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年,吴裕泰正式悬匾,以自拼茉莉花茶在京城叫响了字号。这个从门洞里发展起来的茶栈历经132年的岁月沉淀,坚守精湛的制作技艺,同时用创新思维推出一系列新品,以适应多元化的消费群体。
如今的吴裕泰,已拥有全国500多家线下门店。产品品牌价值在2019年已达16.11亿元,在全国茶企里位列第一。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书新表示,百年老字号吴裕泰的“变”与“不变”,始终传承和诠释着初心和匠心。
吴裕泰传统手掐包。资料图片
门洞里的徽州茶铺
清朝末年,徽州歙县的一位吴老先生随从举人进京会试,临出门时带了些茶叶。到了京城后,举人忙着应试,吴老先生趁着空闲时间,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里摆起了茶摊,没几天茶叶便销售一空。细心的吴老先生发现,在内城这满汉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无论贫富贵贱、高低雅俗,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
吴老先生之后回乡带了大量茶叶,正式开始了在北京的茶叶生意。北新桥大街的这个大门洞被买下,修缮建成店铺门面。1887年(光绪十三年),吴裕泰茶栈正式悬匾开张。为了扩大经营,吴家把门洞后面相连的约15亩荒芜府第买下,重新修建院落,京人称之为吴裕泰大院。
新中国成立后,吴裕泰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55年,“吴裕泰”被定位为北京茶叶系统私营企业步入社会主义阵营的试点单位,第一个完成了公私合营改制,更名为“吴裕泰茶庄”。
百年老字号转型
100年前,以吴裕泰为总号的茶叶店有11家分号;100年后,吴裕泰是一个拥有80平米茶庄和60平米茶社、员工不过40人的国有企业。百年老字号如何再创辉煌,是摆在所有吴裕泰人面前的难题。
上世纪90年代,特许连锁加盟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市场上。1997年,吴裕泰以特许加盟为主发展连锁店,以北方为主战场,积极拓展市场,向华北、东北、西北等14个省区市进军。
在连锁经营管理中,吴裕泰要求所有特许加盟店执行“六统一”标准,进行专业指导和严格的监控。至此,吴裕泰在北京地区成功扩张,商业版图逐步延伸至全国。
2005年,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销售茶叶、茶具、茶衍生品的专业公司。自2017年起,全国吴裕泰店铺进行升级规划,全新调整陈列、环境、营销等,从视觉、味觉、听觉等方面营造独特的消费体验,发展至今已拥有500多家升级体验店。今年年初,这家百年老字号还开通了线上微信商城,实现线上下单,门店送货。
赵书新表示,除店铺整体装潢更新外,根据节日时令变化,店铺内的非实布置也会做出相应改变,进店的堆头摆设也与商机把控相匹配。在他看来,实体店一定要做成体验店,相对于虚拟店铺,实体店带来的体验尤为重要。
守正创新布局新领域
除了品牌文化,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制作技艺也是吴裕泰一直坚守的。”吴裕泰董事长赵书新说,茉莉花茶的窖制技艺可谓是历代制茶师傅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包括九道工艺,每道工序中都有传承百年的独门绝技。
拼配,是把不同产地、不同口味的花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过程,是花茶制作的点睛之笔,也是吴裕泰的不传之秘。不同种类的花茶拼配在一起,不仅要口味稳定,还需保证是百年传承的吴裕泰味道。
“即便同一个产地,每年茶叶所受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都不一样,制成的茶品也会不一样。”赵书新说,为确保茉莉花茶的口味统一,每年的拼配比例需经吴裕泰专业团队反复审评、讨论后确定。
正是对传统制茶工艺和匠心精神的坚守,2011年,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守正还需创新。在赵书新看来,身为百年老字号,吴裕泰的“变”与“不变”始终围绕不忘初心和不断创新。2009年,吴裕泰茶冰淇淋、茶月饼、抹茶年轮蛋糕等一系列茶主题衍生品上市。2015年,吴裕泰尝试开办“茶饮吧”,主打茉莉花茶、荞麦绿茶、路易波士奶茶等茶饮品。在产品创新方面,吴裕泰也相继推出兰花花茶、珠兰花茶、桂花乌龙等多种口味。2019年6月,吴裕泰又在行业内率先发布5大类19款新品有机茶,加码高品质消费市场。
