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 8月2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现制饮料消费提示,帮助消费者科学饮用。
现制饮料通常指通过现榨、现磨、现调等方式,现场制作的茶饮(如珍珠奶茶、果奶等)、果汁、咖啡、植物饮料等。由于现制饮料是在消费者点单(现场或通过外卖平台)后加工制作,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当调整原料、口味和出品温度(常温、冰或热)等,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现制饮料最好现制现饮,从制作到饮用不超过2小时,建议不要放在冰箱内隔夜饮用。若饮料风味,外观口感等出现异常,应立刻停止饮用。
现制饮料添加珍珠、芋圆等辅料时,要慢饮浅吸,避免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小朋友要在大人的看护下安全饮用。过敏人群要注意产品是否含有致敏原,可提前向门店询问确认。
消费者饮用冰饮或冷饮时,特别是剧烈运动后或消耗大量体力后,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饮用热饮时注意温度,避免烫口。血糖高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不要过量饮用现制饮料,更不要以此代替喝水。
选购现制饮料,建议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良好,食材摆放、贮存、操作过程规范的场所。在线点单时选择正规电商平台。
注意查看杯身、杯盖等包装材料的存放区域是否卫生,是否有霉点等异常现象。特别是选购“竹筒奶茶”时,要注意观察竹筒是否直接接触饮料,尽量选择竹筒中套有塑料杯,饮用时不会接触到竹筒的产品。
编辑 张明璇
校对 卢茜
可是我们现代年轻人最爱的饮品之一。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晚上买了一杯奶茶,却没有喝完,然后放在那里,心里一直嘀咕着:“这还能喝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 class="pgc-img">>未开封的奶茶在隔夜之后是可以喝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细菌繁殖需要时间。在低温或者冷藏条件下,细菌繁殖速度会变慢,所以一夜之后,奶茶里的细菌数量不会增长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而且,奶茶的成分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和牛奶,这些成分本身就有抑菌作用,所以只要保存得当,未开封的奶茶是可以安全饮用的。
< class="pgc-img">>但是如果奶茶已经开封了就需要注意了。如果是冬天或者放在冰箱里,也是可以喝的。因为低温条件下,细菌繁殖速度会变慢,所以一夜之后,奶茶里的细菌数量不会增长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但是如果是常温下开封的奶茶,就有可能滋生细菌了。一夜之后,细菌数量可能会增加很多,甚至可能导致奶茶变质。
< class="pgc-img">>如何判断奶茶是否变质了呢?如果奶茶出现肉眼可见的质地分层、颜色加深、出现絮状物或者漂浮物等现象,那么就说明奶茶可能已经变质了。如果奶茶闻起来有异味或者酸臭味,那么也是不能喝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最好选择新鲜的奶茶,并且尽快喝完。
< class="pgc-img">>总之未开封的奶茶在隔夜之后是可以喝的。但是如果奶茶已经开封了,就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可以饮用。为了确保健康,最好不要喝隔夜的奶茶。当然啦,如果你实在舍不得扔掉,可以妥善保存并观察其是否有变质现象。
< class="pgc-img">>最后提醒大家,无论是否隔夜,喝奶茶时都应该注意适量饮用。过量饮用奶茶可能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同时关注奶茶的糖分含量和脂肪含量是否过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炎热的夏天
来上一杯冰奶茶
清凉消暑
心情倍儿爽
坊友们喝奶茶的时候
有没有注意到包装上印有
“请尽快饮用”
“2小时之内饮用”
“1小时内饮用完毕”等字样
店员也会提醒
“尽快饮用,否则影响口感”
那奶茶真的
必须“2小时”之内饮用吗?
奶茶,顾名思义就是
奶+茶为主做成的饮料
奶茶通常由茶叶、牛奶做成的,现在为了调节口感,还会加入糖、奶油、奶酪、水果、奶精等调味,让它的口感更多样,也能满足不同人的口感需求。
奶:常见的有牛奶,还有加入奶油、植脂的,还有加奶酪的。
茶:红茶、绿茶、清茶等等,都可以,还可以加入各种茶粉。
糖:有加白糖的,也有加果葡糖浆的,最近还有用代糖的,如赤藓糖醇、阿斯巴甜等。
盐:内蒙有些传统奶茶味道是咸的,在制作过程中会加盐。
水果:很多奶茶还会加入各种新鲜水果,比如草莓、葡萄、芒果等,也会让奶茶更香甜。
一杯奶茶
到底多长时间内喝完呢?
1小时?还是2小时?
从安全和口感来说
2个小时是个不错的选择
1.安全
奶茶的口感很好,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同样受环境中很多微生物的喜爱。一杯现制奶茶放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外界,就会引发各种微生物虎视眈眈。如果奶茶保存时间过长,各种细菌微生物都可能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隐患。
食物放在外面就会有细菌生长,而生长速度跟温度有很大关系。通常认为 5℃~60℃是危险温度区,这个温度范围内,细菌会快速繁殖,加速食物腐败,基本就是我们日常环境的温度。
食品在5°C至60°C之间安全保存的时间要遵循4小时/2小时规定,也就是,在危险温度区停留不超过2小时(包括准备、储存和陈列)的食品可以放回冰箱冷藏(保存在 5°C 以下)或重新加热(加热至 60°C以上),并在稍后再次取出。
但是要注意
食品在危险温度区间
停留的总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处理(没有密封或者冷藏),最好在2个小时内吃完;如果超过2个小时,最好重新冷藏或者重新加热后再吃;如果超过4个小时,那就尽量不要吃了。
2.口感
除了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
口感也很重要
毕竟我们买奶茶
不就是为了它好喝嘛!
当你购买一杯新鲜泡制的奶茶时,它的口感最佳,茶香、奶香、果香等各种味道都能充分展现,而且是最好的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奶茶中的成分会发生变化,风味也会慢慢损失。
首先,茶叶中的茶多酚会逐渐氧化分解,导致茶香减弱,同时牛奶、水果的风味也会慢慢变淡。这些变化会使奶茶的口感变得平淡,失去原有风味和口感。
其次,人们对冰镇奶茶和热奶茶的温度喜好还不一样。点加冰奶茶的,当然喜欢冰镇的口感,但是时间久了,加的冰块会慢慢融化,温度变高了,味道自然会变化。人们对热奶茶的喜好一般更喜欢它在50度左右的口感,时间久了,温度低了,也会觉得口感不好。
所以,为了好喝,也应该尽快喝完。不过口感方面的影响到底如何,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时间说明。
如何放心喝奶茶?
最后提醒大家
“请于2小时内饮用”
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的
如果通过外卖订购
还需减去配送时间
如果奶茶一直是密封放在冰箱 4℃ 左右冷藏,超过2小时也可以放心饮用。
如果奶茶已经打开或者经过吸管吸吮,就最好在2小时内喝完;喝不完,就要放冰箱。
如果是在外面室温下放了2小时后再放进冰箱,那再喝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看它有没有异味、变坏。
当然,这是食品安全的理想推荐,并不意味超过4个小时喝了就一定会食物中毒、拉肚子,只是说风险更大一些。具体在实际生活里,还要考虑成本,毕竟真丢掉,很多人也舍不得,还会造成食物浪费。
最后建议大家
奶茶虽然好喝
可不要贪杯
毕竟它是高糖高油的食品!
(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