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火锅热情似火,红油滚,滋味足,食客手不停落,伙计四方吆喝。火锅的圣地在重庆,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牛油的香味。对于从小吃着火锅长大的重庆人来说,只有大隐于江湖的传说级火锅,才是吃货的终极选择。
有这样一家火锅店,地处繁华的解放碑中心地带,位于大同路和民生路交汇路口,身居闹市而得林雅之趣,在这里来的食客推杯换盏的多,酒令划拳的人却少,古朴的民风与其氛围相映成趣,它就是——味蒸老火锅。
< class="pgc-img">>百年老房梁,撑起六层吊脚楼
解放碑难得找到一家好吃的老火锅,味蒸老火锅绝对是一个例外。每天光临的食客络绎不绝,除了有很多外地来尝鲜的食客外,本地好吃狗也不少。店的外观类似吊脚楼风格,全木质结构,一进门,就是两扇古香古色的对开大门,那种自然、淳朴、休闲的生活气息迎面而来,六层小楼错中有致,错层结构让人有种时空穿梭感。
< class="pgc-img">>顺着木质台阶而上,旋转好几层,每层面积都不大,桌子量虽不多,却也不会拥挤,巧妙地避免了用餐时闹闹哄哄的嘈杂环境。临窗而坐,吹着小风吃着火锅特别有感觉。
味蒸老火锅以古朴民风的老重庆自然建筑风格为主线条,与装饰色调相得一致的老锅、老灶、老板凳和味香、味浓、味厚道的地道重庆老火锅风味。更加张显了正综重庆老火锅麻辣并重、酣畅淋漓、荡然回肠的不解豪情。老板还在店内保留了几根近百年的老房梁,并下写了一行字:一口老锅煮沸两江之水,三根老梁情聚四方来客。
< class="pgc-img">>传统九宫格,老重庆的火锅记忆
以麻辣鲜香味重味浓闻名的味蒸老火锅,食客尚未坐稳,一口老锅就已端上。传统九宫格火锅器皿里,足够量的牛油猪油被满满的花椒和辣椒包围。锅底都是现场熬制,加入高汤等待锅底融化,香气随着时间越发明显,令人直咽口水。吃九宫格火锅可是有讲究的,并不是哪个格子任意涮……比如中间格火力旺,不适合久煮,适合放一些鸭肠、毛肚之类即烫即熟的菜品;旁边格火力稍弱,适合放鲜肉等需要煮透才能吃的菜品;四个角落火力最小,比较适合炖煮时间长的菜品。各种从原产地空运过来的新鲜食材在九宫格里沸腾翻滚,光是闻着已经受不了。
< class="pgc-img">>味蒸老火锅的菜品保持了一惯的卫生、新鲜、量足以及具有浓郁特地方色口味。以香辣牛肉、嫩牛肉、绿色豆花等特色菜品为主打。麻辣牛肉分量超足,牛肉被满满一层腌制的辣椒面包裹住,看着虽辣入口却并不呛人。耙牛肉,几乎是到店食客必点的一道菜,牛肉大块且厚实,煮好后鲜香嫩滑。五花肉涮过之后和想象的很不一样,皮油肉层次清晰,以为会油腻,没想到入口却外脆里嫩,口感新颖。大肠处理的很是干净,涮了红油,吸饱了汤汁,特别肥美。点一份脑花,单独用个格子保护好,和老肉片一样从头烫到尾再捞起吃,吸收了锅底精髓的脑花,简直是人间美味。花椒辣椒牛油在这独特的九宫格里汇聚成重庆独有的味道,正如味蒸的广告词一样:“我们不能说最好,吃过你会忘不了!”
