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年,注定是火锅业浓墨重彩的一年:
呷哺、海底捞相继宣布大规模关店;捞王冲击上市;周师兄、行运打边炉先后获融资;盒马首开线下火锅店......
我们看到,老品牌深耕、转型,新品牌拼创意模式;
小玩家搞场景叠加,大玩家搞复合门店;
川渝火锅仍是王者,无辣火锅强势崛起......
2022年,火锅界天晴了。
12月31日跨年夜,以下是巴奴郑州某门店晚10点半的排队场景,2022年,火锅市场火热开局。
< class="pgc-img">>▲ 实拍于晚10点半
当晚,很多老板在朋友圈纷纷发出“捷报”:杭州玖隆坡晚10点排队379桌;季季红火锅第245家直营店于元旦开业;就连刚刚面世的谢谢锅,也在年尾强势登陆上海......
熟悉的烟火气仿佛又回来了,一串串数字,无疑给火锅餐饮人提振了信心。
美团数据显示,每10个餐饮消费者中,超过4个选择火锅。近两年,火锅新开门店占比45%,明显高于整体线上餐饮的36%。
< class="pgc-img">>▲ 2018年7月-2021年6月 美团
2021年,餐见君最大的感受就是火锅的“两个化”,一是连锁化,二是资本化。
比如,直营连锁烤鱼品牌半天妖,加大全国布局力度,仅2021年,就新开了617家。门店总数突破1000家。
比如,发源于郑州,开创了一个全新品类的白总管藤椒豆花鸡,在2021年新开了80多家店,全国门店突破260家。
其创始人赵卫光说,“2021年,我们把外卖做起来了,占到了堂食的40%左右,会员系统做起来了。2022年,我们计划新开店面200家,实现营收翻一番”。
< class="pgc-img">>▲ 有料锅底 藤椒豆花鸡
火锅餐饮的资本化更是有目共睹。9月初,捞王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冲击粤式火锅第一股。
8月初,周师兄宣布已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最近有媒体报道,以海鲜火锅行运打边炉为主品牌的“行运集团”,在今年9月也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022年已至,亦将极不平凡。火锅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新的一年,怎么看?路又在何方?
1
老品牌持续深耕
新品牌拼创意
日前,有餐饮头部媒体发文称,老品牌面临市场失守,寒深露重,新品牌却在冉冉升起,欣欣向荣。餐见君认为不然。
相关报道称,成立近9年的大龙燚,在市场规模达到400+的情况下,在2022年新增门店数将稳步保持在60+,其副牌如在蜀火锅计划新开100+门店;
此前,呷哺呷哺因品牌老化+涨价过高,脱离大众消费的定位,被消费者屡屡吐槽。不久前,宣布调价策略,以套餐为主,重回“平民火锅”定位;
< class="pgc-img">>最近,重庆老牌刘一手火锅与澄明食品联手,根据用户画像、数据,定制番茄锅底,满足顾客对个性火锅的需求,火锅柔性定制化愈演愈烈......
餐见君认为,不是老品牌风光不再了,而是他们更稳重了,不断沉淀、深耕,不再喜形于色。
或如德庄、大龙燚转而攻向后端供应链,或如刘一手、小天鹅发力海外市场,或如季季红对话年轻人群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同时,以朱光玉火锅馆、七七地摊火锅、犊门火锅、萍姐火锅、吼堂老火锅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秀品牌,也给这个火锅江湖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
有的带着叙利亚战乱风,把场景做到无边界;有的打着湘派火锅的旗号,创新火锅品类;有的紧跟国潮风,主打牛肉,成为区域火锅黑马......
他们年轻,不畏现实,敢于创新,和“前辈们”相互切磋,各取所长,让这口大锅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业态。
2
川渝火锅仍是王者
无辣火锅崛起
火锅圈盛传两个一超多强。
从品牌维度,一个超属于海底捞;从品类细分维度,一个超,川渝火锅当仁不让。
但市场上不乏有声音表示,川渝火锅跌落神坛,风光不再。对于这个观点,餐见君不敢苟同。
美团数据显示,川渝火锅依然是最受欢迎的火锅类型,近一年,线上销售增速最快的10个品牌中,6个都属于川渝火锅。
< class="pgc-img">>▲ 2018年7月-2021年6月 美团
其中,百店千店连锁中的代表性品牌,如小龙坎、谭鸭血、蜀大侠、德庄等都出自川渝,包括增长最快的九街淑芬、楠火锅等品牌目前的主阵地也依然在川渝两地。
此外,川渝火锅2020-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合计64%,销售份额占比40.1%,依旧是妥妥的主流、王者。
< class="pgc-img">>▲ 九街淑芬串串
与此同时,浙江、广东主要消费品类是本地鸡窝火锅;北京、吉林两地的打边炉/港式火锅消费份额持续高速提升;两广地区的猪肚鸡火锅向外扩散,在华中率先取得突破;集中在两广和湖南的椰子鸡火锅,在上海、北京迅速增长......
