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糖奶茶+奶霸+波霸(三分甜)
2、葡萄绿柚不加料(五分甜或者不加糖,解腻)
3、焦糖乌龙奶茶+混珠(五分甜)
4、乌龙奶茶+混珠+仙草(三分甜)
5、抹茶拿铁+波霸+奶盖(三分甜)
6、仙草冻奶+冰淇淋(去冰,三分甜)
7、阿华田拿铁+燕麦(无糖)
8、四季春茶+冰淇淋+波霸(三分甜)
9、四季春茶+珍波椰(五分甜)
10、冰淇淋红茶+混珠+奶盖(无糖)
11、阿华田拿铁+波霸+冰淇淋 (无糖)
12、冻顶乌龙+奶霸+波霸(五分甜)
13、茉莉绿茶+冰淇淋+椰果(五分甜)
14、柠檬养乐多+仙草+椰果(五分甜)
15、金桔柠檬+珍波椰(五分甜)
16、四季常青+混珠(三分甜)
< class="pgc-img">>因每个人口感不同,仅供参考,欢迎补充!
><>段时间那篇奶茶黄牛的推文发出去之后,留言里有很多吃货粉丝讨论起”愿意为奶盖茶排队多久”的问题。
看来大家对于奶盖茶还是情有独钟啊,于是册空实验室决定再来一次奶盖茶测评。吃货小分队兵分4路,赶赴城北、城东、城中,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凑齐杭州常见的11杯奶盖红茶。
(为了保证测评的准确性,本次参与测评的奶盖茶,全部是无糖红茶茶底,部分奶茶店不供应无糖红茶底,故不参与测评。)
*评分说明:?代表1分,?代表0.5分
喜茶——喜乐芝红玉
价格:22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2.89cm
咸芝士味道明显,奶油比例高、奶盖有种半凝固的口感,茶味浓,但涩感也重。混合起来喝有一丢丢割裂感,还是觉得红茶较涩
鹿谷製茶——玛奇朵日月潭红玉
价格:16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2.99cm
奶盖比较稀薄,芝士味道淡、奶盖甜,植脂奶油味,大胃少女个人不喜欢,但有路人吃货表示喜欢。红茶味明显,清淡不涩,奶味不够浓。
弥茶——芝士武岩韵茶
价格:25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3.07cm
本次测评中味道最咸的奶盖,茶味相对比较淡,但是涩味突出。把茶底和奶盖混合之后竟然还不错,芝士奶盖把茶涩味掩盖掉了。
因味茶——丝路伯爵
价格:28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3.47cm
咸味适中、芝士味浓、质地浓稠。茶味浓郁,第一口就能喝到明显茶味,且无涩感。忍不住感叹一分价钱一分货,综合口感是本次测评中我最喜欢的。
蘭芳園——芝士奶茶
价格:15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2.34cm
芝士味儿很浓,奶盖颜色偏黄,口感喝起来有奶泡的感觉,空气感很明显。因为是港奶的做法,所以茶底非常浓,混合之后喝偏向于鸳鸯奶茶的味道。
贡茶——奶盖红茶
价格:16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2.14cm
喝起来有植脂奶油的味道,不像纯的动物奶油乳脂的香味那么浓,质地较为浓稠。茶涩味明显,奶盖之下还是涩味明显,表现不够理想。
另茶——锡兰高地红茶奶霜
价格:24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3.00cm
咸口儿的芝士奶盖,咸甜适中,topping撒了可可粉增加了香味,奶盖质地扎实、奶泡厚,茶很香,几乎无涩感,性价比之选。
一点点——红茶玛奇朵
价格:15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3.14cm
奶盖甜度很高,奶味香浓,茶味明显但是涩味也很明显,总的来说混合着奶盖一起喝,口味还不错,而且性价比颇高,排队时间也还好。
福海堂——白桃海盐
价格:18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2.20cm
奶盖虽然不厚,但是质地浓稠,几乎没有气泡,甜咸适中,非常扎实,芝士味道更明显。红茶里面有桃子的香甜味,简直惊喜,配合粉色茶汤,简直少女心爆棚~
皇茶——芝士红玉茗茶
价格:19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4.00cm
皇茶的奶盖走的完全是甜口儿,奶盖很厚,但是比较稀薄,刚拿到手就开始融化下沉。茶味清淡不涩,茶底和奶盖很平衡。
萃茶师——芝士甘韵台
价格:18元
奶盖口感 ????
