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想法倒是挺有意思的,但有两个问题必须先想清楚,一方面即使摄入饱腹感较高的食物,我们也并不能保证就绝对不会去吃其他额外食物,比如嘴馋的朋友,肚子已经很胀了但他们表示还能继续撑;肚子虽然不饿,但看见美食也很有可能经不住诱惑,结果又零零碎碎吃了不少。另一方面,能提供饱腹感的食物有不少,但偏偏奶茶这种饮品它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而且热量还不低,为何非要选中奶茶?
“饱腹感”这种东西只能说让肚子感觉到满足,但它并非减肥的必要条件,仅仅是对自律的人有效;而更多市售奶茶已并非经典的茶叶混奶,它们基本是用奶茶粉冲泡出来的,其中有不少对人体不宜的添加剂成分,长期饮用对健康十分不利。所以综合来说,不推荐用奶茶来辅助减肥。
< class="pgc-img">>- 奶茶为什么能给予满足感?用其他食物能实现吗?
首先喝一杯奶茶就等于把500ml左右的水灌进了肚子,液体占据肠胃速度快,必然会让我们觉得一下就“饱了”,就像减肥时推荐饭前喝一小碗汤,汤占了部分胃的容量,我们就更容易避免饥饿后暴饮暴食的现象。但液体容易消化吸收,没多久作为代谢物尿排出,我们的肚子又空荡荡了,只是一时的饱腹感。如果是想要暂时缓解饥饿的话,更可以用白开水、淡茶、柠檬水、淡蜂蜜水等等来代替。
即使是奶茶粉冲泡的奶茶其中乳质含量也较高,乳糖含量较高,乳糖是一种缓慢分解能量的食物,消化速度较慢,能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所以,喝奶茶的确更容易提供饱腹感。不过我们也大可用乳糖含量较高的普通乳制品来代替,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等更健康的食物;奶茶中一些额外的添加食物饱腹感也不低,比如“奶茶三兄弟”中的果冻、奶冻食物,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等等,这些食物多是用木薯粉、魔芋粉、卡拉胶等材料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吃了之后饱腹感也较强。但我们没有必要在减肥中摄入这些额外的糖类。
< class="pgc-img">>- 奶茶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危害?
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商家基本都是用奶茶粉冲泡奶茶,除非是高质量的奶茶店,等候时间也较长,他们可能会用奶茶的传统做法,用红茶和奶调制奶茶,实际上这种奶茶口味淡雅有清香,但香味没有奶茶粉冲的那么浓郁,反倒是奶茶粉冲泡的奶茶可能还更受大众的欢迎。
奶茶粉中含有速溶奶粉、速溶茶粉、奶精、香精、大量蔗糖,一般我们把奶精+蔗糖、氢化油或和其他添加成分统称为“植脂末”,它很容易出现在诸多速溶饮品中,例如速溶咖啡、速溶麦片、咖啡伴侣等,正是有了植脂末让饮品的口感变得十分浓郁,带有阵阵奶香,不过这其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如果过多饮用的话,可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密度,很容易诱发高胆固醇血症,还可能威胁血管健康,增加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 class="pgc-img">>大量的糖分也是奶茶的缺点,即便你要的是“无糖”“少糖”“半糖”的奶茶,不代表它就不含糖,虽然没有人工额外添加蔗糖,但奶茶粉本身就含有不少蔗糖,其实你还是再喝甜饮料。平均100ml奶茶就有热量280~400大卡,和米饭比起来100g才116大卡,喝100ml的奶茶就相当于吃了两碗米饭的热量,何况一杯奶茶小杯的也至少有350ml,这饱腹感真是付出了惨痛代价才得来的啊。不如在饥饿的时候喝一杯热的纯牛奶,牛奶中乳糖含量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而且热量也不算太高,饱腹感又强,这是更好的选择。提高饱腹感的食物有很多,例如粗谷物、粗杂粮、杂豆、薯类食物、坚果、水果等。
<>爱喝奶茶吗?
为什么喜欢喝?
前段时间,《奶茶,正在毁掉年轻人》等类似的文章刷屏,很多小伙伴们表示认可,喝奶茶不太健康,而且会让人变胖。
然而,现代人在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不可避免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冒着变胖的风险买杯奶茶犒劳自己,让自己开心一点。
那么,奶茶是不是真的有“毒”?现代人喜欢喝奶茶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丨有意思报告(ID:youyisi_cn)
作者丨佩奇兔
(原文基础上有删减改动)
< class="pgc-img">>奶茶真的“有毒”吗?