以上火锅细分品类,有个共同的名字:无辣火锅。
除此之外,菌菇火锅、酸菜火锅、花胶鸡火锅等,都属于无辣火锅,无辣的火锅并不等于清淡,说明随着健康养生趋势,小众火锅口味也开始被重视。
< class="pgc-img">>▲ 酸菜锅底
随着川渝火锅和无辣火锅的双驱并进,火锅市场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产品升级,扩容出来的市场将会是中下游餐饮门店的红利风口。
3
前者搞场景叠加
后者搞复合门店
走常规的路子已难以突围,我们发现,这一轮的业态创新,亮点集中在用场景制造新体验。其中,有的在搞场景叠加,有的在搞复合门店。
“场景叠加”是在做大促销,吸引你进店,相当于变相的买一送一。而复合门店目的是强强联合,在同一门店中,开发多个业态,让你花更多的钱。
举个例子,北京的行运打边炉,把香港街头的大排挡场景复制到室内;重庆的杨光会,把菜园子搬到火锅店,就类似于场景叠加。
< class="pgc-img">>▲行运打边炉
火锅店早已脱离传统火锅场景的束缚,而是更开放、细分、高级,火锅场景愈发没有边界。
除了场景叠加,复合门店的玩法也值得探索。它的基础版本就是米线店里,又增加了一个卖肉夹馍的。
比如,麦当劳在最新门店里,集合了书店、小剧场、麦咖啡。
再比如,谢谢锅走的也是“复合门店”模式:门店+新功能,为同一批客人,提供不同的体验,火锅、烤肉、音乐、夜场,激发新消费,直接把火锅的复合业态干到了天花板。
< class="pgc-img">>▲谢谢锅 上海店
重庆的萍姐火锅,除了火锅、烤肉,它以档口小卖部的形式,把中韩泰特色小吃“集”中在一个店里,开业即火爆。
海底捞对小酒馆的尝试,也可以看出其对复合门店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业态间没跑通,也只是场景和产品的叠加。所以,形成复利和复购回路,这可能需要一个超级的商业模式,将战略与体制紧密结合。
4
火锅进入“k型时代”
洗牌背后是机遇
吴晓波在跨年演讲时说,2022已经进入了“K型时代”,一个行业的利润,很可能只集中在少数能应对变化、实现创新的企业中。
同样,火锅行业似乎也跑到了这样一个境遇。
一方面,全国性火锅品牌与区域性强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紧跟趋势,具备创新思维,能够随机应变的火锅品牌,会活得更好。
举个例子,我们看到,国潮风的场景设计、地域菜系特色火锅、穿越主题的联动营销......不断刷爆社交媒体,俘获一批批年轻人。
< class="pgc-img">>▲主打国潮风的犊门火锅
这背后,是国潮风的再度崛起。可以先看一组数据,在2021年总的新国货消费中,一二线城市的占比达到46.35%,三四线城市占到29.79%。餐饮老板可顺应该风潮进行微创新,抓住红利。
再举个例子,最近,盘盘麻辣烫、火锅单品小店、地摊火锅、盅盅火锅、集市火锅等各火锅细分品类,出现在大街小巷,它们有个共性:小。
经过疫情的洗礼和一年的恢复休整,餐饮人意识到轻资产、轻运营的小店,更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火锅小店极有可能在2022年大幅增长,明年或将是“火锅小店的元年”。
总而言之,“K型时代”非常残酷,是一个洗牌的时代,反观,“K型时代”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
说到最后
有句话说得好,疫情是餐饮业的指挥员、是餐饮业的检测器、是餐饮业的筛选机,更是新餐饮的孵化器。
从乱象中看到真相,在不确定中看到希望所在的方向,这至关重要。
正如吴晓波所说,先站住,再站高,先活着,再活好。
无论如何,餐见君对火锅业的明天依旧充满信心,希望诸位火锅餐饮人,早日看到雨过天晴的明媚。
注:文章相关数据、资料参考来源于《美团数据观》、《吴晓波频道》、《什么值得加盟》
兰州拉面美国排队,到珍珠奶茶火爆日本,当下的中国餐饮,眼光正在“往外看”。
作为当红小生,这波出海潮,自然少不了火锅——据世界中餐联合会统计,海外中餐厅约有60万家,覆盖188个国家、地区,其中火锅占了34.2%。
不比饮品、快餐,火锅形式更”重”,消费者也与国内全然不同,那些出海成功的火锅,有什么诀窍?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文
美国新店,开业即排队!