赵书新表示,作为一家具有13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茶企,抓住“本”、守住“魂”、走正道、务正业,把更好的商品、服务、体验奉献给顾客,是吴裕泰行稳致远的不二选择。吴裕泰将继续服务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在保质保量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待。
【国货记忆】
“上学的时候穷不喝茶,在机关上班后第一次喝茶,才发现茉莉花茶这么香。”吴裕泰董事长赵书新依稀记得他第一次喝吴裕泰花茶的感受,“那时候不习茶,不懂茶,从未想过自己会和茶有这么多的缘分。”
掌管吴裕泰时,为切实担当起将吴裕泰打造成“老百姓喜欢的健康生活离不开的百年茶庄”,赵书新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与思考,定下将全国门店重新升级规划打造成体验店的决定。
刚开始,好多老员工并不理解。对此,赵书新从店内布局、商品陈列到服务流程等都亲力亲为。最终,改造升级后的营销模式使每家店营业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如今,无论新老员工,对定期骑车来巡店的“赵总”都竖起了大拇指。
【高光时刻】
1955年 “吴裕泰”完成公私合营改制,更名为“吴裕泰茶庄”。
2005年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 吴裕泰被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11年 “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8年 吴裕泰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质量品牌示范单位”称号。
2019年 吴裕泰品牌价值蝉联《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成果》榜榜首。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编辑 郭铁 李严 校对 翟永军
日,一则“上海市场出现每杯6200元的咖啡”的消息引发关注。一杯咖啡为什么那么贵?有人买单吗?对于上海这座拥有全球最多咖啡馆的城市而言,“天价”咖啡又意味着什么?上观新闻记者展开调查。
咖啡定价高不违法,但诚信宣传是前提
11月15日,记者来到销售6200元咖啡的咖啡店,但现场已经没有这款咖啡。店员解释,这是根据老板的要求暂停销售的,“豆子数量有限,目前预定掉了两杯。”他说过,会与消费者协商兑现咖啡的时间,“一杯大约使用20克咖啡豆,按照1:16的比例做手冲。”
至于这一“天价”咖啡的定价依据,店员说是用了今年巴拿马最佳咖啡豆大赛(BOP)的冠军咖啡豆,相关介绍就贴在咖啡店的墙上。
△店员表示,每杯6200元的咖啡用的是这款咖啡豆大赛的冠军豆
那么,冠军咖啡豆成本价多少呢?根据公开报道,这款咖啡豆今年的全球产量约25千克,每千克售价在1万美元左右。按照单杯咖啡用豆20克计算,算上烘焙时的损耗,咖啡豆的成本价大约24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00元。
业内人士指出,1700元只是最基本的成本,算上交易时可能产生的手续费、关税、物流成本,以及店铺租金、人工成本、营销成本等,品牌要溢价也无可厚,“咖啡不是民生保障用品,没有政府指导价,最终的价格可以由商家自行决定。只要明码标价,就算是‘天价’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买不买的选择权在消费者手里。”
但一线执法人员提醒,“咖啡卖多少钱”由商家说了算,可前提得诚信经营,“商家既然说用的是BOP冠军豆,应当向消费者证明这点。如果证明不了,那就涉嫌虚假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查处。”
事实上,此前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曾对涉嫌虚假宣传的“天价”奶茶开出罚单。当时,上海某柠檬茶店以每杯300元的销售“鱼子酱拇指柠檬茶”,宣称使用了每斤800元的原料柠檬。但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其原料进价分别为每斤150元和每斤60元,远低于宣称价格。最终,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20万元。
可见,6200元的咖啡的核心并非定价高低,而是商家是否如实宣传。
那么,这家店的咖啡真如宣传所说,使用BOP的冠军咖啡豆吗?