年轻人需要什么?阳光、空气、水 奶茶。
奶茶仿佛成了这届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用奶茶续命、社交、疗伤……
< class="pgc-img">>这是我周第4次走入奶茶店,也是我和老妈第6次吵架。
< class="pgc-img">>老妈也曾受够了与我争论的疲惫,开始佛系推送养生“科普贴”,管你看不看,只要发了就算是尽到了做母亲的义务。
但是,近几个月她变了。只要看到“奶茶毁掉年轻人”、“奶茶有毒”的文章就火急火燎的推送给我,并开始长篇大论,因为她听说,这届年轻人都是“奶茶瘾君子”。
< class="pgc-img">>她说得多了,即使嘴硬如我,心理也开始打小鼓,奶茶真的那么可怕吗?
于是,我深扒了她发给我的所有“科普贴”,发现四个惊人的真相:
1、无糖奶茶也含糖?
十个90后里面,有九个半养生朋克。他们不一定会在可乐里放枸杞,但绝对不会点全糖奶茶,无糖是首选,半糖是最后的妥协。
但是,握紧手中的无糖黑糖珍珠奶茶,我陷入了沉思,它到底含不含糖?
猛嘬一口,含糖!
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证明,我的舌头没问题。
< class="pgc-img">>吓得我狠嘬了几口手里的奶茶
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调查了51种现制茶饮料(奶茶),其中20种无糖奶茶全部含糖,含糖量在1.2~5.0g/100ml之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一天摄入糖不能超过50g,最好不要超过25g。然而无糖奶茶中含糖量最高的一款LELECHE的福冈抹茶,含糖量已经超过了25g。
为什么无糖奶茶中仍旧会有这么高的含糖量呢?
部分来源于奶茶中添加的小料。拿我手中的无糖黑糖珍珠奶茶来说,糖主要来源于珍珠。
珍珠之所以是黑色的,都要归功于黑糖,所以无论是否标明,你喝到的珍珠奶茶都为黑糖珍珠奶茶。
< class="pgc-img">>不仅在原始制作中,在熬煮时,奶茶小哥会还再次添加糖,因为糖有助于珍珠保持湿润柔软。
如果无糖奶茶中的小料少,那糖分一般不会太高,在2g/100ml左右,但是如果小料添加过多就会使糖含量严重超标。20种无糖奶茶中,卡旺卡的冰全套奶茶(无糖)就因为小料种类多,糖含量达到了3.3g/100ml。
但是以上标准都是建立在原味奶茶的基础上的,如果你喜欢喝“抹茶”味的,我猜你会更肥一点。
被调查的剩余2种含糖量超过3.0g/100ml的无糖奶茶均为抹茶口味。由于纯抹茶非常苦,因此在制作抹茶粉时,会添加大量的糖综合其苦涩的口感。
< class="pgc-img">>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无糖奶茶含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仅有预包装食品的无糖标准(≤0.5g/100ml),还没有现制饮品的无糖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健康让步于口味是大部分商家的选择。所以,你以为你迷恋的是奶茶,别傻了,奶茶和冰激凌、蛋糕没有什么区别,你迷恋的只是糖而已。
据了解,糖不仅是一种调味剂,还是一种安慰剂,能让人产生快感。这种快感主要来源于糖刺激大脑释放的多巴胺,它是人体内传递兴奋及开心的重要物质。
奶茶中添加糖,可以让顾客对奶茶产生依赖。
< class="pgc-img">>但是,目前大部分无糖奶茶的含糖量还在可控范围内,51种无糖奶茶中仅有3种含糖量超过3.0g/100ml,其他含糖量都在2.0g/100ml左右。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上海消保委
作者选择了20种被调查的常见品牌。
结论:一杯奶茶,10块方糖可能是真的。但是,疲惫了、心情不好来一杯无糖原味奶茶也是可以接受的,喝完跑几圈呗。
< class="pgc-img">>2、奶茶咖啡因含量堪比8罐红牛?
每当辗转反侧的夜晚,喝了奶茶的人都会怀疑人生,也没喝咖啡呀,怎么就睡不着呢?