2019年6月2日,美国首家德庄火锅开业。
这家店位于大型购物广场中,采用美国FDA标准食材,开业首日便开始排队。
从 2011 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开出海外首店起,德庄火锅经过 8 年的积淀、发展,目前已经覆盖了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海外市场。
走出去的火锅品牌不少,真正能站稳脚跟的,屈指可数。在保证国内900+门店的基础上,德庄是如何”双管齐下”、”多面开花”的呢?
细分6 种“辣度”
让老外也爱上火锅
2011年,考虑到加拿大广大的华人基础,德庄把首店开在了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
开业后,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德庄很快从成绩之中,发现了问题——锅底太辣了,外国人不敢吃,即便是重庆火锅里的“微辣”,外国人也接受不了。
由此,德庄创始人李德建意识到:如果想照顾大众对辣味的接受程度,又想刺激老外们的消费欲,就应该有更精准的口味——能不能对火锅的辣度进行准确分级呢?
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研究项目,好在德庄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研发,研发中心由调味品国家级评委、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以及众多硕士毕业生组成,并与多家大学、研究机构有深入合作,每年用在产品、口味等方面的研发费用,超过了一个亿。
在团队的努力下,联手重庆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德庄成功研发了”李氏辣度”:根据人类感官的感受程度与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对应关系,以12°、36°、45°、52°、65°、75°表示辣味逐渐增强。
目前,李氏辣度已在德庄所有门店推广。六个辣度,分别对应家庭用餐、情侣约会、朋友聚餐等多个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可定制的口味。
由此,即便是从未吃过火锅的外国人,也能从最”清淡”的12°试起,逐步爱上火锅。
什么是“好料好味道”?
从“田野到餐桌”,建立整条供应链
想要出海成功,光是口味还不够,还需要什么?这得从 19 年前说起。
那时,德庄才成立一年,李德建花费巨资,购买了世界上最大的火锅,加以改造后,用于举办”火锅节”,通过这种营销方式,成功让 “德庄大火锅”与“重庆是火锅之乡”的概念走出了重庆。
名气有了,但李德建明白,火锅需要“内外兼修”,营销是有奇效,但如果“内功”不实,必有覆巢之危——做火锅,最重要的“内功”是什么呢?
德庄的答案是产品:好料好味道,我只选好料。
如何确保好料好味道?靠采购时的“火眼金睛”?靠供应商的“金口承诺”?靠加盟店的“自觉遵守”?靠炒料师傅的“统一手感”?
