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种以小型会所空间为主体的新餐饮商业模式在广州悄然兴起。相对传统的酒楼,这种新餐饮空间规模较小,一般能容纳10—30人,餐厅摆放一桌或二桌,食客就餐需提前预约;而在功能上,食客们除了品美食外,还能在这里享受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比如可提供亲子游园活动、生日派对,等等。
“这种新餐饮模式受到商务、家庭聚餐消费市场欢迎,它具有私密性强、性价比高、休闲娱乐性强等优点。”在广州率先推动这种餐饮新业态的轩唛(广州)酒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川生告诉记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人们的餐饮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对小型、减少客流接触的私密空间产生了新需求。同时,由于精减了接待客人量,餐饮团队也能腾出精力提供高品质美食和服务。
据透露,这两年该新餐饮模式在广州发展迅速,今年还在省内外扩张,到今年年底预计门店数量将达20家;未来三年将在全国扩张至100家。
业内人士认为,各地政府持续加强消费提振,餐饮市场保持稳定恢复态势。而在市场上,餐饮企业积极创新,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寻求消费增长。
在私密空间叹海鲜
厨师还与食客现场交流
近日,轩唛酒庄在广州的第8家门店在广州番禺南村正式迎客。走进店内,通透、宽大的酒架将室内空间划分成三个独立空间。入门处为茶室,三五客人正围坐在茶桌上聊天、品茶;穿过酒架墙,为正餐厅,一张大圆桌摆在正中,约可容纳10—20人,该餐厅的一面墙叠摆着一箱箱来自法国的轩唛X.O酒;继续前行,进入会议室,摆放着一张长条桌和两张长条凳,桌子旁边摆放有大液晶屏、投影幕,以及其他会议设施设备。
“我们在不同的会所空间,设有不同的装修主题,面积、格局、供应的休闲娱乐项目,每家都不一样。”广州地区业务有关负责人蒋武平说,有部分会所餐饮场所可根据食客要求,策划、布置不同的场景,比如亲子活动,会在空间里摆设适合小孩游玩的设施;商务洽谈类的,会为客人设计相应的菜单、提供相适配的场景摆设;若是家庭聚会、朋友聚会,会提供有卡拉OK等影视音响设施设备。
“头一次在酒庄里品尝海鲜盛宴,好吃又有趣。”一位食客体验了这种新鲜的就餐模式后,高兴地说。上周末,他应朋友邀请前来赴宴。到店后,无需点菜,专业厨师会根据当日新鲜食材制定菜单,当天菜单上就有加拿大翡翠螺、新西兰红宝石鱼、加拿大红参、厄瓜多尔白虾、澳大利亚肥牛等国外优质食材,经过厨师以清蒸、焖焗、红烧等粤菜方式烹饪后,再端上桌给客人品尝。
客人品尝美食时,当天的主理厨师还会站在餐桌旁,与客人交流制作美食的经验。“我们菜品吃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据厨师介绍,在制作海鲜时,还加入少许轩唛X.O系列酒水,以微微酒香去除海产异味,更好地还原其本身的风味。比如一道轩唛X.O焗厄瓜多尔白虾,原材料厄瓜多尔白虾从源头全程冷链运输而来,制作时用轩唛X.O替代了传统焗虾时所加的料酒,让洋酒在锅中不断蒸腾钻入虾肉之中,品尝时才有鲜甜弹牙的美味感。
该新餐饮业态的创始人蒋川生,同时也是一位业内知名的海产供应商。在他的眼中,世界地图仿若一张海产图,各地在什么时节有哪些优质海产他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轩唛酒庄不定期购进海产,让食客品尝各大洲大洋的滋味。
新模式未来或将
迭代为零售渠道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餐饮酒楼受到较大影响。然而,人们对于外出就餐消费有强烈的需求。今年国庆、中秋期间,广州酒家、陶陶居、海底捞、太二等餐饮店客流量大幅提升。美团订座数据也显示,中秋节当晚的餐厅预订量同比增长49.6%。
蒋武平也提到,不少商务人士都有会客、就餐、小酌的需求,该会所型新餐饮将这些需求融为一体,打造出共享会客空间模式,并提供多种性价比高的消费方案,比如顾客在店内购买酒水产品即可免费用餐等。他举例称,在该模式餐饮店内消费的轩唛X.O酒,到目前为止销售量已比去年增长三倍;今年以来,他所管辖的店经常在周末日和公众假期被提前预订满。由此可见,该新餐饮业态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这种会所场景化的餐饮业态,蒋川生有更大的野心。他表示,该公司正在逐步完善这种场景化的空间,未来将打造成共享的零售平台和渠道,届时会吸引更多品牌商家进驻,比如茶叶、酒类、食品、农产品、甚至家居用品等,品牌商可利用该场景进行展销、品鉴,或给消费者体验,对人、货、场进行创新整合,最终目的是促进消费,达到多方共赢。
在中国烹饪协会有关人士看来,前三季度各地政府持续加强消费提振,餐饮市场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在市场上,餐饮企业积极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新寻求消费增长。
【记者】欧志葵
【作者】 欧志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月14日,“筑梦现代化·广州‘进’行时”——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据会上介绍,广州从今年初开始,集中资源优先培育建设越秀北京路美食区、海珠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天河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衔接城市发展规划,沿珠江前航道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构建餐饮消费地标。
广州城投集团正在打造“广州塔—琶洲世界级地标商圈”,如何围绕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来推进相关项目建设和载体招商?