< class="pgc-img">>等你回家来这里吃第一口火锅
味蒸老火锅创始人之一的黄英女士,其祖上为清代重庆知府大人家的主厨。本着最传统的口味继续传承着这门舌尖上的文化。她熬制的火锅底料,用料讲究,先不提她祖传的秘方,单说下料煎炒的火候都是精确到以秒计算。虽然黄女士漂亮大方,每日在内都是笑脸迎客,但好朋友们给她起了一个霸气的外号“黄药师”。
< class="pgc-img">>另一位创始人更有趣,可可先生,曾是重庆知名DJ,在业内几乎无人不知。辞退了全国著名夜店SMUSE音乐总监的职务也投入到老火锅的经营中。记者询问:“为何不搞艺术工作了?来开火锅店?”他的回答是:“这也是门艺术,以前是让人用听觉欣赏,现在是让人用味觉欣赏。”他还想出了“回家第一口,到渝第一口”的活动,无论你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是外地朋友还是本地土著,凡持当天抵渝票根,在味蒸老火锅都可以享受菜品8.8 折优惠,并且此活动永久有效。
火锅小档案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同路67 号/ 民生路145 号(银河大酒店上来的三叉路口)
特色菜品:绿豆花 、麻辣牛肉、现炸酥肉、肥肠、香菜丸子
订餐电话:023-63873963
人均消费:60—80 元
>编者按】
响应中央“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的要求,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措施,力度虽不尽相同,但均对此前严格的防控措施“减码”。澎湃新闻记者在全国多地联动,现场直击了各个城市防控政策优化后带来的新变化。
< class="pgc-img">>12月1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环节防控措施。
12月5日,重庆中心城区迎来了阳光,部分地区气温重新站上两位数。与此同时,差异化防控下的重庆,也正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目前,在重庆的低风险区和常态化防控区,已有部分大小餐馆恢复堂食,部分商场恢复营业但尚未恢复堂食;交通方面,重庆轨道交通9条线路、所有站点全部恢复运营,市民乘坐轨道交通不用持核酸阴性证明;复工复产方面,基本上由各单位自主决定是否需要核酸阴性证明,各单位尺度不一。此外,就市民反映的核酸检测点不足的问题,重庆中心城区已增加核酸检测点位,但仍大力提倡“非必要不核酸”。
据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通报,12月4日,重庆报告新增感染者4774例(不含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的48例),较前一日减少471例,连续7天持续下降。其中,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等4个区共报告新增感染者2721例,较前一日减少532例,占全市57%;截至12月4日24时,全市共有高风险区878个,较前一日减少578个,全市疫情形势稳中有降,持续向好,但部分区域疫情仍在高位,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 class="pgc-img">>12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建议非必须可以不做核酸。
餐饮:部分门店可堂食,不查核酸阴性证明
“今天是我们复工的第二天,营业情况还是比预料的好,来烫火锅的,都是附近居民,老顾客。”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上的“锅锅筵水八块老火锅”店,已于12月4日恢复营业(堂食),该店负责人5日下午告诉澎湃新闻,按照要求,进店堂食的顾客要扫场所码,并出示渝康码绿码,不需要核酸阴性证明。但对于该店厨师、服务员等工作人员在内,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上岗。
< class="pgc-img">>12月4日,重庆市南滨路一家火锅店内,市民正在吃火锅。受访者供图
该负责人介绍,复工前,该门店全面进行了地面清洁、环境消毒、餐具蒸洗、库存清理等,完成了复工前的准备。
12月5日中午,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一家串串店,客流量也在逐步恢复。网友拍摄的照片显示,该店的上座率达到八成以上,除了靠外的几张餐桌没有客人外,靠里的桌子坐满了顾客。
< class="pgc-img">>12月5日中午,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一家串串店生意火爆。受访者供图
在靠近重庆欢乐谷的渝北区“天际湾”小区周边,一些小餐馆也已经恢复营业并准许堂食,有些小餐馆甚至不需要出示健康码即可堂食。该市著名餐饮连锁饮品牌“乡村基”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仍未恢复正常营业,“我们现在专门给(附近的)医院供应,不对外营业,什么时候恢复还不清楚。”
在12月4日恢复营业的两江新区光环商场,餐饮暂不开放堂食,可下单外卖,影院、KTV、健身房等特殊业态暂未开放。市民进入商场须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绿码),但不查看核酸阴性证明。
< class="pgc-img">>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火车站不再查验“离渝证明”。
交通:熟悉的堵车“回来了”,离渝不再需要证明
12月5日,是重庆对中心城区实行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措施后的首个工作日,不少市民在朋友圈晒起了晚高峰堵车的照片,并感叹道“这才晃过神来,竟忘了还会堵车”“这熟悉(的)日常堵车画面又回来了”……
除了路上堵,写字楼停车库也“堵”。5日晚上6点多,市民雷先生发朋友圈说,他在英利国际金融中心,从“B5到B4开了半个小时”。
