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文图 实习生 吴怡婷】近日,乐乐茶使用鲁迅形象宣传新品一事,引发争议。4月29日,乐乐茶发布致歉声明,表示由于考虑不周,疏忽了鲁迅先生肖像权的相关权益,正在积极与鲁迅文化基金会保持沟通,弥补此次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两年,茶饮赛道竞争激烈,靠联名出圈成为多个茶饮品牌提升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有行业人士表示,联名的风刮了好几年,品牌看到了联名所带来的流量红利,但法律意识的欠缺也很容易使其营销翻车。
鲁迅成“老烟腔”?乐乐茶道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乐乐茶联合译林出版社推出了“烟腔乌龙”联名奶茶。杯身印有鲁迅手捧奶茶的肖像,并配套推出印有鲁迅肖像的小册子、亚克力立牌、纸袋等,产品的宣传标语是“老烟腔,新青年”。
这一举动引起网络争议,随后,乐乐茶收到了鲁迅文化基金会的律师函,要求其立刻停止不正当使用鲁迅肖像权的行为。4月29日,乐乐茶就鲁迅联名一事发布致歉声明称,由于考虑不周,疏忽了鲁迅先生肖像权的相关权益,侵害了鲁迅先生的肖像权,也给鲁迅先生的亲属和鲁迅文化基金会带来了困扰,乐乐茶在此对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亲属及鲁迅文化基金会深表歉意,并表示,目前正积极与鲁迅文化基金会保持沟通,承担对应的责任。
4月30日上午,大河财立方记者在郑州金水区一家乐乐茶门店看到,门店内外已经没有此次联名的宣传物料。店员称,相关产品在上新第一天就已售罄,近期不再上新,记者在乐乐茶点单小程序上看到此前与鲁迅形象联名的“烟腔乌龙”已更换宣传图。
资料显示,2016年,乐乐茶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随后,凭借“脏脏包”“脏脏茶”等网红产品在年轻人中走红。2022年12月底,乐乐茶与奈雪签署了投资协议,奈雪斥资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股份,成为乐乐茶的第一大股东,乐乐茶则成为奈雪的联营公司。目前,乐乐茶在全国拥有门店超400家。
河南予瑞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鹏华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在“万物皆可联名”的时代,企业使用联名的手段进行营销,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联名营销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不能忽视消费者的体验,不能越界,否则“翻车”的风险就在所难免。
联名风刮了好多年,这些法律问题需注意
近两年,茶饮赛道竞争激烈,靠联名出圈成为多个茶饮品牌提升竞争力的手段之一。但同时,茶饮品牌联名引起的争议也不少。
去年9月,奈雪的茶联名薄盒App,推出的范特西音乐宇宙系列联名产品在社交平台上爆火。不过,“打擦边球”的方式让奈雪“消费周杰伦”的争议此起彼伏,不少网友认为奈雪是在“误导”消费者。
2023年11月,喜茶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联名款茶拿铁及周边包装上线,一时间火爆朋友圈,但外包装的宗教元素也遭到众多批评。随后,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对喜茶进行约谈,相关产品下架。
此前,沪上阿姨也因联名被网友质疑混淆了马面裙和曳撒两种传统服饰,随后沪上阿姨道歉,称日后会加强文字描述的严谨性,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为何茶饮品牌联名营销“翻车”频现?孙鹏华认为,一是某些企业在“联名”时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例如在“联名”时,未经他人同意而使用了他人所有的商标、作品以及肖像等,这就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人格权等权利。二是某些企业在“联名”营销时,一味追求“流量热度”,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只是把希望寄托于“联名”所产生的热度,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持续关注和购买,行为本身就是缘木求鱼。
茶饮行业人士认为,无论什么新茶饮品牌,用户画像总有一个特征是重合的,也就是年轻消费者。当下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上头,为兴趣、产品稀缺性等消费更是常态。联名的风刮了好几年,一方面是品牌看到了联名所带来的流量红利;另一方面,“你有我没有”这件事情,在新茶饮市场是不允许存在的。
品牌联名一般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上海董道(郑州)律所主任张波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是人格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另一个是知识产权(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
张波称,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企业经常会忽视以下几个问题导致权利人维权。第一,人格权或者知识产权归属和有效授权问题,由于权利人情形不同,授权情形不同,授权范围不同,所以关于权利归属以及取得有效授权应当优先考虑。第二,核实许可人的身份、权限以及被授权是否存在侵权问题。在进行品牌联名之前,如果没有进行知识产权审查或未经授权进行品牌联名,可能会使品牌陷入尴尬的境地,另外权利人本身是否存在侵权也应当在审查时一并审查。第三,需要明确授权的时间、范围、收入分配机制、衍生权利归属以及侵权发生后责任承担问题。第四,在合作后期及期限届满阶段,联名方应及时办理授权续展手续,或进行授权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之茶门店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郝瑞铃 实习生 景凌文/图
近日,眷之茶与方中山胡辣汤联名推出的“胡辣汤奶茶”正式上线,引发众人关注。
眷之茶与胡辣汤的联名,到底是噱头还是创新?联名品牌火爆出圈后,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客”?