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涛介绍,广州城投主要负责集聚区内广州塔旅游区、媒体港东港项目的建设、招商,结合广州塔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两方面工作。
一是高品质推进商业项目建设招商。集聚区内广州塔广场总建筑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约5.7万平方米,定位为国际潮奢高端购物广场,主打首店经济和夜间经济,是国际化、品质化、智慧化、绿色化的商业综合体,计划今年底正式开业。广州塔广场特色餐饮业态规划占比30%,对标一线品牌开展招商,目前已储备品牌300多个,签约率超过60%。已签约品牌包括蔻莎国际品牌集合店(COSCIA 广州首店)、永旺黑金版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7家米其林餐厅,荟萃法国、新加坡、泰国、日本等世界各国美食和全国各地特色美食。未来将争取引入更多米其林餐厅,进一步深化米其林餐厅经营氛围,打造成为集聚区的餐饮名片。
广州国际媒体港东港为改造项目,城投集团将把东港打造成为文化金融科技园区。项目定位为“城央270°江景超甲级写字楼”,入驻企业以金融、科技、文化头部企业为目标,意向客户有小红书(国内领先的社交电商平台)、T3出行(国内行业第三的出行平台)、阳狮广告集团(跨国广告文化传播集团)等知名企业,将配套高端特色餐饮,计划今年底开业。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中西特色美食文化活动。广州塔旅游区内已经营多家高空美食餐厅,包括璇玑地中海自助旋转餐厅、卢特斯法国旋转餐厅、晖粤轩中餐厅等,将继续做好“云端美食”,展现地标餐饮品牌形象。
在旅游区内的海心沙亚运公园,广州城投将通过增设轻餐饮配套和便民设施,基本满足市民游客日常需求。海心沙英迪格酒店去年9月开业以来持续引入米其林粤菜、法餐、日料、特色威士忌酒吧、网红咖啡店等中西特色餐饮,丰富了天河CBD的夜间经济消费体验。今年在海心沙还将举办2024年广州精品美食周、咖啡文化节等。
南方+记者 吴雨伦
【作者】 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024年1月9日,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印发《广州市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培育首店首发,对达到条件的,选择在广州开设首店的国内外品牌,择优给予最高300万元的支持。
据赢商大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广州市新开高级次品牌超百个,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不乏首店品牌。南都记者也整理了多家机构发布的一季度零售市场报告,在租赁成交上,时尚服装品牌占比最高,咖啡茶饮甜品也是成交主力之一。
数据
稳定去化推动广州优质商场空置率走低
一季度,广州未有新商场开业。第一太平戴维斯统计,目前市场总存量仍维持在753.1万平方米。值得关注的是,存量项目一直在调整招商策略并继续优化品牌与业态组合,多个项目入驻表现持续提升,进而推动全市平均空置率环比再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显示,这已经是广州连续第四个季度录得空置率下行,其中天河路的空置率更低至1.2%。而从区域看,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南沙降幅尤为明显,得益于次新项目的稳定去化,南沙的优质商业空置率环比下降6.5个百分点。
租金方面,该机构表示,灵活的定价策略和让利措施使得一季度全市优质商业首层平均租金下降1.0%至每月每平方米703.4元。而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统计,整体来看,业主虽然积极招商但谨慎调租,存量项目租金水平基本与去年年末相若。因此,全市租金指数环比持平。
那么,广州到底开了哪些新店呢?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零售品牌成交占比排首位,餐饮排名第二。具体细分类别来看,时尚服装品牌成交占比最高,达到23.1%,其中包括国内设计师品牌和潮牌在核心物业的拓店。特色餐饮也保持着活跃,本季录得14.4%的成交占比,其中,咖啡茶饮甜品仍然是成交主力之一,占比12.5%。