澎湃新闻从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获悉,5日早高峰,江北区路网流量约9.4万辆,已恢复到本轮疫情前的70%,因车流量增加,早高峰平均车速37.7公里/小时,环比上周一47.8公里/小时下降21.29%,交通运行整体畅通有序。
< class="pgc-img">>12月5日,重庆晚高峰,市民遭遇堵车。受访者供图
公共交通方面,5日早上6点半,重庆轨道交通9条线路、所有站点全部恢复运营。不过,有市民吐槽,高峰期10分钟才来一班。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回复乘客称,“目前逐步恢复中,我们会根据客流需求动态增加列车。”此外,中心城区各公交线路也在逐步恢复过程中。
根据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乘坐轨道交通须出示健康码(绿码)并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佩戴好口罩,不用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但市民乘坐飞机或火车离渝,要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此前要求的离渝证明则不用再提供。
澎湃新闻注意到,11月15日,重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离渝人员出行管理的通知》,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渝,非必需不离渝,确实需要离开重庆去外地的必须满足相关条件、履行相关程序。
“相关条件”包括:正在隔离观察中的密切接触者、居住在高风险区或临时管控区的人员、所在社区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的人员暂不离渝。也就是说,即使你所在的小区没有阳性感染者,但只要你所在的社区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你就不能离渝。
除了严格的“相关条件”外,“相关程序”也较为复杂:离渝人员要提前1天向所在村(社区)提出申请,提供7天内活动轨迹、规定的核酸阴性证明、外出理由及相关证明、外出目的地等信息,报所在乡镇(街道)审核。由乡镇(街道)开具证明,健康监测无异常,72小时内3次核酸检测阴性(每日1次,最后一次采样在离渝前24小时内,以发车或起飞时间为准),持健康码绿码。
< class="pgc-img">>11月12日以来重庆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来源:重庆发布微信公众号
复工:各单位对核酸阴性证明要求不一
“我们公司要求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返岗,没做核酸或者做了核酸结果没出来的,都不让去单位。”市民陈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单位领导还要求他们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尽量“两点一线”,下了班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场所。陈女士说:“条件比较苛刻,(我们单位)今天到岗的不算多,大部分能居家的还是可以居家办公。”
市民刘先生所在的单位则未要求员工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返岗。“单位发了抗原,自己测一下就行了,没事就可以回去上班。”刘先生说,不过,他所在的单位今天遇到了“开门红”。
刘先生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单位一名同事5日中午自测抗原发现是阳性。于是,该名同事自己回家,其他同事全部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做核酸。“现在核酸结果还没出来,不知道明天还去不去单位。”
在12月5日召开的重庆市第15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巴南区副区长杨亚平介绍了该区复工复产的情况:“截至今天,巴南区305家规上企业超过90%已经复工复产,员工的返岗率到今天也超过了80%,来之前我看了一下用电的数据,用电我们现在是恢复到接近85%,就是正常的85%。所以总体上我觉得分步分类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杨亚平说:“下一步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是,第一就是所有因疫情受到影响而停工停产的企业都要让他恢复,都要全部百分之百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复工复产的企业一定要让他满产,我们有的企业是复工了,但可能还没有百分百达到产能,这两个方向都是我们的重点。”
< class="pgc-img">>12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回答有关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如何进行个人健康管理的问题。
核酸检测:点位增多,排长队现象有所缓解
12月3日,周六。虽是周末,但家住渝北区悦来街道的曾先生还是一早爬起来,8点多就在该街道开设的核酸采样点做完了核酸。
“单位要求做了核酸才能回去上班,我上一次做核酸还是十多天前。”曾先生说,悦来街道只开设了两个采样点,有需求的人很多,去晚了绝对会排长队。
曾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12月3日10点多开始,悦来街道的两个采样点均排起了长队,有市民排了两三个小时才做到核酸。
第二天,悦来街道增加了三个核酸检测点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街道核酸检测的压力和市民排队聚集的情况。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根据重庆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信息,自12月4日(部分区为5日增加)起,渝北区核酸采样点增至151个(包括19个24小时核酸检测点,不含机场区域),江北区增至91个(包括9个24小时核酸检测点),渝中区增至63个核酸采样点……