李德建认为,任何不确定因素,都有纰漏的可能,唯有将原材料的供应、火锅底料的制作、产品的物流配送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好料好味道”。
于是,2003年到2005年,为了找到原料生长的最佳环境,德庄走遍全国,建立了大宗原材料基地,如重庆石柱辣椒基地、江津花椒基地、云南牛肝菌生产基地等,实现了一切从源头开始,产品产地可溯源。
同时,德庄建成21400平方米的现代化食品加工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
2009年,德庄首创万吨火锅调料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了火锅底料的集中炒制,全面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食品安全性。
至此,原材料基地直供,底料“集中炒制”,最终通过统一的物流配送到各地各店,保障了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实现德庄眼中的“好料好味道”。
900+门店
“锁利”才能”连心”
目前为止,德庄拥有直营、加盟店共900余家,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在火锅品类市场占有率位居前茅。
有这样的成绩,除科研创新、完善供应链外,成熟的连锁加盟体系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庄餐饮连锁公司总经理黄恩渝指出,过去20年内,德庄的加盟体系历经了从可复制标准的打造和导入,到对配套体系、运营督导、服务培训等体系的全方位提升,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完善、升级了整个体系。
其多年经验,德庄建立了一套可以帮助加盟商持续运营门店的支持体系。
以初入行业的加盟商为例,公司会根据其实际情况,定制开业方案、装修风格、餐具、人员等。在开业前,为加盟店开展半个月的全员培训;开业中期,则会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班。
德庄和加盟商之间,经常是面对面、手把手地交流,传授经验——线下办事处能覆盖每家加盟店,除了日常交流外,办事处还承办各片区的专题研讨会、新品交流会等等。
依靠这种加盟体系,德庄头部加盟商年营收破亿,续约达到了80%以上。从郑州第一家加盟店开始,以德庄为名,迄今有过近2000家火锅门店。
“锁利”才能”连心”,只有通过完善的加盟体系,让加盟商真正受益,才能实现双方共赢——从川渝,到全国,再到海外(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 加盟商中,跟随德庄五年、十年、十五年的,不在少数。
现在, 国外市场对中餐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据美国一则调查,超过1/3的美国人至少每月吃一次中餐,且多为堂食晚餐,可见中餐的出海潮尚未结束,火热正当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迎合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以点带面,扩宽舞台,将是德庄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 end ·
轮值主编|王菁 编辑|于聪聪 视觉|小鸭子
转载联系:首席小秘书 微信 neicanmishu
年以来,不少火锅品牌因加盟店出事而频上热搜,加盟模式愈发失控。
然而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却在近日表示,要开放内部加盟合伙……
加盟改良派、坚守直营派,各种新连锁经营模式“大乱斗”。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近日,一直走直营路线的呷哺呷哺宣称,下一步要开放内部加盟合伙制。
贺光启表示,“会向店长开放一些红利给分红,如果区域经理和大区经理分管的10家店获利,分管负责人就会获得分红,用这种方式让他们更好更用心地将门店经营管理好。”
这让餐见君着实吃了一惊。要知道,今年不少火锅品牌的加盟店都出事儿了。“扫帚捣制冰机、鲜鸭血不含鸭血成分”、“一女子劝阻吸烟被邻桌泼不明液体”、“某明星火锅‘塌房’事件”……
< class="pgc-img">▲今年有多个火锅加盟店出事
>尽管加盟店频频出事,走加盟模式的品牌依然数不胜数,餐见君整理了一部分走加盟路线的火锅品牌,如图。
< class="pgc-img">▲部分走加盟路线的火锅品牌
>其中,加盟模式的开创者重庆小天鹅,已于2014年被联想旗下的弘毅基金收购;鱼头火锅的巨无霸谭鱼头于2020年倒闭,2021年5月初,旗下49个商标被拍卖到1510万,近日,因竞拍者未支付而流拍;孔亮鳝鱼火锅也几近凋零……
如此看来,不少走加盟模式的早期弄潮儿结局并不算好,一些新晋明星品牌也因加盟店而负面缠身,但模式无对错,只有管理有高低。
< class="pgc-img">>各大“加盟改良派”如何拉回失控的马车?