直到他妈妈告诉他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可以到达8罐红牛的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规定成人一次摄入的咖啡因含量不能超过200mg,一天摄入不能超过400mg。
但是被调查的奶茶中,一杯乐堂口的原味手工拉茶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28mg,一次摄入如此大量咖啡因,会导致失眠,甚至严重心律失常。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奶茶都咖啡因超标,除乐堂口的两款奶茶外,只有2款丝袜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超过了200mg,剩余大部分含量都在100mg左右。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上海消保委
作者选择了51种被调查奶茶中
咖啡因含量最高的品牌及常见品牌
事实上,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冲泡为茶水后,350ml的茶水咖啡因含量在93-187mg之间。而350ml一般为奶茶的最小杯,所以主流奶茶店的咖啡因含量大部分在正常区间内。
虽然大部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都正常,但是每个人的咖啡因耐受性是不同的。孕妇一日摄入咖啡因最好不要超过200mg,老人儿童也要少喝咖啡因。
结论:最好不要晚上八点以后摄入大量咖啡因,否则凌晨3点你就会知道:“当初喝进去的奶茶就是现在脑子里进的水。”
3、奶茶中没有牛奶,只有奶精?
感受着奶茶滑过齿间的丝滑口感,吃货的本能告诉我,牛奶的口感不是这样的。
确实,这不是牛奶,而是奶精。奶精中的酪蛋白、麦芽糊精会带来顺滑的口感,放得越多越明显,所以传统的奶精奶茶特别浓郁、香滑。
但是,一些人因此宣称“奶茶中没有牛奶,只有奶精,而奶精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并不科学。
< class="pgc-img">>研究表明,每日反式脂肪摄入超过2g后,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肿瘤类病症的风险,尚存在争议)。
但是,但如今的奶精早已不是当年的奶精。
现代工艺已经可以将奶精中的反式脂肪从7%-30%,控制到1%一下,考虑到添加量后,每100g食物的反式脂肪含量有能力控制在含0.3g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可以标识成“零反式脂肪酸”的标准。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上海消保委
作者选择了51种被调查奶茶中
反式脂肪含量最高品牌及常见品牌
此外,为了打消顾客的疑虑,现在很多奶茶店都推出了鲜奶奶茶,凡是名称中带有“拿铁”、“鲜奶茶”字样的,一般都有鲜奶制成。
不过,奶茶中的反式脂肪的含量,也因奶茶品牌不同而有所不同。
结论:别用反式脂肪转移视线,卡路里和身上的肥肉才是你该操心的问题。
4、珍珠真的很“恶心”吗?
那么珍珠呢,如此Q弹的口感真的是食物本身就能达到的吗?
2015年,网络上曾疯传喝珍珠奶茶会造成肠梗阻,并配上了骇人听闻的标题和图片。
< class="pgc-img">>在胃部CT中确实可以清晰的看到珍珠的身影,难道珍珠真的是塑料做的?
CT中显示珍珠,可能是因为珍珠中添加了糯米、葛粉等粘性强、难以消化的原材料,且未经咀嚼。
事实上,珍珠的主要原料为木薯淀粉。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和嚼劲,珍珠中添加的也不是塑料,而是小麦蛋白和食品添加剂。
< class="pgc-img">>结论:由于肠梗阻多发于胃肠功能不健全的人群中,包括老人和幼儿,大量摄入珍珠确实存在风险。
奶茶到底是否健康见仁见智,不过以下小贴士可以帮助我们:
· 晚上8点后不喝奶茶
· 不要加太多珍珠等料
· 靠谱品牌的奶茶稍好一些
虽然知道奶茶会让人变胖,但是仍然阻挡不了这群喜欢喝奶茶的人们迈向奶茶店的步伐。
< class="pgc-img">>许多人对奶茶爱得痴狂
据了解,许多人对奶茶爱得痴狂:
睁眼,喝一杯奶茶,提神醒脑;
闭眼,嘬一杯奶茶,愉悦放松。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城室科技2017年7月爬取自大众点评
事实上,奶茶店数量还在急剧膨胀。
百度指数显示,“奶茶加盟”一次的百度热度在2018年4月达到巅峰。
< class="pgc-img">>为了取悦这群喜欢喝奶茶的人群,奶茶店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一不小心就会濒临破产。
1、首先,选址要潮。
喜茶、鹿角巷、一点点等奶茶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第一家店铺一定要开在三里屯,最差也得在国贸。
北京奶茶店主要集中于国贸、三里屯、中关村、望京地区;上海的奶茶店则从人民广场向外逐渐稀疏。
< class="pgc-img">>数据来源:城室科技2017年7月爬取自大众点评
2、其次,要“(伪)健康”。
不能选糖?out
速溶茶粉?out
廉价奶精?out
罐装果酱?out
out..out..out......