争议
网友质疑“胡辣汤奶茶”是营销噱头,品牌部负责人回应
“咸口奶茶的感觉,有香料味道,上面的姜丝和胡椒带酸味麻味。”顾客小欣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尽管网友将其戏称为“胡辣汤奶茶”,但喝起来并不像胡辣汤的味道。
眷之茶郑州正弘城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胡辣汤奶茶”的名字其实是“金椒乌龙”,正式上线当天有不少顾客前来尝鲜,仅抖音平台团购券就售出2000余单,好评不少。
不过,也有些网友吐槽,“胡辣汤奶茶”听起来就像是“黑暗料理”,或者是企业的营销噱头,自己不会为此买单。
据眷之茶官方宣传,“金椒乌龙”虽说是与方中山胡辣汤的联名,但该款茶饮并非是奶茶与胡辣汤的简单混合,而是将胡辣汤中的“灵魂”香料提取而出与茶底融合,使得味道和谐。
“联名的初衷并不是以奇怪口味作为噱头,和之前的手打荆芥柠檬茶一样,我们想用故乡大地上的好东西,做出好喝的茶,碰撞出了不起的风味变化。”眷之茶品牌部负责人介绍,“当然也有部分消费者不太能接受,我们在关注大家的反馈,也会尽力去做更多好喝的饮品。”
除茶饮的口味外,联名产品的另一大特色是包装设计。“包装设计主要呈现了方中山总店、电影小镇等这些郑州地标,并融合了好玩的河南话,如‘咋恁好喝’‘老shi儿’等,本意是想做一种质朴的人文表达。”眷之茶品牌部负责人说。
解读
胡辣汤与奶茶联名有冲突感,能产生话题度
“胡辣汤富于烟火气,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很接地气,奶茶则更有年轻特质。两种产品的口味差距大,它们联名有一种冲突感,能产生话题度。”品牌传播与危机管理专家、舆情分析师梁玉巧表示。
据了解,除本次与方中山胡辣汤联名外,眷之茶过去的联名对象还有鹿邑虎头鞋虎头帽、非遗剪纸、河南省博物院、汴京宋室风筝等,都具有浓厚的河南特色。
“要做好联名,首先要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考虑品牌的目标受众是否有重合,这样的联合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新颖的体验。”梁玉巧说。
观点
跨界联名是打破消费者信息茧房的一种方式
瑞幸与茅台联名推出“酱香拿铁”成为大爆款,喜茶与FENDI联名赚足话题度……“联名”这一通过整合消费者资源的联动方式,因更容易破圈而备受企业青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刘慧在接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消费者也会困于信息茧房,跨界联名是突破消费者茧房的一种方式,品牌以这种方式让更多潜在的消费者看到自己。其次,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被放大,联名也是在创造稀缺性,让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是独特的,从而更愿意买单。”
不过,当联名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时,如何做好联名就成了产品能否“破圈”成功的关键。
思考
流量过后如何留客?
品牌绞尽脑汁做联名,最终目的是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展客户群体。因而联名过后如何留住顾客,是品牌要思考的问题。
在梁玉巧看来,对于联名产品,消费者最初的消费可能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般只能带来一次性的消费,品牌要留住客户,首先要抓住这一次购买机会,创造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体验,为消费者带来附加价值。
其次,联名带来的关注与热度不是长期的,品牌最重要的是沉淀到产品上来,满足消费者产品消费与情绪消费的需求,一方面确保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做好服务,与消费者保持互动与交流,不断提供新的体验与价值。
“联名产品再火,终究只能带来短期效应,或许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但美誉度、顾客的忠诚度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品牌经营必须要做好长期打算,保证好产品质量始终是最重要的。”刘慧表示。
月22日
#男子称给霸王茶姬差评后被找上门#
冲上热搜
< class="pgc-img">>7月20日,四川成都,一名男子发视频吐槽称,他在霸王茶姬(成都大魔方招商花园城店)点了一杯花田乌龙,觉得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样,感觉就是茶水加糖浆,连奶味都没有,就给了差评。让他没想到的是,霸王茶姬的员工第二天没有提前和自己联系,就找上门来请求删除差评。
对此,霸王茶姬的客服人员回应称,因为顾客给了差评,门店想和顾客友好沟通,看是哪里需要改进。涉事门店店长表示,顾客点了单后,骑手、门店和平台都打不通电话,店员才会上门拜访,沟通差评的问题。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记者联系到霸王茶姬所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了解具体情况。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媒体表示,该商家上门手段缺乏合理性。商家要求删除差评本身就违反诚实信用,有作假之嫌,消费者有对商品进行适当评价的权利,若一评价就会被“敲门”,极大损害消费者权益,有违诚实信用,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网友评论:真够“霸王”的
对此
有网友评论称
“真的够‘霸王’的”
“这奶茶不敢点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多数网友认为不经联系就找上门的行为
让人“背脊一凉”
北巷de初睛:感觉不好喝,给差评是顾客的权利,上门要求删除差评不是作假吗?而且要是我一个女的在家,有陌生人上门感觉很恐怖!
十斤开水A:上门请求删评真的好恐怖啊。
吃貨s密達:别的不提,找上门怪可怕的。
彪悍龙王:不好喝差评很正常啊!还要找上门,吓死了。
别人家的网友我都爱:上门其实已经是威胁了。
也有网友觉得员工是被逼的
一条差评的影响很大
活得糊里糊涂太清醒会伤自己:员工也是被逼迫才找上门的。
一口一个舒芙蕾:一个差评伤害最重的不是公司,而是下面的打工的员工和顾客。
SAIL201503:有事情可以及时跟商家沟通处理,随意给差评,如果小商家第二天就没有单子了,影响不是一天两天,差评影响几个月,损失几万元不止。
来源 :羊城晚报综合新闻晨报、星视频、宁波晚报、半岛都市报
编辑: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