不过,各区仍提倡“非必要不去做核酸”,如果确需做核酸的,建议尽量合理安排时间,保持1米间隔距离排队,佩戴好口罩(建议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N95口罩),避免高峰期排长队。当采样台正在采样时,未采样人员保持与采样台3米距离。
就医:有医院开通线上咨询服务
实行分类分区差异化防控措施后,重庆各大医院相继更新了就诊须知。
< class="pgc-img">>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提示就诊人员佩戴N95口罩。来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
12月3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患者告知书》,明确该院急救部24小时接诊;普通门诊患者需配合查验健康码(场所码)及行程码,配合测量体温及流行病学史调查,有序进入门诊诊区就诊。门诊手术以及须摘口罩的门诊诊疗须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12月4日,重庆市中医院发布《就诊须知》,该院发热门诊、急诊24小时接诊;门诊就诊人员请配合测温、流行病学史调查,查验双绿码(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进入门诊(危急重症患者除外);门诊手术以及须摘口罩的门诊诊疗须持24小时内本地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12月5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医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更新了《就诊须知》,明确门诊就诊人员请全程佩戴N95防护口罩,配合测温、流行病学史调查。验双绿码(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进入门诊(危急重症患者除外)。须摘口罩的诊疗:如部分门诊手术(无痛人流、安环、取环)、口腔诊疗、肺功能检查及喉镜检查等,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就诊。
澎湃新闻另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12月5日起,该院依托手机端互联网医院平台,开通网络医疗咨询服务,让医生为患者提供线上医疗咨询与解答。也就是说,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与西南医院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自己的种种疑惑。
“选择开通线上医疗咨询服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西南医院医务处相关负责人说,整个线上医疗咨询分为个人信息绑定、挂号、咨询、评价四个部分。患者确定医生后,可预约就诊日期、选择就诊人,填写病情描述,然后进行图文或视频挂号。挂号成功后,患者会在绑定的微信号里收到“排队提醒”通知,医生接诊后绑定的微信号也会收到“就诊提醒”通知,此时即可进入系统点击“我的问诊”-“进入会话”和医生进行线上医疗咨询。咨询完毕后,患者可对医生的服务进行评价。
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按照人社部总体部署,结合我市“一卡通”建设远景规划,重庆市第三代社保卡于日前正式发行。1月6日,针对市民关心的几个问题,市人力社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做了详细解答。
问题一:社保卡有效期到期后还能继续使用吗? 如果不更换三代社保卡,二代卡使用有影响吗?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社保卡10年有效期是指其金融功能有效期,金融功能到期后,社保、医保等其它功能不受影响、仍可继续使用。下一步,养老金等各项待遇、补贴将逐步通过社保卡发放,因此,广大市民可在方便的时候前往各合作银行激活金融功能。没有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前,养老金等各项待遇、补贴依然打到原来的账户上,不会搞“一刀切”。
第三代社保卡发行采取自愿换发、自然过渡的原则。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二代社保卡仍可继续使用。如果您想升级社保卡,或者刚好因损坏或丢失要补办,就可以申领三代卡。
问题二:办理第三代社保卡需要收费吗?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如果您是首次申领社保卡,不需要收取工本费。如果是补换(补发、换发)卡,按照渝财综〔2020〕58号文件要求,需收取25元/张制卡工本费。
问题三:第三代社保卡与二代社保卡有什么区别、有啥功能?
三代卡不但延续了二代卡的(身份凭证功能 、信息记录功能、自助查询功能、缴费和领取待遇功能、就医结算功能、金融支付功能)六大功能,后续还将支持惠民惠农补贴发放、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60余项政府民生其他公共服务应用功能,真正实现一卡多用、全国通用。
问题四: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办理三代社保卡?
线上渠道:市民可通过“重庆人社”APP、“重庆市政府”APP(渝快办)等渠道进行申请办理,并可邮寄到家(邮费到付)。
线下渠道:市民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就近的社保卡服务网点办理,现场制卡、立等可取。目前在我市主要的乡镇(街道)社保所以及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设有办理点。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