事实上,现在的“加盟改良派”们正在努力勒住失控的马车,试图将其拉回正轨。
< class="pgc-img">▲单店加盟模式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供货模式掌控核心食材及配料
供货模式算是“加盟改良派1.0”。对品牌方来说,该模式不仅能收加盟费(也有不收取的)、管理费,还能通过核心食材持续管控加盟商。
目前很多火锅品牌都是供货模式或是其优化升级版:如进一步提供选址服务、开业培训、后续经营指导等。
德庄、大龙燚等品牌都属此类。以大龙燚为例,品牌方在加盟店开业的前、中、后期持续提供支持,“开业前(准加盟商)要在总部培训一个月,考核合格才能开店,提供选址、15天开业支持、季度巡店指导培训、运营培训等服务,还有具备独立研发及稳定生产的供应链支持。”
目前,大龙燚已有200多家直营+加盟门店,还推出了小龙燚、如在蜀等子品牌,在2020年中国火锅十大品牌榜上,以915.9的品牌指数排名第六。
>>托管模式让投资者做甩手掌柜
这几年,对品牌管控力度更强、更能统一管理的模式——托管模式悄然流行起来,算是“加盟改良派2.0”。
有品牌也称之为联营、合作等,不一而足。本质上,这可被认为是供货模式的终极升级版:投资者独立出资,由品牌方全权进行门店的食材、运营、人力、供应链等方面的管理,投资者相当于甩手掌柜。
大龙燚商学院院长刘好认为,托管模式对总部和合作伙伴来讲都是很好的事情,但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招人难的问题,特别是优秀的管理人员,远程管理在费用和精力上会拖累总部。
“希望是趋势,但我认为不会成为趋势,可以成为辅助管理方向的一种,如门店有需求,会提供托管服务。”
小小河边鱼的部分门店就有采用托管模式,不收取加盟费,每年收取2万元运营服务费,除去各种经营成本,其余都是被托管门店的投资者的净利。
“托管模式是从去年3月开始尝试,今天3月正式推出运营的。目前采用托管模式的几家门店,在会员、复购及顾客满意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比于托管前,泰州店的营业额翻了两倍,沭阳店的营业额每月都在10%-20%的增长。有门店老板认为,应该早点推行的,那样就能开更多店。”小小河边鱼事业部总经理王方如此表示。
他认为,之所以推这个模式,有三个原因:
1、降低加盟商的投资风险;
2、吸引有投资能力但没有经营精力和时间的投资者;
3、降低餐饮小白的经营难度。
同时他也表示,“不能说托管模式是未来餐饮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在企业发展的某一阶段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特别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后期阶段。”
>>合营、类直营模式越发向直营靠拢
如今,加盟模式向直营模式靠拢的趋势愈发明显。合营、类直营模式(也有叫合作模式)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两种模式可谓“加盟改良派3.0”,距离直营只有一步之遥。跟以上“改良派”们最大的不同的是,它们的品牌方会占据加盟店一定的股份。
因为有直接的利益捆绑,让每一个加盟门店盈利就成了品牌方和加盟店的共同目标,不会出现直营店不惜成本打造火爆门店,只为吸引加盟的现象。
额尔敦有推出合作模式,其上海分公司副总毕女士曾表示,“我们会与意向投资者协商占股比例,并提供锡盟羊肉等核心食材的支持。”
< class="pgc-img">>“直营派”占据火锅头部
有人3年开店500+,有人重拾加盟合伙制
一个赤裸裸的事实是:在“加盟改良派”大刀阔斧做改革的同时,头部火锅品牌全部是直营模式。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均已上市港交所,各自门店数均已突破1000+,坐稳火锅界前两把交椅。巴奴曾在2009年砍掉加盟,全部改直营模式,虽然只有85家门店,却轻松年收一二十亿。
>>直营合伙化
有意思的是,以往的纯直营模式也开始向加盟派“取经”,出现了直营合伙化的趋势。
比如江西的季季红,采用51%绝对控股的方式开拓直营店,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只参与投资和分红,不参与经营管理。”目前也有200多家直营店;
发迹于济南的半天妖,自从张一山代言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短短3年,就开出了500+直营连锁门店。经证实,其中也有不少门店采用的就是合伙模式,不少的店长就是门店合伙人。
还有就是呷哺呷哺,不久前,贺光启刚刚宣布将开放内部加盟合伙制,这或与其今年的盈利下降,股价大跌有关。
总结
整体来看,“加盟改良派”们越来越向“直营派”靠拢,部分“直营派”也开始从“加盟改良派”吸取经验。
但不管何门何派,自建供应链已成为有实力的火锅品牌的共同选择。比如海底捞,已经打通火锅全产业链,除海底捞外,还为九毛九、西贝等200多家连锁餐厅提供新鲜食材的供应链支持。大龙燚也有自己的供应链,除了给大龙燚和如在蜀提供服务外,还服务于马路边边、集渔等品牌。
< class="pgc-img">▲海底捞已打通火锅全产业链
>此外,除了在主品牌上纵向扩展,不少火锅品牌还会横向扩展多个副牌或子品牌,进而形成多元化品牌连锁矩阵。如海底捞的炒鸡等10余个副牌、呷哺呷哺的湊湊、九毛九的怂火锅、大龙燚的小龙燚和如在蜀……
匹配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今,不论是“加盟改良派”们的各种改良模式,还是“直营派”的直营模式,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你认为哪种模式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跑出一匹黑马?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