如今的奶茶业早已换了人间,“无糖,乌龙茶底,新鲜水果”仅仅是标配,想要成为顶配,台湾空运来的食材了解一下。
< class="pgc-img">>根据大众点评每家奶茶店推荐菜单里各款奶茶的频数,城室科技分析了2017年7月3日北京和上海两城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3、最后,定价要贵。
选取健康新鲜的食材,奶茶成本蹭蹭蹭的往上涨,定价也水涨船高,顾客会不会因此就不买了呢?
不会。
300万的房子买不起,30万的车子买不起,3万的钻戒不敢看,3000的护肤品太奢侈,300的口红就一只……
难道连30块的奶茶都不能喝了吗?满足女生买得起的“虚荣心与快乐”是商家的“使命与职责”(此处应有正经脸)。
超级网红奶茶店们用结果证明:取悦“奶茶妹妹”们妥妥地是个技术活,想要维持一天的好生意,以上三点仅仅是前提。
想要持久的留住客户,让她们喝得神清气爽、五体通泰才是关键。
4、狠嘬一口奶茶,糟了是心动的ganjio
工作日的下午4点,距离晚饭尚早的白领们大多陷入极度癫狂的状态:
< class="pgc-img">>休息日的中午1点,刚刚酒饱饭足的都市男女们,也总是需要一杯奶茶来“消消食”:
其实,奶茶让人“排除烦躁,一身轻松”,糖、咖啡因、脂肪功不可没。
这三者不仅是食物,更是安慰剂,能让人产生快感。这种快感主要来源于糖刺激大脑释放的多巴胺,它是人体内传递兴奋及开心的重要物质。
这种短暂地欢愉和瞬间地释放,让人欲罢不能,进而任何时刻都想喝奶茶。
< class="pgc-img">>然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喝奶茶会胖。
奶茶少女,从不认输。一边高唱“燃烧我的卡路里”,一边自创奶茶玄学,是作为“奶茶少女”的必备素养。
其实,奶茶流行的根本原因或许是很多现代人太苦了,他们需要一点甜。
>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吃啥都不胖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但是体重不断增加是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饮食不规律、不健康通常是导致体重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日常生活方式也与体重增加有关。过大的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等因素也会使体重增加。下面随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来了解下吧。
吃太多的糖
经常吃含糖的食物和饮料,如糖果、蛋糕、运动饮料、冰淇淋、奶茶和加糖的咖啡,很容易使你的腰围增大。糖的摄入不仅与体重增加有关,还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每天一杯含糖碳酸饮料可以让体重在两年内增加1公斤。
吃得太快
吃的太快与体重增加有关。食物到达你的胃和大脑接收到你已经饱了的信息之间的时间差需要20分钟。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吃得太快,很容易造成过量饮食。细嚼慢咽的人往往会少吃三分之一的食物。
久坐不动
缺乏运动是导致体重增加和慢性疾病的常见因素。伏案工作、看电视、开车、使用电脑都是久坐的活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也表明,久坐不动会致人肥胖。
做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锻炼和少坐,饭后散步而不是看电视,在午休时间锻炼或散步,骑自行车去上班……可以产生很大的不同。
高度加工食品
健康食品,如燕麦、水果和酸奶,很少经过加工。然而,高度加工的食品,包括含糖谷物、快餐和微波晚餐,大多添加了糖、防腐剂和不健康的脂肪,会导致体重增加。高度加工的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热量,但缺乏蛋白质和纤维等必要的营养物质。因此,你应该少吃高度加工的食物以及零食,多吃天然食品。
摄入过多热量
吃的过多是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如果每天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体重就会增加。盲目进食,经常吃零食,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都会导致热量摄入过量。
身体问题
虽然许多生活方式的因素导致无意中的体重增加,但某些身体状况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这些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暴食症和其他一些疾病都会造成体重飙升。此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导致体重增加。
睡眠不足
睡眠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每天7至9小时是最佳睡眠时间。如果睡眠质量不好,你可以试着限制睡前屏幕时间,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量和摄入时间,并在固定的时间睡觉。
压力
压力水平会影响体重。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会增加人的饥饿感,以及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这些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为了减少压力,可以试着将放松练习纳入你的日常生活。