: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一年发电14.94亿千瓦时,相当于龙羊峡水电站发电量的1/4,水电站调峰调频性能随之提高约30%。
“对应到火电,相当于一年节约标煤1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万吨。”李炬扬眉一笑。
“叮当当”,凿石飞屑。
兰州黄河之滨,“黄河母亲”雕像蒙上“面纱”。两位老人,一个端详图纸,一个手握刻刀。82岁的设计师何鄂,正和老工匠修缮这座34年前由他们共同完成的雕塑。
如天然圆石,温润流畅,“黄河母亲”爱怜着怀中的孩婴,温情脉脉,恰如人与河的写照。
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区黄河拐弯处。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乐章四
报偿·共生
10年前,宁夏平罗县庙庙湖村人迹罕至。
偌大的县域,局促在黄河西岸,只因东岸毛乌素沙地步步侵蚀。
如今,横亘在毛乌素与庙庙湖村之间的,是军阵般的小白杨林。
在家人搀扶下,83岁的王恒兴给记者讲述林的由来:这位曾经的煤老板,内疚于挖煤撕开太多“伤疤”,立誓“种树向大地还债”,年过古稀注册生态公司,2009年起造林治沙,种下4300亩“绿色长城”。
没想到,生态红利成倍溢出。2013年,“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1413户7211名农民搬迁到新绿洲旁的庙庙湖。几年下来,全村绿化率超过37%,靠着有机农业,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一身时尚打扮的虎苹,种大棚蔬菜挣了钱。她笑言,现在穿的都是网购“潮货”。聊起在山上不通路、不通电还用不上水的苦日子,她庆幸“下来了”。
刚下来,一看是沙地,心凉半截。一刮风,碗里一层沙,这岂不是离了深山又进沙漠?
才五六年工夫,眼见着林子把沙固住了,大棚蔬菜长得好着哩,虎苹又肯下力,日子越过越滋润。
虎苹的乡亲,也靠沙地瓜菜大棚种植摘了穷帽。水少没关系,靠着节水滴灌,2075亩西瓜甜瓜远销广州、香港。全村贫困发生率从52.8%锐减到0.54%。
以前在山上,日上三竿都懒得出门。现在天一亮,庙庙湖就“活”了,去蔬菜大棚“上班”,去缝纫作坊赶网上接的活儿。
离开庙庙湖,黄河流到内蒙古托克托县。北岸工业园区内,有座在建的煤制乙二醇项目。
“我们优先使用百公里外呼和浩特市的中水,每天‘消化’两万多吨。末端经处理后,再销售给下游盐化工企业,确保污水零排放。”项目负责人王总镇介绍,“光水处理设施就花了12亿元,占总投资的一成。”
出工业园南行不远,便是黄河上中游分界碑。
大河北岸,川峁纵横的黄土高坡,保留了20多孔土窑洞,坡下是热闹的仿窑洞农家乐。黄河上游段的句号,就画在这个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郝家窑村。
在拥有50多间房的农家乐前台,一口斑驳的双开门红色桃木柜很显眼,那是郝争平33年前新婚时唯一的嫁妆。
僻处河滩,人均一亩田、庄稼不打粮,郝家窑村20年前是托克托县发展的穷尾巴。脑子活泛的郝争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搞起黄河乡村旅游,年创收超过5000万元。
“咱不能老‘靠水吃水’,而要巧做水文章。”郝争平说。这一“巧”,让黄河轻松了,百姓幸福了。
百转千回的“几”字,在这里留下写意的一弯,潇洒南下。
长河应无恙,也惊人世殊。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