店员对此解释,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来店里调查,“我们把相关凭证交给监管部门了,目前店里没有复印件。但过几天相关材料还到店里后,可以向消费者出示。”
“天价”咖啡或是营销手段,常规产品价格不高
截至发稿,监管部门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不过,大部分消费者对“天价”咖啡表示淡定,“这是商家的营销手段吧?上海的咖啡选择那么多,丰俭由人,一杯高价咖啡算不了什么。”
“精品咖啡就像精品茶叶一样,定价和溢价都与商家的经营策略、消费者的个人选择有关,没有统一的标准,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白领罗晶是咖啡爱好者,会为了专门的咖啡豆和咖啡师探访各种精品咖啡店,也与不少咖啡店的负责人成为朋友,不定期分享有特点的咖啡豆。
△上海咖啡店全球第一,精品咖啡和大众咖啡都有很多选择
她说,上海市场本来就不缺高价咖啡,“很多独立咖啡馆老板都有‘私藏咖啡’,不乏各种比赛的获奖咖啡豆,价格都不便宜,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杯不稀奇。不过,这类咖啡往往只与熟客分享,算是老板与客人共同作为咖啡爱好者的一种交流。大家在乎的不是价格,而是享受一杯风味独特的咖啡,这种满足难以用金钱衡量。”她觉得,此次商家公开售卖每杯6200元的咖啡,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目的不是为了卖掉多少杯咖啡,而是用这个咖啡来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注意力。”
△工作日午后,销售“天价咖啡”的商家里客流不断,但也没有人满为患
从记者现场走访看,也确实如此——不论是线上的分享帖,还是线下的买单者,很多都因“6200元咖啡”而来。事实上,该商家在售的咖啡并非都高高在上:常规杯装咖啡定价在40元以内,而根据咖啡豆产地和等级制作的手冲咖啡价格要高一些,从每杯88元至688元不等。
采访中,消费者陈先生坦言自己是慕名而来,“店家能采购冠军豆,说明对咖啡豆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来试试。再说,常规产品的价格不离谱,买一杯尝尝鲜。”从点评网站和社交平台的分享帖看,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的是每杯几十元的常规咖啡,同样以“尝鲜”“打卡”居多。
△相关咖啡店的常规咖啡定价并不离谱
不用为噱头买单,市场选择很多元
也有很多消费者对商家的营销不感冒。在该店家附近,至少有10家咖啡店,销售的产品从每杯9.9元至三四十元不等。工作日午后,很多咖啡店门口都有等候的消费者。
在一家咖啡店门口,上班族黄小姐选了一杯定价15元的美式咖啡,根据店铺规则,因为她自带杯子,可以再减5元。“10元喝一杯现磨咖啡,性价比很高。我对咖啡豆的要求没那么高,就算让我喝‘冠军豆’,可能也尝不出奥妙。”黄小姐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即便知道附近就有“天价”咖啡店,却完全没有“打卡”的兴趣,“对我来说,咖啡就是下午工作的‘续命水’,不会为噱头买单。”
△自带杯子享受减免是上海不少咖啡店推出的环保行动
“上海的咖啡文化之所以吸引人,选择丰富是一大特点。6000多元的咖啡也许不错,但9.9元一杯的咖啡也很香。”同为上班族的李先生熟练地打开手机小程序,领取了某咖啡店的优惠券,用9.9元购买了一杯当季新品“圣诞烤布丁拿铁”,“上海的咖啡市场非常‘卷’,就算是平价产品,不仅经常有新品,也会强调自己的咖啡豆有特色,不然留不住消费者。”
△即便是9.9元的咖啡也会不断推新品,并强调自家咖啡豆的特点
在一家连锁咖啡店,有店员也承认,即使是连锁品牌的流水线产品,同样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商家提供不同的咖啡豆、烘焙程度和萃取方式,支持个性化选择。而且很多门店除了成品咖啡,也销售各种风味的咖啡豆,并经常更新,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风味各异的咖啡豆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在中心城区开有一家独立咖啡店的吴先生直言:“上海的咖啡市场足够大,一家商家的一次营销,不会改变上海咖啡市场的大格局。多元选择、多元定价始终是上海市场的主旋律,吸引着从业者,也吸引着消费者。”
他分析说,在上海咖啡市场,连锁店有连锁店的玩法,独立咖啡店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连锁店有规模优势,但也面临着经营成本高、竞争激烈等问题。对独立咖啡店来说,‘跑量’比不过连锁品牌,但有机会积累自己的固定客群。而且独立咖啡店在咖啡豆的选择、口味的更新上能比连锁品牌更灵活,从而具备自己的优势。其实,眼下越来越多的咖啡店正在打造自己的社群,这些都形成了上海的咖啡文化魅力,‘天价’咖啡只是一段插曲,不用太在意,也无须过度解读。”
△在上海,形形色色的咖啡店构成了多元的咖啡文化
来源: 上观新闻
总要来趟南昌吧#
来南昌之前一定要收藏这15家必吃的老字号
10.洪都大拇指
< class="pgc-img">>洪都大拇指是南昌非常有特色的奶茶店了
之前朋友圈刷屏的奶茶店!
是本土化的奶茶厂
也是为数不多价格亲民的网红奶茶店了
店里面8-18元不等
< class="pgc-img">>奶茶清新淡雅
< class="pgc-img">>烤肠更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