茶味浓度 ???
口味平衡度 ????
奶盖高度:2.21cm
奶盖偏甜,喝起来很顺滑,但是茶底涩味太重已经盖过了茶香,喝起来都有种港奶的口感了。
奶盖茶4宗“最”
奶盖最厚:皇茶
奶盖最薄:贡茶
奶盖最甜:一點點
奶盖最咸:弥茶
综合测评结果
??
路人好感度前三
福海堂白桃海盐
因味茶丝路伯爵
另茶锡兰高地红茶奶霜
ps:喜茶的口味从评分来说比较受欢迎,但是路人考虑到排队时间就选择了放弃,如果排队时间在20min以内还是很乐意去购买的
路人不复购尾三
贡茶奶盖红茶
萃茶师芝士甘韵台
鹿谷制茶玛奇朵日月潭红玉
(册空实验并非科学实验,口感评价仅代表参与者个人观点,样本仅针对当日购买的门店中获得的样品,结果仅供参考)
编辑 阿徐
><>点点是从台湾引进的,它属于创立于1994年的台湾奶茶品牌50岚,2010年开始50岚选择中国上海为起点,不过由于台湾原商标在内地遭到抢注,未能沿用台湾的名字,因此50岚到了内地就变身1点点,于2015年开始快速拓展,后期呈现每个月20家左右的新店数量来攻城拔寨,在一些城市开展了单店加盟和区域授权等灵活方式。由此算来,一点点奶茶进入大陆市场的时间仅有7年时间。
很多人没有注意,在“一点点”的官方材料中,一直标注着一串小字——“台湾50岚关联企业”。它通过改名,主动避开了恶性竞争的同名竞争市场。同时以新的概念明确与台北母品牌的关系。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成功打开了大陆市场。从门店装修,菜单、口感,甜度、温度的个性化选项,与台湾的“50岚”相差无几。
与多数奶茶店不同的是,一点点可以对所选奶茶深度DIY,配出自己喜欢的口感,有人不惜排队数小时就为见其“真容”。这种个性化的方式,也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一点点攻略”、“一点点测评”、“一点点隐藏菜单”等等热点,吸引了一大批微博大V的参与,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热情。
这种线上参与的热情直接延续到线下,各式各样的DIY和线上口碑最高的那几款也使消费者成为回头客。
即使在上海已经是一个拥有超过400家连锁店铺,但是一点点依然可以做到排队。这是为什么呢?
它真的有这么火吗?
传统的台式奶茶店内的工作台一般呈“一”字形排列,生产奶茶所用的工具设备以及员工的生产动线也比较单一,几乎都在一条线上完成,务求快速出单,提高效率。一点点则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设置阻碍,降低做单速度。
一点点吧台一般为L型或者是U型,操作区域相对较大,将操作流程中所需的工具分散,每个员工又是各司其职,所以经常看到店内员工走来走去很忙。
L型布局大大降低效率,使单品制作需要1-3分钟,最终的结果是使店门口总是在排队,而且店员似乎都很忙。
市场营销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群众核验效应:即消费者在对餐饮和服务质量不了解的情况下,仅以排队队伍的长度来判断餐饮和服务的质量,决定自己的取舍。这时,队伍的长度成为一个外在的提示物(extrinsic cue),帮助消费者估计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购买决策的选择风险。
这种被队伍吸引过来的消费者,主要是抱着想要了解这家店里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好的心态过来尝试以下,这对于一点点这样的奶茶店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获客方式。
有时候去排队会给用户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幻觉,我通过千辛万苦买到了一个稀缺的产品,我会自我营造出某种优越感,那就是我喝到了别人没有喝到的东西。
由于你付出了时间成本,一旦这个产品品质还不错,不至于打破你内心的心理下限,你会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这是好产品,你就会有很强动力去扩散出去。
但当被炒作的过热的时候,其实过度透支与激发了用户消费的热情,会导致用户提前透支掉对产品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