图片来源:世邦魏理仕。
走访
区域首店积极布局,非标商业成亮点
受政策鼓励及核心商圈优质项目升级调整的利好推动,广州市场在一季度吸引入了不少品牌首进广州或拓店。
4月21日,南都记者来到广州太古汇哈苏相机体验店。这是瑞典品牌哈苏相机在华南开设的首家官方概念店。店面位置较好,就在商场上下扶梯口附近,整体装修风格和太古汇商场格调相一致,简约大气。店内陈设多款相机和镜头,还设有相机体验操作台以供顾客试用。
广州太古汇哈苏相机体验店。
据店员介绍,该店主要吸引18~40岁的年轻客群,也有中老年摄影爱好者过来选购,“作为体验店,顾客来这里主要就是上手试用,我们的销售基本依赖顾客预定的订单,总体来说销售额很可观。”
不只哈苏相机,一季度,广州体育中心与珠江新城商圈都在积极引进各类品牌首店,如EVE LOM也在天环广场开出华南首店。另外,国际品牌Givenchy和Valentino也在珠江新城的K11围板。
除了传统高端商业和核心商圈之外,近年来非标准化的商业项目也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小众连锁品牌、新兴业态品牌、本土原创品牌在考虑店铺选址时会从品牌调性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如在老城区更新改造中受益,已加速升级为“广州潮人聚集地”的东山口商圈,继Kangol于2022年在此开出全球旗舰店后,又一国际品牌Aesop伊索选择将广州首店落户于此。
位于东山口的伊索广州首店。
在走访中,南都记者观察到,该店选择东山口恤孤院路的一处转角,庭院式店面整体风格别致优雅,院内还布置了绿植花卉和桌椅休闲区。进入内部,其香水、香薰、护肤品等商品整齐陈列于主厅,价格在150~1700元之间。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伊索广州店的装修和东山口街区独特的建筑风格相融合,不少顾客都是来东山口“citywalk”的游客,以年轻女性居多。“作为广州的第一家店,我们比较看重顾客的体验感。”
记者在市场走访中还发现,不只新品牌在布局广州,一些传统业态经历自身转型后,也在重燃“战火”。作为2024年首店,华润万家将该店落户在广州荔湾健康港。包括广州在内,今年第一季度,华润万家在全国开业门店超过10家。企业方面表示,新开业的门店用更好的购物体验和品质更佳的选品,提高了超市零售业的单位附加值。
在华润万家新开业的这批门店中,有一个业态经常被大家所忽视,那就是社区门店。根据“最初500米”的概念,解决最具体的问题,就会找到最小商业所隐含的最大可能性。据企业方面透露,目前在全国各地,华润万家的社区门店正在街头插旗扩张:这些社区店,更了解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和社区文化,在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依然能吸引消费者到店购物。
华润万家旗下便利店。
第一太平戴维斯预计,未来,随着广州标杆项目品牌升级活动的持续进行,更多知名品牌有望落地,首店经济料获进一步发展。得益于此,广州核心商圈入驻率及租金水平有望保持稳健。对于次核心商圈项目而言,因应消费者偏好变化而积极调整运营及招商策略以规避同质化竞争风险则是提振项目资产表现的关键。
专家说法
优质项目加速落地将吸引更多优质品牌来穗开首店
《广州市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从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细化政策实施,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发力,充分优化首店首发营商环境,助力广州形成首店首发促进机制。政策的助推以及当前租户占据更多谈判优势的市场环境令外地品牌积极把握机会进入广州市场。
对此,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及华中区研究部主管及董事张晓端表示:“未来三年,预计广州还将有111.1万平方米优质商业项目进入市场,集中分布在海珠、番禺、南沙等非核心区域。除了国内知名的龙头商业运营商之外,一些知名的港资开发商也先后布局广州市场,打造标杆商业项目。优质项目的加速落地有望吸引更多的优质品牌来穗开设首店,加快推动广州商圈体系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实习生 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